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74项。(搜索耗时:0.0092秒) [XML]
原文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译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感悟 上一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译文 善于领导的人不会耀武扬威,趾高气扬,善于战斗的人不会怒气冲天,丧失理智,让情绪控...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我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译文用兵打仗的人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敢主动进攻敌方,攻...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译文:不出户门,就能够懂得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了解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就求“道”而言,走得越...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sè)。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译文统治百姓,侍奉天,没有比节俭更...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而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译文古代善于遵道而行的人,不...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老子道德经第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及译文)多次重复过,...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