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戏剧《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鉴赏元戏剧《关汉卿》鉴赏
《谢天香》全名《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此剧写妓女谢天香和北宋词人柳永由热恋到离别再到成婚的经过故事。谢天香于柳永上京赴试后,因得到开封府尹钱可的帮助,从烟花薄上除了名,获得良人名分; 三年后柳永中状元,又在钱大尹主持下二人成婚,多年的宿愿终于变成了现实。反映谢天香改变非人地位过程中曲折复杂的心理变化及其获得正当爱情之不易。
(一)
谢天香以卖笑为生。她想摆脱被玩弄的非人地位,便把希望寄托于和“一代文章”柳永柳耆卿的结合上。她平时对柳永盛情管待; 柳永要去上京赴试,她为之准备停当衣服盘缠,并叮咛柳永: “休为我误了功名者。”虽然如此,她还是向柳永表白了分离的痛苦: “则这一曲翻成和泪篇,最苦偏高离恨天。双泪落尊前,山长水远,愁见理行轩” : “待得鸾胶续断弦,欲盼雕鞍难顾恋” 。此时此刻,能得个“一夜并头莲”,对她来说,都成了难能可贵的了。柳永一去三年,谁又知道这三年之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谢天香聪明智慧,“讲论诗词” ,能弹会唱,多才多艺。但却如“风里扬丝”,终日“谈笑街市”,做了个上厅行首,“误了前程事” 。一方面是聪明智慧,一方面为聪明所累。她用金笼内能念诗的鹦哥比似自己和众姐妹: “原来越聪明越不得出笼时。能吹弹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惯歌讴好比人每日常差使。(云)我不怨别人…… (唱)我怨那礼案里几个令史,他们都是我掌命司,先将那等不会弹不会唱的除了名字,早知道做个哑猱儿” 。她对自己的聪明智慧不但不感到骄傲,反而觉到厌烦。这并不是因为这种聪明智慧没有使她“香名贯人耳”,而是因为“越聪明不能够无外事。卖弄的有伎俩,卖弄的有艳姿,则落的临老来呼弟子” 。越有本事越能讨得老爷们的欢心,越能讨得老爷们的欢心,就越摆脱不了被侮辱被玩弄的非人地位。这就是她烦恼的根源。
卖笑生涯使人表面上喜笑颜开,迎来送往,骨子里却是观人脸色,战战兢兢。谢天香参见开封府新任大尹钱可时,钱可的“冷脸子”使她胆战心惊,非人的地位使她从钱可的冷脸上敏锐地预感到自己的前途似乎不妙:“猛觑了那容姿,不觉的下阶址,下场头少不的跟官长厅前死。往常觑品官宣使似小孩儿,他则道官身休失误,启口更无词。立地刚一饭间,心战够两炊时。”柳永要去应试,打算把天香交故友钱可照看。天香劝他休去“这相公不比其他的” 。柳永第一次见钱可,酒毕而出; 第二次见钱大尹,叮咛道: “好觑谢氏” 。谢天香从钱可第一次送柳永称“贤弟” ,第二次送柳永称“耆卿” 的不同称谓,发现钱大尹对柳永叮咛他“好觑谢氏”不大高兴,所谓 “敬重看待”乃言不由衷之词。柳永为慰天香之心,第三次见大尹,叮咛他“好觑谢氏” 。谢天香对大尹再次答应“敬重看待”另有一番看法: “他道敬重看待自有几桩儿; 看则看你那钓鳌八韵赋,待则待你那折桂五言诗,敬则敬你那十年辛苦志,重则重你那一举壮元时。”柳永为了让谢天香放心,四次去见钱大尹,叮咛“好觑谢氏” 。当柳永把大尹说的话告诉谢天香时,谢天香提醒柳永“不解其中意,他道是种桃花砍折竹枝,则说你重色轻君子。”柳永不顾谢天香劝阻,第五次去见大尹,大尹愤怒斥逐之,柳永只好作词一首,调寄《定风波》,送谢氏留念,与谢氏相别。谢天香想到柳永一去,日月难熬,好不痛苦: “从今后无倒断嗟呀怨咨,我去这触热也似官人行将礼数使。若是轻咳嗽便有官司。我直到揭席时来到家时,我又索趱下些工夫忆念尔,是我那清歌皓齿,是我那言谈情思,是我那湿浸浸舞困袖梢儿。”从谢天香这些心里活动里,看不出她对柳永有多么深厚的爱情。她之所以留恋柳永,主要是想通过柳永摆脱自己被人玩弄的地位。一旦柳永离开,她又要变成老爷公子们的玩物,这是她留恋柳永但又缺乏莺莺送别张生那种深情的主要原因。莺莺送别张生担心张生变心,谢氏送别柳永则担心被走马灯式的玩弄和被车轮战式的蹂躏。
谢天香一听说钱大尹唤她,还以为是因为“柳耆卿酒后疏狂” ,将她过奖,使老爷怀恨于心,惹下是非。她一见钱大尹,首先使她不安的又是钱大尹那张怕人的“冷脸子”,“最愁是劈先里递一声唱。”钱大尹很有讽刺意味地问她: “则你是柳耆卿心上的谢天香么?” 她就象大难临头一样紧张,乞求相公“宽宏海量” 。钱大尹问她: “怎么在我行打关节那? ” 她如实回答说,她打关节是为了“勾除籍不做娼,弃贱得为良。他 (指柳永) 则是一时间带酒闲支谎,量妾身本开封府阶下承应辈,怎做的柳耆卿心上谢天香。” 钱大尹让谢天香唱柳永临别赠词《定风波》,因词中有“芳心事事可可” 一句,触犯了钱可名讳,谢氏随机应变,在张千咳嗽示意时改 “可可” 为“已已” ,既未“失了韵脚,差了平仄,乱了宫商” ,又躲过了钱大尹的名讳。谢天香的聪明才智使“冷脸”钱大尹不由得不“动情” ,让张千做“落花的媒人” ,娶天香做“小夫人” ,“乐籍里除了名字” ,与她“包髻团衫油手巾” 。钱大尹这一着大出天香所料,她以尊卑地位相差悬殊进行推托: “相公名誉传天下,妾身乐籍在教坊。量妾身则是个妓女排场。相公是当代名儒,妾身则好去待宾客供些优唱。妾身是临路金丝柳,相公是架海紫金梁。想你便意错见心错爱,怎做的门厮敌户厮当。”但钱大尹却不由分说,命张千领她到自己宅中去。谢天香无可奈何地说: “杭州柳耆卿,早则绝念也。”两相对比,她当然爱的是柳永,而并非钱可: “则恁这秀才每活计似鱼翻浪(与柳秀才在一起如鱼得水) ,大人家前程似狗探汤 (给大尹做小夫人,则如狗喝滚汤,难尽人意) 。则俺这侍妾每近帏房,止不过供手巾到他行,能够见些模样,着护衣须是相亲傍,止不过梳头处我胸前靠着脊梁,几时得儿女成双” 。她本来一心一意要嫁给柳永,做个“自在人” ,可是现在呢? “闪了他闷棍着他棒” , “出了篮入了筐,直着咱在罗网。休摘离,休指望,便似一百尺的石门教我怎生撞。便使尽些伎俩,干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她身处被侮辱的弱者地位,对一个掌握着她的命运的庞然大物娶她为小老婆、拆散她与柳耆卿的关系的作法非常不满,但却无力反抗,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也不敢以更强硬的态度去反抗。
(二)
谢天香到钱大尹宅中三年,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往常她“在风尘,为歌妓,止不过见了那几个筵席,到家来须做个自由鬼” ,现在却被打在“无底磨牢笼内” 。生活枯燥乏味:“到早起过洗面水,到晚来又索铺床叠被” ,伏侍别人入罗帏,自己才舒展铺盖,“似孤鬼” ,伛偻寝睡。“本是个见交风月耆卿伴” ,现在却做了个“遥受恩情大尹妻” ,其实是“有名无实” 。而这又有谁能知道呢?钱大尹娶她到宅中表面上是要她做小老婆,实际上等于把她拘留起来,将她那放荡之心都消磨尽了。从烟花簿上除籍、获得良人的名分,这是她所希望的。但这种虽获良人名分却象孤鬼一样生活又给她造成新的苦恼。供老爷公子们走马灯式的玩弄,她是很不满的。但只做钱大尹名义上的小夫人甚至连男身也不能接近,这种生活使她更不习惯。所以当其他姬妾问她: “姐姐,你在宅中三年,相公曾亲近你么?” 这问题正戳在谢天香的痛处,她半象使气半象咒赌似的说: “俺若是曾宿睡呵,则除是天知地知。相公那铺盖儿知他是横的竖的。比我那初使唤如今越更稀。”她把原因归之于: “想是我出身处,本低微,则怕展污了相公贵体?”她当初从烟花簿上除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现在虽做了夫人,却不能近大尹之身,仍然被视为低贱之人,这怎能不叫她烦恼?姐妹们劝她; “虽是如此,你也自当亲近些。” 她回答说; “姐姐每,肯教诲,怕不是好意? 怎奈我,官人行怎敢便话不投机?” “我则是斟量着紧慢迟疾。强何郎,旖旎煞,难搽粉。狠张敞,央及煞,怎画眉? 要识个高低。” 意思是她自己行动谨慎,唯恐有过失; 也曾主动亲近大尹,“旖旎煞” 、“央及煞” ,但大尹对她仍然非常冷淡。她试图亲近大尹,似乎柳永已被她遗忘,一方面是其妓女“迎新送旧” 积习未改的反映; 也是长期身处下贱,被人瞧不起,现在既然已被强娶为小夫人,便想通过钱大尹使自己的地位真正有所改善的表现。这和她送别柳永时,虽对此后的生活忧虑,但却缺乏莺莺送别张生那种深情的表现是一致的。总之她的初衷是首先改变低贱地位,而不是所谓的爱情,爱情是被作为摆脱低贱地位的阶梯来看待的。让她与柳永结合当然是她向往的; 而让她给钱大尹做小夫人,虽有些勉强,但亦无不可。在钱大尹家所受到的三年冷遇,使她产生了一种错觉: 自己的低贱地位并未改变,只不过是由一只野鸟变成一只不被人理睬的笼中鸟罢了,这怎能不叫她烦燥不安呢?柳七官人的乐章集她虽记得,但为了不使相公耳里风闻那些旧是非,她不愿再提,宁唱卖笑的大曲子。在这里,与柳七官人的交往也被她看做不光彩的历史,“断送的我一身亏”。她唯一的生活乐趣是与姐妹们玩掷骰子游戏,决不为输嬴翻脸,而只是取笑作乐解闷而已。忽然两个姐妹因先于谢天香发现钱大尹来了,惊慌失措地跑走了,天香以为她俩因输钱而逃,不由得动了肝火骂起村话来。一回头看见是大尹,吓得她魂不附体,“连忙的跪膝” ,“泪雨似扒推” ,慌忙辩白: 骂的是两个迥避的姐妹,大尹驾到并不知; “我不该必丢不搭口内失尊卑,这的是天香犯罪。”大尹叫以骰盆中色子为题做诗,她开口成章,做诗一首曰: “一把低贱骨,置君掌握中。料应嫌点涴,抛掷任东风。” 这首诗表现了天香自渐形秽,受到大尹鄙视的苦恼。虽然软弱,却令人同情。
正在她被苦恼折磨着的时候,钱大尹出乎所料地对她说:“天香,你在我家三年也,你心中休烦恼,我拣个吉日良辰,则在这两日内,做个小夫人,你心下如何?”天香一听,感激涕零,喜不自胜; 但又不相信这会是真的:
往常时不曾挂眼都无意,今日回心有何迟。相公的言语更怕不中委,付妾身教我转转猜疑。相公又不是戏笑,又不是沉醉,又不是昏迷,待道是颠狂睡呓,兀的不青天这白日。
(云) 相公莫不是谬语? (钱大尹云) 我又不曾吃酒,岂有谬语?我只爱惜你那聪明才学,可怜你那烦恼悲啼。(正旦唱)
相公你一言既出如何悔,驷马奔驰不可追。妾身出入兰堂,身居画阁,行有香车,宿在罗帏。相公整过了三年,可便调理无个消息。莫想道今朝错爱我这匪妓,也则是可怜见哭啼啼。
则今番文的施才艺, 从来个扑簌簌没气力。 相公这一句言语可立碑,我也不敢十分相信的。许来大官员,恁来大职位,发出言词忒口疾。你不委心为自家没见识,又不是花街中柳陌里,那一个彻梢虚雾塌桥浑身我可也认的你。
从这几段唱词可看出谢天香对钱大尹真的要她做名符其实的小夫人时,她是既高兴,又不大相信,用得上一个成语,叫做“受宠若惊” 。
当张千称她“谢夫人” ,请她陪老爷待客时,她满面春风,花枝招展地出场了,“谁想有今日也呵” 一句道尽了她心中的喜悦。吃穿日用,今非昔比,“比俺那门前乐探等着官身,我今日个不丑、丑。虽不是宅院里夫人,也是那大人家姬妾,强似那上厅的祗候。” 总算从“匪妓” 变成“良人” ,从卖笑为生变成大人家姬妾,她理所当然地感到心满意足,别无他想了,当初希望通过柳永达到的目的现在通过钱大尹达到了,她将柳耆卿暂时忘却是可以理解的,她高兴地委身钱大尹是可以原谅的。
钱大尹真的要让她做小夫人,出乎她的所料;钱大尹要她陪的客不是别人,就是那三年前赴京应试的柳耆卿,这更使她出乎所料。难道这是故意施的计谋,叫她露丑逞羞?否则,又无“私事公仇” ,为什么与她“张筵置酒”?对于这种尴尬场面她简直无法应付,只好“佯不相瞅” ,也不敢说 “特来问候” 。钱大尹命她给耆卿施礼,她不得不从,但施罢礼,“官人行紧低首。”钱大尹命她“近前来些” ,她不敢 “离了左右” ,“侍立傍边” ,“趋前褪后” 。大尹命她给耆卿把一杯酒,她只得遵从,又不知柳生心中作何感想,自己只好不开口,装个糊涂,“为着东君,奉劝金殴” 。但又怕柳生怪罪自己。真是位卑难做人呵! 在这里并不比她做上厅行首更自由。她“忍着泪眸” ,不敢说一句话。柳永问她“怎生清减了?”她生气地说: “你休问我可怎生骨岩岩脸儿黄瘦! ”这句“道是无情却有情”的话,道尽了她此时此刻难言的苦衷。
柳永这时也因为内心不是滋味拒绝饮酒。钱大尹深知二人的隐私,说明智宠天香的真实用意是成全朋友之美,天香也说明了由 “沾泥飞絮”到 “不缆孤舟”的经过,柳谢同感大尹之恩,天香更是喜出望外:
这天香不想艳阳天气开,我则道无情干罢休。谁想道这牡丹花折入东君手,今日个分与章台路傍柳。
谢天香这个聪明智慧但又软弱可怜的妓女,就这样从“匪妓”到“良人”,最后还实现了与柳永的幸福爱情。谢天香形象的意义在于表现了妓女从良之难以及在此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
剧中钱大尹对柳、谢的结合起了重要作用。这是一个爱才、诙谐、多智而又成人之美的清官。他极爱柳永之才,很关心柳永的功名,为使柳永专心功名远离声色而不惜与这一同堂好友“反目”,表现了他对朋友的一片诚心。柳永赴京之后,他发现谢天香聪明多才,便有心成全柳谢之好。他不惜受无妄之愆,娶谢氏到宅中做名不符实的小夫人,“三年培养牡丹花” ,了却朋友平生愿,真可谓为朋友竭忠尽智了。
对于谢天香,他开始视其为迷惑柳永的“匪妓” ,唤她来唱柳永临别所赠《定风波》词,若喝出 “可可”二字,便是误犯他这大尹的讳字,要扣厅责她四十,使她成为典刑过的罪人,耆卿再也不好与她来往。可是当他发现天香聪明多才之后,连自己也为之动情,这才知道柳永爱她的原因,知她非同一般风尘妓女可比。钱可满足其乐籍除名的要求,娶她到家做小夫人。从他主观上讲,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不再让天香迎新送旧,以免“好花输与富贵郎” ,使她能够在将来与得功名的柳永结合,不因“品官不得娶娼女为妻” 的封建教条而受阻。从客观上讲,他这样做使谢天香如同《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守楼一样,断绝了与妓院嫖客的往来,收敛了风尘妓女之心,改变了水性扬花之习,不仅使她从名分上从“匪妓”变成良人,而且使她经过三年“软禁” 的痛苦磨练之后,从思想感情、生活习惯上,真正从“匪妓”变成良人。钱大尹为了成全柳谢之美,不但承受了别人的说三道四,也承受了柳谢本人的埋怨和误会。他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更是他机智诙谐、宽洪大度的表现。
关汉卿的作品谈关汉卿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关汉卿在戏剧天地纵横驰骋发挥着自己的心智和才能。他创作了大量的妇女题材的杂剧,在关汉卿现存的十八个剧本中,就有十二个是以女性为主角的剧本。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尤为可贵。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比较有性格、有活力、光彩照人。在他的笔下,丫头、小姐、妓女、贤妻、良母、寡妇等系列的妇女形象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而杂剧中的旦角则大多是浪女,有一些就是所谓“上厅行首”,也就是职业艺妓。如关汉卿笔下的宋引章,赵盼儿等。杂剧的女角都具有“痴”“浪”“辣”的特点。女性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关汉卿的大多数作品都反映了妇女的悲惨遭遇,对她们的身世遭遇寄予无限的同情和深切的关注。关汉卿生活在元代初期,对当时的社会黑暗与矛盾有较清醒的认识,显得自然天成。
一、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分类
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中,旦本多于末本。他创作了大量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他所创造的这些人物具有很深刻的思想浓度和鲜明的斗争精神。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辣妹”群体;二,柔中有刚的女性群体;三,柔弱卑屈的女性群体。
1、“辣妹”群体
这类女性人物个性张扬,敢作敢为,既侠肝义胆,又志勇双全,她们的特征有三点:一是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鲜明的行为目的,或为爱情,或为婚姻,或为朋友,表现不自觉的主导倾向;二是她们除了风流才艺,其实质精神都注重感情的真与痴;三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均有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有胆有识,有手段。一言以蔽之,“火辣辣”是她们的性格趋向。《调风月》、《救风尘》、《望江亭》中的女主角都是这类典型。《调风月》中的女主人公燕燕是一个美丽、机灵、朴实而手脚勤快、办事认真、做人正经的姑娘,虽然是婢女却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人格尊严。当小千户意欲调戏她时,她言辞拒绝了,表现了一个女孩的自尊与自爱。当她渐渐接受了小千户的爱情,而小千户又食言了莺莺小姐时,她并没有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因为自己卑微的身份而甘受别人的侮辱,而是大闹婚礼,说是“吊客临,丧门聚。”这一女性形象反映了元代妇女遭受民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残酷现实,同时,这一女性形象蕴涵着强烈的叛逆精神。她敢于反抗,反抗中也表现了大智大勇。因而,和以前的女性形象比较起来,关汉卿笔下的妇女形象在残酷的现实中形成的叛逆思想更强烈,更尖锐。她所反映的现实更深刻。《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是一个机智,聪慧,具有侠肝义胆的女侠形象。她用妓院中的卖笑调情的手段去解救沦落于风尘之中的姐妹,凭着她的机智,勇敢地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在对富家子弟周舍的这场斗争中,赵盼儿表现的形象非常突出。作为一个妓女,她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长期的风尘生活,使她对那些衣冠楚楚的富家子弟的内心和本性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她也曾想过弃妓从良,但所有的富家子弟跟她们都是虚情假意,逢场作戏是他们的共性,对此,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所以,当她听说宋引章要嫁给周舍时,她曾鼎力相劝,当宋引章有困难向她求助时,她又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与周舍周旋。作为一个妓女,她无钱无势,她所拥有的只是美丽和机智。在她的周密计划下,终于取得斗争的胜利。在斗争中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主动出击,节节胜利,而有钱的富家子弟周舍亦只能亦步亦趋,钻入她所设置的圈套,被她牵着牛鼻子走。卑贱的小人物通过斗争取得了胜利,对当时处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人民抗争无疑具有鼓舞作用。赵盼儿的这种斗争精神也是关汉卿笔下女性人物的共同特征。虽然反抗的程度不一,反抗的方式不一,但在关汉卿所创作的女性人物形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望江亭》也塑造了一个敢于斗争敢于反抗恶势力,为了自己的美满幸福婚姻而赴汤蹈火的谭记儿形象。
这些女性都是手无寸铁、处境卑微的弱女子,却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在面对强大凶残的恶势力时,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谱写一曲拯救自己的凯歌。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多用明快的笔调,歌颂人情的淳厚和真诚。
2、柔中有刚的妇女群体
这类人物具备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她们手下表现为善的意志,在道德文化上,仁孝忠厚、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在思想感情上宽容大度、讲奉献、讲牺牲;在生活上勤俭持家、吃苦耐劳。但是当她遭受不幸时,却能直面苦难的人生,展现出一种刚健有为,敢于反抗的内在力量的立世精神。《窦娥冤》中的窦娥,《蝴蝶梦》中的王婆婆便是这种典型的代表。
窦娥,是大家熟悉的悲剧人物形象。她是一个深受封建势力压迫,苦难深重的妇女。在她的个性当中,既有善良温顺的一面,又有性情刚烈的一面。她七岁因为抵债被迫做了童养媳,成亲不久又死了丈夫。她对生活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可以说此时的窦娥是以逆来顺受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当张驴儿强占窦娥的阴谋不能得逞后,便把窦娥推上了公堂。张驴儿贿赂太守,在严刑拷打之下,窦娥的幻想破灭了,残酷的现实使她觉醒,她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性格也逐渐发展起来。她不仅把矛头指向太守那样的贪官污吏:“这些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而且,也把矛头指向封建社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天地。窦娥临刑前立下的三桩誓言也是一种反抗的方式,在昏庸的官吏面前,她有口难言,只好借助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负屈含冤的无辜。她的冤屈不能为官吏所明,却能感天动地。三桩誓言的实现,证明她的冤屈,也是对黑暗社会进行强烈的抗议与挑战,表现了窦娥强烈的反抗性格。在第四折戏中,作者又安排窦娥的鬼魂出现,向窦天章诉说冤屈,窦娥活着不畏强暴,死后仍不放弃斗争,终于冤案得到平反昭雪。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蝴蝶梦》中的王婆婆更是慈爱贤德。三个儿子为父报仇,打死了权贵葛彪,当包公最初提出要一个儿子偿命时,她毅然决定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留下丈夫与前妻生的儿子。“但愿的你两个呵,他便死也我心甘情愿。”对比达官贵人污浊肮脏的灵魂,这位生活在底层的继母,其形象是何等动人心魄!关汉卿极力讴歌她们为维护人的尊严和生存的权利,在顽强开拓前进之路的卓绝斗争中,所呈现出的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人情美,给龌龊不堪的生活环境涂抹了一丝亮色,使人们产生对生命、生活的希望和渴望。
3、卑微柔弱的女性群体
这类女性的性格主导因素是懦弱,她们有爱有恨,却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既不敢反抗,又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好认命屈服,心有不甘地忍受精神折磨。《谢天香》中的谢天香、《救风尘》中的宋引章即是这类人物的代表。《救风尘》中的宋引章被风月老手用哄骗的手段迷惑,引入圈套,准备嫁到他家。宋引章的姐妹百般劝说无用,宋引章已被周舍的甜言蜜语和虚伪的奉承迷住了,执意要嫁给周舍。周舍把宋引章娶回郑州。一进门,先打她五十杀威棒,以后更是朝打暮骂,几乎要把她折磨死。周舍竟然说:“丈夫打杀小老婆,不该偿命。”《鲁斋郎》中的郎书吏张桂的妻子,在花花太岁鲁斋郎的威逼之下,被软弱的丈夫送到鲁斋郎的府中,成了“妻嫁人,夫做媒”的悲剧主角。《谢天香》中的谢天香钟情于钱塘郡书生刘永,却因为卑贱的身份,无法和刘永厮守在宽敞的宅院里,天香对着笼子里的鹦鹉不禁感慨:“鹦鹉会听会唱,聪明伶俐,令人喜爱。可是聪明的鸟儿反而没有自由,关在笼子里任人摆布,正如自己善歌善舞,却只能在各种场合频繁应酬一样,侍候别人,没有自由。”她想,越是聪明,越是得到上司的赏识,越不能在烟花簿上除名,只落得不幸的下场,倒不如不会唱歌的贫民百姓那么自由。道出了自己的凄凉和哀伤,这同时也是封建社会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的心声。《谢天香》《救风尘》中的周舍与钱可二人都不把妇女当作人,只看做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玩物,这与太守的名言:“人是贱虫,不打不招”有何区别?在描绘了那些敢作敢为的女子之后,关汉卿还不忘关注那些“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另类软弱女子的命运。他同情她们,但更多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通过对这些人物心理,性格的真实描绘,为观众提供了一观察女性的视角。
二、关汉卿笔下的女性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
1、抗争性
关汉卿的作品里抛弃了“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观念,肯定那些有胆识、有主见的女性。她们或疾恶如仇,至死不屈,或机智乐观,果敢自信,承认她们作为人的存在,思考其精神归属,肯定女性主体意识,召唤人的自我觉醒,十分赞赏她们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勇气。
封建社会为女性制定了许多条规。中国妇女自从等级社会产生以来,就受到歧视和奴役,始终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但在关汉卿笔下,女性有阳刚之气,敢作敢为,寡妇可以再嫁,不受约束。《窦娥冤》中的窦娥饱尝封建压迫,成为元杂剧中动人的女性形象。为救婆婆,她屈招了药死张驴儿父亲的罪名,认识到了“覆盆不照太阳辉”的现实。她大胆抗议:“地也,你不分好歹何谓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她要以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来表明自己的冤屈,化为鬼魂也不忘复仇,刚强的令人震撼,善良的令人感动。同为寡妇的谭记儿希望“若有似俺男儿知重我的,便嫁他去罢。”与白士中结为夫妇,她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面对手拿势剑金牌前来破坏他们婚姻的杨衙内,她毫无惧色,果断地行动,主动出击,直至胜利。这样的女性在以往的作品中并不多见。关汉卿鄙视等级观念,他描写了许多沦落风尘的女性,发现她们拥有闪光的灵魂。《救风尘》中赵盼儿豪爽泼辣,急人之难。她社会经验丰富,苦劝涉世未深的宋引章不要嫁给纨绔之弟周舍。宋引章不听,婚后遭难向她求救。她不忘结拜之情,“惯曾为旅偏伶客”,大胆前往,“不是说我大口,怎出的我这烟月手”赚取了周舍的休书。其勇敢自信不让须眉,令人佩服。同时,关汉卿作品中赞美女性冲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念,欣赏她们主动追求幸福的生活,寻找美满的感情归宿。王瑞兰是元曲四大爱情悲剧之一《拜月亭》中的女主人公。在离乱中,她与穷书生蒋世隆相遇,加深了了解,建立了感情,并在客店中自主成亲。她不满父亲:“你可怎生便与这般狠心。”说拆散他们夫妻的尚书的父亲是“猛虎狞狼”,冲击了礼教的规范。她重真情“那玉砌珠帘与画堂,我也可觑的寻常。”《绯衣梦》中的王闰香不顾父亲王员外的反对,不嫌弃庆安贫穷,主动提出:“今夜收拾一包金珠财宝,着梅香送与你,倒换过来做你的彩礼钱,你可来娶我。”《调风月》中的婢女燕燕因为小千户违背誓言,娶了莺莺小姐,便大闹婚礼,争取自己的利益。《金钱池》中的妓女杜蕊娘以为意中人韩辅臣另有新欢,她不愿见他:“请先生另挽一支章台路边柳。”她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妓女,但她倔强,自尊,憎恨诈骗,从不肯卑微屈膝的做人。而韩辅臣与她真心相爱,“我和你生则同裘,死则同穴”毫无等级偏见。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情感,使这些落魄文人与这些风尘女子有着一见如故的深情。
2、具有传统美德,有才有智
首先,关汉卿把女性写成真善美的化身。她们从不嫌贫爱富。关汉卿极为尊重那些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善良坚韧、深明大义、不慕钱财、勇于自我牺牲……这可以从关汉卿笔下的两位母亲形象中看出。
《陈母教子》中陈母是位传统母亲形象。她一心“训子攻书”,但并不为高官。“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反复叮咛:“有一日腰金紫衣,孩子每也,休忘了那琴剑书籍。”三子陈良左中状元后,接受百姓价值千贯的“孩儿锦”,要给母亲做衣穿,被陈母严厉斥责:“孺子!未曾为官,可早先受民财,躺着,须当痛快!”表现出陈母深明大义,是非分明。《蝴蝶梦》中的王婆婆更是慈爱贤德,在亲身儿子和养子之间,毅然选择了保全养子的性命,这种品质何等高尚!
另外,关汉卿在作品中塑造的女主人公个个有才有志,肯定那些有胆有识有计谋的女性,十分欣赏她们的机智勇敢。典型形象是《望江亭》中的赵盼儿。
赵盼儿敢于斗争、乐观、机智、老练,是通过和狡猾的流氓周舍面对面的斗争中表现的。赵盼儿为搭救错嫁商人周舍的姐妹宋引章,利用周舍好色的特点,虚与周旋,骗得休书,使女伴脱离虎口。而谭记儿的过人胆识也是在她去望江亭窃取杨衙内的势力剑金牌的惊险情节中表现出来的。她成为年轻的寡妇再嫁白士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家庭幸福,与企图霸占她为妾并某图杀害白士中的杨衙内当面较量盗得金牌,挫败了杨衙内的阴谋。这两个人物,一个是熟于世故的妓女,为搭救女伴巧施计谋,表现了侠义心肠;一个是饱经风霜,为了保护自己的幸福,制服了权豪势要。她们老练而有见识,对世事,人情的冷暖都有清醒地认识。
赵盼儿深知“婚姻非同容易”,当宋引章被周舍表现所迷惑时,她就指出周舍是“影儿里虚脾”的花街弟子,预言“但娶他家里,多无半载周年相掷”,劝诫宋引章不要错嫁给他。谭记儿嫁于白士中,虽然有白姑娘竭力撺掇的成份,但她慎重观察与思考还是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两个人物又都具有机智勇敢、聪慧的特点。她们都毫不畏惧地敢于和强大的对手交锋,要战胜权豪势要,需要有怎样的智慧和勇气!需要有多么乐观的战斗精神啊!
同时,关汉卿无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偏见,主张女性多才多艺,喜爱那些聪明伶俐、兰心慧质的巾帼红颜。
《谢天香》中的谢天香,正因为她的多才多艺、聪颖,最终成就了她与刘永的婚姻。《玉镜台》中的刘倩英学琴,教师温学士对她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还有《裴度还带》中的韩琼英,才华横溢,被朝廷李公子称为:“大志不浅”“此女子有丈夫之刚”。这些女性的做法迥异于传统,关汉卿在作品中对女性人物形象如此的塑造,使元杂剧中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3、痴情
关汉卿笔下的女主人公不嫌贫爱富,有着超越声色的真挚感情。他的作品肯定女性对于自己美满生活的追求,对自己心仪的恋人大胆地追求。
《拜月亭》中的王瑞兰在逃难生活中与蒋世隆相爱,她重视的是两个人之间的真挚的感情,并没有把财富高官放在心上。面对父亲的威逼,大胆反抗,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冲击了礼教的规范。杜蕊娘之于韩辅臣,谢天香之于刘永,谭记儿之于白士中等均是范本。在当时那个重视封建等级,讲究门当户对,追求财富、权势,忽视精神(特别是男女之间的真挚的感情)的年代,关汉卿高举“情”的旗帜,在作品中大量塑造了痴情女子形象,无疑给作品增添了些许人文关怀。
4、人物性格多侧面的表现
关汉卿笔下的妇女称为类型化的典型,还在人物性格多侧面的表现。窦娥对张驴儿父子憎恨、斗争、反抗,否定天地,发下誓愿,表现出性格的主导方面——强烈的反抗性;她在孝顺婆婆,侍奉婆婆,为了婆婆而屈招,临死前怕婆婆伤心设法不让婆婆见面,相见之后又多方委婉安慰婆婆,鲜明地表现了她性格中另一面——孝顺、善良、正直。她的善良,反抗与正直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作者一点也没有把这个人物简单化,从生活的本身逻辑出发细致地写了她侍奉婆婆和劝诫婆婆免遭毒打屈招冤死的过程;同时她孝顺婆婆,并不是一味顺从,而是坚持劝诫婆婆不要向恶势力低头。这种坚持真理和她反抗张驴儿威逼,反抗官府黑暗,以至于发下三大誓愿的坚贞不屈的行动是一致的。这种出色的描写使其笔下的女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性格特点。同是妓女,谢天香的聪明带有几分傲气,宋引章单纯幼稚,赵盼儿机智老练等都具有不同鲜明个性,就像生活本身具有复杂因素那样,显得自然天成。
综上所诉,伟大的杂居作家关汉卿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异常出色,不仅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增添了绚丽的一笔,同时对于后代作家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借鉴。
《关汉卿》的艺术特色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一、在创作方法方面,关汉卿的杂剧以现实主义为主。首先,关剧对时代与人生进行了真实地描绘;其次,关剧对元代的生活图景进行了全面地展现;再次,关剧还对社会现实中一些带有本质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揭示。
二、在人物塑造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创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形象的画廊。关剧中活跃着众多风神独具的戏剧人物,其中最为光彩夺目者,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形象。
三、在剧作结构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大多缜密而精巧,紧凑而多变,富于戏剧性效果,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四、在戏剧语言方面,关汉卿向以本色当行著称,他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本色派的代表人物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创作背景
他曾任元朝太医院尹,以医生为业。但业余从事戏剧创作,创作出《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等一大批戏曲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也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
元代统治者对汉人实行歧视、压制政策,使大量有才学的文人有力无处使,转而投身艺术创作。
同时,唐宋以来的参军戏、话本、杂剧的发展为元曲的产生提供了艺术上的准备,使元曲的产生成为可能。而城市经济在元代也空前繁荣起来,大量城市平民的出现,要求相应的娱乐活动为之服务。
这一切,都为元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关汉卿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名剧《窦娥冤》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17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什么是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