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易学的发展
先秦时期的易学有怎样的发展?
传统观点认为,易学的萌芽和奠基时期是在先秦,其代表性的作品分别是夏朝的《连山》、商朝的《归藏》、周朝的《周易》。而孔子正是在这三者的基础之上编撰出《易经》的。
其实易学的萌芽出现于西周初期,当时编撰的《尚书·洪范》、《周礼·春官·筮人》、《左传》、《国语》中都出现了对易学的记载。在春秋时期,人们对易的理解还大多停留在卜筮的阶段。但随着人们对《周易》了解的深入,以及诸子百家对易学的援引,使得易学开始脱离宗教巫术的束缚,向哲学方向发展。儒家的《易传》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由它开始,《周易》从卜筮术变为哲学,奠定了易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人们把以卜筮为主的易学称为“占筮易学”·,把以研究哲学思想为主的易学称为“义理易学”。当时的人们开始对I-筮产生了怀疑,于是开始引用《周易》的内容来论证人事,给吉凶占卜附以道德的解释,使其具有了道德规范的作用。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普遍接受了义理易学的影响,其思想在《礼记》、《论语》、《苟子》、《庄子》、《吕氏春秋》中都有所体现,这不仅成为战国时期易学的主流,更标志着义理易学的形成和成熟。其中以儒家、道家、阴阳家对其贡献最大。
汉朝时期有哪些人在用义理解易?
虽然汉朝的易学以象数派为主流,但是在民间仍有不少学者在对《易经》进行义理方面的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是费直,但他的著作已经佚失。随着义理易学地位的上升,费直的易学理论在东汉乃至魏晋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东汉时期,马融开始研究费直的著作,并将其分了章句,使其更利于阅读。马融的学生郑玄是一位今古文杂糅的经学大师,他不仅在象数方面颇有成就,还从义理方面对《易经》进行研究,并用费直的古文本,将《彖传》、《象传》与经文混合起来,这个版本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另还有一位义理研究的大师苟爽,他虽然也讲卦气、讲卦变,但是他更注重以易理来解释政治和人事。
马融、郑玄、苟爽对义理易学的传承,使其最终压倒了象数学派,成为占主流的易学派别。到了魏晋时期王弼继承该学派的时候,义理学派开始独领风骚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enjichu/410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隋唐、宋代时期易学的发展
下一篇: 易学发展过程中谁开创了象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