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万国朝拜,威震四海的超级大国。尤其是盛唐时期,连李白都赞不绝口。用他的诗句来形容唐朝的盛世,那可谓“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面对唐朝的强大,周边的附属国纷纷前往长安朝拜。当然,每次朝拜也都会有所表示,各种奇珍异宝,山珍海味,那是数之不尽的往长安运送。
当然,除了贡献物品之外,各附属国还会送来美女,尤其是日本,甚至将公主都送了过来。然而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当时的皇帝李治,前脚宠幸完日本公主,后脚就将其关入笼子里,着实有些奇怪。
“渡来人”说起日本公主被关笼子的事情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个人,高向玄理。因为这次带着公主出使唐朝的人就是他。当中间出现误会之时,也是他临危不乱,才最终保护了两位公主以及所有日本使者的性命。
这个人是汉族归化人的子孙,其身份相当于如今的华裔。
在南北朝末年,因为连年战乱,高向玄理的爷爷为了躲避战乱,就前往日本避祸,随后定居下来,成为了所谓的“渡来人”。
别看他的爷爷是个农民,但到了日本后就成为了香饽饽。日本各行业的发展,比如农耕、土木建筑等技术,基本依赖于这些渡来人的传授。
一来二去,爷爷在地方上有了很高的声望。之后又经过了父亲的经营,家族地位也是显著提高,上升到了贵族阶层。
等到高向玄理出生之后,他依赖于家族的资源,以及自己的刻苦学习,成为了一名国博士。并且在他的计划和实施下,联合大兄皇子等人,发起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
此次“改新”,让高向玄理一跃成为当时日本的政治核心人物。
不过即便是改新成功,但没有先进的技术,良好的设备,改新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为此他主动请缨,要求出使唐朝,希望可以获得唐朝的帮助和支持。
出使唐朝为了这次出使,日本精心准备了各种贡品,甚至还将两位正值豆蔻年华的公主也一并列入了贡品清单。
为了让两位公主不失礼节,还专门进行了各种训练,此外还从全国采购了最好的妆品,教授两位公主化妆的技巧,以展示日本女子的美丽。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高向玄理于公元654年,带着满满当当的使船开赴唐朝。不过让他想不到的是,当他到达唐朝,将贡品以及两位公主献给当时的皇帝李治后,两位公主和他险些被问罪杀头。
其实这也不怪李治,唐人的审美是“以胖为美”,李治最开始看到两位公主的时候,微胖的身材,白皙的皮肤,确实符合李治的心意,于是决定晚上就临幸两位公主。可因为文化的差异,李治被吓得半死。
两个“女鬼”到了晚上,皇帝临幸完毕之后,他马上将两位公主关入笼子里,还要兴师问罪,说为何日本使者要让女子扮演女鬼来吓唬自己。
原来头天晚上李治临幸了两位公主后,就酣然入睡了。可第二天从朦胧中醒来时,只见两个没有眉毛,且白面黑齿的女子向自己走来。李治以为是两个女鬼,顿时觉得头皮发麻,竟失声大喊了起来。
门外的太监听到喊叫,马上冲进来查看,随后告诉皇帝,这二人不是鬼魂,是日本的公主。
原来她们早早就起床了,说要梳洗打扮,然后才可迎接丈夫,但不知她们为何会有如此的装扮。
听到二人是日本公主,李治这才定下神来。不过气愤之情油然而生,扮鬼吓皇帝,这可是天大的罪过。于是李治马上下令将二人关入笼子,并要问罪高向玄理。
其实许多研究日本文化的专家也说,这样的情况别说是李治,换你你也要关。
当然,二位公主的做法并非存心无礼,而是有其文化背景的。所以高向玄理了解情况之后便向李治解释。
文化原来日本的已婚妇女会剃掉眉毛,目的是提醒他人,自己是有夫之妇,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孙贵族都是如此,而这在日本已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习俗了。
黑齿,在日本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贵族以及皇族的女子才有资格将牙齿涂黑。而黑齿的起源也是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古坟时代。
白面,是从唐初传入日本的一种习俗,不过自从传入之后,因为和黑齿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感,因此引起贵族以及皇室的重视,经过发展,已经和黑齿一样,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也许是两国的审美习惯不同,这才引起了皇帝的不适。
解释完毕之后,高向玄理马上跪地磕头,希望可以得到皇帝的原谅。
李治也不是小气之人,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如果因此而降罪,岂不失了大国的体面
所以李治马上命人放了两位公主,只是要求二人要入乡随俗,一切按照唐朝的规矩来做,不要再出现之前的情况即可。
而高向玄理临危不乱,也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能力,因此得到了李治的赏识。
不过可惜的是,高向玄理还没来得及展开工作,就病故了。
不得不说,高向玄理确实是位人才,面对天朝皇帝的盛怒,他可以做到不卑不亢,细心解释,瞬间就解决了问题。
当然,幸好高向玄理遇到的是唐朝的皇帝,倘若遇到的是完颜亮、朱元璋之类的皇帝,恐怕他们早就身首异处了。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问题1:第一试:绫缎穿九曲明珠,即将一根柔软的绫缎穿过明珠(有说汉玉)的九曲孔眼。比赛开始,由于吐蕃以外的使臣们有势力,所以他们抢先取去,绞尽脑汁,怎奈几挽也没有穿过去。而聪慧的禄东赞坐在一棵大树下想主意,偶苫发现一只大蚂蚁,于是他灵机一动,找来一根丝线,将丝线的一头系在蚂蚁的腰上,另踊头则缝在绫缎上。在九曲孔眼的端头抹上蜂蜜,把蚂蚁放在另一边,蚂蚁闻到蜂蜜的香味,再借助禄东赞吹气的力量,便带着丝线,顺着弯曲的小孔,缓缓地从另一边爬了出来,绫缎也就随着丝线从九曲明珠中穿过。 第二试:辨认一百匹骒马和一百匹马驹的母子关系。比赛开始,但见各位婚使轮流辨认,有的按毛色区分,有的照老幼搭配,有提则以高矮相比,然而都弄错了。最后轮到禄东赞了,得到马夫的指教,他把所有的母马和马驹分开关着,一天之中,只给马驹投料,不给水喝。次日,当众马驹被放回马群之中,它们口喝难忍,很快均找到了各自的母亲吃奶,由此便轻而易举地辨认出它们的母子关系。紧接着,唐太宗李世宗又出题让指认百只雏鸡与百只母鸡的母子关系。这件事又把其他婚使难住了,谁也指认不清。禄东赞便把鸡珊赶到广场上,撒了很多食料,母鸡一见吃食,就“咯、咯、咯”地呼唤小鸡来吃,只见大多数小鸡跑到自己妈妈的颈下啄食去了。但是仍有一些顽皮的小鸡不听呼唤,各自东奔西跑地去抢食,于是禄东赞学起鹞鹰“瞿就儿——瞿就儿——”的叫声,鸡娃听见,信以为真,急忙钻到了各自母亲的翅膀下藏起来,母鸡与雏鸡的关系再被确认开来。 第三试:规定百名求婚使者一日内喝完一百坛酒,吃完一百只羊,还要把羊皮揉好。比赛开始,别的使者和随从匆匆忙忙地把羊宰了,弃得满地又是毛,又是血;接着大碗地喝酒,大口地吃肉,肉还没有吃完,人已酩酊大醉,哪里还顾得上揉皮子。禄东赞则让跟从的一百名骑士排成队杀了羊,并顺序地一面小口小口地咂酒,小块小块地吃肉,一面揉皮子,边吃边喝边干边消化,不到一天的功夫,吐蕃的使臣们就把酒喝完了,肉吃净了,皮子也搓揉好了。 第四试:唐皇交给使臣们松木一百段,让噶尔·东赞宇松分辨其根和梢。噶尔遂令人将木头全部运到河边,投入水中。木头根部略重沉入水中,而树梢那边较轻却浮在水面,木头根梢显而易见。 第五试:夜晚出入皇宫不迷路(也有说是辨认京师万祥门内的门)。一天晚上,宫中突然擂响大鼓,皇帝传召各路使者赴宫中商量事情。禄东赞想到初来乍到长安,路途不熟,为不致迷路,就在关键路段做了“田”字记号(也有说是涂上颜色)。到了皇宫以后,皇帝又叫他们立即回去,看谁不走错路回到自己的住处。结果,禄东赞凭着自己事先做好的记号,再次地取得了胜利。 第六试:辨认公主。这天唐太宗李世民及诸部大臣来到殿前亲自主试。但见衣著华丽、相貌仿佛的300名(也有说500名或2500名)宫女,分左右两队依次从宫中排开,宛如300天仙从空中飘来,轻盈、潇洒、俊美,看的人眼花缭乱。其他使者都没有主意,不知哪位才是文成公主,惟独禄东赞因为事先得到了曾经服侍过公主的汉族老大娘的指教,知道了她的容貌身体特征:体态娟丽窈窕,肤色白皙,双眸炯炯有神,性格坚毅而温柔,右颊有骰子点纹,左颊有一莲花纹,额间有黄丹圆圈,牙齿洁白细密,口生青莲馨味,颈部有一个痣。禄东赞反复辨认,最后终于在左边排行中的第6位认出了公主。
问题2:进藏路上:a,河挡住去路,树干搭桥b,沼泽地撒羊毛,走过去c,恶乌鸦谎报,修石头房子纪念松赞干布d,背走乃巴山
问题3: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这些人员是去干什么呢?因为当时吐蕃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伊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邦;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5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