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温热派的学术特点

祝由网 2023-11-11 05:23:21

温热派的学术特点

一、强调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按照传统的观点,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应当隶属于伤寒,《伤寒论》也无可非议地成为外感热病临床的准则,然而,这个观点不断受到历代医家的冲击。如元代名医王履曾辨明伤寒与温病在概念、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上的区别,指出:“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明代吴又可也在《温疫论》中详细论述了伤寒与温疫的不同。在前代医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温热派提出了伤寒温病分论分治的主张,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温病与伤寒为外感病的两大类别,病因病机截然不同,概念不可混淆,治疗应严加区别。并指出《伤寒论》虽然为治疗外感病的专书,但其内容毕竞“详于寒,略于温",其阳明病证治内容虽可运用于温病,但远远不能概括所有的温病的证治,因此主张温病学必须“跳出伤寒圈子”,创立新论以“羽翼伤寒”。

概括温热派诸家的论述,伤寒与温病的区别在以下几点:(1)邪气性质。伤寒为风寒之邪,温病为温热之邪。(2)受邪途径。“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温病条辨》)(3)辨证大法。伤寒主六经,温病主三焦及卫气营血。(4)病机传变。“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温热论》)(5)转归。伤寒伤人之阳,温病伤人之阴,此外,在县体各证的治疗上尚有许多区别。

温热派强调温病与伤寒的区别的目的,是使温热病的治疗摆脱《伤寒论》的外感热病诊疗体系,另辟新径。这种学术观点,固然对温病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清末经典伤寒派及伏气温热派曾对此作过批评。

二、长于治疗新感温热病

据传统看法,温病有新感伏气之分。新感温热病,是指四时感受外邪、随感随发的温病,如春之风温,夏之湿温、暑温,秋之温燥、冬之冬温等。这些温病与时令关系密切,且初起多见表热证,如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身疼痛,咳嗽、口微渴,尿微黄,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从温热派各家的代表作看,他们所论的疾病大部分属于新感温热病。叶氏《温热论》开首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很明显是指新感而言。《温病条辨》谓:“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与叶氏之说相同,且其所列温病开首之辛凉平剂银翘散,本为风淫于内的风热表证而设。至如叶氏擅长治疗风温、湿温,薛生白擅治湿热病,吴鞠通擅治湿温,陈平伯擅治风温,这在其著作中反映得比较明白。对此特点,后世医家巳有评论。如近代绍兴名医何廉臣说:“前哲发明新

感温热,如叶香岩之《论温十二则》......,吴氏鞠通之《温病条辨》,立论非不精详;然皆为新感温暑而设,非为伏气温热而言”。清代章虚谷说:“若外感温病,近世叶天士论之,辨明源流,而与伤寒不同,亦与内发之温病各别。”晚清名医柳宝诒亦明确指出:“叶氏《温热论》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者,皆指此一种暴感风温而言”。并认为《温病条辨》横分三焦,谓凡病温者必始于上焦手太阴,实是指时感温风之证而言。关于新感温热病的治疗特点,虽有仲景在暍湿等篇中提及,但毕竞未能详论,至温热派能作专门研究并有所发现发明,对传统外感热病学贡献甚大,但由于接触病种的限制,其许多理论并不能十分全面地揭示整个温热病的病变规律,故后世医家盲目崇拜,并夸大其临床价值,便带来了一些偏弊。

三、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

卫气营血与三焦都是《内经》中有关人体生理的基本理论。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发现外感温热病有卫→气→营→血和上焦→中焦→下焦的传变过程。所谓:“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温热论》)“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温病条辨》)。卫气游行于皮肤肌腠之间,职司开合,邪在卫分,多见诸表热症状,病势轻浅。气的生理具体表现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故一且邪入气分,由于受邪的脏腑、部位有不同,病机、证候也有很多类型,涉及面较广,病势较卫为深重。营为水谷之精气,注于脉中化以为血,邪入营分,营阴受灼,可见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证;营气通于心,营分有热,心神被扰,可见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等神志症状,邪更深入则至血分,迫血妄行。可见吐便血、溲血、斑疹透露等症状。邪入营血、病势更为深重。卫气营血辨证能较清楚地反映出温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病变特点。三焦辨证是从脏腑的角度揭示了外感温病的病变过程。总的来说,上焦手太阴肺的病变,多为初期阶段;中焦是阳明胃、足太阴脾的病变,多为中期阶段;下焦是厥阴肝。足少阴肾的病变。多为极期阶段。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结合,成为温热派临床的特色,也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这不能不说是温热派的一大成就。

四、治有缓急之法

按照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温热派在临床上主要是依据病势的进程来确立治法方药,如卫分证治宜汗解,气分证治宜清气泄热,营分证清营透热,以冀外入之邪热能透出气分而解,血分证则须凉血散血,所谓“在卫汗之有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温热论》)就三焦证治而言,病在上焦,治宜轻清宜透,使邪从汗解;病在中焦,则须视各脏腑病机而分别论治;病在下焦,邪少虚多,宜取味厚质重之品以滋肝肾之阴。所谓“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温病条辨》)治疗步骤不能乱,须据病势轻重,病位浅深而定,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错”(《温热论》)这与温疫派早治速治、控制病势的治疗原则有很大的不同。

五.重视养阴生津

“伤寒伤人之阳,故喜辛温、甘温、苦热以救其阳;温病伤人身之阴,故喜辛凉、甘寒以救其阴”(《温病条辨》)“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外感温热论》)“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温热经纬》)这是温热派十分强调的思想。各家在实践中创制了不少治法方药,如叶天士的甘凉濡润法,适宜于温邪灼伤肺胃津液之证;吴鞠通的滋阴熄风法与滋阴复脉法,分别适宜于温邪深入下焦,真阴劫夺的虚风及邪少虚多、阴亏液涸之证.由于养阴保津法则的完善,为该流派增色不少。

六、擅用开窍剂

神昏窍闭,热传心包,为温病常见的逆证,叶薛诸家除能运用解表透热、通腑逐邪、清营凉血诸法透邪逐邪之外,并能擅用“三宝”等芳香开窍之剂。所谓“三宝”,即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此类方药气味芳香,辛散走窜,对子那些痰热蒙闭心包,清之不应身攻之不解的神昏窍闭,有独到的疗效。俞东扶曾说:“叶案之论温热,有邪传心包,震动君主,神明欲迷,弥漫之邪攻之不解,清窍既蒙,络内亦痹,豁痰降火无效者,用《局方》至宝丹,或紫雷、或牛黄丸,宗喻氏芳香逐秽宣窍之说,直足超越前贤(《古今医案按》)

七、长于治湿

“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外感温热论》)地域的因素,使叶、薛、吴、王诸家都长于治湿,如以辛凉疏解取微汗以化湿,以芳香清洌之品醒脾以化湿,以微苦微辛灵动之品流气以化湿,以甘淡渗利之品利湿而通阳,皆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

中医七大流派?

  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

  我国历史上的各个中医学术流派,都是历经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在学术活动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其鲜明的学术观点与主张,往往由某学术流派成员自己提出,但又为历代医家所公认。但对某学术流派的命名,则往往是后人给予和约定俗成的。正因如此,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不尽统一。有以代表性人物命名的,如河间派、丹溪派;有以学科命名的,如医经派、经方派、伤寒派;有以观点或学说命名的,如补阴派、温补派、汇通派;有以地域命名的,如易水派、新安派、绍派伤寒,等等。不统一反映了多样性,故不必强求一致。

  中医学术流派的类别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术流派灿若群星。一般认为,中医学派的真正形成是在金元时代,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与朱丹溪为代表的四大家,其依据是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的“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近代中医学者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中说:“北宋以后,新说渐兴,至金元而大盛。张刘朱李之各创一说,竞排古方,犹儒家之有程朱陆王。”但也有学者认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受当时百家争鸣学术氛围的影响,医家在临床中就有偏重针灸、主用方药和强调切脉的三个流派。任应秋先生认为,汉代已有“医经”和“经方”学派。〔4〕《汉书·艺文志》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至于中国古代究竟有多少中医学术流派,可谓说法纷纭。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有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等;范行准先生在《中国医学史略》提出有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东垣学派、丹溪学派、折衷学派、服古学派、叛经学派等;《中医各家学说》二版教材提出有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四版教材提出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热、汇通七大医学流派;而《中医各家学说》五、六版教材则提出了伤寒、河间、易水、丹溪、攻邪、温补、温病七个医学流派。

  查阅近几年发表的论述中医学术流派的文献,基本上还是沿袭五、六版《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说法。仔细分析起来,这些说法都有其依据,只是没有严格区分“学派”与“流派”。如“丹溪”学派,其实是河间学派中的一个流派。正如任应秋先生所说:“传刘完素之学的,有两大医家。一为张从正,一为朱震亨。……河间之学到了朱震亨又为之一变,而为河间学派之滋阴论者。”〔4〕

六经病能包括温病吗

不是冲分进来的。看了大家的讨论,多少有点心潮澎湃。真的是百家之言,各有重点。楼主这股子专心劲儿我十分佩服,所以也来附和几句。一家之言,若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1、六经病当然包括温病,非但温病,万病都不能跳出六经病的标准。不用怀疑六经有多么特殊,仲景所言六经就是三阴三阳六条经络。六经是六条通道,络表里贯上下,无论内外病变,都可以通过六经看现状、预测发展、指导治疗。——这里有一点不能混淆,仲景是用六经来说理“伤寒”这个病,同样六经还可以用来说理其它病。六经在这里的概念相当于一种说理工具,而非一类疾病或证候群。例如,太阳病:太阳经伤于寒会有什么情况呢?那就是伤寒的太阳证(太阳病);如果是风邪或湿邪等伤于太阳经呢?那就是风、湿的太阳证(伤寒论重点是论六淫之伤的“伤于寒”,其它则要求学者触类旁通<“庶可以见病知源”>,并非说用六经来论述的伤寒就是所有外感病的全部——更贴切地说它是一种可以仿效和旁通的标准)。

2、引申一点:伤寒包括温病吗?回答是肯定的。再问:温病一定属于伤寒吗?回答是否定的。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温病派了。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先搞清楚什么是伤寒。我曾经转载过我们的刘大哥、大教授的《思考中医》,这无疑是一部好书,是中医旱季的一瓢甘露,但是我也读到了搞学术研究的人的一些无奈与牵强。该书《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对伤寒的涵义的解释,令我大跌眼镜啊!诚然,就抛开仲景《伤寒论》,我们研读中医经典就要有那种思想和读书效果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但是将仲景的《伤寒论》所论的伤寒牵强地去广义狭义区分,实非仲景之意也!

在《伤寒杂病论》卷三的伤寒例第四,仲景明确地指出了:

①为什么伤寒论是侧重论述伤于寒——“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病者,以其最盛杀历之气也”。
②什么是伤寒——三个必备条件:一、“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二、“凡触冒霜露,体中寒”;三、“中而即病者”。有这三条件,“则名伤寒耳”、“谓之伤寒也”。那我们是不是这样来学习和应用仲景先圣留给我们的伤寒论的呢?
③旁敲侧击与之相关的外感病:“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春伤于风,夏必飧泄……”虽然是在说伏气所发之病与的真正病邪之间的联系,然而也进一步说明伤寒之外还有其它外感病“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必发何病,详而取之。”

到了这里,我们应该已经走出了伤寒概念的迷茫,知道了寒邪的厉害、知道了寒邪在特定时候会让人得伤寒病,或者伏于机体发为其它季节的疾病,但与其他季节的时行之气又是有所差别的。更详尽的内容就需要我们多啃书本、多思考领悟了。

3、卫气驱邪,此说不完全正确。卫气当然就是阳气的一种,阳气是什么?阳气是真气的一种,具体下面再说。驱邪的是真气而不是卫气。之所以叫卫气,说明它的特长是抵御而不是驱赶。卫气运行到某经,如果该经真气充实,加之卫气的抵御能力,邪气败退则疾病向愈。

真气是什么?真气=正气=宗气=元气,是人体阴阳二气平秘稳定的生命能源。有人说真气就是阳气,我只能说读书一定要记住理论的核心思想,分离了核心就什么花样都能读出来。真气是一种气,气属于阳这没说错,但真气并非纯阳,至于有些武侠小说或武功秘籍所载的纯阳真气……呵呵,各读各的书,我们学医的只要明白阴阳的关系就够了。

可以这样看,我们人体的真气就是生命力,阴阳二气在某些地方分工了,阳性的部分我们就称为阳气、阴性的部分我们就称为阴气。其中,流行在经脉之外的有保护作用的阳气我们叫做卫气,流行在经脉之内的有濡养作用的阴气我们叫做荣血。

“某经病在某时欲解,除了卫气在此时运行于该经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也在影响该经?以少阴经为例说明。”流注,又叫气血流注、真气流注。仲景的年代虽然早远,但已经纳入了本草、内、难精髓并重于历法、流注、经络在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上的关系,“真气不行于经,曰经气绝;不行于腑,曰腑气绝;不行于脏,曰脏气绝”,所以提问中的“因素”,当然就是真气。

真气主宰着人体的生老病死。中医讲的人体,阴阳而已。阴阳所主者,形气而已。形者,身也,气者,真气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邪传某经时,真气内存,邪不可干,自然邪退),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如遇该经真气不至,或真气虚弱,卫阳又不能完全抵抗病邪的进攻,则病邪深入)。卫气流行的同时,还有荣气的流注,荣卫相加才是真气,或许这可以解释滋阴、存津液的问题吧?

4、差不多又要往回说,阐明一个更加炽热争议的话题:温病。在《伤寒论》中,的确已经多次提到了温病治法,以及滋阴、存津液的方药法理,这也说明伤寒并非一定都用阳热之剂、度证施方才是圣贤之旨;再,前面提到的和伤寒论中多处指出的已经很明白告诉我们了一件事:伤寒论重点论述了伤寒的诊治,也论及了伏气致病的诊治,温病作为伤寒伏邪发病的部分也已谆谆教下。——后世的温病学,的确是弥补了伤寒论于温病方面的不足(我也师承于伤寒派,老师教下就是:伤寒已经包含温病),但有一点也是很显眼的,那就是我们只看重了卫气营血理论、清热保津法则与伤寒论解表散寒的对立面,而忽略了它们的共同点和真正差别的所在——共同点:都讨论了温病;差别:伤寒论详述了伤寒伏气引发温病的治法,而温病派主要立论治疗的不仅仅是伤寒伏气所致的温病。

没分清楚的是后人,是温病派的后人,还有步后人后尘的我们。如果要学会中医,本草、内、难、伤寒必不可少(当然还有四大经典的理论源泉:易经)。而要学好中医,一定要走“阴平阳秘”的道路,无论是扶阳还是滋阴,一定要辩病邪、识舌脉、断证候、斩病魔。养阴养阳,古有明训,我等后学,学习的方向、方法一定要拿稳,不然,千古后还是毫无意义的舌战牺牲品……

学术界曾把民族概念在我国的应用分为几派

学术界曾把民族概念在我国的应用分为2派。
学术界曾把民族概念在我国的应用分为几派?A.1B.2C.3D.4答案:B。
现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国度为区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单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没有共同的语言、历史来源的人群。现代同一个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也可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语言。
国族:国族是以政治目的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典型的国族概念有中华民族、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等。
从2016年1月1日起,中国公民在年满18周岁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

?张锡纯学术的特点

张师熟读经典,细心探索经典之隐微,从中悟出很多道理,又吸取历代各家之经验,一生中创出不少临床上非常有效的方子。以下列举几例说明。
治战汗方
战汗,《伤寒论》有「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战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亦调胃承气汤」的论述。这里提出太阳病未解可用调胃承气汤。叶香巖在《外感温病篇》中说:「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叶氏此段文中,提出温病战汗宜益胃,未出方药。还指出汗后宜静养不可扰其元神,亦无药物。
张师对温病战汗有如下论述:温病欲作战汗,多在病后六七日,突然烦躁焦急,胸闷气喘,脉数急。此为温热内盛,正邪相争,邪欲从汗解。治疗之法,可用梨片粘犀角面、生石膏面食之。犀角、石膏为寒凉之品,使邪从内清,邪去则正胜,正胜汗出而余邪可从汗解。梨片可养阴沃焦,补其阴液,犹如热釜之内浇水,立即有雾蒸腾,汗可自出。
1929年,孙雨亭在天津患温病,招余与赵云青同往诊视。病已10余日,高热一直不退。一日清晨,将作战汗,突然烦躁焦急,胸闷气喘,脉数急。我等无措,急请张师来,诊过曰:将战汗,命急购犀角面、生石膏面来,以梨片蘸食,食后约10分钟,头上蒸蒸汗出,继而颈项、胸亦见汗。汗过胸,略见安适。周身汗彻,则脉转数急为沉缓,神情躁急亦安顿。高热去,身感疲乏,稍饮些稀饭,即安然睡眠矣。一次战汗,病即告愈。这种治疗战汗的方法,《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尚无记载。
治中风方
对中风的认识,历代说法不一。秦汉至隋,一直认为是内虚为风邪所中,气血逆乱亦是一个病机。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所说:「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口呙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上段文字,说明当时认为中风属外风。至唐宋400年间《千金方》、《外台秘要》以至宋代方书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对中风的认识无大进展,只《局方》有「暗风」的提法,使用至宝丹、牛黄丸等治疗。金元四大家有了新的提法,河间以火为主,认为火能生风。将息失意,心火暴盛,肾水虚衰是其根本。张子和亦主张「莫治风,莫治躁,治得火时风燥了」。东垣认为中风非风邪,本气病也。凡人四旬,气衰之际,七情房劳,或肥人形盛气虚,易患本病。丹溪认为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当从痰治。总之以上四家从内因之论。明代王安道提出真中与类中之分,即有风邪所致者为真中,火、气、痰引起的为类中。虞抟进一步发挥了真中与类中之说。张介宾明确提出非风的观点,认为是「内伤积损颓败而然」。清代叶桂认为中风是体内的阳气变动, *** 衰耗,阴虚阳亢,肝阳化风,非外来之风,治以滋水平肝。
张师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又从《内经》的《脉解篇》「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此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绝,血宛于上,使人薄厥」三段文章中悟出一个道理,即「风名内中,言风自内生,非风自外来也」,提出了自己的中风非外风的观点,创制了镇肝息风汤。用以治疗内中风证。其脉弦长有力,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痛发热,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力,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苏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方用怀牛膝一两,生赭石一两,生龙骨五钱,生牡蛎五钱,川楝子二钱,生龟板五钱,生杭芍五钱,玄参五钱,天冬五钱,生麦芽二钱,茵陈二钱,甘草钱半。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一两,痰多者加胆南星二钱。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八钱,净萸肉五钱。大便不实者,去龟板、代赭石加赤石脂一两。
张师认为,肝为木脏,木火炽盛,亦自有风。此因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又加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是,脏腑之气化皆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致充塞血管而累及神经。方中用牛膝引血下行,此为治标之主药。而复深究病之本源,用龙骨、牡蛎、龟板、芍药以镇肝息风,赭石以降胃降冲,玄参、天冬以清肺气。肺中清肃之气下行,自能镇制肝木。至其两脉之尺弱者,当系肾脏真阴虚损,不能与真阳相维系。其真阳脱而上奔,挟气血以上冲脑部,故又加熟地,山萸肉以补肾敛肾。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果,若单用药强制,或转激发其反动之力。茵陈为青蒿之嫩者,与肝木同气相求,泻肝热兼疏肝郁。川楝子能使肝气下达,又能折其反动之力。心中热甚者,当有外感伏气化热,故加石膏。有痰者,恐痰阻气化之升降,故加胆南星。此方为张师治疗中风所用滋潜镇降之代表方,从立论到治法,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路。
治习惯性流产方
在妇科方面,张师创制了固冲汤,清带汤,寿胎丸等非常有效的方子,尤其是寿胎丸,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更为显著。前人安胎,说法各一,如张飞畴曰:「古人用条芩安胎,惟形瘦血热,营行过疾,胎常上逼者相宜。若形盛气衰,胎常下坠者,非人参举之不安;形实气盛,胎常不运者,非香、砂耗之不安;血虚火旺,腹常急痛者,非归、芍养之不安……」此从证论治。王孟英认为:「条芩但用于血热之人,若血虚有火者,余以竹茹、桑叶、丝瓜络为君,而辅以他药,极有效。盖三物皆养血清热而息内风也……且皆色青入肝,肝虚而胎系不牢者,胜于四物、阿胶多矣。」此从肝论治。秦天一注重肝、脾、胃三脏。他说:「胎前大约以凉血顺气为主,而肝、脾、胃三经尤为所重。」张景岳认为滑胎多系气血不足所致,他在《景岳全书·数堕胎》中说:「凡妊娠之数见堕胎者,必以气脉亏损而然……凡胎孕不固,无非气血损伤之病。盖气虚则提摄不固,血虚则灌溉不周,所以多致小产。故善保胎者,必当专顾血虚,宜以胎元饮为主而加减用之,其次则芍药芎归汤,再次则泰山磐石散,或《千金》保孕丸,皆有夺造化之功,所当酌用者也。」
张师主张滑胎主要应从肾论治,并认为治流产不能只看母体之强弱,还要注意胎儿是否发育正常,治疗时,既要治母,也要顾子。他说:「胎在母腹,若果善吸其母之气化,自无下坠之虞……流产为妇人恒有之病,而方书所载保胎之方,未有用之必效者。诚以保胎所用之药,当注重于胎,以变化胎之性情气质,使之善吸其母之气化以自养,自无流产之虞。若但补助妊妇,使其气血壮旺固摄,以为母强自能荫子,此又非熟筹完全也。是以愚临证考验以来,见有屡次流产者,其人恒身体强壮,分毫无病;而身体软弱者,恐生育多则身体愈弱,欲其流产,而偏不流产。于以知:或流产,或不流产,不尽关于妊妇身体之强弱,实兼视所受之胎善吸取其母之气化否也。由斯而论,愚于千百味药中,得一最善治流产之药,乃菟丝子是也。寿胎丸重用菟丝子为主药,而以续断、寄生、阿胶诸药辅之,凡受妊之妇,于两月之后徐服一料,必无流产之弊。此乃于最易流产者屡次用之皆效。」
处方:菟丝子(四两,炒炖),桑寄生(二两),川续断(二两),真阿胶(二两)。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一分重(干足一分)。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日再服。气虚者加人参二两,大气陷者加生黄芪三两,食少者加炒白术二两,凉者加炒补骨脂二两,热者加生地二两。
「菟丝大能补肾,肾旺自能荫胎也。寄生能养血、强筋骨,大能使胎气强壮,故《神农本草经》载其能安胎。续断亦补肾之药。阿胶系驴皮所熬,最善伏藏血脉,滋阴补肾,故《神农本草经》亦载其能安胎也。至若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大气陷者,加黄芪以升补大气;饮食减少者,加白术以健补脾胃;凉者,加补骨脂以助肾中之阳;热者,加生地黄以滋肾中之阴。临时斟酌适宜,用之无不效者」。
张师将此方传之于我,经临床验证数十例患者,有效者达百分之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25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