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孪生兄弟因为逃难而失散,多年后重逢。
个性活泼的哥哥在饥寒交迫下投身寺院当了和尚,个性安静的弟弟在机缘巧合下娶了妻子生了儿女。
兄弟俩过得极不快乐:哥哥羡慕弟弟娶妻生子,享尽家庭温馨;弟弟羡慕哥哥皈依佛门,远离尘世纷扰。
一天,兄弟俩相约在半山腰的小凉亭闲谈,正要离开时,发生了山崩。
他们慌乱地躲进一个山洞,幸免于难。
几天后,兄弟俩获救了,但哥哥被送回了弟弟家,弟弟被送回了寺院。
他们将错就错住下了,体会自己向往的生活。哥哥为了衣食拼命干活,累得半死也撑不起一家的温饱,丝毫享受不到在家生活的温馨;
弟弟为了准时撞钟,诵早课,和衣而睡,彻夜未眠,半点感受不到出家生活的悠哉。兄弟俩在疲惫不堪下恢复了身份,这才发觉,还是做自己最好。
你羡慕别人的做高官、掌大权,而他正羡慕你生活简单、无拘无束;你
羡慕别人的家业大、财富多,而他正羡慕你愁事少、压力轻……
所以,人一定要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真实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既要看到自己的缺失,也要看到自己的收获。千万不要在缺失中沉沦迷惘,而是要在在缺失中燃起激情;千万不要在收获中忘乎所以,而是要在收获中树立信心。
做最好的自己高二优秀作文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做最好的自己高二优秀作文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做最好的自己高二优秀作文1
有的人日日念叨自己命运多舛,事事不顺,从而步入了颓废。而有的人即使一路艰辛,却甘愿酣畅淋漓地去面对,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因为他们愿意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做自己,方可享受生活。
高洁傲岸的刘禹锡毅然决然决定摒弃世俗官场,愿做自己,做一个身处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甚幽静美好的生活,将一切琐事抛于身外。再如同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避世归隐,选择了做自己,过着自己向往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悠然自在,安然自若。他们之所以可享受生活,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做自己,方可达成目标。
家喻户晓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从小勤奋好学的他拥有了赴美留学的机会。在美国留学的日子里,他的导师早已发现了他具有超出常人的研究火箭的天赋。可当他听说祖国被列强侵略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救国。面对美国的高薪请求与层层坎坷,却没有动摇他回国的决心,因为他选择了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要的不是万贯家财,也不是金山银山,而是生他养他的祖国。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致力于中国核能事业,造出了中国第一颗氢弹。为我国核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做自己,让自己感到骄傲!
做自己,方可改变命运。
还记得中国达人秀第一届冠军吗?没错,就是他。刘伟,他不像我们一样手脚健全,但他的灵魂剩余我们很多人。命运无情地扼住了他命运的喉咙,却敌不过他灵魂的力量。即使他如同花苞一样渺小,却鼓起了勇气笑看风雨,等待东风来临之际,绽放花开。他做到了,他视他人的指点与鄙视如细风,吹过了就不再有了。因此,他选择了做自己将自己与别人同等看待。不也在维也纳音乐厅中奏出了生命的音符,动人心扉,不也令我们刮目相看?
纵观历史长河,多少人因选择了做自己而熠熠生辉。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不妨去尝试下吧!
做最好的自己高二优秀作文2
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 是啊,太多人抵抗不住利欲的诱惑,而眼前的鸟语花香似乎阻挡住了他们追寻利欲的步伐,所以他们砍掉树木,吼跑飞鸟,为自己本就不宽敞的心房加上了一把沉甸甸的石锁。他们已然忘却了自己,忘却了生命的真谛——做自己。
翻开青史,似乎每一页上都有人能将这群人照耀得无地自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世人都在讥笑海子没有信念,缺少对生命的执著。而我却独爱海子的这份洒脱,这份淡然。彼世彼时,他看着平静的海面,感悟万千,才做出了那样的决定。他并没有死,他只是像干将莫邪一样将自己的灵魂注入到那首诗中。他也并不是没有信念,不会执著,而是生命的美好太过于迫切,他一定去了屈原那里,惺惺相惜的两人听彼此诉说内心的愤懑。
海子面对纷繁乱世,选择了做自己,世人莫要笑他,他只是太过于执拗。试问,没有那份执拗,没有做自己的那份勇气,哪来得海子的一片赤忱之心!
海子的光芒照耀了后世,照到了烟火缭绕街市上的快乐的巴郎那里。
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冰冷残酷的社会,他用炉火,用火红的肉串点亮人们内心的黑暗角落,而那角落里藏着的,是善良,是真诚,是朴素,是纯真。他告诉那些为了金钱头破血流的人们,再多的金钱不用在该用的地方,也只会是徒劳伤悲的结局。崔永元评价:“哪怕一寸见方的铁皮家当,也可以为慈善煽风点火。”没人记得他帮助过多少孩子,只需记得他“热情冷不了热心,荣辱改变不了信念”的那份做自己的执著,足矣。
巴郎面对物欲社会的种种争名逐利,他选择做自己,做那大街上大声放歌的巴郎。试问,没有做自己的勇气,谁来感动已经有些冷漠的社会?
我们就要进入大学或是直接踏入社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自己,就是坚守本分。 做自己,秉承对生活的执著,怀着对本心的执拗,驰骋于世,闪亮于青史。
做最好的自己高二优秀作文3
被花淡柳青迷蒙了双眼,我们忘了去发现嫩绿叶缘一滴晶莹的露珠;被波涛汹涌迷蒙了双眼,我们忘了去发现蔚蓝海面上的点点白帆——朋友,你可知道,而我们自我本身的位置就是那晶莹的露珠与点点白帆啊!
做自己!我体会到不屈的力量和希望!
“频搔白首渐衰病,犹剩丹心耐折磨!”禁烟英雄林则徐刚在南海点燃销烟的烟火,就被发往新疆,面对此种遭遇,他没有想法设法打通“关节”,贿赂官员以求赎罪,他选择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自己。于是,林则徐靠自己的才能和意志改变环境——挽命运狂澜不倒,重新放出生命和事业的光芒,林则徐做回了自己。
挥一挥衣袖,拂去桌案上的灰尘,执笔书写千年的历史,忍受极刑的摧残与磨难,做自己,你坚强执笔,于竹简书写辉煌。“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终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做自己,司马迁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将挚意挥洒成行云流水的华章——做自己,太史公担负起生命的重量!
陶潜在“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的闲适淡远中做自己;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做自己;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片刻宁静和欢愉中做自己;李乐微在“月影之侧,星点之下”的精神家园做自己——遍览大家,我不由心生感慨;纵观古今,亦是豪情遍纵!
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把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也依旧能够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不屈之音。他那份做回自己的遒劲雄浑的意气,常使我击节而赞!
做自己,用秋风的水袖静静扬弃浮华、喧嚣; 做自己,在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留白; 做自己,在秋日菊丛中畅饮醉人的醇酒
做自己,倾了俗世,倒了繁华。那些高贵的灵魂的歌吟—听,那是在召唤,让我们做回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高二优秀作文4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
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我一直挎这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是多么危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只有做自己意志的主人,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有许多人习惯寄希望与他人,例如将自己的梦想当成孩子的未来,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家人的身上,将自己的前途交给别人来安排,将自己的人生安全完全交给社会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多么愚昧又可怕的想法。这样做不但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同时还可能遭遇相反的恶果。一旦寄托依附的载体发生变故,结果可想而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断的自我提升,相信自己,能做到,能做得更好,就一定能傲立群雄!
做最好的自己高二优秀作文5
铺纸,研磨,挥毫。氤氲出一片水墨的天地,是谁家清脆的马蹄声在青石板上四散开去,是谁家的约定,淡淡燃尽?在一片嚣喧之声中,我只愿做自己,不受世俗的羁绊,不盲从他人的脚步。
当少年手中苹果手机左拥右抱,当英文考试取代中国古典书籍。我要做自己,聆听内心的声音,沉迷于古典文化,步入千年前的唐风宋雨,品茶兴铭。
在诗中,我找到了自己,懂得了如何做自己。
我爱诗,爱那绮丽的句子,爱那清高的意境。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离别,调金清石怨,吟风花月夜,天下只应我爱,世上唯有君知。
诗中,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有“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的夏,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的秋,四季之间,虫鸣之声,都在诗中。能够让二八女子执红牙板清唱离愁别恨,闺阁哀怨的是诗,能够让关西大汉执铜铁板琵琶吟唱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的是诗。试问,有哪国的汉字有如此多的内涵。
如此精妙的文字,如今的年轻人早已远离。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是金钱利益,是“马诺”的拜金主义,是伊朗的石油之争,是大学排名造富。
可多久,我们忘记了流浪?
忘记了,三毛在大漠中自我放逐;忘记了庄周在利诱面前持杆不顾,在清风明月之间,与心相追逐;忘记了李白天姥山下的神游,在山清水秀之间,倒行骑驴。他们都是流浪者,他们都是不羁者,他们都做了自己。
而且,他们都是古典文化中的灵魂,诗中的奇葩。
我要做自己,保持洁净的心灵,静一片花开花落,漫看云卷云舒。在我眼中,功名利禄及盛世的风雅都不及我心中的明月干净,不及诗中、书中、画中的爱与真情。
其实,内心的声音,那真实的声音从未消失,中华的文化不会消亡。
抱一壶清茶,倚一棵古槐,天空纵无白云朵朵,无驯鸽飞过。但我能够听到,那个哀怨的宋朝女子淡淡的吟唱,那个多情的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感伤。因为我真正做了自己。
常常听到"做最好的自己"的说法,有点像心灵鸡汤,听起来也确实励志。不过究竟什么是"最好的自己"?是别人眼中"最好的自己"?还是自己心里"最好的自己"?是被欲望淹没的那个自己?还是心如止水的那个自己?抑或是看破了红尘但挣脱不了欲望的那个自己?"最好的自己"是否真的最好?
"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他们在追寻什么?"人生应该追求什么?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人生境界究竟孰高孰低?
王国维是个特别有成就的人,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前无古人的建树,49岁时颐和园昆明湖自尽,不过,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论及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第一境界"形容苦苦追寻者,人海茫茫,学海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上下求索,登高望远,才能找到目标和方向。
"第二境界"形容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奋斗者,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无怨无悔。
柳永的《凤栖梧》值得回味:"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形容成功者的喜悦,百思不得其解之后豁然开朗,苦修之后的顿悟,情不自禁感叹"原来如此",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不费工夫的工夫才是真正的工夫。若非经历"西风凋碧树",曾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找到了真爱,又怎能"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而"终不悔"呢?没有无怨无悔的付出,又怎能见到"灯火阑珊处"的美人呢?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用来衡量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固然绝妙,但也只局限于"学而知之者"与"困而知之者",对于"生而知之者",对于"困而不学"、"学而不知者"并无特别的意义,对于不追求外在成就的自身成就者也没有特别的意义。
其实,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人真正的成就是自身成就。人生在世,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有什么不如意必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己"这两个字意味深长。"自","鼻也",是自我、自己、本身,是开始、起源,是自然、本来,是"从"、"由"。"己"是自己、本人。
作为一个人混迹于茫茫人海之中,撇开功名利禄的考量,率性扪心自问,区别于芸芸众生的所谓境界,大体可以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觉醒的层次,第二层次是自觉利他的层次,第三层次是自在的层次。
王国维所说的三种境界都属于觉醒的层次。人开始觉醒便有了思想,烦恼源于思想,便会"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便会懂得坚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终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觉醒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意味着有意识地思想,有意识地行动。学会问为什么?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我想干什么?我想怎么干?怎么面对各种艰难困苦?
觉醒不一定有成就。觉醒是自我成就的开始,觉醒的人可能是一个豁达的人,也可能是一个自私的人,一样有烦恼,一样困于现实。
觉醒然后有努力,努力然后有坚持,坚持然后有结果。话虽那么说,但成功并无定式,结果也不一定出现,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觉醒的终极意义在于对不确定性处之泰然,无论顺境逆境,无论生老病死,都能够通透淡然,"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用张横渠的话说:"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人生境界的第二层次是自觉利他。
必须承认,很难客观地衡量利是否利他,甚至很难主观地评价他人的行为是否利他。不过,层次越高越难,不但难以衡量,也难以达到。不但要听其言,观其行,还要论其心,校其果。
最高是天地的境界,也最难理解,天行健,地势坤,不选择性施予,不分好人还是坏人,香花还是毒草,也不求任何回报,诅咒也好,赞美也罢,都一样。还是老子说的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其次是菩萨的境界,利益一切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听起来很美好,做起来很难,关键是善恶很难真正分得清,善作恶时恶亦善,恶作善时善亦恶。
真正做到利益一切众生,必须没有分别心,不偏私,首先是不自私,无我相,金刚经曾经说过,通达无我法的菩萨才是真的菩萨。无我意味着没有贪欲,没有欲望,是真正的大爱。有了无我相,才能有无人相,无众生,无寿者相,才能"不住色生心",不起分别心。
再次是随顺的境界。随顺当然不止孔夫子说的耳顺,也不仅仅随心所欲不逾矩,而是普贤行愿品中的"恒顺众生",六祖所说的"日用常行饶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生活中至高的喜乐是能帮助人,成就人,成就他人者最终必将成就自己。道理很浅显,相信不容易,践行更不容易,知而行之,知行合一,是自我成就的修行。《了凡四训》讲述的就是自己给自己改命的修行故事。
第三层次是自在的层次。
本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追求好也不追求坏,做自己,做回自己,不追求自身的完美,不追求在人前做最好的自己,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和光同尘,自然而然。
事业追求的境界与自身成就的层次,虽然有交集,但并不在一个纬度,很难形成共识。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愚者见愚,高低,好坏,善恶,也没有分界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善恶很难区分,古人有个说法诛心,"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论心论迹究竟怎么论法,都是难题。
有大知有小知,有小年有大年,生命的长度有人用寿命衡量,有人用子孙绵延衡量,也有人用天地的生灭衡量。
尺子不一样,衡量的结果当然不一样,所谓境界与层次亦是如此。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井蛙不足语海,夏虫不足语冰,这话说得有些满,"一沙一世界",大有大的世界,小有小的乾坤。
他人的风光无法羡慕,他人的成就无法学习,每一串汗水换每一个成就,风光的背后是艰辛,成功的背后是付出,幸福的背后是烦恼,潇洒的背后是无奈,无我的背后都是自我。
他人的人生无法效仿,尽量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自在的自己,自然的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能止,能定,能静,能安,心无挂碍,怡然自得自在。
*封面图片盗自珍珍黄老板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080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比
下一篇: 有用和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