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朝用
【原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2),更上一层楼。
【原诗作者】:王之涣
【导读入境】:诗人登上鹳雀楼极目远眺,但见夕阳西下,缓缓地贴着连绵的远山逐渐沉落。又见黄河滔滔,一泻千里,一直流向那浩瀚的大海。收入视野的可谓开阔,所望景物可谓辽远。而诗人还想看到更远的、千里之外的景色,那么便需向更高一层楼攀登。
【赏析】: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所感,以景入理,把道理、景物、情事融合得天衣无缝。使读者不觉得它是在说理,而理在其中,给人以无穷的启示。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作者抓住北国的自然特征,缩万里于咫尺,形象地描绘了山河的辽阔壮美。看似写尽了望到的景色,然而作者在后半首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作结,即景抒怀。作者不肯把意境仅仅局限在眼前的景物上,而是更进一步把读者带上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要求读者和作者一起“更上一层楼”,看到更远更广的天地。结尾含蓄有味,富有哲理。这里有诗人高瞻远瞩的襟怀、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启发读者:只有不断攀登,不断向上,才能使自己的眼光更深邃,视野更开阔,所见景观更奇丽,更全面。正如宋代学者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如果没有昂扬向上、攀登进取的精神,就不能有独到的发现。正如战国时期荀子所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这种登高博见的哲理,鼓励人们攀登高峰,不断向前。
【思考题】:俗语中有“登高才能望远”,散文中有前面提到的王安石那段话,但他们都不及“欲穷”二句影响大,想想看后者凭借着什么,使千古之下妇孺皆知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17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元戏剧《洪升和《长生殿》》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