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总第三百四十八期陈毅安——无字家书

食养人 2023-07-24 13:08:16

点击蓝色

“如果哪天我不在人世了,我就会托人给你寄一封不写任何字的信去,你见了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陈毅安

一名革命烈士在去世半年后,他的妻子收到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着她的名字,字迹还是丈夫熟悉的笔迹。满心欢喜的妻子,抽出信纸展开后,却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信纸空白一片,一个字也没有。陈毅安的“无字书”,至今还感动着不少人,虽无一字,背后的故事却直击心灵深处,久久不能平静。

陈毅安,湖南湘阴人,曾立下赫赫战功,与此同时,同样被后人熟知的,还有他写给妻子李志强的红色情书,与那一封包含不舍和大义的无字书。

1929年1月4日,井冈山面临着敌人多达21个团的围攻。危急形势之下,朱德和毛泽东、彭德怀等开会决定,红四军全部主力出井冈山,向赣南地区挺近,伺机建立新根据地。而红五军则负责留守。此时的陈毅安因为腿伤无法行动,也被留下,并担任参谋长一职。但情形日益严峻,陈毅安最终被送回湖南老家,与妻子有了短暂的团聚。1930年6月的一天,陈毅安收到了一封彭德怀的亲笔信,询问陈毅安伤情,是否可以归队。虽然腿伤还没完全恢复,但是陈毅安在收到信的第三天就收拾行囊离开了家。此时新婚不久的妻子李志强已有身孕,可是陈毅安还是没有留恋,吻别妻子又给母亲磕了三个头后毅然动身。在一次战斗中,陈毅安带着警卫排朝着枪声最猛烈地方支援。这一次,敌人的机枪击中了陈毅安,他的腰部中了四弹,整个身子几乎被拦腰打断。牺牲时年仅25岁。

这封无字书,是革命烈士陈毅安与妻子最后的诀别,一封姗姗来迟的信件,连接的是深沉的爱与无怨无悔的忘我精神。简单的一页素纸,却有撼动心灵的力量。一页无字书,是儿女情长,也是家国大义,是一座丰碑,也是一种传承。历史风浪翻涌而过,但陈毅安的无字书仍旧让无数人泪目。无数英雄先烈舍小家为大家,为的是理想中的中国,而我们能够告慰先烈的,是继续负重前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踏实实走下去,才能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往期回顾

总第344期|风俗厚,人才出——《梁启超家书》

总第346期|一封迟到二十一年的家书

总第347期|转寄文墨,见字如面

主编:吴倩 薄雯雪

文字:静世杰

排版:郭丽华

图片来源:百度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这封信,空无一字……

95年前

陈毅安寄出了

一封给爱人的信

字里行间

尽是炽热的 情感


这封信

一面书写着

汇入革命浪潮的热血


即将从黄埔军校毕业的他

像把子弹上膛的枪

革命豪情,蓄势待发



另一面则期盼着

一段感情的开花结果


与爱人相恋3年的他

将真挚的心意

落成坚定的求婚字句



然而

那一年的寒假

他们并未如愿结为夫妻

因为陈毅安已经踏上了

漫漫的革命征程


陈毅安个人照


对无产阶级革命有了新的认识


陈毅安年少时

便富有主见

家人建议就读政法专业

当时的他认为工业

才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转而报考了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在那里

陈毅安结识了好友郑延毅

郑延毅每隔几天就带来

《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政治刊物

与陈毅安一同细读、探讨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启迪下

原本坚持“工业救国”的陈毅安

对无产阶级革命有了新的认识


1922年1月17日

长沙第一纱厂发生了

震惊全国劳工界的屠杀事件

资本家为镇压工人的正义斗争

买通军阀省长赵恒惕

派兵枪杀该厂工运领袖黄爱、庞人铨

悲愤的工人、学生纷纷上街游行请愿

陈毅安也投入了声援斗争


游行后

经郑延毅的介绍

陈毅安与毛泽东首次见面

毛泽东还打趣地说



他们彻夜长谈

陈毅安此前的迷茫

犹如剥笋般层层解开


他逐渐明白

书中只是一个小天地

窗外还有一个大天地

一个有为的青年

应当投身到“救国”

这片大天地中去

而加入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才是救国良方


陈毅安雕像


1924年

陈毅安正式成为

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并从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

分配至湖北汉阳兵工厂


作为党龄仅一个多月的新党员

陈毅安在兵工厂开展工人运动中

展现出了出色的斗争策略

如故意出废品、让机器空转

或使得生产流水线瘫痪等


随后

湖北省委决定派陈毅安

到黄埔军校学习

意将这位具有学生运动

以及工人斗争经验的年轻干部

培养成出色的军事人才


在黄埔军校的半年里

陈毅安也不忘给爱人写信

他在信中倾吐革命理想

革命的心,已然坚定


奔往革命燃烧的方向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

陈毅安并未如开头的信中所言

回乡迎娶心爱的姑娘

而是奔往了革命燃烧的方向


他先后参加了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并投身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


毛泽东在马背上

吟就的《西江月·井冈山》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更是展现了黄洋界保卫战中

陈毅安创下的辉煌战绩


毛泽东手书《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8月

红四军主力的湘南行动失利

随后转移至桂东

身在井冈山的毛泽东

决定率领三十一团第三营

前往桂东迎接红军大队

并令陈毅安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湘敌乘虚向井冈山发动“会剿”

陈毅安得此情报后

日夜兼程直奔重要哨口黄洋界


8月30日清晨,云雾消散

黄洋界山脚下的敌军发起进攻

敌方兵力虽多

但由于草丛中插满了竹钉

敌军也只能一个个地

缓慢匍匐前进

无法施展快速进攻


待敌军进入有效射程内

陈毅安一声令下:打!

步枪、鸟铳一起发射

滚石、檑木同时向敌阵倾泻

大批敌人或死或伤


黄洋界保卫战


激战一上午

一直坚守在前线阵地的陈毅安

率领红军共击退敌军三次进攻

可敌军进攻之心不死


直至下午四时

陈毅安命令将红军仅有的

一门刚修复的迫击炮送至前线

他亲自校准目标

向敌军连开三炮


第三炮正好落在敌方的指挥所

炮声隆隆,烟尘滚滚

吓得敌军以为红军主力已回山

随即仓皇撤离


黄洋界保卫战中

陈毅安指挥红军

以两个连击退敌人四个团

书写了人民革命战争的不朽篇章


陈毅安烈士之孙陈正烈带着外孙女在黄洋界远眺


在井冈山的革命岁月

纵使战斗环境恶劣

生活条件艰苦

但陈毅安给爱人写信坦言

他的精神还算是愉悦的

虽然相思之苦常伴依旧



井冈名言录(陈毅安)


1928年12月

湘赣敌军对井冈山发动

第三次规模更大的“会剿”

陈毅安在激战中不幸小腿中弹

还负伤坚持了三个多月的艰苦转战


由于腿伤未愈

陈毅安不宜继续战斗

组织决定让他回乡养伤

临走前

彭德怀还嘱咐道

伤好以后便回湘阴去

同未婚妻结婚

喜结连理


1929年桃花盛开的时节

为革命奔走的陈毅安

回到了家乡湖南


这对相爱六年

仅见过三面的恋人

终于喜结连理


陈毅安与李志强合照


1923年的暑假

他们初次相遇

陈毅安的妻子李志强

在当时留着一头齐耳短发

眼眸黑亮黑亮的

尽是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受新思潮的影响

李志强决心冲破

“妇女必须深处闺门”

“不许女子上学”等

压在中国妇女头上的思想枷锁

她考上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并与陈毅安实现婚姻自主


天上的明月

圆缺交替好几载

在他们分离的日子里

连结彼此的是

一封又一封的信


作为有觉悟的青年

陈毅安深知自己肩负重大使命

不能只“恋恋于儿女的深情”

他时常在信中鼓励李志强

要为革命事业发一分光与热



在诉说革命理想之余

他又会风趣地逗逗爱人



陈毅安赠给李志强的贺卡


相聚的时光

总是短暂

婚后不久

陈毅安家中来了

身着淡青色长衫的邓萍

他带来了彭德怀之邀

望陈毅安归队攻打长沙之战

深明大义的李志强

送别了陈毅安


一个月后

李志强来到红军指挥部

告诉陈毅安怀孕的喜讯

他激动万分



1931年3月

李志强收到了一封信

眼见信封上熟悉的手书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封

映入眼帘的

竟是两页素白的信纸


她将手中的信纸

翻来覆去地

看了好几遍

空无一字

真的空无一字

期盼瞬间化作泪水


李志强收到的无字信


原来

陈毅安生前曾与她约定

无字家书代表着

他已经不幸牺牲了

但李志强始终不愿相信


整整6年过去

依旧杳无音讯

李志强怀着一丝希望

给延安八路军总部

寄去了一封挂号信

询问丈夫陈毅安的下落

20天后

她收到了彭德怀的亲笔回信



彭德怀回信


早在1930年攻打长沙战役中

陈毅安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

不幸遭敌方重机枪扫射

腰中四弹,壮烈牺牲

年仅25岁


陈毅安与李志强的故事

定格在了这封无字家书

此前的五十四封信件

成为李志强一生守护的纸函


她将书信装进坛子

埋在了老家的大树下

从而得以避开战火

留存至今


陈毅安写给李志强的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毛泽东亲自核批了一批革命烈士

陈毅安位列第九

彭德怀也为他亲笔题词



彭德怀为陈毅安烈士题词


投身“大天地”

穿行于枪林弹雨的陈毅安

心中始终留有一方天地

与李志强相连


1961年

毛泽东与李志强初次见面

毛泽东告诉她

早在二十年代井冈山时期

陈毅安就从上衣口袋

拿出珍爱的照片给大家看

照片里的人儿

正是李志强的模样

便得知他们的恋爱故事


没有人生来英勇

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陈毅安深知

唯有投身革命

才能打开一个新世界

唯有自我牺牲

才能“建筑一个光明灿烂的国家”

正因有国,才有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9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