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
1、颜真卿小传及其书法艺术。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祖籍山东临沂,后迁陕西西安(唐都城长安),唐代中期官至平原太守,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又称“颜平原”。是我国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其為人耿直忠烈,“安史之乱”时,他起兵讨伐,被推为讨逆盟主,统帅十七郡,招集二十余万民众,横绝燕赵,大败叛军,取得唐王朝讨伐叛军的首次大胜,扭转了局势,功劳显著。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奉命劝谕,但被拘留,李希烈对其劝诱逼迫,颜公不屈而就义。
颜真卿是一位承先启后富有创新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体”的开拓者,书法艺坛的革新领袖。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继王羲之后又一位划时代的书法家。颜真卿的建树是以他那如椽大笔,为中国书法树立了又一座巍巍丰碑。他的书法源自家学,早期精研王羲之、褚遂良、张旭。中年后,他敏锐地抓住了逆向思维在审美领域中的巨大作用。
——面对王羲之的清秀婉媚,他追求雄强浑厚;
——面对魏晋风度的潇洒俊逸,他追求端庄凝重;
——面对两晋南北朝或轻盈或粗拙的书风,他追求沉稳严整;
——面对“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古来审美理想,他追求丰腴和筋肉饱满。
在恢宏博大的盛唐气象中,颜真卿血管中流的都是盛唐文化的血。他开创的雄强刚健、大气磅礴的新书风,无疑是盛唐文化的一种象征,对后世影响极大,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颜真卿流传于世的作品很多,著名碑刻有《颜家庙碑》《郭家庙碑》《颜勤礼碑》《多室塔》《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壇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元次山碑》等等。行书墨迹有《争坐位帖》《祭侄文稿》《自书告身》。书论有《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他博学识工词章,著有《颜鲁公文集》。
颜真卿的楷书,中锋用笔,逆入平出,强调藏头护尾,点画圆厚饱满,捺脚顿挫后踢出,形成了“蚕头燕尾”的艺术特色。线条挺拔有力,丰满而极富弹性,刚劲外露。结体字形端庄,结构宽博,意态浑成,笔画分佈外紧内松.其用笔很讲究提按顿挫的起伏与律动,在楷书的整饬中融入了明显的运动意识,流露出内含之力。宽大、厚实、稳重、质朴、严谨可以概括出“颜体”书风,这种特点在《颜勤礼碑》中得以充分的展现。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的代表作之一,是其七十一岁时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的神道。原碑成正书三面,四十四行,行三十八字。一九二二年出土,现藏西安碑林。此碑以篆籀笔意入楷书,用笔畅达醇厚,苍劲圆浑,结体宽博端整,疏密停匀,是颜鲁公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代表作。
附:《颜勤礼碑》局部
后序待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22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颜勤礼碑·赏析
下一篇: 通临《勤礼碑》,空伫白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