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王姓人口为何排名第一?

溪黄草 2023-07-28 03:36:45

中国科学院遗传方面的学者,根据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在宋朝、元朝、明朝时期,王姓占总人口比例一直位居第一,是货真价实的第一大姓,宋朝时王姓总人口大约590万占比7.7%,明朝时大约620万占比6.7%。

如果说对古代王姓人口推算,可能还存在一些误差的话,那么现代人口普查就彻底揭开了真相,截至2018年底调查显示王姓人口已达到1.015亿人,为全国第一大姓,其中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为王姓第一大省。

我们都知道,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由于皇族对宗族的分封,以及皇帝不时的赐姓,往往会让当时的“国姓”人口数量膨胀,比如刘姓、李姓、朱姓等人口数量众多就与汉唐明王朝有不小的关系,如今李姓人口过亿是第二大姓氏,刘姓人口超过5000万是第四大姓,朱姓人口超过1200万是第13大姓。但历史上王姓存在一些地方政权,却一直没有出现全国性的政权,为何在近千年时间内长期名列前茅,乃至位居第一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主要分为两类:其一大部分姓氏源于地名,比如姬姓源于姬水,姜姓源于姜水,齐姓源于齐地,陈、蔡、赵等都源于地名;其二一些姓氏源于官职,最广为人知的是司马姓,而王姓与之一样,只不过源于“国王”这个职位。因此在百家姓中,王姓可谓是最为荣耀、最为特别,却也是最为悲催的一个姓氏。

王字历史悠久,目前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文中有王字,但还未用作姓氏,而是代表人间之主。甲骨文中的王字(见下图),像倒着的斧钺之形,而斧钺是杀戮的凶器,因此王字就非常形象地反映了王权。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一件斧钺是倒着的,而不是竖着,或许寓意王权不能轻易动用,一旦动用就是流血漂杵伏尸百万。

甲骨文中的“王”,都是指帝国最高统治者,没有其他含义,商朝帝王是“生前为王,死后称帝”。西周到春秋中期前,唯有周天子才能合法地称王,楚人“不服周”私自称王不合法,没有得到周天子与诸侯的认同。总之,在春秋中期之前“王”是一个非常尊贵的称呼,是人间之主的代称,非最高统治者不能用,但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进一步礼崩乐坏,诸侯纷纷开始称王,“王”的地位开始下降,称号开始贬值,于是历史上第一个王姓出现了。

春秋晚期,周灵王长子叫太子晋,又被称为“王子晋”,因为直谏而被贬为平民。不过,王子晋之子宗敬还在朝中做官,担任司徒这一重要职务。所谓司徒,西周金文中写作“司土”,《周礼》中解释司土职务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也就是掌管土地,人民及教化之事,因此司徒位高权重。当时,人们由于宗敬是王族后代,又位高权重,于是称之为“王家”,后来这支族人就以王为氏。鲜为人知的是,这一支王姓族人非常厉害,秦朝名将王翦、王贲、王离都是其后代,秦末战乱时又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山西太原,后来形成了“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这两支王氏族人一直活跃于汉唐时期,东晋时期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在当时政坛上影响力非常大,其中大书法家王羲之属于琅琊王氏。

不过,关于王姓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即东周之初周平王去世后,因为太子早夭,本该由嫡长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取了王位,史称周桓王,于是姬赤就亡命外逃到晋国。由于姬赤本来该是一位王者,所以外逃之后就以王为氏,唐朝王颜的《王卓神道碑》记载:“卓,河东猗氏人也,子孙因王显姓,始自四十一代祖周平王孙赤(姬赤)。”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族人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因此又被称之为“临猗王氏”。

除了这两支王氏之外,先秦时期还有四支王氏非常出名:一是战国魏无忌之孙魏卑子,汉初时被封于兰陵郡,因为是王族后代,又被时人称为“王家”,后来就以王为姓,这一支被称之为“兰陵王氏”;二是战国时期周王室分裂为东周国和西周国,其中西周桓公是西周国的首任国君,秦国灭亡西周国后,他的子孙外逃,根据其王族身份而改为王姓,形成了“王城王氏”;三是商朝王族比干后代,后来以王为姓,形成了“汲郡王氏”;四是秦朝灭掉齐国后,齐王后裔田义为了躲避仇家,就改姓王氏,史称“元城王氏(大宗)”,王莽就出自这一支。

先秦时期,王姓来源比较单一,都是标标准准的王族后代。但在汉朝之后,王姓来源相对比较复杂,不过主要还是曾经的王族或皇族后代。

王莽篡汉自立时,曾经易水河畔风萧萧的太子丹,他的玄孙叫姬嘉,想方设法变着花样拍王莽马屁,深得王莽宠信,于是就赐给他王姓,最终形成了“北京王氏”,后来由此分出蓟县王氏(小宗)等。

除了太子丹后代,还有金国完颜氏后代、宋朝赵氏后代、元代成吉思汗后代、明朝朱元璋后代、清朝爱新觉罗氏等,在国破家亡之后,或是出于“改姓自保”,或是“不忘皇族身份”等,于是其中不少人纷纷以王为姓。

还有一种就比较复杂了,古代中国边疆土司林立,他们在各自范围内称王称霸,中央朝廷实施的是羁縻政策,但朝廷并不愿意“国中之国”的土司存在,于是唐宋元明清一直都有推行改土归流,于是很多失去权力的土司就改为王姓。可以说,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有王姓,分布范围极其广泛,如今也很难确认其姓氏源头。

《通志·氏族略四》记载:“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因此,王姓来源极其广泛,血缘上关系不太大,这是王姓人口众多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来源多不代表发展好,为何王姓人口还能在近千年时间内长期名列前茅,乃至位居第一

首先,与其他姓氏不同,每一支王姓的始祖都来历不凡,都有一定的见识,为后来的王姓族人奠定发展的基础,于是在各地形成了不少庞大的王氏家族,比如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临猗王氏、兰陵王氏等等,依托这些王姓大家族,王姓族人才更容易开枝散叶。

其次,王姓虽然没有建立过大一统王朝,却建立过不少地方政权,比如王莽新朝、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等政权。除此之外,历史上王姓一共出了151位宰相,其他历史名人数不胜数。

第三,秦汉时期王姓主要活跃在华北,发展十分迅猛,但在五胡乱华后,王姓开始向全国其他省份蔓延。比如五代十国时期,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朝时期这支王姓进入台湾地区,遂改称“闽台王氏”。

总而言之,百家姓中的王姓,可以说是最特殊、最荣耀的一个姓氏,但也是最悲催的一个姓氏,既可以说是无冕之王,也代表着国破家亡的无奈。如今,西方不少人得意于他们的贵族血统,前些年还有一些爱新觉罗氏自诩是贵族后代,但他们的历史在王姓面前却是不值一提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今王姓人数排第几啊?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据《通志·氏族略》载: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一带的王姓则传说是帝舜的后代,这一支系出自于妫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王姓,则称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出自于子姓;以上三支都与“王”的本身含义有关。还有一些是少数民族王朝的后代,以其祖先是王者而姓王。如河南的王姓,出自于可频氏;在冯翊一带的,原来是钳耳族的后代;山东营州王姓,来自高丽国;安东王姓一族,本阿史布。《广韵》中把王姓望族归纳为21处:太原(今山西)、琅邪(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甘肃)、京兆(西安)、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档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菜(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其中太原、琅邪王氏尤为著名。正因为王姓的起源相当久远,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了众多的源头。除了源自王室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赐姓王氏或冒姓王氏的,如燕王丹之玄孙嘉,献符命于王莽,赐姓王氏;如隋末地方割据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王;南朝梁将领王僧辩本乌丸氏,属鲜卑族,被完颜氏金朝封为王,故易名王罕。不仅华夏族的王室之后不少是以王为姓,许多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执政者的后代也有以王为姓的,其意与上述出自姬姓、妫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因此就形成了“王”姓源头众多,分布广泛,人丁蕃盛的局面。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支王氏在山东繁衍的子孙,其子孙世代簪缨,使王氏成为一时望族。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百家姓向来都是:赵钱孙李,现在听说新百家姓成了:王李…..
怎么变化那么大呀!于是我新百家姓中的第一王姓产生了兴趣做了一次调查!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例如:百家姓等网上浏览2.调查情况和资料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的内容
书籍 王姓的来源 传说王姓的直接来源是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的姓。现在是中国第一大姓。
爸爸的讲述 历史上王姓的名人 王翦,王莽,王充,王羲之,王勃,王维,王溥,王安石,王实甫,王守仁,王夫之。
上网 王姓的人口数量 王姓人口占中国12%的人。
结论1、据我调查,王姓来源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出自姬姓,而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晋之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以此为氏,此其一。此支源于太子晋的王氏,后来成为天下王氏的主要支派。京兆郡,河间郡有王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此其二。河东猗氏有王姓,是周平王太孙赤的后裔,此其三。二是出自媙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此是河南王氏。三是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也为河南王氏。四是由北方他族该王姓而来。五是出自赐姓或冒姓而来的王氏。2、王姓作为我国十大姓之一,在各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物涌现。秦代有为辅佐始皇平定赵,燕,蓟,荆等地的大将王翦。西汉末年有摄政王,后建新朝称帝的王莽。东汉有思想家、哲学家、无神论者王充。晋有书圣王羲之等名人!3.王姓是当代中国人口位居第一多的姓氏,据统计王氏站汉人口7.41%.

5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据《通志·氏族略》载: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一带的王姓则传说是帝舜的后代,这一支系出自于妫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王姓,则称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出自于子姓;以上三支都与“王”的本身含义有关。还有一些是少数民族王朝的后代,以其祖先是王者而姓王。如河南的王姓,出自于可频氏;在冯翊一带的,原来是钳耳族的后代;山东营州王姓,来自高丽国;安东王姓一族,本阿史布。《广韵》中把王姓望族归纳为21处:太原(今山西)、琅邪(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甘肃)、京兆(西安)、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档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菜(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其中太原、琅邪王氏尤为著名。正因为王姓的起源相当久远,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了众多的源头。除了源自王室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赐姓王氏或冒姓王氏的,如燕王丹之玄孙嘉,献符命于王莽,赐姓王氏;如隋末地方割据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王;南朝梁将领王僧辩本乌丸氏,属鲜卑族,被完颜氏金朝封为王,故易名王罕。不仅华夏族的王室之后不少是以王为姓,许多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执政者的后代也有以王为姓的,其意与上述出自姬姓、妫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因此就形成了“王”姓源头众多,分布广泛,人丁蕃盛的局面。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支王氏在山东繁衍的子孙,其子孙世代簪缨,使王氏成为一时望族。

王姓的人口为什么那么多啊?

王姓之所以姓的人多,是因为王姓来源最广。
历史上,很多王朝和王国的王室成员,在本朝或本国灭亡后,因为怕被清算,所以改为王姓,这样既改了姓氏,也保留了祖先王族的记忆。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灭亡后,其王室成员归化为汉人,也改为王姓。于是王姓就越来越多。
比如很多出名的王氏家族,都是王室之后。
例如:
太原王氏,始祖为周灵王太子王子乔。
琅琊王氏,开祖为周桓王(林)第二王子即王子成父。
北海王氏,出自虞舜妫姓王氏。
天水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中山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陈留王氏,出自齐国末代国王田建之后。

中国第一大姓是哪个姓氏?

1.中国第一大姓是王。
2.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王姓的户籍人口数量占据中国第一大姓的宝座,李姓、张姓、刘姓、陈姓紧跟其后。“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
3.目前,中国姓氏数量排名中,“王、李、张、刘”四个姓稳居前四,在中国短时间内不会被动摇!
4.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姓,共72.6万人。在百家姓中,女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是:“一诺”“依诺”“欣怡”“梓涵”“语桐”“欣妍”“可欣”“语汐”“雨桐”“梦瑶”。
5.中国大陆王姓人口约占到我国总人口的1.03亿,增长速度很快,在全国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
李姓排全国第二。历史上,李氏自西魏、北周、隋代、唐代,世代为皇亲国戚,官位显赫,在朝廷内外具有雄厚的实力,为李姓的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加上那年代,贫民百姓怕株连九族,很多人改了姓李,那个年代姓李的当皇,宁愿改姓李免了杀头灭九族值得,其实这个李姓有很多杂姓,这是历史见证。
很久以前,“赵钱孙李”是大姓,人口众多,具体是多少很难知道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最早的“赵钱孙李”,到如今的“张王李赵遍地刘”,姓氏的人口数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王姓的户籍人口数量占据中国第一大姓的宝座,李姓、张姓、刘姓、陈姓紧跟其后。“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
6.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姓,共72.6万人。在百家姓中,女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是:“一诺”“依诺”“欣怡”“梓涵”“语桐”“欣妍”“可欣”“语汐”“雨桐”“梦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1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