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我有一个好习惯

苍耳子 2023-07-28 04:11:05

标题开启的是自夸模式。

大概是受“批评与自我批评”风气的影响,我们这代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鲜会受到表扬,也不会自我表扬。一旦有人夸奖、赞美、嘉许、表扬,便自动开启自谦模式,“哪里,哪里……”不习惯赞美别人,也不习惯被赞美。

据说国门刚打开之时,有外国人不懂得这是中国式的礼貌,只好回答,“Everywhere,Everywhere……”

有次我在公司前台碰到一个像洋娃娃一样好看的小姑娘,她妈妈正在忙别的事情,她一个人很安静地等在那里。我忍不住夸她:“你可真漂亮!”

那女孩也就三四岁的样子,她口齿伶俐、大大方方说:“谢谢!”

我真的很感慨,也很庆幸:下一代的小孩子们受到更良好的教育,在表达情感和礼貌方面更精准达意。面对别人的称赞,懂得感谢,欣然接受,不再扭扭捏捏,不用担心因不够谦虚而显得落后。

在过往的人生里,因为承受了很多的批评、甚至指责,偶尔得到一俩句的赞美或表扬,都会怀疑是假的,诚惶诚恐感。近年来,颇觉人生非常重要的一点应该是:自我表扬。

每个人都有好习惯。在生活中,学习上,职场里……习惯是人生的牵引,也是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

以前在国企,我们厂长跟我传授过他的一个习惯,把收到的所有信件按日期排序,便于查找,他还说自己收到家信也是如此。还有一项是“做总结”的习惯,这一点很类似于后来流行的企业SAP(标准作业流程)。

我当年被派去给出国考察的技术人员办签证,回来就把整个办签证的流程用文字记录了下来。那份文件在原来工厂的档案室不知是否还有留存,也许早就随着搬迁化为了灰和尘,但这件事仍保留在了我的记忆中。连同“记录下来”的习惯。

每个家庭也有每个家庭的习惯。表现在饮食起居,交际往来等等诸多方面,既丰富多彩,又千差万别。

在我家,如果主食是米饭,一定要有汤,不管是最快手的西红柿蛋汤还是紫菜汤,或者是炖煮了几个小时的骨头汤,套用一句广告语来讲,就是“吃米饭,没有汤怎么行 ”我闺女更是喜欢把汤直接浇在米饭上,像是吃泡饭。但我也发现,很多人家米饭是干吃的,人家不做汤,一样吃得很愉快。

在我家,如果是家庭聚会,一定要等人齐了才开动。如果有一个人晚来,会把每样菜盛出一点,放在锅里保温,等他来了直接吃或再加热一下。但我也发现,很多人家是不管迟到的人的,谁先到谁先吃,最后来的那个人,面对残羹剩饭,也是一种习惯。

这样的习惯,没有好坏,习惯就好。

我其实有很多好习惯。今天自夸的这个跟读书有关——

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会查字典。

现在网络搜索、手机上网如此方便,手头不必常带一本字典,仍然是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名词,立刻马上查询、搜索。如今更喜欢用Kindle阅读,是因为可以立刻马上调出字典查阅到读音、字义和出处。

这两天在读顾湘的《赵桥村》。我不熟悉这个作者,是因为有喜欢的作家推荐,并非很刻意的那种,就是不经意地让别人知道她近期在读的书,晒在了微博里。

这是一本很薄的随笔散文集,只有6万字。很适合大冬天窝在暖和的地方,泡一杯茶,点一炷香,甚至是撸着猫,慢悠悠品味,看她离开上海市区搬到祖籍所在的赵桥村之后,观察到的生活的种种、种种的生活,间或能读出一点《瓦尔登湖》的意思。

顾湘是个作家,也是个画家,《赵桥村》这本书的封面显然是她的画作,前面十几页都是彩色插画,有儿童画的情趣,又有田园诗意。整本书由三个短篇组成:《邻居》,《赵桥村》和《台风》。

我很喜欢这种在精神上非常独立,貌似与人群隔离孤独生活,且又把周边人描写得极为精准的文字。

《赵桥村》第二句“那时茶翅蝽相当活跃,在夏夜的风中飞来飞去,又停在我的纱窗上,就像人游了一会儿泳趴在泳池边上一样。”

茶翅蝽是什么 根据接下来的后面的文字的描写,我猜到是一种北方称为臭大姐的昆虫。她在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我没有对它使用过暴力,所以它们也没有让我见识它们著名的臭气。”

我停下阅读,立刻上网在搜索框打上“茶翅蝽”,果然是,臭大姐的学名。别名还有:臭蝽象、臭板虫、臭妮子。

顾湘还在窗口望去看到的河塘里发现了“无数形状规整的菱形小叶片排列密集而又互不遮挡,像精美的团花连缀的镶嵌地砖那样铺满了四分之三的河面……当我仔细看其中的单位图样到底是几边形时,发现那不是我一开始以为的中心对称图形,而以斐波那契螺旋线展开——是菱啊。”

等等。斐波那契螺旋线是什么东西 此时只觉才识疏浅。赶紧问度娘:

斐波那契螺旋线,也称"黄金螺旋",因数学家斐波那契而得名。自然界中存在许多斐波那契螺旋线的图案,作图规则是在以斐波那契数为边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中画一个90度的扇形,连起来的弧线就是斐波那契螺旋线。

例如:俯视一颗成熟的松果,一只海螺表面的花纹。等等。

她还写到了院子里的一种野草,“大片的葎草。那是一种很寻常的、长着掌形叶子、喜欢缠绕别的植物的藤蔓,匍匐茎和叶柄上密布细钩,徒手拔会扎手,它们一蓬蓬满头满脑地铁兜住可怜的小灌木,又缠上商陆……”

商陆

上次在一个朋友的豪宅,见隔壁院子里疯长的一棵常见却不知名的“野草”。她用花伴侣还是哪款识花APP识别了“商陆”。那次我没记住,读这本书时,立刻就回想了起来。那真是一棵巨大的商陆,长成了树的模样。

可是,顾湘文章里的葎草又是什么草

停下阅读,上网问度娘,恍然大悟:原来是“剌剌秧”啊。我们老家叫剌剌秧的,田间地头遍地都是,人家学名叫葎草。在《赵桥村》这本书里,我还知道了八哥原来叫“北红尾鸲”(读qu,二声)。

我用五笔打字,通常不认识的字也能打出来。可是,这本书里还遇到个不认识的字,可把我给闷住了。五笔打不出来,拼音打不认识的字我知道可以先打个U,再按字的笔顺打。

可是,这个“氄”字,可把我给难为坏了,几乎都要放弃了,忽然想起手机有个手写功能啊!

居然就给找到了。氄(音rong,三声)。

她写“画完一幅画我就放到西边的房间里去,关上门,以免太多猫的氄毛飘到画上。”我知道是在写猫身上的毛,却不知道“氄毛”应该这样写。要是我,一准就写成了“绒毛”。

读书的有趣之处,其实在领略作者的文字魅力之外,更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也包括了探寻未识的字、未知的识。

推荐阅读好习惯,是一生的牵引谢谢亲,帮点一下“在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152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