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施特恩海姆,卡尔作品分析

大道家园 2023-07-15 16:10:36

施特恩海姆,卡尔作品分析【生卒】:1878—1942

【介绍】: 德国表现主义*剧作家、小说家。生于莱比锡一个银行家的家庭。在汉诺威和柏林等地读小学和中学。1897-1902年先后在慕尼黑、格廷根、莱比锡、弗赖堡等地的大学攻读哲学和文学史。1903年与弗兰茨·布莱在慕尼黑创办杂志《许佩里翁》。此时从事戏剧创作。1912年他赴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漫游。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魏玛时期、希特勒时期,他的作品都以“有伤风化”的罪名遭禁,他本人也在比利时长期流亡。他晚年患神经性疾病,几乎被德国文艺界遗忘。

施特恩海姆小说与戏剧的主题常常是表现与鞭笞德国资产阶级社会中小市民的生活和思想习气。他的《资产阶级英雄生活》*中的三部曲《裤子》(1911)、《势力小人》(1914)、《1913年》(1915)反映的就是这一主题。他善于使用夸张和怪诞的手法创造戏剧的喜剧效果。他作品中的行文,常有格言和电报式句子出现。所有这些,都显示了施特恩海姆作品表现主义的鲜明印记。他的小说被认为是表现主义小说的典范。

施特恩海姆的作品主要是一组题为《资产阶级英雄生活》的系列戏剧,所含作品除上述,还有《盒子》(1912)、《公民施佩尔》(1914)等;中、短篇小说全收在3卷本的《20世纪初叶纪实》(1926-1928)中;自传《战前欧洲在我生活的映象中》(1936)等。

施特恩海姆的戏剧有哪些?都描写了什么?施特恩海姆的戏剧创作旺期,正值德国表现主义文学盛行之时。他以夸张、怪诞的手法讽刺德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小市民习气。他的代表作是一组题名为《资产阶级英雄生活》的连续性喜剧,其中3部曲《裤子》(1911)、《势利小人》(1914)和《1913年》(1915),是德国20世纪初威廉帝国时代最尖锐的社会批评剧。它们刻画了一个普通小市民人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行列衰败的过程,形象地揭露了资产阶级虚伪的生活和丑恶的嘴脸。上演时取得了强烈的舞台效果。这组连续剧的优秀作品还有《盒子》(1912)和《公民施佩尔》(1914),前者以争夺遗产为题材,揭露小市民在道德上的堕落;后者以讽刺的笔调描写一个无产者“上升”为小市民的故事。施特恩海姆这一组连续剧被称为帝国主义时期德国资产阶级社会喜剧。作者常常采用格言或电报式的语言,因而增强了戏剧的讽刺效果。

对于施特恩海姆有哪些介绍?施特恩海姆,1878年生于莱比锡一银行家家庭。少年时期在汉诺威和柏林求学,1897~1902年先后在慕尼黑、格廷根、莱比锡、弗赖堡等大学攻读哲学和文学史。1903年同弗兰茨·布莱在慕尼黑创办杂志《许佩里翁》,并从事戏剧创作。

1912年以后,施特恩海姆辗转于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他的某些剧本和小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魏玛共和国以及希特勒法西斯时代,因“有伤风化”的罪名而被“封杀”,他被迫流亡比利时,晚年因疾病缠身,而消声于德国文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18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