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主张遵循自然法则,按照自然规律处理问题,这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的一种表现形式。道家养生功法更是人类用大自然来保护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
子午功
道家养生功法,按照宇宙运行规律和自然法则行功,既顺从自然,又改造自然环境,更强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谐万物,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子午功实质上是在特定时辰中进行的修炼法。子时,是脏腑内部的调理工作从开始至卯时结束的一个过程,其工作是由大脑支配神经系统来完成的;而午时,是大脑需要暂时休息的时刻。因此到了中午人们感到身体有些倦意时,如果不及时休息一会儿(半个时辰至一个时辰),下午就会感觉疲劳。而所有不按照自然规律而长年体力透支的人,会积劳成疾,从而减少寿命,因此对于养生家来说,作息方式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九功、伏功(寒、暑功)
北方冬季的“三九”天寒地冻,南方夏季的“三伏”暑热难挡,当然也有部分地区四季温差不大。但是体质较差、体弱多病的人,在气候有任何变化时,都可能出现身体不适,在寒、暑季节里可能更为强烈。尤其是到了天气变化无常的时候,身体反应更为明显。雨雪天气,气压较低,阴气太重等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就是正常人也难免出现不适感。
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发现有多种自然现象会影响人类健康。为了健康生存,人类就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应对环境的变化,那就是在季节变化之际,适时地增减衣物,做好食物的补益,有效躲避不利于自身活动的自然条件,不断强身健体,更好地去适应环境。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实质上是在采用了以上的有效措施之后的运动,而绝非是在搞极限运动。
功家必备验方
古人云,武医同道,药食同源;医道通天,以食为先。
(一)服食五谷杂粮,服食精神食粮,服食浩然正气。
(二)生脉散:当归15克,麦冬10克,补骨脂20克,独活5克,蒲公英10克,甘草5克,炒白术5克,大枣3枚。
打成细粉,分成七份,每天服用1份,温黄酒送下,七天一副,连服五七三十五天。每年立春开始服用,一年一次。
(三)清心散:丹参15克,枸杞子10克,白菊花5克,紫花地丁15克,金银花15克,续断20克,地黄15克,葛根10克,山药15克。
打成细粉,分成七份,每天服用1份,温开水送下,七天一副,连服五七三十五天。每年立夏开始服用,一年一次。
(四)滋阴散:地骨皮20克,地黄20克,桂枝15克,覆盆子10克。女贞子15克,骨碎补15克,川贝10克,陈皮5克,炒山药30克。
打成细粉,分成七份,每天服用1份,温开水送下,七天一副,连服五七三十五天。每年立秋开始服用。一年一次。
(五)壮骨散:鹿茸10克,炒杜仲15克,炒黄瓜子15克,藏红花10克,续断10克,骨碎补15克,炒白术10克,陈皮5克,大枣粉10克,淫羊藿20克,桂枝10克。
打成细粉,分成七份,每天服用1份,温开水送下,七天一副,连服五七三十五天。每年立冬开始服用,一年一次。
经常练习道家养生功法可以做到:
春天精满(精髓满)精气足、精力旺盛、精神饱满,邪不可干。
夏天精满(精髓满)精气足、精力旺盛、精神饱满,湿不可干。
秋天精满(精髓满)精气足、精力旺盛、精神饱满,燥不可干。
冬天精满(精髓满)精气足、精力旺盛、精神饱满,寒不可干。
祖国医学有句名言:恬淡虚元,精神内守,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我们只有按照自然的科学规律,去解决问题,合理运用自然现象,和谐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人类自己。
武林中有名言为,“练武精医,百岁受益。”“练功不懂药,半辈子瞎胡闹。”在这里“药”还有另一层意思,这就是心与性的结合。笔者的几位师祖常年习练道家养生功法,均享以高寿。其中高虎臣先生享年136岁,师伯唐崇亮享年115岁。师父张道程享年100岁。取法先贤,气足神完。我们一定要虚心向前辈们学习,把武术健康事业推向高潮,为人类健康做出努力!
道家养生功法乃是由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创立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后世的中医养生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据说它有相当神奇的效果,正确练习能使人转弱为强、返老为少,不但可驱除疾病,恢复健康,还能补脑养神,增长智慧。那么今天的宗教文化就为你介绍,传承千年历史悠久的道家养生功法。
你可能喜欢》》念心经有什么作用
道家养生功以收心求静为基础,这叫做修性;以养精固本为归宿,这叫做养命。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故此功称为性命双修养生功。这是本功区别于其他气功的根本之点,也是它有特殊养生功效的原因所在。
道家养生功法之功法概述
道家功祖述老庄,《道德经》说:“虚其心,实其腹”,“专气致柔,能归婴儿乎”。道教循之,创胎息法。唐代司马承帧又提倡“存想”,即存我之神,想我之身,达到入静之境,且用意念导气运行,这是后来“金液还丹”、“大小周天”等功法的滥觞。
道家功以长生为目的,主要有正一、全真两大派,两大派分若干宗派,两大派外也还有若干小派。各派在其功理、功法方面也各具特色。尽管如此,无论何宗何派其修持功夫都以炼养阴阳、性命双修为第一要义,都以返朴归真,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都以延年益寿和长生不老为最终目的。
道家功的理论体系,没有佛家那样严谨,也不像佛家那样对气功名词、概念予以诠释。加之道家功理多用隐语,导致很多名词涵义、概念含混不清。晋代之后,许多道教学者在理论改革时吸收、借鉴了佛家功法理论,道家功才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道家功非常注重个人的实践,数千年来,为了寻找行之有效的功法,许许多多的道士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据说五代道士吕洞宾为练开天目穴,进行了极其悲壮的实验,三千弟子死去八百。可以说,道家功法体系就是在不断吸取这些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道家初期的功法比较简单,除老子倡导的守一法再就是庄子宣扬的心斋、坐忘、踵息、吹嘘呼吸和熊经鸟伸之类的仿生导引功。道教成立后,出于宗教目的吸收了许多古老的养生术和所谓“仙术”,并在总结古老气功的基础上创编了一些具有道教特色的功法后,道家功日益丰富多彩,成为气功史上的一条主流。
健康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和最宝贵资源。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最好的养生功法,希望对你有用!
最好的养生功法
一:左右开弓似射雕
功效:有效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并有利于矫正驼背、肩内收等一些不良姿势,很好的预防肩颈疾病。
锻炼部位:下肢肌肉、前臂、手腕、指关节、背部、肩部、颈部
二:双手托天理三焦
功效: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切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部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锻炼部位:腰背、颈部、肩部
三:五劳七伤往后瞧
功效: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颈力牵张作用,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诸脏腑,转头动作可以刺激大椎等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还能增加颈部及肩关节:周围参与运动肌群的收缩力,增加颈部运动幅度,活动眼肌,预防眼肌疲劳及肩颈等背部疾患,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
锻炼部位:头颈、眼、肩关节
四:调理脾胃须单举
功效:通过一松一紧的上下刘拉,可以牵拉腹腔,对中焦脾胃起到按摩的作用;该势动作使脊柱内各椎骨间的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了锻炼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肩颈疾病。
锻炼部位:脊柱、颈部、肩部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功效:两腿下蹲,摆动尾闾,可刺激脊柱、督脉等,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达到舒筋泄热的目的,有助于去除心火;在摇头摆尾过程中,脊柱腰段、颈段大幅
度侧曲、缓转及回旋,可使脊柱的头颈段、腰腹及臀、股部肌群参与收缩,既增加了颈、腰、髋的关节灵活性,也发展该部位的肌力。
锻炼部位:腰腹部、臀、股部肌群、头颈,髋关节;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功效:通过大幅度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及阳关等穴,有助于防治生殖泌尿系统的一些慢性病,达到固肾壮腰的目的;通过脊柱大幅度的前屈后伸,可有效发展躯干前后伸屈脊柱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同时对于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用,可以改善其功能,刺激其活动。
锻炼部位:腰背部脊柱肌群、上肢肌肉
七:背后七颠百病消
功效:脚趾抓地,可刺激足部有关筋脉,调节相应脏腑功能,同时颠足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和;颠足而立,可发展小腿后群肌力,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落地震动,可轻度刺激下肢及脊柱各关节内外结构,并使全身的肌肉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复位,有助解除肌肉紧张。
锻炼部位:脊柱、足底肌肉、韧带,小腿后肌群
八:攒拳怒目增气力
功效:该势动作中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经,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该势动作两腿下蹲,脚趾抓地,双手攒拳、悬腕,手指竹节强力抓握等动作,可刺激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脉,同时可使全身肌肉、经脉受到尽力牵张刺激,长期锻炼可使全身肌肉结实有力,气力增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gong/577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道家正统功法丹道周天功完整版下载
下一篇: 道家功法入门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