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古代喝个“花酒”?“天价出场费”你掏不起

凌泉 2023-07-26 11:33:41

自唐代起,文人士大夫聚会饮筵,时兴招妓女做席纠行令佐酒,或以歌舞侍宴。其实所谓的“喝花酒”说穿了就是现在的我们口中所谓“三陪”。

在古代,上层社会虽物质丰富但实则精神生活匮乏,所以妓女的诞生实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因为这是古代上层社会人士的一个刚需。市民为之追花逐柳、商人为之豪爽使钱,纨绔子弟为之一掷千金……所谓“精神生活”造就了门庭若市的青楼,而以“青楼文化”为中心的都市生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青楼历来为各朝各代税收的“重头戏”。当然了,今天我们先不就“青楼税收”展开讨论,今天主要跟大家聊一聊在古代喝个花酒,究竟要花多少钱,只能说这真不是一般人喝得起的。为官者一年之俸,仅够美娇娘出场两次以唐代为例子,据《北里志》记载,“褰帘一睹,亟使舁回,而所费已百余金矣”,这里说的是长安城的妓女天水仙去陪酒卖笑,躲在帘子后,若是客人想掀开帘子看一看她绝美的脸蛋,那么就要支付一百金的出场费,试想下连客人连手都没摸到,只是看一看就要花这么多钱。这里分一金指的是一两纹银,根据晚唐的钱币换算,一两纹银能兑一千七百文,一百两也就是十七万文。这十七万文钱是什么概念呢 这么说吧,唐代大文豪白居易曾写过“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当时的白居易一年的俸禄是三十万文钱,一年的俸禄还不够人家出场两次,而且当时白居易已经是翰林学士的身份。这在当时的京官中已经是中等官职,一个中级官员一年的俸禄还不如一个青楼女子出台两次的收入,这着实让我震惊了,而且还只是出场而已,连手都摸不到的那种。所以,“喝花酒”这种东西真不是普通人能喝得起的,大家别被电视剧给误导了。“商女”之资虽为天价,但却没有多少流入自己口袋不过,虽说青楼女子的出台之类的收费可以说是“天价”,但实际上这笔钱却流不进她们的口袋。因为在古代,大多数的妓女属于乐户(娼不算),她们没有所谓的人身自由,她们所赚到的每一笔钱实际上最终都是老鸨拿了大头,甚至她们可能一文钱都拿不到。当然了,这也不是说古代的青楼女子就没有了收入 这些文人雅士们在遇到心仪的青楼女子,谁都不会舍不得为之多掏一笔小费,只求博得美人一笑,而且这笔钱是直接到自己口袋的,并不经过老鸨。只不过,这笔钱是见不得光的必须藏着掖着,因为在古代绝大多数的青楼都是禁止妓女们藏私房钱,要是这笔钱见了光那等待她的只有一顿毒打,然后在乖乖把钱交回到老鸨的手中。所以,大部分的青楼女子并不会直接将这笔钱存下的,而是将其换成珠宝首饰,等到以后从良了再折价换回银子,毕竟身上没钱了才是最安全的。“美女经济”的发扬光大者当属西施虽说“美女经济”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真正的而始作俑者应该是西施。据说,自西施之美为世人所知后,行人争相围观,结果直接导致了交通堵塞寸步难行。范蠡(越国相国)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直接给西施在旅社定了一幢华丽小楼,并让西施住了进去,随后便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钱1文”。此榜一出直接造成了极大的轰动,而后西施登上朱楼凭栏而立,如天女下凡。一时间人群拥堵只为一睹西施芳容,无不慷慨解囊,3天下来,范蠡得金钱无数,当然了,这些钱最后都交给越国国库。可以说范蠡此举,为后世的“美女经济”开了先河。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求分享 求点赞

天价白酒董事长称从唾液中得出灵感,听花酒售价为何如此高?

专心关注中国女足亚洲赛的同胞们都会发现有一则关于白酒的广告霸气地插了进来,持续了60秒,这个白酒可以说名不见经传,但其价格却贵的惊人,最贵的一瓶高达6万块钱。就拿国酒茅台中的经典飞天茅台来讲,出厂价不到1000元,市场价1500元,这样的天价酒一瓶就可以买40瓶茅台,网友惊呼,这样的酒喝了,真能活到200岁吗?

这个酒就是由青海春天酒业打造出来的听花酒。极品听花酒6万块一瓶,即便是入门级的听花酒,网上售价也高达3000块钱一瓶。这个酒的设计者便是青海春天酒业的董事长张雪峰。张雪峰说这是太上老君托梦让他研究出来的一款酒。当时他在实验室中休息,突然太上老君在他手上后写了一个活字。左面一个水,右面一个舌,他马上意识到唾液这个东西,立马让下面员工把关于唾液的所有研究资料都弄了过来,最终研发出了听花酒。

之后网上关于喝了这种酒,可以健身壮阳、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的文章如雪花般飘过来,纷纷为这种酒造势。这种酒为什么可以卖到如此天价?张雪峰这么解释,在传统的酿酒工艺的基础上,他们采用了专有的制化增益工艺来制衡酒性,使人们喝了不再那么燥热难受,绵柔凉爽是这种酒的特性。不得不佩服张雪峰这位四川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产品宣传包装方面的精深造诣,可以说是独树一帜,这套操作其实不过是骗人的鬼话罢了。

张学峰掌控的青海春天企业原先是制作冬中夏草药剂的,2014年借壳上市,凭借卖虫草粉也使张雪峰的身价倍增,但很快便遭到了打假人士的质疑,他卖的虫草药剂根本没有他们所夸大的那么好的疗效。青海春天的支柱产业冬虫夏草卖的不行了,这才逼得张雪峰向高端白酒转行,听花酒成了这个企业的救命稻草,这才有了疯狂砸广告费吹出来的天价白酒。要这个企业从虫草转行到酿酒仅仅才三年时间,之前他们也才出过一款白酒产品。这种酒值不值,大家该有底了吧!

天价白酒卖得动吗?5.86万听花酒是不是智商税?

你上网上看看销量不就知道了。58600块一瓶酒,谁买就是谁交智商税,你就是再有钱也不会把钱拿去买一瓶不知名的白酒吧?但也说不定就是有土豪花五万多买回去一探究竟。

这个“听花”实际也是一款贴牌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资料看看。这个酒号称真实存放了5年的酒包装的,茅台镇的坤沙酒不都是五年才能卖吗?这个算不上卖点吧?我自己家的散酒最好的也才两百多一瓶,关键是真实存放了12年呀,一瓶“听花”可以买几百斤我最好的散酒了[捂脸]

我浅薄的猜测这款酒可能就是靠“卖高价”吸取流量吧,毕竟这样不需要多少广告费,就达到了想要的效果,至少我们打开这篇文章的朋友都知道了这款酒。但这款酒既不是酱香白酒之乡茅台镇生产的,也没有什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觉是没有什么卖点,别说五万,我个人感觉卖五百块都有点牵强了。

有五万多块,我买几箱茅台酒或者几百斤酱香老酒慢慢放着喝它不香吗?

古代春节喝什么酒 古时候春节喝什么酒?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欢喜团聚,共叙天伦。节日里人们不论是在自家备办筵席,还是合家外出吃饭,喝酒往往是少不了的。都说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那么古时候春节也喝酒吗?古代春节喝什么酒?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

酒从产生的那天起,便开始浸润人类社会,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是酒文化王国,饮酒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过春节饮酒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礼记月令》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新的一年开始时,天子总要亲自行迎春之礼,向上帝祈祷五谷丰登,然后举行宴会,时称“劳酒”。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为庆祝一年的丰收和新一年的到来,就捧上美酒,抬着羔羊,聚在一起,高举牛角杯,同声祝贺。从此,这种聚会便为春节这一盛大节日开了先河。到了汉代,“年”作为重大节日逐渐定型。到了这一天,家人放过爆竹后欢聚一堂饮酒,其乐融融。
唐代宫中守岁,常常大摆宴席,让侍臣应制作诗,歌舞升平。皇帝大臣如此,一般的骚人墨客是夜也往往饮酒赋诗。宋时不仅“守岁”,还有“馈岁”、“别岁”等花样,样样都离不开酒。
明人沈宣有《蝶恋花·除夕》诗云:“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可见饮“分岁酒”,乃是古代除夕大餐的重头戏。
清宫春节如何过?筵宴百桌菜百坛酒百只兽。如《满文老档》中记载天聪六年(1632)“元旦”大政殿筵宴的规模是:每旗各设席10桌,用鹅5只,八旗共设80桌,鹅40只,加上总兵官以上的高级官员另设20桌、鹅20只,总共100桌。
每桌备烧酒一大坛,共100坛。这还不包括皇帝、王公和蒙古贵族宴桌的数目在内。另一件档案中记载,崇德四年(1639)“元旦”大宴用了母野猪8头、鹿22只、狍子70只、酸奶烧酒20瓶,平常酒80瓶,茶24桶,算起来也是100只兽、100瓶酒。
古代春节到来时,人们全家喝椒花酒(椒柏酒)、屠苏酒以防瘟疫,同祝吉祥、康宁、长寿。汉代人们过年时喝的是椒柏酒。据东汉人崔寔的《四民月令》,这是一种“保健酒”,即用椒花和柏叶浸泡的酒。
据说“椒”是玉衡星精,食用后走起路来都觉得轻快;“柏”则是一种仙药,食用后能驱祛百病,饮了这样的酒,自然身体通泰康安。喝椒柏酒的风俗,一直到南北朝都还很盛行,北周诗人庾信诗云:“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反映的就是时人过年饮酒的情景。
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意思是年纪小的孩子,过年了就长一岁,值得庆贺;而老年人过年了则意谓着少了一个年头,变老了,因为一年比一年老,故并不是值得庆贺的事情,所以最后喝。
北周庚信则在诗中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饮椒花酒前,还要致新年祝辞,称之为“椒花颂”。
到了魏晋时期,过年所喝的酒增加了一种,也就是“屠苏酒”。世人普遍认为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
大医家、“药王”孙思邈也很重视屠苏酒的饮用。传说每年腊月,孙思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
正是经过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诸多名家所推崇,无数典籍所传载,以及民间千百年实践之口碑,久而久之,使过年饮屠苏酒形成了民风民俗。遍及全国各地和多个民族,朝野共之,代代传承。
古人十分重视酒礼,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没有一页不提到礼,没有一页不提到酒。酒与礼成了一对孪生兄弟。虽然现在人们不是那么讲究酒礼,但还是要注重最起码的酒礼,就是要礼让长者、尊者、贤者,饮酒要有节制,劝酒不逼酒,使畅饮不致大醉。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xz/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91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