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

道医 2023-06-26 01:24:50

王某某,女,48岁,四川甘孜州干部。1981年3月23日初诊。

自诉:左腿疼痛十余年,经西医诊断为坐骨神经痛,乃骨质增生压迫所引起,经多方治行均不效、因人介绍,特请求治疗。

检查:诊脉弦涩,舌淡无苔,痛在腰椎,牵连左臀部及左下肢,小腿酸痛麻木,痛时有拘挛感,整个左腿肌肉有萎缩现象,形体尚健。

辩证:肝肾亏损,邪气留着筋脉。

治法:补益肝肾,活血荣筋,通经止痛。

处方:活络效灵丹加味

黄芪60克 当归30克 丹参30克 乳香30克 没药30克 白芍30克 牛膝30克 蜈蚣20克 全蝎20克 肉苁蓉30克 菟丝子30克 桑寄生30克 小白花蛇1条 知母30克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早晚各服一丸,白开水送下,

7月31二诊:病人来信说,服上方后,效果显著,要求继续治疗。因在原方上加枸杞子30克,炮山甲20克,续断30克,狗脊30克,嘱其服二剂。后据其亲属说,她的病基本痊愈,药尚在服食中,并表示谢意。

按:本病当属痹证,乃由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能畅通,因而引起疼痛,肝主筋,肾主骨,日久不愈,伤及肝肾,虽形体尚健,但已出现舌淡不荣的气虚血弱现象。故用黄芪、丹参补气益血,用活络效灵丹加蜈蚣、全蝎、小白花蛇、牛膝、炮山甲活血荣筋,通络止痛。张锡纯先生的经验,黄芪配知母功能补肝,当归配白芍功能柔肝养血,肉苁蓉、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狗脊补肾且以祛风除湿。致使十余年沉疴,终能得起。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相关文章:

圣愈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臂丛神经痛

治坐骨神经痛的中药方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下面我准备了治坐骨神经痛的中药方,希望对您有帮助!

治坐骨神经痛的中药方1.拳头大小的石英数块(以红色的为佳),放炉火中烧红,投入装有热水的盆中,用产生的热气熏患处。热气不足时再投进几块烧红的石英石。每次半小时,然后用该水洗患处。石英石可反复使用。一般三五次见效。

2.制乳否12 克,制没药12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玄胡15克,杜仲15 克,川断15克,鸡血藤30克,独活12克,威灵仙15克,川牛膝15克,地龙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两遍混匀,早晚分服。

3.鳖甲粉50克,放茶杯中,倒入半杯开水,调成糊状,加入适量白糖,趁热喝下。接着用一暖瓶开水冲泡花茶50克,连续喝下,上炕盖被子发汗,一般1次即愈,也有少数不见效者。

4.生杭芍50克,木瓜30克,生甘草25克,威灵仙、白芷、川牛膝各15克,元胡、独活各10克,细辛3克。水煎,加热黄酒50毫升搅匀,分先人成3等份,每5小时服温热的药液1份。此方也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5.川乌、草乌、玄参、牛膝各9克,白糖125克,白酒(高度为好)500毫升。将4味药与白糖投入酒中,浸泡一星期。每日晚饭后饮1小盅。

6.桑寄生、全虫各15克,川牛膝、川断、五味子、伸筋草各30克,水煎至1碗药液,待凉后倒入白酒500毫升,早晚服用,每次50毫升。

7.黄芪、桑寄生、川断各30克,当归、木瓜、牛膝各15克,泽泻、制川乌、制草乌、甘草各10克。水煎服。另外可加乳香、没药各10克。重症者10-15剂可愈。

8.蜈蚣、乳香、没药、赤芍各6克,全蝎、僵蚕各5克,穿山甲、当归各9克,麻黄、大黄、芒硝各3克,黄酒500毫升。以酒煎药,取汁,早饭前、晚睡前2次分服。(随症加减:腰痛加杜仲、狗脊;膝关节以下痛加牛膝。一般情况下7-12剂可痊愈。)

9.炙马前子3克,补骨脂、甘草各10克。共研细末,分成10包,每服1包,日服2次。

10.附子、川芎、炒杜仲各9克,川牛膝13克,桂枝15克,豨莶草31克,细辛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11.侧柏叶500克,老鹳草30克,五香茶100克。加水1000毫升浓煎至400毫升,再加黄酒500毫升,熬成膏状,3次分服。第一二次出汗。

12.狼毒、鸡血藤、青风藤、追地风、天麻、川乌头、草乌头、细辛、穿山甲各10克,牛膝15克。共捣为粗末,用65度白酒浸泡4昼夜,将酒滤出后,每次饮5毫升,每日2次,饭后服。痛甚者可日服3次。

13.穿山龙30克,威灵仙、花椒根各15克,钩藤、五加皮根各20克,3-5年的母鸡1只。共放入2000毫升水中炖,取其汤分3-5次服。每周服1剂,一般连服3-5剂即可见效。

坐骨神经痛保守治疗方法1、卧床休息: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2、理疗: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坐骨神经痛的锻练方法 一、左右摆腿。站立位,可双手扶墙,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二、交替直腿上抬运动。仰卧位,轮流将在、右腿伸直后抬起,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

三、正坐举腿。坐位,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四、平坐推腿。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

六、蹲跳。双手扶凳,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最近腰很酸是怎么回事啊?

人的前俯后仰,左旋右转,无不依靠强健的腰部。如果一个人经常发生腰酸背痛,就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脊椎先天性畸形或骨质增生;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或椎间盘等软组织损伤和疲劳;身体姿势不正;肾结石、肾下垂以及妇女盆腔炎、子宫位置不正等等都可引起腰痛。中医学认为,引起腰酸腰痛的原因是腰部感受寒湿、出汗较多、被雨淋湿或长期从事姿式固定(如弯腰、久坐、久站等)的工作,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腰酸腰痛。平素身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房事过度,引起肾脏精血亏损也可致腰酸腰痛。应用中医中药辩证治疗本病的效果较好。*寒湿腰痛:腰部自觉发冷、疼痛、活动不便,腰痛逐渐加重,遇阴雨天疼痛加剧。可用甘姜苓术汤治疗。*湿热腰痛:腰部疼痛伴有热感,下雨天腰痛加重,或见肢体关节红肿,口渴心烦。可用加味二妙散治疗。*湿痰腰痛:腰部冷痛沉重,并影响后背及胸部,阴雨天加重或伴腹泻。可用龟樗丸治疗。*风寒腰痛:腰痛牵连脊背或下肢,或有发热怕冷感,腰部觉冷。常用人参败毒散治疗。*风热腰痛:腰痛伴有热感,小便黄,或发热、口干渴,咽喉红肿。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风湿腰痛:腰背发紧、酸痛,活动不利或发热怕风;或伴颜面及四肢浮肿。常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肾虚腰痛:腰痛腰酸,按柔后减轻,下肢无力,运动后腰酸加重,休息后减轻,常反复发作。常用青娥丸加减治疗。*脾湿腰痛:腰痛沉重,面色黄白,食欲减退、伴腹泻。常用平胃散加减来治疗。*肝郁腰痛:腰痛牵连胸胁,似有气在走窜,不能久立行走。常用天台乌药散治疗。*瘀血腰痛:有针刺样腰痛,痛处固定,疼痛时不能转身,白天轻、夜晚重。常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来治疗。治疗肾虚腰痛还可采用熨法治疗,用肉桂30克,吴茱荑90克,生姜120克,葱头30克,花椒60克,一起炒热,用布包裹熨痛处。腰酸腰痛还可用推拿法、针灸、拔罐、热敷、按摩等方法来治疗。在预防腰痛方面,应避免坐或躺在潮湿的地方,若被雨淋或大量出汗后应立即换衣擦身,或服用生姜红糖茶,以便发散风寒成寒湿。避免夜宿室外。若发生急性腰痛,应及时治疗,适当休息。慢性腰痛患者除坚持药物治疗外,应保护腰部不受损伤、注意保暧及姿势正确。腰痛伴有水肿者,应限制盐和水份的摄入。长期坚持做保健操、气功、太极拳等运动,有益于腰部的健康,对预防和治疗腰痛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满意请采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882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