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275秒) [XML]

1291. 齐善鸿讲《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下) [7%]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下)【本章核心要义】通过学习老子这一章的思想,我们可以获得一个重大启示:认识世界不能依靠简单感性的积累,而应该在自然的感性积累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理性提升上,而不是一味地积累...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92. 收藏|赵孟頫小楷《德经》高清版,不用买书了 [7%]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元朝第一书法家。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1293. 德经中二十八章的小故事 [7%]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94. 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解读 [7%]

原文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译文治理大国好像煎小鱼,不要随意翻动,不可操之过急。用道来治理天下,鬼...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95.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四章和光同尘 [7%]

第四章和光同尘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家子,象帝之先。帝者,上帝也。先者,无始之始也。道者何?太和一气,充满乾坤,其量包乎天地,其神贯...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96. 《德经》:遇见什么人都是你的磁场决定的 [7%]

《易经》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互相融合。人也是一样,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吸引,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所有的遇见,都是内心的感念。内心想什么,会形成一个磁场,吸...

栏目:诸子百家 作者:佚名

1297.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特别节目:求学与悟道是两条不同的路 [7%]

...教老聃的一段对话,来做进一步的引申与讨论。在老子《德经》里面,谈到求学与问道的不同,最有代表性的是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98. 《德经》中对“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的理解 [7%]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译文天下万物都有本始,把这起始作为天下万物的根源。既然知道了根源,就能认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又持守着万物的根源,那么终身...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99.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三章不见可欲 [7%]

第三章不见可欲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之治天下也,与其有为...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00.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六章谷神不死 [7%]

第六章谷神不死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修炼一事,只缘人自有身后,气质拘于前,物欲蔽于后——犹精金良玉,原无瑕疵,因陷于污泥之中,而金之精者不精,玉之良者不良,所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