古代的中医著作《难经》古代的中医著作《难经》
《难经》是我国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
那还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07年,卢国一个姬姓秦氏的普通百姓家里又添了一个男孩,取名为秦越人。
秦越人少年时期在故里做过舍长,即旅店的主人。当时在他的旅舍里有一位长住的旅客叫长桑君,秦越人跟长桑君过往甚密,感情融洽。长期交往以后,有一天长桑君对秦越人说:“我掌握着一些秘方验方,可是我已经年老,我想把这些医术及秘方传授予你,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传。”
秦越人当即拜长桑君为师,虚心跟着长桑君学习医术。经过刻苦努力,秦越人最后继承了长桑君的医术,成为一代名医。
秦越人成名后,就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他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
由于秦越人的医术高超,时人认为他是“神医”,还借用上古神话时代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据当时的人们传说,上古轩辕时有个医术精湛的名医,被人们称为扁鹊。而秦越人的医生医术高明、学识渊博,走南闯北、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于是,秦越人就顺理成章地也被人们尊称为“扁鹊”。
扁鹊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他的技术十分全面,无所不通。扁鹊在魏国时,魏王曾求教于他:“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
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详细些吧。”
扁鹊解释说:“我大哥给人治病,是在病人病情没发作之前,就提前下药把病人的病根给铲除了,而这个时候,病人并没意识到自己有病,所以,我大哥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也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里被推崇备至。”
“我二哥给人治病,是治在病人病初起之时,那时病人的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我二哥就能药到病除,所以乡里人都认为我二哥只能治小病。我给人治病,往往都是在病人病情十分严重的时候,这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
“他们看到我在病人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就以为我医术很高,便四处为我扬名,使我名闻天下。”魏王听后大悟。
扁鹊生活的年代,正是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发生着激烈变革、动荡的时期,也是人才流动,人才辈出的时代,各国都在竞争人才,形成了招纳贤士的社会风尚。
当时的秦国因地处西陲,一直被中原诸侯轻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秦国的几位先公先王,都非常重视从东方各国招徕人才,采取了兼收并取之法,为各类人才创造了一个各显其能的用武之地。
除重视治理国家的人才外,秦国对医生也很尊重。秦国给予医生以极好的待遇,所以各国名医纷纷来到秦国。在这种情况下扁鹊也来到秦国。
有一天,秦武王与武士们进行举鼎比赛,不觉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吃了太医李醯的药,也不见好转,并且更加严重。有人将“神医”扁鹊已来到秦国的事告诉了武王,武王便传令让扁鹊入宫。
扁鹊看了秦武王的神态,按了按他的脉搏,用力在他的腰间推拿了几下,又让秦武王自己活动几下,秦武王立刻感觉好了许多。接着扁鹊又给秦武王服了一剂汤药,其病状马上就完全消失了。
扁鹊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望、闻、问、切“四诊法”。这一方法在临床应用时,收到了显著效果。
除了医术高明外,扁鹊的品质也非常高尚,他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鼻祖,扁鹊对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
《难经》的作者是谁?《难经》的作者是秦越人(扁鹊)。
《难经》是战国时期成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
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扁鹊的生平
扁鹊曾居住在中丘(内丘)蓬鹊山(蓬山、鹊山的通称)九仙洞,从师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饮以山巅“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医术。
初医治好赵简子五日不醒之症,赵简子赐其蓬鹊山田四万亩于扁鹊,得到食邑之地。巧因蓬鹊山之首,扁鹊洞府上面,有翩翩欲飞天然石鹊和静观天下神奇石人形象,赵人视秦越人为吉祥喜鹊一般,而尊称其为 “扁鹊”,即“在赵者名扁鹊”。
后扁鹊游医虢国,巧医虢太子“尸厥症”,使之起死回生。虢太子感恩弃国来到蓬鹊山太子岩,从医扁鹊游,采药于是山。扁鹊在咸阳遭秦太医李醯妒忌杀害,蓬鹊山赵人不远千里,从咸阳抱回其头颅,葬在山下,将焦子村和郎家庄合二为一改叫“神头村”,自此,建庙立祠,世代奉祀。
难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
流传版本:
《八十一难》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曾引用了《八十一难》文字,这些文字与今本《难经》互有出入。晋代王叔和《脉经》收录了一些《难经》原文,但这些原文均不见于今本《难经》,估计另有传本。
《难经》最早见于著录的书目是《隋书·经籍志》,其中提到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曾注《难经》,这是已知的《难经》的最早注本。唐代杨玄操在吕广注本的基础上重新编次,并明确提出《难经》为秦越人所作。
北宋初期,王九思、王鼎象、王惟一曾先后校勘《难经》,其中翰林院医官王惟一校勘的《难经》是在吕注本和杨注本的基础上完成的,曾刊印颁行。南宋时,李元立以秦越人原撰为基础,汇集整理南宋以前9家校注《难经》的著作,编撰《难经十家补注》。
后人据此书重刻改订,编成《王翰林集注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集注》,为后世通行本。《难经集注》传世通行本传入日本而保存至今,国内上海涵芬楼影印本(1924)、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排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6),均据日人林衡氏辑《佚存丛书》本《难经集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92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描写公园桃花的句子,描写桃花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