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186秒) [XML]

1371.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十一章无之为用 [7%]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夫道生于鸿蒙之始,混于虚无之中,视不见,听不闻,修之者又从何下手?圣人知道之体无...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72.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十二章去彼取此 [7%]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世之营营逐逐,驰心于声色货利之场,极目遐观,爽心悦口者,非以此中佳境诚足乐耶?孰知人...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73.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十四章无象之象 [7%]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名。执古之道,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74.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九章功成身退 [7%]

第九章功成身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贻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古云:”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舟。”又曰:”未得功时当学法,既得功时当忘法。”斯数语诚...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75.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7%]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孔德之容,即玄关窍也。古云:”...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76. 王德峰教授讲解《德经》之道家的人生态度(三) [7%]

道家的人生态度一慎终如始(下) 所以这六十四章就有意思了,“执者”才“失之”,无执故无失,而且“执”,这个执着它,是吧,拿着它了、持着它,是吧,是虚幻的,于是要败的,要失的,很正常啊,你“执”了就会“...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77. 王德峰教授讲解《德经》之道家的成功境界(四) [7%]

道家的成功境界—大成若缺(中)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人分了三种境界的,一种叫“上士”,一种叫“中士”,一种叫“下士”。上士,有境界的人、悟性蛮高的人听说“道”这件事,那么他已经什么?想要身体力行了,...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78. 齐善鸿讲《德经》第六十四章:失败的奥义 [7%]

第六十四章:失败的奥义人们都追求成功,肯定没人追求失败,可是,成功的人多呢?还是失败的人多?标准不好定,人数也不好说多少,可失败总是有的,而且也不占少数吧?人们追求成功,于是有人就搞出了个“成功学”。...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79. 老子《德经》|为之于其无有治之于其未乱 [7%]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泮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人生百味

1380. 成玄英《老子德经义疏》三十八 [7%]

德经》上经明道,下经辨德。上经亦具明道德,但以道为正,以德为傍。下经亦具明道德,然以道为傍,以德为正。据傍正为论,故有德经上下。此经一卷,凡四十四章。一经大分,义开三别:第一,一章,正开德宗;第...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