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8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027项。(搜索耗时:0.0335秒) [XML]

121. 甘草汤 [10%]

寒论》:甘草汤别名 : 温液汤(《千金翼方》卷十五)。处方 : 甘草6克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治少阴咽痛,兼治舌肿。用法用量 : 上一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一日二次。摘录 : 《寒论》...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

122. 白虎汤 [10%]

白虎汤《寒论》:白虎汤处方 : 石膏30g 知母9g 甘草3g 粳米6g功能主治 : 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用法用量 : 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滓温服。摘录 : 《寒论》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

123. 成无己 [10%]

成无己(1066?~1156?)。据张孝忠《注解寒论·跋》称,成氏1156年已90余岁尚健在,可知其生于1066~1156年间。聊摄(今山东与聊城县、茌平县一带)人,靖康后聊摄入金,遂为金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生平事迹欠详。撰有《注...

栏目:名医 作者:中医世家

124. 祛三阳之实,补三阴之虚 [10%]

一、伤寒三阳三阴的八纲辨证《寒论》六经病篇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其中并以阴阳为辨证总纲。如太阳病篇指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本条不冠以“太阳病”,而...

栏目:道家 作者:荆十三

125. 祛三阳之实,补三阴之虚 [10%]

一、伤寒三阳三阴的八纲辨证《寒论》六经病篇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其中并以阴阳为辨证总纲。如太阳病篇指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本条不冠以“太阳病”,而...

栏目:杂谈 作者:荆十三

126. 祛三阳之实,补三阴之虚 [10%]

一、伤寒三阳三阴的八纲辨证《寒论》六经病篇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其中并以阴阳为辨证总纲。如太阳病篇指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本条不冠以“太阳病”,而...

栏目:杂谈 作者:荆十三

127. 温热派的学术特点 [10%]

...观点,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应当隶属于伤寒,《寒论》也无可非议地成为外感热病临床的准则,然而,这个观点不断受到历代医家的冲击。如元代名医王履曾辨明伤寒与温病在概念、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上

栏目:杂谈 作者:祝由网

128. 成无己 简历 [10%]

成无己(1066?~1156?)。据张孝忠《注解寒论·跋》称,成氏1156年已90余岁尚健在,可知其生于1066~1156年间。聊摄(今山东与聊城县、茌平县一带)人,靖康后聊摄入金,遂为金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生平事迹欠详。撰有《注解伤寒...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129. 六经辨证 [10%]

六经辨证「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的」六经辨证是《寒论》的辨证纲领。《寒论》包括多种热性病。书中除将一些病证的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种类型,并以此进行辨证外,又说明了有关...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130. 柴胡人参汤 [10%]

《重订通俗寒论》卷九:柴胡人参汤处方 : 柴胡3钱,人参1钱,麦冬3钱,白芍2钱,鲜生地3钱,阿胶3钱,炙甘草3钱。功能主治 : 热入血室,邪少正虚,夜微烦热者。用法用量 : 水3杯,煎取1杯,顿服之;不愈再服。摘录 : 《重...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