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多,小刘在微信问我在哪过的年,住哪里的。
大概她不常看我朋友圈。熟悉我的朋友看一眼我的早餐“画风”,也就知道我是在青岛还是回了临沂。饭桌、桌布不同,餐具也大不一样。
我以为她要“冒险来拜年”,就说在家里,没出门,疫情之下哪里都不能去。
她问我能不能视频,犹豫一下,就同意了。
我不太喜欢聊视频,除了我闺女。我聊天也不喜欢发语音,基本上都是登陆电脑客户端打字,即便用手机,也不会轻易发60秒语音。习惯了。
小刘有两个女儿。我问她带两个小孩宅在家里是不是很累,她说大的还好,小的光说“无聊”,一天说好几遍。
她八岁的大女儿凑到镜头前叫了声阿姨,就去看电视了。不到三岁的小女儿蹭来蹭去,跑到妈妈跟里,在镜头里露出一张粉嘟嘟可爱的圆脸,又说了两个字,“无聊”。
我一下子笑了起来。说现在的小孩子可真是了不的(音di),不得了。“不得了”苏北话发音是“八大liao”,小时候在部队有个盐城的叔叔,在讲述一件事情很夸张时,他常常讲这三个字。
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女孩,竟然如此精准地使用“无聊”这两个字,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是了不起。也一下子想起女儿小学时,有个暑假,她在沙发上哭起来,说“怪无聊呢”。
我当时是如何化解、安抚她的无聊情绪的 不记得了。大概是告诉她人总要学着自己找事做,化解种种的无聊感。
我是到了多少岁才知道“无聊”一词的 不记得了。可能我对“无聊”比较少感,也可能我很容易找到打发时间的事情来做,不太容易感受到无聊。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哪有现在的孩子那么多的娱乐项目和玩具 即便宅在家里,也没有电视可看,更没有丰富的藏书可看,是不是更无聊 当然不是。
我经常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写作业。都说“一心不可二用”,我小时候就觉得听收音机和写作业并不冲突。学习、写作业可能很枯燥乏味无聊,但听收音机就很开心,很有聊。
当然,我们这代人大都有兄弟姐妹和同龄的玩伴,不像8090后的小孩,家里只有一个小孩,只能“一个人玩”。
我老公的外甥从小就很会“自己玩”。给他一个空塑料袋自己就能捏吧捏吧玩大半天,不吵也不闹。他六七岁的时候,一个人在教育学院门口的花坛里捉蜜蜂,等大人发现的时候,蜜蜂把他的手都蛰肿了……很多年后,手上的蜂毒才消散。
从武汉封城开始,这个春节大家宅在家至少已经七天了。按往年的惯例,在正常情况下,很多公司正月初六就开工了。但因为肺炎疫情,大多数人还要继续宅些时日,中小学校开学的日期还要延后。
没有了走街串巷的拜年活动,没有了同学战友聚会,甚至没有了家家户户的团圆聚会……切断了几乎所有的社交。很多人发现,我们不仅需要对抗疫情之下的恐惧担忧等情绪,还要对抗宅在家里的无聊。
前几天我就说过,对中老年人来说宅在家不是难事,对年轻人来说只要有手机能上网,宅也不是难事,难的是有小孩子的家庭,家长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才能有高质量的陪伴。
小孩子的精力那么旺盛,是需要消耗的。不然,他们就很容易感到无聊。
前几天听了刘轩的一个节目,关于疫情之下心理调节的方法,很受益。关于对抗无聊,他举了空间站宇航员的例子。宇航员在太空那是绝对的与世隔绝,他们会不会很容易无聊
并不,因为他们有很多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
刘轩家有两个小孩,一个9岁,一个7岁,正是容易无聊的年纪。他和太太把家里散放的乐高玩具全部集中到了客厅,夫妻俩和两个孩子一起按拼图重新组装。重组一个模型要三个多小时,两个孩子居然很专注地做下来了。
真羡慕小孩子,无聊可以声张出来。
大人怎么好意思说无聊呢
大人即便无聊,也是不动声色。上文:疫情教给我们的推荐:疫情之下,更要有积极的心态谢谢帮点一下“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2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疫情教给我们的
下一篇: 多看几部灾难片了解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