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乞之忍第六十二》译文与赏析乞之忍第六十二
乞之忍第六十二
箪食豆羹,不得则死,乞人不屑,恶其蹴尔。
晚菘早韭,赤米白盐,取足而已,安贫养恬。
巧于钻刺,郭尖李锥,有道之士,耻而不为。
古之君子,有平生不肯道一乞字者;后之君子,诈贫匿富以乞为利者矣。故《陆鲁望之歌》曰:“人间所谓好男子,我见妇人留须眉。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噫,可不忍欤!
【译文】
孟子曾说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不得则死。但是,如果是踢着将这些食物送给人,那么即使是乞丐也不屑于吃。
南朝宋人周颙隐居钟山,认为秋末的白菜,初春的韭菜,红米白盐,绿葵紫蓼,这些食物就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不至于挨饿受苦了。能够做到安贫乐道,超脱名利,就可以使内心恬静如水,泰然处之,而不会去向别人乞讨了。
北魏郭景尚善于给当权者拍马屁,因此得到提拔,人称“郭尖”;北魏李世哲善于给当权者行贿,因此做了高官,人称“李锥”。有道德修养的人是不会像他们一样投机钻营、摇尾乞怜的,正直之士都以此为耻。
古代的君子,一生都坚持气节,从不向人乞讨,他们甚至连“乞”字都不肯说出口;而后来的所谓君子,以生活清贫为借口,隐匿财富,实际是奴颜婢膝地向人乞求更大的名利。所以《陆鲁望之歌》这样唱道:“世上哪有什么好男子,他们只不过是些留着胡须的妇人。这种人奴颜婢膝向人乞讨,其实是真正的乞丐,可他们却反而指责正直的人是狂痴。”啊!向人乞求食物已令人不齿,更何况奴颜婢膝地向人乞求名利?在名利面前,千万要忍住乞求之心啊!
【评析】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过分祈求别人的施舍。如果贪得无厌,无休止的祈求别人的给予,就将毁灭自己的一切高尚品德。作为国君,如果太贪求,那么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作为一个官员,如果祈求不止,那么他的政治前途也将要丧失;作为一个商人,如果贪心十足,那么他在商战中很快就会败下阵来。人由于乞求不止,往往只见利而不见害,结果是利也没得到,害反而先来临了。所以为了更好地生存立足,怎么能够不忍住那乞求的心呢?
典例阐幽 忍住乞讨之心懂得自尊
乞求名利是众恶之本。人一旦乞求过分,就会方寸皆乱,计算谋虑一乱,欲望就更加多,贪欲多,心术就不正,就会被贪欲所困,离开事物本来之理去行事,就导致将事做坏、做绝,大祸也就临头了。
历代都有不少清官,他们深知个人乞求过多会毁掉一切,所以不贪图钱财,只真心为民办事,受到百姓的好评。
东汉时,有一个叫羊续的人到南阳郡做太守。
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老家,这个地方北靠河南省的熊耳山,南临湖北省的汉水,土地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农业生产和工商经济都比较发达。由于生活安定富裕,这里郡、县等各级政府机构中请客送礼、讲排场、比吃喝之风颇盛。
羊续到任后,对这种不良风气十分不满。但是,他知道要纠正一郡之风,得先从郡衙和郡守做起。于是,他下定了决心。
一天,郡里的郡丞提着一条又大又鲜的鲤鱼来看望羊续。他向羊续解释说,这条鱼并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向别人要来的,而是自己在休息的时候从白河里打捞上来的。接着他又向羊续介绍南阳的风土人情,极力夸赞白河鲤鱼的鲜美可口。他又表白说,这条鱼绝非送礼,而是出于同僚之情,让新到南阳的人尝尝鲜,增加对南阳的感情。羊续再三表示自己心领了,但是鱼不能收。那郡丞无论如何不肯再把鱼提回去,他说,要是太守一定不肯收,就是不愿意同他共事了。羊续感到盛情难却,只好把鱼收下。郡丞放下鱼,欢天喜地地告辞了。郡丞走了以后,羊续提起那条鱼想了一会儿,就让家里人用一条麻绳把鱼拴好,挂在自己的房檐下边。
过了几天,郡丞又来家里看望羊续,手里提着一条比上次更大的鲤鱼。羊续很不高兴,他对郡丞说:“你在南阳郡是除了太守以外地位最高的长官了,你怎么好带头送礼给我呢?”郡丞听了,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刚想再说几句什么,羊续已经让人从房檐下取下上次那条鱼,并对郡丞说:“你看,上次的鱼还在这里,要不你就一块拿回去吧!”郡丞一看,上次那条鱼已经风干得硬邦邦了,一下子脸红到脖子根,很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太守的家。从此,南阳府上下再也没有人敢给羊太守送礼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南阳的百姓非常高兴,纷纷赞扬新来的太守。有人还给羊续起了一个“悬鱼太守”的雅号。
在上面的故事中,羊续因清正廉洁、防微杜渐而得到百姓的拥戴,其正误得失一见即明。但问题主要不在于是否懂得这个道理,而在于到了关键时刻能否把持住自己那颗乞求的心。
忍学《六十二 小过不怿》译文与赏析 六十二 小过不怿
六十二 小过不怿
宋朝韩亿在中书,见诸路职司捃拾官吏小过,不怿曰:“今天下太平,主上之心虽昆虫草木皆欲得所。士之大而望为公卿,次而望为侍从,职司二千不下,亦望为州郡,奈何锢之于圣世。”
【译文】
宋代的韩亿,任职于中书省的时候,发现各级官员都对下级官吏犯下的小小的过失非常苛刻,于是不高兴地说:“如今天下太平,即使是昆虫草木,皇上从心底里都想给其安排个位置。位高的官员希望能够成为公卿,稍次一些的官员也希望能够担任侍从,俸禄在二千石以下的官吏,也都希望成为州郡长官,为什么将他们监禁在这个太平盛世呢?”
【评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些时时抓着下级官吏的小小过失不放手的官员是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吗?否则,也不会对下级官吏那样苛刻了。宋代的韩亿就能做到宽容别人,在下级官吏犯了小错误的时候,能够宽恕对方,使对方改过自新。
“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不好,良工必有不巧。”这是王充《论衡》中的话。意思是,一大锅汤一定会有淡淡的味道,特别宝贵的东西也一定有瑕疵;过于简化就会有不周到的地方,灵巧的工匠也会有不擅长的地方。在我们的社会交往中,要做到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人,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每个人都对他人有过高的要求,如果对方不能在自己期望的范围内做事,通常便会形成某种偏见,对对方产生错误的看法。这样,不利于我们与对方关系的继续发展,势必影响到我们正常工作的进行或正常生活的情绪。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他人的优点,也要正视对方的缺点,从而采取正确的行动策略。
忍学《取之忍第六十》译文与赏析 取之忍第六十
取之忍第六十
取戒伤廉,有可不可。齐薛馈金,辞受在我。
胡奴之米不入修龄之甑釜,袁毅之丝不充巨源之机杼。计日之俸何惭,暮夜之金必拒。
幼廉不受徐乾金锭之赂,钟意不拜张恢赃物之赐。彦回却求官金饼之袖,张奂绝先零金鐻之遗。千古清名,照耀金匮。噫,可不忍欤!
【译文】
孟子认为,获取东西时,尽力避免有伤廉洁的事情发生,有时候可以取之,有时候则不可以取之。齐国、薛国都馈赠黄金给我,但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在于我自己的判断,要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因为薛国有兵难,需为之考虑设防之事,所以接受薛国的50金;而齐国无事送金,则别有用心,所以拒绝齐国的100金。
晋人王修龄虽贫穷,但拒收陶胡奴送来的一船米;晋人巨源很节俭,陈郡袁毅贿赂给巨源的100匹丝被束之高阁。东汉杨震的儿子按工作时间来接受俸禄,余下的交公,无所惭愧;杨震则更是不取不义之财,王密乘夜晚贿赂给杨震金子,被杨震严词拒绝。
北齐李幼廉对徐乾黄金百锭和20名美女的贿赂予以拒绝,且依法判处徐乾死刑;钟离意拒绝接受皇帝所赏赐的查抄贪官之家所获的赃物。南宋人褚渊拒绝接受求官之人所送的黄金;东汉人张奂拒绝收取先零族酋长所赠的金器及马匹。这些清廉之士,流芳百世,名垂史册,被后人所敬仰。啊!取财之道,也有义与不义之分,面对不义之财,关键是要忍住自己的贪欲啊!
【评析】
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做出傻事,很多聪明人都会因获取不义之财而犯错误,等到头脑清醒的时候,却一切都悔之晚矣。所以,赶快丢弃那贪婪的心吧,因为法网永远不会漏掉任何一条有罪之“鱼”。因此,当面对不义之财的诱惑时,一定不要伸出那索取的手!
典例阐幽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管子·牧民》中说:“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古今中外也不乏其列。取要取之有道,取之有义。
明朝时,翰林院学士严讷,字敏卿,号养斋,官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这一年他打算在城中建造一座新房,地基已经量好,只是有座民房夹在其间,显得十分不协调。民房的主人经营豆腐生意,所居住的是他祖上传下来的房子,很是珍惜。严家主持新居建筑工程的人和民房的主人商量,打算出钱买下那几间小民房,可民房的主人无论怎么说也不答应。家人回来向严讷说起此事,并且想请他出面来惩治民房的主人,严讷不以为然,只是让主持建筑新居的人先盖其他三面。这样工程如期开工了。开工以后,每天匠人食用大量的豆腐,严讷让家人到那几间民房的主人那里去购买,而且每次都付现钱,民房的主人因此每天繁忙得不得了,人手吃紧,他只好招人帮忙。这样不久,这家豆腐房招的工人越来越多,店主也赚了不少钱,制作豆腐的工具也增加了不少,原来的祖屋就显得格外狭小而拥挤。民房主人十分感激严讷对自己的扶助之德,主动把祖屋让给严家,而且严讷又购置了一所更大的住房,作为回报。房主几天之内就搬走了,而严宅也得以顺利造成。正是严讷深明“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才能这样把问题解决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55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忍学《恶之忍第四十三》译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