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100年前,孙中山规划修建16万公里铁路,我们如今还未能实现

食养人 2023-07-26 11:33:18

孙中山十分重视铁路的修建。早在1894年,他在《上李鸿章书》 中直言“地球各邦今视铁路为命脉矣”,希望中国能够大规模修建铁路。在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中,修建铁路及其重要的一部分。他说“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1912年4月,他践行誓言辞职引退,开始着手铁路事业。他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全权筹办全国铁路。他设想在中国建设16万公里的铁路。由于国内军阀混战,因此孙中山没有能力建设一寸铁路。但是孙中山的设想依然启发着后人。

按照孙中山的设想,要建设五大铁路系统,分别是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高原铁路系统。另外还要建立火车制造厂,以满足列车需求。

中央铁路系统主要位于长江以北地区,“为中国铁路系统中最重要者”。该系统的主要以东方大港为核心,连接中国北方大城市。主要的线路有东方大港—塔城(伊犁)线、东方大港—库伦线、东方大港—乌里雅苏台线、南京—洛阳线、南京—汉口线、西安—大同线、西安—宁夏线、西安—汉口线、西安—重庆线、兰州—重庆线、安西—于阗线、婼羌—库尔勒线、北方大港—哈密线、北方大港—西安线、北方大港—汉口线、黄河港—汉口线、芝罘—汉口线、海州—济南线、海州—汉口线、海州—南京线、新洋港—南京线、吕四港—南京线、海岸线、霍山—嘉兴线。

孙中山在张家口考察铁路建设

东南铁路系统位于东南地区,涉及浙江、江苏、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广东、湖北等地。孙中山认为该地区人口密集,煤铁丰富,修建铁路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孙中山规划的东南铁路线路有东方大港重庆线、东方大港广州线、福州镇江线、福州武昌线、福州桂林线、温州辰州线、厦门建昌线、厦门广州线、汕头常德线、南京韶州线、南京嘉应线、东方南方两大港间海岸线、建昌沅州线等。

孙中山铁路设想南方部分

西南铁路系统主要是以南方大港(广州)为核心,修建通往广州的铁路线路。主要有广州到达重庆、成都、大理、南宁、钦州、海南等地的线路。西南铁路系统包含7条铁路,分别是:广州—湖南—重庆线;广州—湖南—贵州—重庆线;广州—桂林—泸州—成都线;广州—梧州—叙永—成都线;广州—大理—腾冲线;广州—思茅线:广州—钦州线。可以看出,孙中山的西南铁路系统重点连接的是广州和成渝。

西南铁路系统地图

东北铁路系统主要分布在满洲、蒙古和河北的一部分地区。该地区三面北大山包围,只有南面临海。而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盛产大豆等作物,如果大规模修建铁路,这里会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东北铁路系统以松花江和嫩江汇合处为中心,孙中山称为“东镇”,也就是现在的松原。东镇有到达葫芦岛、北方大港(京唐港)、多伦、克鲁伦、漠河、科尔芬、饶河、延吉线、长白等地的线路。东北铁路系统的第二个铁路中心是葫芦岛,这里是蒙古出海最方面的地区之一,主要有到北京、克鲁伦、呼伦、安东(丹东)等铁路线路。其他线路有漠河绥远线、呼玛室韦线、乌苏里图们鸭绿沿海线、临江多伦线、节克多博依兰线、依兰吉林线、吉林多伦线。

松原为中心的铁路

西北铁路系统主要是将西北地区和北方大港联系起来,包括北方大港到达外蒙古的乌兰巴托、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等地,另外还有一条铁路连接西伯利亚和北方大港。在新疆方面,北方大港有经过呼和浩特到达乌鲁木齐、伊犁和喀什等地的铁路。为了进一步开发蒙古、新疆和甘肃,孙中山又设想了扩张西北铁路系统。在西北地区增加了大量的线路。然而这些线路大多数都经过地广人稀的地方,应该是很难发挥重要的经济价值的。孙中山想让蒙古成为向阿根廷那样的大牧场基地,为中国提供优质的肉类。

孙中山铁路计划最后一部分是高原铁路系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南地区,其主要目的在于开发青藏高原的矿产资源,以及推动了青藏高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高原铁路系统的中心在拉萨,主要有通往兰州、成都、大理、郎宗、亚东、来吉雅令、诺和、于田等线路。此外,还有环绕青藏高原的线路,如兰州婼羌线、成都宗札萨克线、宁远车城线、成都门公线、成都沅江线、叙府大理线、叙府孟定线、于阗噶尔渡线等。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求分享 求点赞

哪4大构想是国父孙中山在100年前提出的,如今实现了几个?

孙中山,1866年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村子里有一个太平天国的遗兵,经常给孩子们讲述太平天国英勇抗争的故事,孙中山对于太平天国的反清事业十分崇拜,甚至称自己是第二个洪秀全



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深深地刺激到了孙中山,他开始在各种公共场所发表反清的思想以及改造中国的思想,并在1894年组织了"兴中会"。兴中会顾名思义取振兴中华的意思。次年准备起义结果事件败露,只得逃亡海外

在这段时间里,孙中山详细游阅考察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状况,研究了各派政治书籍,终于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而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三民主义思想的雏形。1905年,孙中山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至此统治华夏大地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共和国建立。



孙中山先生雄才大略,一生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他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人。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先生用毕生所学撰写的著作,在其中他对中国崛起之路做了详细周密的计划,系统的展示出了他建国大业构想,并且提出了在当时看来天方夜谭的四大构想。让我们来看一看在百年之后的今天,这些预言都实现了吗?

构想一:铁路交通孙中山先生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他认为铁路对于国家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人民想要富裕,首要的条件就是铁路。



他希望未来中国可以有超过十万英里的铁路,贯穿全中国形成骨架,将中国的沿海、内地以及边疆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一张全国的交通网络。

目前,我国的铁路总里程达12.4万公里,再加上2.5万高速铁路,规模居世界首位。显然当初孙先生立下的宏伟目标如今已经实现

中山题写的《建国方略》内容是什么?

在《建国方略》里,孙中山先生从思想层面到经济层面,再至政治层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系统化的详细设计,被民国政府标榜为立国的第一指导纲领,具有深刻的时代色彩,是一份标志性的重要史料文献,同时也是研究民国史、近现代史的必读经典。

扩展资料:

《建国方略》是孙文于1917年至1920年期间所著的三本书《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的合称。《孙文学说》又名《知难行易的学说》,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

《实业计划》是孙中山为建设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勾画的蓝图,最初是用英文写成的,原名“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1919年2月完稿,发表于1919年6月号《远东时报》,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民权初步》又名《会议通则》,是一本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著。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三:社会建设》。

辛亥革命孙中山建国方略是什么

辛亥革命孙中山《建国方略》: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把中国沿海、内地、边疆连接起来;修建160万公里的公路,形成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并进入青藏高原。

开凿和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三峡大坝,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大力发展农业、制造业、矿业,等等。


扩展资料:

孙中山先生在四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充分地表现了坚决和勇敢的革命精神。他不怕困难和失败,他在遭受失败后,又整顿好革命队伍,重新走上战场。

孙中山先生能够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地进步,由早期的主张推翻皇帝、建立民国而进到晚年的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由倡导民主革命而进到主张实现世界大同。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是在前进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91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