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偏方秘方
大青龙汤临床新用解析
处方来源 汉·张仲景《伤寒论》。药物组成 麻黄12g(去节),桂枝4g(去皮),甘草5g(炙),杏仁6g(去皮、尖),生姜9g(切),大枣10枚(擘),石膏20g(碎)。功能 辛温解表,兼清里热。常规用法 上7味,以水9L,先煮麻黄减2L,
2023-09-2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肾系疾病的医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用于治疗湿与热合、互结于里的湿热发黄早期。笔者临证用此方加减治疗急慢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等肾系疾病获良效,现报道如下。1 急性肾炎案例
2023-09-2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辩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过敏性鼻炎和小儿湿疹,并观察疗效。结果: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过敏性鼻炎和小儿湿疹后,病情缓解或治愈。结论:用麻黄连
2023-09-21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临床确诊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患儿33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应用咳喘灵冲剂治疗,观察组18例应用加味
2023-09-21
试析大黄附子汤的作用机制与临床运用
[摘要] 对大黄附子汤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运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机制与下法较其他治法,具有更为广泛而快捷的宣通脏腑经络,调理气血阴阳等全身作用有关,也与大黄、附子等药物“无所不至”、“无坚不摧”的特性,以及配伍后的减毒增效有关。根据中医的标本缓
2023-09-2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新用
方药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功效:解表退热,除湿止痒。方药组成:麻黄2两(去节),连翘2两,杏仁40个(去皮尖),赤小豆1 L,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1L(切),生姜2两(节),甘草2两(炙)。服法与禁忌:上药8味,以水1斗,先煮麻黄
2023-09-21
漫谈大黄附子汤,读大黄附子汤之我见
大黄附子汤载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篇,是治疗冷积便秘而正气未虚证的代表方剂,具有温阳散寒、泻下冷积之功。因此,本方也可说是温下剂的代表方。唐·孙思邈在本方的基础上创制了六个方剂,所针对的病证虽然亦属于里寒积滞,但脾阳损伤明显,属
2023-09-2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运用
[摘要] 本文总结分析了近10年来《伤寒论》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应用,发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适用于急、慢性荨麻疹、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奶癣、周围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且疗效显著,临床上只要辨证施治,均可以达到异病同治的目的
2023-09-21
龙胆泻肝汤合大黄附子汤治疗妇科病举隅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精髓,有是证用是方,也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基础。笔者临证采用龙胆泻肝汤合大黄附子汤治疗多种妇科病中医辨证属肝经湿热、上热下寒者,每获良效。现举三则验案报道如下。1 盆腔炎案例1:患者,女,32岁,农民,2011年10月
2023-09-2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方中以麻黄汤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
2023-09-21
麻杏石甘汤治疗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就麻杏石甘汤治疗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流感病毒支气管炎患者68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34)和观察组(n=34),给予
2023-09-21
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 分析麻杏石甘汤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进入我院的10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2023-09-21
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痹证的典型病例
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文中明确指出其针对病机为“寒”,即寒实证,大黄附子的作用是温下。胡氏[1]认为,凡偏侧痛用该方加减治疗均有效。受此启发,笔者近年
2023-09-21
中药龙骨是什么,龙骨有哪些有哪些作用和功效
中药龙骨是什么?龙骨,又称白龙骨(《别录》)。呈骨骼状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至淡棕色,多较平滑,有的具纵纹裂隙或具棕色条纹与斑点。质硬,砸碎后,断面不平坦,色白或黄白,有的中空。关节处膨大,断面有蜂窝状小孔。吸湿力强。无臭,
2023-09-21
桂枝茯苓丸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桂枝茯苓丸对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住在我院妇科被初步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服用桂枝茯苓丸方临证
2023-09-21
桃仁承气汤中药灌肠治疗骨盆骨折
腹胀、便秘是骨盆骨折后老年患者胃肠道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它是由高龄、创伤、疼痛、长时间卧床等因素引起的。若患者骨盆骨折后数天不能自主排气、腹部胀痛、胃纳不佳、便秘,则会引起腹胀,膈肌上抬,运动受限而引起呼吸困难,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延
2023-09-21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寒湿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应用于寒湿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寒湿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5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生
2023-09-21
祛痒消疹汤治疗皮肤疮疹
皮肤疮疹为常见皮肤病,多发于夏秋季。中医认为多由于平时嗜辛辣、燥热、饮酒,加上夏秋天气炎热,很容易发病,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不便。作者根据发病原因和症状,创立“祛痒消疹汤”,临床应用疗效较好。 方药及用法:射干、牡丹皮各13克,白蒺藜9克
2023-09-21
十枣汤临床新用解析,十枣汤医案举例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功效 攻逐水饮,下其里结。方药组成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10枚。服法与禁忌 上3味等分,分别捣为散。以水1.5 L,先煮大枣10枚,取8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1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之病
2023-09-21
十枣汤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十枣汤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十
2023-09-2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偏方秘方热门文章
1
中医治心篇:情志病常用方剂
2
张仲景的补虚名方,专门调理虚劳,身体虚弱的人
3
王四进经方讲座-64-四圣心源劳伤解:精遗遗泄
4
手淫伤精、梦遗、阳痿、早泄、失眠用经方辨证论治
5
详细讲解:8个化痰方剂精细诠解
6
高手临床:10个经方经典案例故
7
民间一绝:新开五行治大病,十九安穴一用灵(针摩掌奇)
8
一个古方,治疗眼疾,还有益寿延年之功(六黑丸)
9
中医感冒指导图
10
遗精、纵欲、手淫病者,伤精恢复三大阶段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