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203秒) [XML]
原文 天下有始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金丹一物,岂有它哉?只是先天一元真气,古人喻为真铅、为金...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嚣,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哀者胜矣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则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黄元吉祖师讲义古人用兵,著为战策,其有言曰:吾不敢为主...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辩证思想——反者道之动(中) 弱者“道”之用——这老子的基本原则,比方说,你要走向强大,这是你的目标,是吧,你就必须从弱小开始。为什么必须从弱小开始?“强”是“弱”的反面,是吧,一切事物都必定走向自己...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载营魄章第十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dí)除玄览(jiàn),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善行章第二十七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xiá zhé);善数(shǔ),不用筹(chóu )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上) 这一集的主题是:上善若水。我们要介绍老子《道德经》的第8章。第8章一开头就是我们所念的这一句:上善若水。我把原文念一遍,再做进一步的说明: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jī)...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道德经》37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译文注释引语评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候王若能守之②,万物将自化③。化而欲作④,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⑤,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⑦。道永远是顺任...
栏目:百家论道 作者:网络
《道德经》四十二章,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语。古往今来,对此解读者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最直观的字面解释是——万物背负着阴而怀抱着阳,以(阴阳之)气的冲荡涌摇而达成和谐。何以是“负阴而抱阳”...
栏目:道家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