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运动健身 >> 气功养生

道医“灵”、“便”、“验”的神治技术

道医 2023-06-24 17:51:48

道医的发展是以人类个体生命“长生久视为内容核心,在自身修炼中,又提倡 “济世度人”。在给人类个体生命的施治中突出“养生调理”为主的原则。在施治过 程中要求最后一项才可用药,在用药过程中既以用膏药的外敷为主,以内用的药汤为 辅,在施治用药中突出三个字原则:即“灵、便、验”,在当时的社会时代,突显其道医特色。

从“灵”的角度,即是须有“药到病除”的效果,如道医对“蛇盘疮”的治疗, 现代医学称之为带状泡疹,用道医的截法治疗效果至今非常实用,疗效满意,如张居士入庙进香(2006年),言及腰部出现红点斑疹,且伴有阵发性灼痛,去医院断诊为 带状疱疹。静脉输液十余天,停药后继续复发,然用道医截法治疗即在两肋患处用梅 花针叩点击,然后用手指挤出血为准,再用火罐拔出血后用调制过的雄黄膏涂上患处 立即止痛,两天内病愈。方剂即买一至二钱雄黄粉配调凡士林油内即可。

至此道医常备用雄黄粉,硫磺粉(熟)密陀僧粉,冰片粉与凡士林油调合成膏, 装瓶随身携带,常治一些蛇虫咬伤及无名痛痒。又可治疥疮、湿疹,癣类脚气等。从 “便”的角度即道医突出取药方便,随处可取,而且各地的山坡野岗都有生长的药 材。如“马骨朵花”,中医学名即“白头翁”,用其鲜草捣烂与鸭蛋清拌勻,糊于患 处用布包好,治“肩周炎”及严蜇关节风湿肿痛,效果非常满意,其时间约24—48 小时,以见患处有水泡出现为准,把药拿下,用针挑其水泡出水,然后消毒,莫使其 感染。

道医在临床方剂上突出一个“验”字,而所谓的“验”即是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成方组合。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多寒湿,人们在酒后茶余因图一时快意,不小 心的时候,因汗后躺坐于风凉处,而因风湿而造成关节及腿背有阵发性骚痒及酒后或 酸痛难忍。道医在治疗这样风痹类疾病突出用草药中的祛风解表药物,如:防风、艾 叶、透骨草、用这几种草药煎水洗澡,至水中带有一定浓度。以象浓茶样为准、温度 尽量约近五十度左右,浸泡其中使其大汗淋漓,隔天一次,反复几次即可痊愈,此种 验方,药物取料非常方便,而且突显其灵验效果,花钱很少,便于在民间流传。

熊春锦《道医学》入门导读

熊春锦《道医学》入门导读

道医学基本理念:

道家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道家文化,分为:“文道”,“武道”。

道家的“文道”,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体系庞大的文化系统。

道医学,就是道家“文道”中的五术之一。

道家五术,分为“医”、“卜”、“星”、“相”、“山”五大门类。

道医学,名列道家五术之首,是道家历代修真者的必修课之一,也是道家法脉承传中代代相继、口传心授的重要内容。只是由于法脉承传秘授的特点,多以手抄本和口传相续,所以历史上鲜见文字专著流传于世间。

道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道医学的内容,长期以来在道家内部的不同法脉之中师徒相授,代代相传,为人民健康的预防、治疗和保健贡献着力量。

道医学,是修身修真者在世间“广施方便,救死扶伤,德化众生,积行累功”的重要工具。古往今来,道医学可以说是最接近人民大众的一门医学,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道家人物布施医道、起死回生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道医学,以“药物便易”、“方法简便”、“疗效可靠”而著称于世。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流传几千年而不颓,逐步发展成独立的医学体系。

从事道医的基本条件:

道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由于是一种自身实证基础上的医学技术,它已经超越世俗“眼见为实”智能认识论的限制,是人体生命科学中必须跨越太极阴阳相互之间的障碍和制约、自由穿越太极弦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的学科,是一种深层次高领域的生命医学领域。

真正上乘的道医学,都必须在本身进行系统内功修证的基础上,证至相应的层次和阶段,然后经过上师的心传印授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以,道医学历代都是师徒承传,理论和方法只限于笔抄纸录,口诀相延,不付梓印。虽然其中许多方法,在历史长河中也与世医相融交汇,但是其中根本的精华,仍然深藏法脉之中,不易被世俗所掌握,故而历史上鲜有道医学这方面的专著论述。

道医与世医(道家将国医或中医称之为世医),都是同源共脉,都源自于自然大道。古有:“岐黄源于道”之说,此言非虚。

世医,根据道的易理、阴阳、五行、气血理论而阐发。这些显性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利于世俗中,纯以后天智能进行学习掌握和运用。他们只需“为学日益”地掌握文理精义,即可临床应用医术。

道医,必须隐显、阴阳理论和实践集于一身,能够洞穿太极弦,显性和隐性同步掌握,才能将道医学运用于临床实践。

所以,相对于世俗中的医学而言,道医学是比较难以全面掌握和应用的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

必须依靠医者本人坚实而且系统的“清秽识”、“净浑血”、“化浊肉”而进行精炁神内功修炼为基础。

必须具备自由启动和调用隐态质元、物元、体元的真实本领。

道医与世医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

对“精”、“炁”、“神”这三大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之间的差别,是道医与世医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

世医,对人体“精”、“炁”、“神”的认识,只停留在“精”与“气(炁)”的理论认识层面和理性智识掌握的范畴中。

道医,既有理性认识,同时也对“精”、“炁”、“神”具有自身内环境实践的直接感性认识。在双重认识、整体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掌握。

道学内部,存在着2500年前的修身“守一”和2500年以后修真金丹两种研究和实践方法的不同。

2500年以前的修身“守一”法,是以“神”帅“炁”和“精”的一种方式。

近2000年以来,则是一种以“炁”帅“精”而进“神”境的实践方法。

方法的不同,是因为人类离道失德日久,后天智能过度强化,难以去脑从心、去心从性、明心见性的客观情况所制约,而必须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

道医学与世医学基础理论特点的不同:

道医学,建立在以甚为深邃的洞察力内证,运用自身的深度静定慧观,对生命进行长期全面而细致的观察,根据观察所得而逐步建立起人体医学理论基础。

世医学,在历史上则是继承和运用道医学中的这些基础理论,仅以智观加以学习和运用发展。

中医学,发展至现今,已经偏重于单纯的智观性发展和丰富,甚至将道医学中经过慧观所取得并且建立的基础理论,大部分轻率地当作糟粕抛弃掉。

例如:在一个时期阶段中,全面否定阴阳、五行学说,摒弃三魂七魄学说,甚至否定经络学说、气机学说等等。将中医学的灵魂抽离抛弃,全面向单纯的智观领域发展。这种现象,在道医学领域是不可能发生的。

道医学,注重智与慧同观研究实践任何事物,而且将慧观所得作为指导智观的基础,是“慧智同观”研究医学的一门学问。

道医学的学习与掌握,首先在于对传统理论的全面继承,而不是轻率地否定,盲目地发扬。道医学,诞生于道家修身修真者数千年以来以自己的性命为试验室进行长期反复的研究和实践,首先在自己身体之内进行全面归道性转化实践,探索有质无形的“精”、“炁”、“神”与形体中有质有形的“识(智识)”、“血(体液)”、“肉(器官组织)”之间的本质关系,成就了千千万万的祖先,使他们步入真人的行列,并且同时产生了道医学。

自然大道的顺变演化过程:

虚化性,性化炁,炁化神,炁化形,形生而产生万物,物形一旦形成,由于有形体的屏蔽作用,道的炁能量在形体内最易滞塞不通。

自然大道的逆向回归过程:

形化炁,炁化神,神化性,当进入虚明境界后,虚实相通,就能穷通万物而复归于道。

人类对道、对自然的认识,必须经过的六个正确过程:

体于物而知“身”;

体于形而知“炁”;

体于炁而知“神”;

体于神而见“性”;

体于性而知“虚”;

体于虚而归“道”。

在这六个阶段和过程之中,人类绝大部分固囿在一个“体于物而知身”的初级阶段和过程中。人们通过逻辑思维后天的智识观察、研究和实践对自然万物的探索,从而逐步明白、知晓我们人类自己与万物之间的辩证依存关系。但是,对“万物皆有炁,万物乃一物”的真理,如果不进行内证,产生高质量的系统而可控的灵感慧性思维,就不知道还要研究和实践多少年才能产生真知形成共识。

道家修身修真者与世俗不同,他们运用的方法是性慧主宰下的灵感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同步“穷通塞之端”。炁的滞塞,既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障碍,也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运用三因理论研究这个炁“塞”的真正原因所在,探索解除这个闭“塞”不通“因”的转归。这个“端”,就是打开“塞”的根本源动力,也就是暂时看不见又摸不着但是实际又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炁”。

炁,是生化之源变化之端。炁虽然不可见,但是它却决定着形的成败、生死与活力。

道家修真者的“体于物而知身”,首先是以诚信之心承传着祖先们的成功经验,是一种显隐高度结合对炁的全面实践。

穷通塞之端,体形炼真炁,修心归虚明,回首返先天。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这是修真者必然的正确的实践过程。

体于身知炁,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艰苦历炼修持过程,也是掌握道医学的基础。

医者境界的界定标准:

知精者,可为常医。

识炁者,可为良医。

达神者,则为神医。

这种根据内修水平确定道医学识层次的分类方法,与世医有着根本的不同。

“虚实相通,一体掌握”,才能真正全面地掌握道医学的精华。

道医学,以道德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宗,以经络学、藏象学为基础,以“气血”为理用。尤为突出对炁的灵活运用和调整,把握这一生化之源、造化之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这一点,也正是被现代医学所忽视的根本所在。

治疗方法侧重的不同:

世医学,对人体健康的恢复和保持,侧重于运用药物、针灸等等各种方法对人体的精炁神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动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道医,则是根据“万物皆有气”的原理,在同时运用世医方法的基础上,直接调集各类相应的“气”进行灵活运用。

对人体内的气机,清除病气、浊气、邪气,补充生气、清气、正气,使机体中的精炁神恢复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对疾病的认识和病因机理分析的不同:

世医,只重视二因,即内因和外因的致病作用。

道医,对疾病的认识,则重视三因,即本因、内因和外因。

这,也是道医学与世医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本因,是指一点灵光在历史时空中携带而来的致病因素,它们是能在体内逐步释放,并且与内因和外因密切协同作用,从而产生疾病的因素。

本因,是一种以全息信息方式储存并且携带的,以炁的方式客观存的致病因素。

现代医学,已经从微观领域发现了DNA遗传基因病因携带现象,但是要发现慧观中疾病的全息携带现象则尚需时日。目前的科学研究方法,还暂时难以真正全面地进入“炁”的领域之中。

疾病预防与治疗的侧重不同:

世医,偏重于对内因和外因研究和应用。

道医,非常重视本因、内因、外因这整体三因的协调性研究和应用。

道医学的医疗方法和侧重点:

“上工治未病”,防胜于治,化优于堵。

道医学,将预防和化解三因对人体的作用力作为重要医疗方法。

道医学,还非常重视外环境各种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调整化解。

运用道家五术之“山”术中的“风水学”,对阴宅、阳宅这些外环境进行巧妙处理,常能使许多慢性疾病加速治愈或者不药而愈。

运用“万物皆有炁”的基本原理,运用各种方法调适和营造良好的炁场环境保持和维护人体的健康。

总结:

简而言之,道医学与世医学同源同根。

世医学中所具备的内容,道医学中都存在着。

道医学中的内容,由于理义更为深奥,有许多内容并非世医所能完全理解与接受,所以仍然保持着它自身的独立性,在道家内部承传。

另一方面,数千年以来道医学与世医学互渗交融,众多的内容早已同化于世医之中,我们从世医名著的大量名词术语中即可见一斑。只是各自阐释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今人的阐释由于缺乏自身内证的体验,其中也不乏许多曲解之论误导后进者。

今人如想进行道医学的实践,如果在掌握世医学的基础上步入,也不是非常艰难的过程。

例如:医用古汉语、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腧穴学、经络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等知识,都是进入道医学的基础。

寄语:

《道医学》一书,将在各篇中对世医所未能论及的相关理论方面,根据作者师传和实践所得作进一步的介绍,以飨读者。

《道医学》 作者,幼承家学师传,蒙师心传道医心法,从事道家佛家内功修证和临床医学实践数十年,进行传统内功和医学教学工作数十余年,对道医学的博大精深和至简至易颇有一些深刻的感受。作者有感于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和医林繁荣昌盛的时代需求,所以不揣冒昧,将个人从医治学的所得尽呈于杏林同仁,希望有缘者皆能步入道医学的殿堂,真实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救世济危,造福人类。

北京白云观道医馆的馆外墙面上挂着道医们的简介主要治疗疾病等,哪位好心人知道都有什么

白云观秉承古老的道教医学传统,以发扬药王“大医精诚”所体现的仁心仁术、慈爱为本、一视同仁的精神而创建道医馆,为广大信众服务。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为万物之根本,万病皆因阴阳失衡而生。《内经》云:“治病必先求于本”,道医馆治病重在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并融入道教摄生养命之精华,发挥道医之特长,集药物、针灸、正骨按摩、养生等综合治疗方法为一体,使前来就诊的患者已病痊愈、未病不生,医馆全体医生虔诚祈祷白云观神灵保佑十方善信身体健康,同登寿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gong/577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