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027项。(搜索耗时:0.0185秒) [XML]
...疏证》。这是一部发掘《神农本草经》药物精蕴和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力作。它融《内经》、《伤寒杂病论》诸书之精义于一炉,在阐述《神农本草经》药物及其功效方面,见解独特而又精辟,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学创立的重要时期。东汉晚期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学的主要奠基人。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河南南阳人。他总结前代的医学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代流传下来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李赛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虽然现代医学迅速发展,但是《伤寒杂病论》依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尤其是《伤寒杂病论》中的理法方药,为临床上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即使是现代层出不穷的综合征,也同样有效。长期以来已...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仲景用药,是指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部分在临床上的应用,距今已近两千年。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教授说:“仲景之书,出方剂而不言药性”。的确,《伤寒杂病论》载方二百余首,所有方剂组方精当,配伍...
栏目:中医健康 作者:道医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但其在流传失散后,经王叔和等人收集整理校勘,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而《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伤寒...
栏目:诸子百家 作者:佚名
大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原方组成为柴胡、黄芩、芍药、大黄、枳实、半夏、生姜、大枣。《伤寒杂病论》第103条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伤寒学派:创立于东汉之际。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其书被奉为经典,其人被尊为医圣。从晋唐至宋元明清,研究者如云,历...
栏目:杂谈 作者:祝由网
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但其在流传失散后,经王叔和等人收集整理校勘,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而《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伤寒...
栏目:中医基础 作者:佚名
治外感热病,以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之大纲。其后,凡治“伤寒”学者,必循古训,而用古方。吾浙江自宋代,朱翼中著《活人书》,创全面研究《伤寒论》之先例。其后,则有元代赵道震著《伤寒...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