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采蘩【原文】
于以采蘩 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 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 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 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注释】1.于以:问词,在哪儿,往哪儿。于:在。以:何。
2.蘩(fán):白蒿。草本植物,可入药。“生彼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
3.沚(zhǐ):《说文》:“小渚曰沚。”指水中的小块陆地。
4.涧:“山夹水也”。指山间流水的小沟。
5.被(bì):同"髲"。古代首饰,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之假发。
6.僮(tóng)僮:形容首饰众多的样子,也有说是光洁不坏的样子。
7.祁(qí)祁:形容首饰众多的样子,也有说是舒迟、松散的样子。
【观点】这首诗有两个最大的争议点,一是公侯之事指什么 二是作者的身份是什么 公侯之事,一种说法是指祭祀,另一种说法是指蚕事。方玉润说:“公侯之事,事者,蚕事也。公侯之宫,宫者,蚕室也。”“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要真正搞清楚这段公案,关键要从“蘩”为何物下手。现代词典解释只有一个“白蒿”,也有的说是类似青蒿、蓬蒿等人可以食用的植物,看了这个解释我仍惘然。那么这种长于“沼、沚、涧”的“蘩”是否可用来喂蚕 我们只知道桑叶(柞树叶好像也可以)可用来养蚕,而且桑蚕是早有记载的,如果长在门口的桑叶是公认蚕之食,为什么要不辞辛苦非得去沼沚涧采蘩来养蚕呢 所以我认为说公侯之事是蚕事颇为牵强。
第二个问题,作者的身份。有的说是贵族夫人,有的说是贵族家人,有的说是宫女,有的说是服役的妇女。从文中叙述来看,我个人认为应为公侯之宫中做粗活的宫女可能性比较大,贵族妇人不可能到外面来采蘩,外面的女人也不可能夙夜在公。然后又回到第一个问题,不是蚕事,是祭祀吗 我看也不见得,无非就是描写那些侍奉公侯的女人们日常干活的场景而已。
这首诗首创了中国文学修辞中的设问,在哪里采蘩 在沼在沚。采蘩做什么 公侯之事。这种设问句,看以问句,实则一般都带有肯定的答案,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能比较好地增强气势。后来屈原在天问中将设问运用到极致,一下子问出好几十个问题。近日看《红楼梦》,贾宝玉在晴雯死后作的《芙蓉女儿誄》,也是用了一连串的设问句来表达他的哀伤之情。
【译文】
去哪里采蘩啊
在沼泽,在河畔。
采蘩做什么啊
恭奉公侯之命。
去哪里采蘩啊
在山涧,在水旁。
采蘩做什么啊
送到公侯之家。
早上穿戴整齐出门
晚上一身疲惫
日夜奔波早到晚
何时能够把家还
喈(jiē),蘩(fán),祁(qí)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意思是:
春天来得很慢,让人很是期待.来了之后,花草都长得很快,生机勃勃,草长莺歌,各种农作物,都长得很好.
出自:《诗经·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意思是:春天来得很慢,让人很是期待.来了之后,花草都长得很快,生机勃勃,草长莺歌,各种农作物,都长得很好.迟迟:缓慢.卉(huì)木:草木.萋萋(qi)...
出自:《诗经·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意思是:
春天来得很慢,让人很是期待.来了之后,花草都长得很快,生机勃勃,草长莺歌,各种农作物,都长得很好.
迟迟:缓慢.
卉(huì)木:草木.
萋萋(qi):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gēng):莺.
喈喈(jiē):鸟鸣声众而和.
蘩(fán):白蒿.
祁祁(qí):众多的样子.意思大概是:春天日子渐渐长了,草木也长茂盛了,黄莺鸟在枝头歌唱,采蘩的姑娘闹洋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872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鹊巢
下一篇: 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