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
功效 攻逐水饮,下其里结。
方药组成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10枚。
服法与禁忌 上3味等分,分别捣为散。以水1.5 L,先煮大枣10枚,取8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1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之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经方方论
本方药有甘遂、大戟、芫花、大枣4味组成。功效峻攻逐水。治疗水饮蓄留胸胁而成积癖痼疾,用之捷效。作为峻攻剂易伤胃气,所以方中配大枣10枚,补脾益胃,甘缓解毒,又可缓其泻下之药势,故名“十枣汤”。特别是方中甘遂、芫花、大戟泻水峻猛,取效迅捷,宜先小量,缓缓加量,不可骤然大量,过则损正。在服药方法上亦可间断性服用,或配扶正之药参与其间,攻补交替进行。现在已做成丸剂,或胶囊制剂服用,免于对胃肠黏膜的刺激而带来伤害。方后注“强人服1钱匕,羸人服半钱”,正是说明这一点。
经方新用
●十枣汤治疗渗出性胸膜炎。
●十枣汤加皂荚10g,杏仁12g,白芥子10g,苏子10g,治疗留饮咳喘,痰浊壅盛。
●十枣汤加大腹皮30g,枳壳12g,厚朴20g,莪术15g,白术18g,治疗肝硬化腹水。
医案举例
例1 患者,男,29岁。素体健康,自京务工返家,身感疲倦,夜卧盗汗,面憔潮红,呼吸气短,咳嗽胸痛,昼轻夜重。求医诊视劳力过度,风邪袭肺。处方银翘散加宣肺止咳药,少效。胸片示:右肋角积液,呼吸受限。血沉68 mm/小时。刻诊:神倦、羸瘦,咳引胁痛,呼吸短促,面颧潮红,睡则盗汗,舌红少苔,脉象沉弦。
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湿性) 。
辨证:结核癖积,胁肋积水,肺气不足,阴虚劳嗽。
治法:抗痨杀虫,攻逐水饮,养阴益肺,除蒸止嗽。
方药:十枣汤加味。
组成:甘遂0.3g,大戟0.3g,芫花0.3g,为末装胶囊。另煎沙参30g,太子参20g,百部30g,杏仁10g,大枣10枚,青蒿12g,鳖甲15g,丹皮12g,生地18g,功劳叶15g。取汤送服胶囊,隔日1剂。
复诊:药服3剂,泻下黏稀便,2次/日,病人无不适感。每周服3剂,连续治疗4周,共服药12剂,患者感到呼吸畅快,胸胁咳唾痛消失,饮食有增,精神转佳。胸透复查:胸膜积液基本吸收。后以“结核王”胶囊(自制)常服,巩固治疗。
例2 患者,男,56岁。旧有慢性肝病多年,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一切皆可自理。只因近期脑体过劳,情绪有些紧张,自觉胁肋撑胀,行动迟缓,四肢疲惫,纳呆,偶有恶心。病过月余,腹部膨胀,扣之鼓音,尿少便秘。查体有移动性浊音,听心肺(-);B超:肝有衰减波,并有轻度腹水;肝功:谷丙转氨酶148 U/L;总胆红素45 μmol/L;总蛋白78 g/L。
刻诊:面垢色青,胸颈赤痣,腹胀青筋,下肢浮肿,小便短少,舌黯红有瘀斑,剥苔,脉沉弦。
辨证:病毒羁肝,血瘀硬化,脾虚腹胀,水气不利。
治法:杀菌解毒,活血软坚,利胆退黄,消胀行水。
组成:甘遂0.3g,大戟0.3g,芫花0.2g,研细末装胶囊。另配人参15g(另煎对入),水蛭12g,桃仁12g,阿胶15g(烊化),当归15g,鳖甲20g,莪术15g,生牡蛎30g,丹参20g,柴胡10g,煎汤送服胶囊,分早午晚3次服。
复诊:隔日1剂,连服6剂,二便通利,胀减肿消过半。后以茯苓导水汤配千金犀角散,解肝毒,退黄疸,恢复肝细胞,改善肝功能。治疗2个月余,病热稳定,后期以补脾养肝善终。
我这里有这个资源,可以在这里查看/s/1s3cuyeGb-sAiZD-DK2WnVg?pwd=1234 ? ?
《伤寒论方证医案选诸病证治提要表》是2016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万友生。
内容简介
万友生编*的《伤寒论方证医案选诸病证治提要表》包括《伤寒论方证医案选》和《诸病证治提要表》两部。《伤寒论方证医案选》:作者研究《伤寒论》,为了印证其理论,不断地搜集经典医案,汇集而成本书,并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紧密结合医案来讲解经文,说理*实在,讲解*生动。《诸病证治提要表》:作者将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症状及选方用药以表格形式列举出来。 《伤寒论》方证医案选 写在前面 几点说明 太阳病 麻黄汤证 大青龙汤证 小青龙汤证 麻杏甘石汤证 桂枝汤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桂枝加附子汤证 桂枝加桂汤证 桂枝甘草汤证 芍药甘草汤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 葛根芩连汤证 五苓散证 苓桂术甘汤证 桃核承气汤证 抵当汤(丸)证 栀子豉汤证 栀子生姜豉汤证 大陷胸汤证 小陷胸汤证 半夏泻心汤证 生姜泻心汤证 甘草泻心汤证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附子泻心汤证 黄连汤证 十枣汤证 瓜蒂散证 旋覆代赭汤证 阳明病 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 大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调胃承气汤证 茵陈蒿汤证 栀子柏皮汤证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少阳病 小柴胡汤证 大柴胡汤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黄芩汤证 太阴病 理中汤(丸)证 桂枝人参汤证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桂枝加大黄汤证...(展开全部) 《伤寒论》方证医案选 写在前面 几点说明 太阳病 麻黄汤证 大青龙汤证 小青龙汤证 麻杏甘石汤证 桂枝汤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桂枝加附子汤证 桂枝加桂汤证 桂枝甘草汤证 芍药甘草汤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 葛根芩连汤证 五苓散证 苓桂术甘汤证 桃核承气汤证 抵当汤(丸)证 栀子豉汤证 栀子生姜豉汤证 大陷胸汤证 小陷胸汤证 半夏泻心汤证 生姜泻心汤证 甘草泻心汤证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附子泻心汤证 黄连汤证 十枣汤证 瓜蒂散证 旋覆代赭汤证 阳明病 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 大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调胃承气汤证 茵陈蒿汤证 栀子柏皮汤证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少阳病 小柴胡汤证 大柴胡汤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黄芩汤证 太阴病 理中汤(丸)证 桂枝人参汤证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桂枝加大黄汤证 小建中汤证 少阴病 四逆汤证与四逆加人参汤证 通脉四逆汤证与白通汤证 干姜附子汤证 附子汤证 真武汤证 茯苓四逆汤证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桃花汤证 黄连阿胶汤证 猪苓汤证 猪肤汤证 炙甘草汤证 厥阴病 乌梅丸证 吴茱萸汤证 白头翁汤证 当归四逆汤证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麻黄升麻汤证 附 太阳病提要 一、本病 二、合病 三、杂病 四、坏病 诸病证治提要表 一、伤寒 二、伤风 三、中风 四、类中风 五、温病 六、暑证 七、湿证 八、燥证 九、火证 十、瘟疫 十一、霍乱 十二、头痛 十三、痢疾 十四、疟疾 十五、黄疸 十六、脚气 十七、斑证 十八、斑麻疹 十九、痹证 二十、劳损 二一、失血 二二、肺痿 二三、肺痈 二四、吐脓 二五、便脓 二六、三消 二七、汗证 二八、痰饮 二九、泄泻 三十、气痛 三一、腰痛 三二、腹痛 三三、鼓胀 三四、水肿 三五、痞满 三六、积聚 三七、症瘕 三八、痿证 三九、麻木 四十、瘛疭 四一、筋惕 四二、肉瞒 四三、烦躁 四四、失眠 四五、怔忡 四六、懊侬 四七、谵语 四八、郑声 四九、悸症 五十、眩晕 五一、痉证
药物配伍的药理变化:
1、加强治疗效果。如麻黄汤中加入桂枝,增强辛温发汗的作用;
2、治疗次要或者兼证。如麻黄汤中既用麻黄,桂枝辛温发汗,有加入杏仁以降气平喘;
3、制约某种药物,以减轻其毒性或者峻烈之性。如小青龙汤中加入生姜,可以制约有毒之半夏;
4、引经药。如血府逐瘀汤中的桔梗和川牛膝,可以导引上下,,以达病所;
5,调和药。如十枣汤中的大枣,多数药方中的甘草。
王意庵先生为明代徽州祁门县人。所著《意庵医案》一书,原系手抄本,其所载
医案,于诊脉辨证,理法方药,不但能切中辨证论治要点,体现中医特色,且文笔流畅,叙
事生动,诊断明确,用药果敢,经验宏富。本文就意庵其人,生平事迹,《意庵医案》的版
本鉴定和基本概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对《意庵医案》的学术特点,从医术精湛,治法独特;
师法戴人,善用下法;注重精神疗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王意庵,明·徽州祁门县(今安徽省祁门县)人。所著《意庵医案》,原书系手抄本,现有
今人校注本。
据有关中医辞典查考,尚未见对意庵生平事迹进行记载。仅在《意庵医案》中,有“急
求救于意庵王子”,及它案中有“王子”等字,知意庵姓王,意庵可能是其号,其生卒年代
及字、名不详。就意庵故里而言,书中有“御史余古峰,同乡人”的记载,知意庵与御史余
古峰是同乡。据清·康熙《徽州府志》和民国本《祁门县艺文考》载:余古峰,名光,字晦之,
号古峰,祁门三都人,明·嘉靖11年壬辰(1532)进士,官广东巡抚御史,著有《古峰集》。据
此,意庵既云与余古峰同乡,则知其家乡在徽州府祁门县,即今之安徽省祁门县。关于意庵
的行医范围和地点,从该书中可以看出,书中所载部分医案,系作者在其家乡徽州祁门给其
宗亲友好治疗之医案;其余大部分为意庵在明代京师——北京,给当时官宦及宦门宗属治疗
之医案。从而知其于明嘉靖年间在京师行医多年,抢救治愈了许多危、急、疑难重病,救死
扶伤、济世活人,因而闻名京师。
《意庵医案》的版本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金鼎先生等,从本书的纸墨书法、装订书式、文字避讳、历史人
物。历史地理、官署职官等方面,对《意庵医案》进行了版本鉴定,从而认为是书属明抄本。
中国中医研究院耿鉴庭研究员亦鉴定是书系明代医书,当属珍本。
《意庵医案》的概况
全书共记载医案84则,其中内科疾病54例,外科疾病11例,妇科疾病5例,儿科疾病11
例,眼科疾病3例。全部医案中,用汗法治疗者7例,吐法6例,下法30例,和法3例,温法
3例,补法21例,清法4例,消法2例,精神治疗4例,未治疗者1例,记述他人治疗3例。书
中有时间可考者,最早在明嘉靖十一至十三年(1532~1534),最晚在嘉靖十九至二十一年
(1540~1542)。但尚有多案未记载年月,如意庵在徽州祁门一带给其宗亲、友好治疗之医
案,可能还早于嘉靖11年。
《意庵医案》的学术特点
意庵先生精于歧黄,学术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认证准确,辨证精微,丝丝入扣;
及立法遣方用药,匠心独运,于急、危、重病,屡建奇功。兹就其主要学术特点,分述于后。
1.医术精湛,治法独特
从本书收载的全部医案看,各科医案均有,可见意庵先生是一全科医生,于各科疾病莫
不精心研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遣方用药,更是别出心裁,颇其独到之处,具有
其鲜明的学术风格。如男性不育,医者多责之于肾阳衰惫而恒用温补之剂。意庵尝治一男,
年逾五十无子,视之,“面部火色五出,鼻更甚,六脉洪滑,两寸上溢,烦躁善怒。予曰:
“五内之火妄动,若是,毋乃温补下元之过欤?”指出:“求子之道,当责肾水真阴不足,
而反用温补则火愈炽而阴愈消矣。”[2]遂于麦门冬60两,生甘草1两,熬膏与之服。服至
七日后火退而烦躁除,不到二年,生育二子。其治法用药殊为临床所罕见,然意庵先生云:
“盖麦门冬泻肺中伏火,强阴益精,夫肾虚补肺,补其母也。”[3]此治病求本是也。余如
用猪胞硝汤治愈高年便闭;十枣汤抢救痰厥;酒调远志末治颈疮久不收口等,皆匠心独运,
而建奇功。
2.师法戴人,善用下法
意庵治学,师法攻下派张子和先生,临证尤擅运用下法。《意庵医案》全书共记载医案
84则,其中下法医案达30则,占全部医案的35.7%。其善用下法之程度,于此略见一斑。如意
庵曾治一“身孕七月,发热谵语”案,众医不治,买棺待毙。邀意庵视之,谓“一下便愈”。
其夫疑虑,唯恐有碍胎儿,然意庵遵《内经》“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殒,亦无殒
也”之旨,果断以承气汤一下而安。它如用桃核承气汤治愈呕血;十枣汤治疗胸膈痞胀;犀
角地黄汤治愈妊娠胃火;大黄、黄连、芍药治疗久痢等,皆是其运用下法的具体体现。
3.注重精神疗法
精神疗法亦称暗示疗法,在临床中起着药物治疗所起不到的作用。意庵临证,谙熟心理
之学,注重精神疗法,屡起沉疴顽疾,恒收事半功倍之效。如意庵治吴监生之妻气厥案,
“其妻三十无子,生第三女大哭,即不省人事,三日不语,人为产后中风。予诊之,脉细而
伏,气厥也。予且诊且思,缘无子忧思而加悲怒,五志伤其四矣,惟喜可解。诊毕,大声徉
言曰:此病何足畏哉,我与之药,明年还使生男子。”其妇即能言曰:“有药能使生男,尽
以首饰谢君。”吴子喜曰:“先生之方,乃一言散。”[4]于此足见精神疗法之神妙。意庵
尚有用精神疗法治愈气郁案、昏晕案等,于此不赘。
可以的!
一、合理的膳食调配。
胎儿发育早期,胚胎各器官的形成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孕妇的饮食应满足胚胎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孕妇在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方面应加以恰当搭配,组成平衡膳食。以下四类食品,可轮流选用同一类的不同食物。
1、粮谷类食物,包括米、面、杂粮、赤豆、绿豆及含脂肪多的坚果类。这些食物可提供能量,供给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每日最低摄入量应在200克以上。
2、蔬菜、水果类食物。它们主要供给孕妇维生素和无机盐,如胡萝卜素、维生素
c、维生素b2、钙和铁。
3、动物性食品,如猪、牛、羊、鸡、鸭、鹅肉及肝、肾、心、肚,水产类、蛋类。这些食物蛋白质含量高,容易消化吸收,是最重要的优质蛋白质的来源,还可提供一定的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
4、乳类和乳制品。它们是营养最完全的一类食品,富含蛋白质和容易吸收的钙。孕妇每日应尽可能保证摄入乳类和乳制食品200克。
二、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给。
妊娠早期孕妇蛋白质的摄入不能低于非妊娠期的摄入量,且应选择易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的优质蛋白质,如肉类、乳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蛋白质每日至少摄入40克,才能维持孕妇的蛋白质平衡。
三、适当增加能量的摄入。
孕早期,为孕期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供给不足,孕妇会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可导致胎儿大脑发育异常,出生后智商下降。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蔗糖、面粉、大米、红薯、土豆、山药等,孕妇每天应摄入150克以上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油和植物油,植物油中的芝麻油、豆油、花生油等是能量的主要提供者,能满足母体和胎儿对脂肪酸的需要,植物油是烹调的理想用油。
四、确保无机盐、维生素的供给。
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保证早期胚胎器官的形成发育有重要作用。含锌、钙、磷、铜高的食物有奶类、豆类、肉类、蛋类、花生、核桃、海带、木耳、芝麻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类粮食。
准妈妈有很多食物都应该避免食用的。不是什么都该吃的。比如说凉性食物,比如说活血的。举例说:
(1)桂圆:桂圆虽有安神补血、养血益脾之效,但性温太热,孕妇食后不但不能达到安胎作用,反而易出现漏红、腹痛等先兆流产症状。
(2) 杏仁:含有氢氰酸有毒物质,食后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
(3) 山揸:有活血通淤、收缩子宫功效,故孕妇食后易引起流产、早产。
(4) 黑木耳:有滋养易胃、活血化淤作用,孕妇食后不利于胚胎的生长和安全,有导致流产和早产的可能。
(5) 马齿苋:性寒冷而滑利,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孕妇食后易造成流产。
(6) 久存的土豆:生物碱含量大,食后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胎儿生长缓慢。
(7) 热性的香料:小茴、大茴、花椒、胡椒、五香粉等为热性香料,食后容易消耗肠内水份,发生便秘,使腹压增加,压迫子宫胎儿,易造成自然流产、早产羊、水早破。
(8) 螃蟹甲鱼:有活血软坚功效,早孕时食用后可造成出血流产,尤其蟹爪有堕胎作用。甲鱼有较强的通血络散淤结作用,有堕胎作用。
以下食物孕妇应多吃
、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可供给孕妇对维生素a、c以及钙和铁的需求。
2、多吃粗粮,少食精制的米、面,因为玉米、小米等粗粮含维生素b和蛋白质比大米和面多。
3、多吃谷类、花生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易于消化的蛋白质、维生素b和c、铁和钙质等。
4、每天可加食1—2个鸡蛋,因为蛋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和各种维生素。
5、多晒太阳,使机体产生多种维生素d,以保证胎儿骨骼生长的需要。
6、多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锌、镁、碘、铜等。在动物类食品、豆类、谷类、蔬菜中含有铁、锌、铜等、海味食品中含碘高。
怀孕的妇女与一般妇女不同,她的身体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胎儿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素,皆由母体供给。所以,此期间的营养状况不仅对防止母亲本身的贫血、妊娠中毒症有关,而且对胎儿生长发育、脑组织的成熟及智力发育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孕妇营养不良,就可能使胎儿半途夭折,或者早产、先天畸形等。
孕期妇女需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以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构成组织以及母体子宫、乳房和胎盘的发育;供给充足的钙、磷以及维生素d,以保证婴儿牙齿发育良好;还需要补充碘、铁和维生素a、c、b,以防甲状腺肿大和妊娠性贫血,也有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孕妇应根据不同生理时期分别选食不同食物。
1、怀孕初期(前3个月)。此期间胎儿生长慢,各营养需要与孕期前基本相同。如有恶心、呕吐反应,就尽量适应孕妇的,胃口,供给孕妇喜欢的食物。为减轻呕吐反应,可供给较干的食物,如烧饼、饼干、烤馒头干、面包干等,呕吐严重的,多吃些蔬菜、水果等偏碱性食物,以防酸中毒。
2、怀孕中期(4-7个月)。此期间胎儿生长发育快,故应多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蛋、奶、瘦肉、鱼类、豆类和蔬菜、水果,供给富含纤维素和果胶的蔬菜、水果,如芹菜、韭菜、苹果、梨等,以防便秘。
3、怀孕末期(最后2个月)。胎儿生长更快,且胎儿体内贮存的营养素在此期间最多,故孕妇膳食中必须富含各种营养素,保证胎儿迅速生长的需要。应增加食物品种,如细粮、粗粮、大豆类及其制品、动物性食品及蔬菜、水果,合理搭配做到食物多样化,以扩大营养素来源。如果孕妇下肢出现浮肿现象,则应选用低盐饮食,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如牛奶烧鸡蛋、红烧鱼、炒猪肝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15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祛痒消疹汤治疗皮肤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