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易经》,不能不探讨《周易》通行本六十四卦的卦序问题。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序卦》,主要沿着“义理”的角度,通过诠释卦名的意义,对六十四卦前后相次的原因进行了揭示。后人曾对《序卦》的思想进行了详细分析,孔颖达《周易正义》曰:
其周氏就《序卦》以六门主摄,第一天道门,第二人事门,第三相因门,第四相反门,第五相须门,第六相病门。如《乾》之次《坤》、《泰》之次《否》等,是天道运数门也。如《讼》必有《师》,《师》必有《比》等,是人事门也。如因《小畜》生《履》,因《履》故通等,是相因门也。如《遁》极反《壮》,动竟归止等,是相反门也。如《大有》须《谦》,《蒙》稚待养等,是相须门也。如《贲》尽致《剥》,进极致伤等,是相病门也。
《周易正义》中所曰“周氏”,是南朝梁代人周弘正,其撰有《周易讲疏》十六卷。周氏以“天道”“人事”“相因”“相反”“相须”“相病”六种关系来阐释卦序之理,是在《序卦》基础上对六十四卦卦序内在联系的进一步揭示,对后人有着一定的影响。清人陈梦雷《周易浅述》曰:
《序卦》之意,有以相因为序,《乾》《坤》《屯》《蒙》是也。有以相反为序,《泰》《否》《剥》《复》是也。天地间不出相因相反
二者,始则相因,终必相反也.
陈梦雷的卦序相反相因说,当是直接受了周氏的影响而提出的。统观《序卦》,其以天地万物的生长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事物变化的相因相反的规律等,试图建立六十四卦之间因果关系的链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序卦》注重的是从义理上对六十四卦前后关系的系统构建,对于卦与卦之间象数上的特点,则缺乏说明。与《杂卦》相比,其对《易经》相邻两卦的相对之义,揭示也是不够的。故不少学者对于《序卦》并不认可,韩康伯曰:
《序卦》之所明,非《易》之缰也。盖因卦之次,托象以明义。
汉代学者受卦气说的影响,以阴阳二气说解释通行本六十四卦卦序之根由。《易纬·乾凿度》曰:
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故易卦六十四,分而为上下,象阴阳也。夫阳道纯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阴道不纯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阴也。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为上篇始者,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终始万物,故以坎离为终。咸恒者,男女之始,夫妇之道也,人道之兴,必由夫妇,所以奉承祖宗,为天地主也,故为下篇始者,贵之也。既济、未济为最终者,所以明戒慎,而存王道。孔子曰:泰者,天地交通,阴阳用事,长养万物也。否者,天地不交通,阴阳不用事,止万物之长也。上经象阳,故以乾为首,坤为次,先泰而后否。损者,阴用事,泽损山而万物损也,下损以事其上。益者,阳用事,而雷风益万物也,上自损以益下。下经以法阴,故以咸为始,恒为次,先损而后益,各顺其类也。
汉代学者的这个解释,以上经三十卦所讲为天地之道,以下经三十四卦所讲为人之道,可谓对《序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4,而其从卦的阴阳属性上重点阐述了乾、坤、泰、否、坎、离、咸、恒、损、益、既济、未济等十二卦在六十四卦卦序中的特殊意义,标志着汉代学者试图从象数规律上揭示六十四卦卦序阴阳消长之理,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关于通行本六十四卦卦序上的“象数”规律,孔颖达曰:
今验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即变。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是也。变者,反覆唯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之类是也。
所谓“覆”,就是将一个卦倒置而得到一个新的卦。所谓“变”,就是一个卦六爻的阴阳属性全变而得到一个新的卦。六十四卦按顺序每两卦分成一组,共三十二组,每组两卦之间在卦爻画上要么六交全变,要么自上而下倒置。可以说,“非覆即变”,可谓通行本卦序最大的也是最鲜明的规律。
关于卦序“非覆即变”的特点,后人又有进一步的研究。北宋邵雍《皇极经世书》曰:
体者八变,用者六变。是以八卦之象,不易四,反易者二。以六卦变而成八也。重卦之象不易者八,反易者二十八,以三十六变而成六十四也……大成之卦,正者八,变者二十八,共三十六卦也。
南宋张行成以邵雍易学为归宿,他在阐述邵雍上述观点时曰:
六十四卦,反复视之,三十六卦而已。此则八中藏六,体中藏用也。三十六者,四九也;二十八者,四七也。天道盈于七而极于九,极则退变。故乾虽用九,《易》不用九而用七。其三十六卦之中,不变者八,变者二十八。变者,反复视之,乃为五十六用。此则九中藏七,用之中亦以体藏用也。
又曰:
《周易》上经三十,下经三十四,反复视之,各十八卦,此三十六卦成六十四卦之理,自汉以来未有言之者,而文王孔子实先示之。观上下经用卦,与所分阴阳之数,则可知矣。
南宋杨甲、毛邦翰、朱熹、税与权,元代胡一桂等学者,亦皆继承了邵雍的卦序思想而又有所阐发。可以说,邵雍、张行成等人的研究,对我们深入理解卦形及卦变,有着积极的意义。六十四卦,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八个卦,无论自初爻往上爻看,还是自上爻往初爻看,这八个卦的卦画、卦名皆不变,仍是本卦,可称之为“不变”之卦——也就是孔颖达说的“非覆即变”的“变”类卦;其他五十六个卦,两两相覆而成二十八组卦,每组卦可以看成是共用一个卦画,自初交往上爻看是一卦,自上爻往初交看,则是另一卦,如此,相覆之卦可看成一卦,故有二十八个“变易”之卦。这样一来,六十四卦可看成三十六卦,而上经、下经各十八卦,正好相同。这对于人们深入认识《周易》六十四卦的奥秘,尤其是探究覆卦之间的关系,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enjichu/406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相覆之卦在卦爻辞的撰系上的联系揭示
下一篇: 爻辞与卦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