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草长莺飞,正值阳春三月,一个特殊的节日也慢慢步进,那就是“三八妇女节”。
国际妇女节:
这些年由于网络讨论以及商家营销,原本的妇女节先是另外多了个“女生节”,又变成“女神节”、“女王节”,似乎沾染了个“妇”字就显得庸俗一般。但“妇女”的含义,本就是指成年女子,既包括已婚,也包括未婚。
如今我们说的“妇女节”乃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和国际和平日”的简称,是为了纪念妇女权利、地位的提升,以及在经济上的主导权逐渐加重而设立的,来源于上个世纪初期的一系列妇女运动大事件,因此如今很多人大可不必“闻妇色变”,要论及真正的女神,当初那些支持平等权利的女性们才是,而非如今空有“女神”名头的一些人。
看看古代的女性吧,过个“妇女节”那是喜气洋洋,大家齐开心,哪有这么多矫情可讲。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那些跟女性有关的传统节日,看你知道几个。
上巳节:
上巳节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三月三”,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诞生。上巳节原本的目的是为了“祓禊”,就是在河水边洗濯身上的污垢,去除不详。在祓禊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兰汤辟邪”。
我们都知道屈原被称为“香草美人”,他的诗歌中经常可以见到兰草的出现,在先秦时期,兰草被认为是一种“灵草”,因此在祓禊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准备好兰草用来祛除身上的晦气。
关于上巳节祓禊的记录,在很多古代文献中都能够看见,比如说《论语》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再比如《后汉书》中的:“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那为什么上巳节又成了妇女节呢 因为先秦时期男女大防并没有这么严重,或者说宋代之前虽然依旧是男权社会,但女子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上巳节不仅大家一同去河畔洗濯,同时也是踏青的好时节,很多大姑娘小妹妹都会出来玩耍,也有不少情侣是在上巳节看对眼的。
《诗经》中《溱洧》一则就是描写上巳节少女手持兰草跟一位少年郎看对眼的故事:“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而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是将上巳节时女儿们的热闹欢欣描绘地栩栩如生。
可惜随着程朱理学的出现,上巳节时女子们的热闹场面已经逐渐消失。
乞巧节:
乞巧节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说到七夕节相信你一定恍然大悟,没错,这乞巧节正是我们如今的中国情人节,七夕节。
乞巧节的诞生,来自于古代对星象的崇拜。相信大家都记得《滕王阁序》开头的那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里的“星分”,对应到地面其实指的就是分野。古代将天上的星宿与地面一一对照,《天官书》有云:“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为吴之分野也”。因此牵牛跟织女其实本身都只是天上的星星。
这 里的须女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织女,由星象衍化成了女神,一般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等等。一开始的乞巧节并非是情人节,而是专门的女性节日,女子们会在这一天用盆子接露水,向七姐乞求姻缘。
这种乞求也是有一定模式的,“穿针乞巧”这一活动就是乞巧节名字的由来。乞巧就是结彩线,穿七孔针,用时越快越好。《元氏掖庭录》中有云:“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当然还有对月穿针等习俗,同样都是通过针线,这一古代劳动女子的代表物品,来乞求七姐的庇佑。
除了这两种方式外,乞巧节还有很多习俗,这里碍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端午节:
看到这你是不是被吓了一大跳 端午节怎么也跟女性扯上了关系 因为在有一些地方衍生出了端午节出嫁的女儿要归门,未出嫁的女儿要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等,当然还会戴上石榴花,尽情打扮自己。
明沈榜《宛署杂记》有云:“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不知道这些中国传统的女儿节,你知道几个呢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这个日子是联合国1977年12月的一项决议声明中确定下来的。该声明虽然强调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和平日的具体日子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但联合国本身的国际妇女节订为3月8日,而且从1975年开始承认的。联合国的这一声明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承认,三八节由此也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至于联合国为什么要定这一天为国际妇女节,则是有历史的演变过程。1909年,根据美国社会党的宣布,第一个国际妇女节2月28日在美国被定为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直到1913年。1910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社会主义国际会议上决定要确立一个妇女节日,作为对妇女运动所作出的杰出成就的褒奖。这个计划由来自17个国家的100多名妇女指定,其中包括最早在芬兰国会中取得选举权的三名妇女。但在那次会议上并没有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1911年,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将妇女节定为3月19日,超过一百万人在当天参加了集会。除了要求得到选举权和政府公职权,她们还要求得到平等的工作和就业培训机会,并且要求消除工作中的性别歧视。不到一周,在3月25日纽约发生了悲剧,一场大火140多名女工丧失生命,她们大多是意大利和犹太移民。这个事件给了美国政府极大的压力,工作环境恶劣造成的灾难不容忽视,国际妇女节的制定摆上了台面。在一次大战前夕的和平运动中,俄国妇女在1913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庆祝了她们的第一个节日。而在欧洲的其他地方,在随后的几年里,妇女们总是在3月8日前后来举行集会,表达她们团结起来抵抗战争的决心。1917年,二百多万俄国士兵死在战争中,俄国妇女再次选择在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面包与和平”举行罢工。不顾政府的反对,妇女们走上街头。四天后沙皇不得不退位,临时政府赋予妇女们选举权。这个历史性的星期天是罗马公历的2月23日,而在其他国家所使用的阳历中,这一天是3月8日。总的来说,三八节是各国妇女为争取平等、公正、和平以及发展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正因为此,南非的国际妇女节的日子不同于世界各国,定在8月9日。1956年8月9日,数百名黑人妇女在比勒陀利亚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当局推行种族隔离的“通行证法”。后来的新南非政府即将这一天定为妇女节,以纪念南非妇女在争取平等斗争中所作的贡献。香港片中骂女人为“死三八”、“臭三八”之类,在这里“三八”只是“女人”的代名词,本身应该是中性词,所以骂人通常要加“死”、“臭”之类贬义词。至于大多都是骂大陆女,想来是因为大陆女在香港显得土气一些的缘故吧。这些都是臆测,如有误解,本人不负责任的哦。
以下是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又称三八节、妇女节、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力量。斗争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妇女群众的广泛同情和热烈响应,最后取得了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帝国主义企图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
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我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节活动是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分析如下:
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
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
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
拓展资料
节日发展
设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是最先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类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
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十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最低工资标准)和享有选举权(妇女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
第二年有2000人参加双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一个妇女节集会。首次庆祝妇女节是在1909年2月28日,当 时美国社会党发表了一项宣言,号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纪念活动。这样每年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1913年。
:国际劳动妇女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3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