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愚溪诗序愚溪诗序
愚溪诗序
【原文】
灌水[186]之阳[187]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188]。或曰:冉氏尝[189]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190],故谓之染溪。予以[191]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192]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193]犹龂龂然[194],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195],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196],塞其隘[197],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198]异石错置[199],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200]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201]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202]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203]“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204]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205]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206]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207]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208],能使愚者喜笑眷慕[209],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210]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211],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212],混希夷[213],寂寥而莫我知[214]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
[186]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187]阳:山南水北谓之阳。
[188]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189]尝:曾经。
[190]能:功能。
[191]以:因为。
[192]家:居住。
[193]士之居者:当地的居民。
[194]龂(yín)龂然:争论不休的样子。
[195]穴:指泉眼。
[196]负土累石:挑来泥土,堆积石块。
[197]隘(ài):狭窄的地方。
[198]嘉木:美好的树木。
[199]错置:交错。
[200]见辱于:被辱为……。见……于,一种被动句式。
[201]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202]适类:正好类似。
[203]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宁俞,“武”是谥号。
[204]睿:通达,明智。
[205]悖:违背。
[206]莫我若:比不上我。
[207]鉴:照。
[208]金石:乐器。
[209]眷慕:恋慕,爱恋。
[210]文墨:指写文章。
[211]牢笼百态:捕捉各种事物的姿态。牢笼,包罗,概括。
[212]鸿蒙: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状态,也指自然界之气。
[213]希夷:指虚寂飘渺、无法感知。
[214]莫我知:忘记了自我存在。
【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根据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而犯了罪,被贬到潇水一带。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了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换个名称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游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据为己有,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我称它为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愚池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交错。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没,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无法驶入;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因为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说“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那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说“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没有谁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可以单独给它命名并占有了。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如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颇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洗涤各种事物,囊括各样形态,而什么事物都无法逃过我的笔端。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找到了同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人静寂虚空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忘却了自己。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
【解析】
此文是柳宗元为自己的《八愚诗》所做的序文,可惜诗作已散佚,仅存此序。这篇序作于柳宗元贬谪永州之际,是他为排遣心中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又一作品。
清人蔡铸《蔡氏顾问评注补正全集》卷七云:“通篇俱就一“愚”字生情,写景处处历历在目,趣极。而末后仍露身份,景中人,人中景,是二是一,妙极。盖柳州所长在山水诸记也。”文章第一部分叙述愚溪的地理位置及名称由来;第二部分承接上文“愚溪”二字描述开来,引出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及愚岛,正好“八愚”与诗题相扣;第三部分借由孔子“智者乐水”一说依次说明此溪“独见辱于愚”的原因——“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不能兴云雨”;第四部分以宁武子和颜子的大智若愚来衬托自己的“愚”,正话反说,自嘲不已;第五部分把溪水之愚与自身之愚相比,溪水并非全然无补于世,其清澈明亮可照见万物,潺潺流水亦可让人流连忘返,而自身以文墨也能洗涤万物,包罗万象,将“愚溪”与“愚己”合为一体,最后达到“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的境界。
此文并非客观描摹自然风景,而是夹叙夹议,借物兴辞,蕴藏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愚溪虽有“山水之奇”,却“无以利世”。此情此景,使得他不得不感叹这美好的景色在偏远的荒地无人赏识,正如同自己的抱负和才华被埋没和打击一样。在这秀美奇特的山水描写中,读者定能发现折射出作者柳宗元的影子。
《愚溪诗序》翻译唐代柳宗元的《愚溪诗序》翻译: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
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积蓄,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
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用文笔自由驱使万物,创造出一个称心满意的审美境界,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形容。
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
原文: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扩展资料:
《愚溪诗序》侧重于抒情,文章以愚为线索,把自己的愚和溪水的愚融为一体。明明是风景极佳的地方,可是,“予家是溪”,由于我住在这溪水边,便不能不把愚字强加在溪的头上。明明是“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因为我的缘故也不能不把愚字强加在丘、泉、沟、池、亭、岛的头上。就这样,作者把自己的愚和丘、泉、沟、池、堂、亭、岛等的愚融为一体。
从丘、泉、沟、池、堂、亭、岛等的受愚的称号的屈辱,自然也就可以想到作者受到的屈辱。丘、泉、沟、池、堂、亭、岛仿佛全是作者苦难的知己,而奇石异木便成了作者耿介性格的象征。文章清新秀丽,前两段基本上是记叙,在记叙中抒发感情,后三段则主要是议论,在议论中发表感慨。语言简洁生动,结构严谨妥贴。
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其诗风格清峭,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高二语文教案愚溪诗序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从柳宗元导入,让介绍他所知道的柳宗元,引出课文。
柳宗元(773-819)字字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世称柳河东。21岁中进士后,做过蓝田尉。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唐朝散文家、诗人,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他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体,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其散文与韩愈散文齐名,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代表作是《小石潭记》《捕蛇者说》。所作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视学生了解作补充)
二、解题
《八愚诗》诗已亡佚。
(我们曾学过王羲之《兰亭集序》,启发学生回忆、发言,以旧带新。)
“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创作的《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糅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永州的刻意之作。(视学生了解作补充)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字。
四、分析理解课文
出示投影: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文章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作者为何以“愚”名之?
(3)作者是真“愚”吗?为什么?
出示投影:
本文写作背景
公元805年,就是顺宗李诵永贞元年,王叔文、王?、柳宗元等人入主朝廷,发动了一场革新运动,把矛头直指豪门贵族、藩镇、宦官,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之事。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这场运动只维持了146天,便被宦官勾结豪门贵族镇压下去。结果顺宗李诵被迫让位给太子宪宗李纯。李纯上台后,杀了王叔文,逼死了王丕,柳宗元也是因此被贬到永州做司马的。柳宗元到了永州,为了排遣他淤积在心中的愤懑不平,写了一组寄情于山水的诗。已经佚失的《八愚诗》及《愚溪诗序》就是此时所写。
3.多看。即多看书,广泛阅读,①养成每天看书、看报的习惯。除了读文科书籍外,理科书籍也是很好的阅读材料。②要求每位同学在高中阶段应读五本以上的中外名著,具体书目见附录。③假节日、周末多看好的`电视、电影节目,如《焦点访谈》、《中国新闻》、《子午书简》、《考古中国》等等,看完后应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力求每看完节目都能有所感想。
4.多读。即多朗读、诵读,凡课内外的优美散文、诗歌都应该大声诵读。要求每天能提前30分钟起床,每周一、三、五起床后读语文,每周二、四、六起床后读;每周二、四、六早读时间读语文,一、三、五早读时间读。
5.多背。①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及诗歌都应该会背,课内要求背诵的现代文也应该会背诵;②除课内文章外,课外如有优美的散文、诗歌都应在熟读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会背诵;
6.多记。①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应该准备专门的笔记本来做课堂笔记;②准备一本笔记本专门记课外阅读的笔记,凡课外阅读中碰到自己认为是好的语段都应该记在笔记本上。要求每天要记2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要定时检查。③勤练字,每周要临摹两张钢笔字,每位同学都应该准备专门的钢笔字的临摹本。
7.多写。即勤练笔,勤思考,养成写作的习惯。应按老师每学期所列的写作纲目每周写。应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要勇于把自己的给同学看。
8.多观察。观察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平时要注意能做到“五官开放”,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都应该注意观察,用心观察,要学会用语言转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9.多思考。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的物质外壳,两者互为表里 高中物理,缺一不可。每位同学都应该尽量从多种角度煅炼自己的,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要学会深入、全面地、动态地思考问题。
高一学习方法 教你四招“全身心学习法”
上课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成了很多和头疼的问题。晨报-易思“在线学法导师”针对注意力分散的不同原因,推出四大招教你全身心投入,时刻保持巅峰状态。
[学习篇]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
课前不,上课听不懂,容易走神;课前充分,自我感觉全懂了,容易分心。对前者,课前做好,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不懂,学会带着问题去,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对后者,不妨认真听听讲课,检验是真的全都懂了,还是只懂了个大概。此外,有经验的授课时往往强调难懂、易出错的地方,或用顺口溜等概括。上几分钟的点拨,往往胜过学生课后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摸索,要充分利用资源,做到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
[篇]我是一个注意力很集中的人
学习时心里烦躁容易分心 高三,越紧越不易集中注意力。此时先别忙着学习,停下来慢慢自我放松。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闭眼,自然呼吸,然后做3到5次深呼吸,同时配合握拳、咬牙、绷紧全身肌肉,把注意力集中在双脚上,默念“我的脚越来越沉重了”,体验从脚到全身的沉重感。坚持一段时间后,就能随时进入放松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学习中。此外,学生平时可制作自我肯定清单。用“我上课的时候能迅速集中注意力!”等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语言,写出自己在不同场合集中注意力的表现。并在每天起床后、临睡前用肯定有力地语气大声朗读,进行自我暗示;也可以把声音录下来,经常聆听。
[环境篇]人乱我不乱,境乱心不乱
有学生抱怨,上课时老喜欢转笔、做作业时总会不自觉地动来动去,不知不觉就走神。学生要学会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整理好书桌再看书,把零食、耳塞等容易引起分心的东西放到视野之外,或者选择干扰少的场合看书。此外,也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有干扰环境中集中注意力的,努力就能做到“人乱我不乱,境乱心不乱。”
[生活篇]合理休息保持充沛精力
有些学生为了多学习,中午、课间都不休息,晚上还要开夜车,结果第二天上课昏昏欲睡。其实只有身体好,学习时精力才会充沛。学生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不熬夜。每周保持锻炼身体10-12小时。此外,家长要做好后勤保障。注意学生膳食合理搭配,特别是注意早餐营养,多吃鸡蛋、牛奶和水果,培养学生不偏食和挑食的习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81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