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279项。(搜索耗时:0.0037秒) [XML]
《针灸甲乙经》06章 十二原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者,出於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之气味者也。五脏有疾,出於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针灸甲乙经》60章 病形脉诊(上)黄帝问曰:邪气之中人奈何?高下有度乎?岐伯对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中於阴则留腑;中於阳则留经。曰:阴之与阳,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也,如环之...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针灸甲乙经》127章 小儿杂病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死。婴儿耳间青脉起者,瘈,腹痛,大便青瓣,飧泄,脉大,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者,易已。刺惊痫脉五,针手,足太阴各五,刺经,太阳者五,刺手少阴经...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针灸甲乙经》66章 针道终始凡刺之道,毕於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於四肢,阴受气於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针灸甲乙经》68章 针道外揣纵舍黄帝问曰:夫九针小则无内,大则无外,恍忽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余愿浑束为一可乎?岐伯对曰:夫唯道焉,非道何可?大,小,浅,深,杂合为一乎哉。故远者...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针灸甲乙经》21章 经脉根结黄帝曰:天地相感,寒热相移,阴阳之数,孰少孰多?阴道偶而阳道奇。发於春夏,阴气少而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於秋冬,阳气少而阴气多,阴气盛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针灸甲乙经》14章 奇邪血络黄帝问曰:愿闻奇邪而不在经者,何也?岐伯对曰:血络是也。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出黑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发针而肿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针灸甲乙经》102章 阴受病发痺(下)黄帝问曰:痺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者,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痛者,其寒气多,有寒故痛。其不痛不仁者,痛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针灸甲乙经》13章 津液五别黄帝问曰:水穀入於口,输於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不知其何由...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针灸甲乙经》07章 十二经水黄帝问曰:经脉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经水,而内属於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穀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