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节假期我宅在家看过韩剧《王国》,只有6集。
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都没敢晚上看,是大白天看的,也有两个晚上没睡好。
吓的。
《王国》是一部古代丧尸片。
看过《釜山行》的,都知道丧尸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的,觉得胆小,就别看了。
人啊,不能给自己找虐,对吧
这个假期,因为肺炎疫情,几亿人被迫宅在家里。
目前看了三部跟疫情相关的影片。
都是白天看的。
也许我内心已经比去年更强大,看完这三部影片,以为即便是晚上,也不会太受影响。
毕竟,只是电影(但有些情节跟现实真的一样)。
毕竟,我们现在也身处疫情环境。全国有多少例,山东有多少例,青岛有多少例,临沂有多少例……死亡多少例。
我对数字不如对文字敏感。
日本导演北野武说过,关于地震死了2万人的感言,他说:这次震灾并不能笼统地概括为“死了2万人”一件事,而是“死了1个人”的事情发生了两万次。两万例死亡,每一个死者都有人为之撕心裂肺,并且将这悲恸背负至今。
此时此刻,此时此刻。
观看疫情题材的影片,很佩服人家有“先见之明”,也难免有代入感:哦,若是官员们之前看过这几部影片,大概、也许、很可能不会贻误时机吧
大概、也许、很可能就不会出现“家长被隔离,脑瘫儿死亡”这样的人间惨剧吧
话说回来,一省一市的官员只是一个缩影,这疫情如果发生在别的省份地市,应急处置就一定比人家做得好吗
不一定。
跟我家觉主讨论过,说可以让马云、董明珠等这些管理过企业的人来管理公共领域,毕竟他们开过眼,知道管理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临沂人对李群普遍认可,他在美国呆过,写过一本《我在美国当市长助理》,临沂、青岛任上也确为当地发展做出了成绩。
营销中有句口号,“用数字说话,用业绩证明一切”。企业家们,都是用数字、用业绩证明过自己的,更能担当的人。
不是说体制内没有能人。那里更是能人荟萃。即便是刚刚被免职的黄冈卫健委那个主任,如果不是大学本科毕业也不可能提拔到那个岗位上。不是没能力,要么是给放错了地方,要么是不敢说怕说错,结果就是,越怕错越错。
《流感》是韩国片。
习惯戴有色眼镜看人、看世界的人听说是韩国片,就有点不屑,说“棒子拍的东西”,未看就先鄙视。
《熔炉》、《素媛》、《辩护人》等反映现实题材的影片,就算你是导演敢拍吗 能拍吗 拍出来能上映吗
我这篇文章会不会被删都不知道。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写的,不知为何韩国人买去版权,拍成了电影。
《流感》从一群东南亚偷渡客到韩国开始。
集装箱到韩国,偷渡客几乎全部死亡,只有一个人躲过接应的两个蛇头,跑了出来。侥幸存活的偷渡客身上携带致命的流感病毒,另一名蛇头也感染了,通过飞沫迅速传播给别人。
看了《流感》的人,一定不用教导就会主动戴口罩。影片中关于飞沫传播的镜头很多,药店店员,候诊的孕妇,擦身而过的儿童,公交车上的乘客……许多人在不知不觉间被感染。短短时间,病毒迅速蔓延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部影片集爱情、友情、亲情、权谋于一体。“有历史的反思,有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对政府的抗议”。
甚至这部拍摄于6年前的影片里,就有官员对待疫情的处理态度的争执。一方是以博士为代表的专家,另一方是政客。我就不更多剧透了。
《传染病 Contagion》这部影片,香港译为《世纪战疫》。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有个56岁的韩国男子回国后,因咳嗽发热被诊断感染冠状病毒肺炎,他拒不讲自己的行踪和接触史,相关部门不得已调查了他的行踪,发现他在武汉逛过商场、购过物,住过宾馆,当然也暴露了他出轨的事实。
现实生活果然有时候比大片精彩。《传染病》这部拍摄于2011年影片中就是这样编的。第一个死去的超级传播者,死后被发现她曾中途转机去另一个城市跟前夫幽会。
影片讲述了一种新型致命病毒(就是SARS,蝙蝠传播的)在几天之内席卷全球,贝丝从香港出差回到美国家中突发疾病死亡,还传染给了自己的儿子,她的丈夫托马斯协助调查真相,也知道了妻子出轨的事实。
同样病症的患者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出现,病毒在不停蔓延。电影中,疫苗研发出来之时,美国就死了250万人。
阴谋论者却趁机散布对政府和医疗机构不利的舆论,利用人们恐慌的心理和自己的影响力,大肆散播“连翘可以治病”的谣言——伙同投机商谋利,轻而易举地发了一笔“国难财”。
是不是很熟悉 虽然是“老套”的故事,其实可能会与社会现实有惊人的相似。很多人一觉醒来,发现双黄连被抢购一空了。
这部拍摄于9年前的好莱坞大片,“用纪录片一般绝对中立的视角和口吻,按照顺序描述了一场世纪大瘟疫爆发后的情景。”
很容易帮我们理解为何武汉会封城,春节假期为何我们会宅在家里……还能让我们看到即便是危情之下,善良的人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
《极度恐慌》拍摄时间更早,1995年。
影片开始就出现了一只白脸猴子。一个年轻人买通海关看门人把猴子带出去打算卖掉,猴子不符合买主要求,就被放生了。
后来,一种新型疾病在小镇上蔓延,由于疾病传染性极高,政府紧急出动军队封锁镇子,还准备投放炸弹摧毁整个镇子,以此消灭病毒。
那只猴子恰好是病毒宿主、传染源,找到它,就能提取血清找到抗体。这跟《流感》中寻找幸存的偷渡客是一个道理。
这部影片更个人英雄主义,由奥斯卡影帝达斯汀·霍夫曼主演,还有摩根·弗里曼(《肖申克救赎》里的黑人)饰演他的上司。
虽然电影故事大都是虚构的,但是,这部影片,包括其它灾难片、科幻片,都能从多个角度给人们以启发,为我们提供了解病毒的视角。
疫情之中,也可能会窥到更多真相。
上文:疫情之下,更要有积极的心态
推荐:疫情教给我们的
点个在看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2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无聊
下一篇: 你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