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临摹《勤礼碑》的一些体会

大道家园 2023-07-08 10:08:50

从2019年疫情开始,看完王彦斌老师的笔法视频后,正式开始临摹勤礼碑。不觉已经4个年头过去了。有几句体会写出来以饷大家。[呲牙]

刚学字时特别紧张,一笔一画都屏气凝神,想和字帖上写的一摸一样。看完王老师视频后,我学会了悬肘书写,刚开始一段时间胳膊非常酸。写了一个月后发现悬肘真是受用一辈子啊。枕腕适合写小字。用笔不灵活。

我的体会是选帖尽量用用接近原碑的,哪怕有破损,可以选临部分的字,没必要每个字都写一遍。等把握了整

本字帖的风格,后面自己也可以补出来。

郡字,右耳旁不好写,需要调几次锋。王老师教会了我调锋换面。刚学书法时我总是捏着一个面去写,笔尖歪了就刮来刮去,影响笔意。现在看来还是需要老师知道啊,自学书法是闭门造车进步太小还容易误入歧途

书字是练字中最常见的一个字,多个横的排列不好处理。以前总觉得横画的写法是一样的,如果有那么多的变化,我怎么能记得住。其实写的多了,那些不同的起收笔早已经记在心里了。

各种钩是初学者的拦路虎,总是出现侧锋现象。后来发现还是调锋问题。而且颜体钩和魏碑的钩不一样。

颜体的钩需要调锋,魏碑一般直接推出去。不同的帖有不同的用笔方法。调锋显精致,而直接顶笔推出粗犷豪放。显得力度非凡。

这是学书时拿硫酸纸勾的张迁碑,刚学写字么先模勾字,单勾双勾均可以,临和摹同时进行。见效很快。

我的老师说,硫酸纸上勾字都勾不像,还能临像吗?现在想来还真是。图上是刚学张迁碑。现在看来线条都是错的,哈哈

后期我开始关注线条的变化和力度。学了篆书后才理解颜体的用笔特点。原来是一脉相承的。

我的撇捺,提,收笔是力量孱弱。如王老师说力送笔尖。还是没有做到啊

学写字就是攻坚克难。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22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