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腿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道医 2023-06-26 01:23:38

钟某某,女,70岁,四川成都市居民。1981年2月18日初诊。自诉:左腿痛已十余日,自腰股痛至左膝,白天痛尚可忍,夜间剧痛不能忍受,以致号哭。经西医检查,未找出原因。

检查:诊脉细数,苦黄,微腻,口渴喜饮,自觉是一股筋抽掣痛,痛甚则呕,晚上痛不安枕,啼哭号叫,便溏。长期患糖尿病。

辨证:湿热伤筋。

治法:清热除湿,舒筋活络,补气益血。

处方:自拟方

当归12克 白芍30克 独活10克 续断20克 木瓜12克 薏苡仁30克 防己10克 黄芪30克 山药30克 石膏30克 花粉20克 莲子20克 桑寄生30克 牛膝10克

二剂

2月18日二诊:病人服上方二剂后,腿痛大减,又继服四剂,现在她除晚上时有抽掣痛外,黄苔大退,口渴大减,便溏亦有好转。嘱其按原方加黄芪为60克,再服六剂。

3月21日在街头相遇,她说病已痊愈。

按:苔黄为热,微腻为湿,脉细数为阴虚有热,湿热日久,浸淫筋脉,气血阻滞,致生疼痛。热甚于湿,故口渴喜饮,但饮亦不多。晚上痛剧,为阴虚之象。故用当归、白芍、木瓜、薏苡仁、牛膝舒筋活络,祛风胜湿;山药、莲子、薏苡仁健脾除湿;石膏、花粉清热生津,病在下以牛膝、防己引之,共服药十二剂,随访一年,尚未复发。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胸闷气短腿酸和肾虚有关吗?

病情分析:肾虚会胸闷
意见建议:肾虚会胸闷的,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的,这是需要请中医进行辨证论治的肾阴虚:
症状包括头晕、健忘、失眠多梦、盗汗、耳鸣、腰膝酸痛、足跟痛、脱发。肾阳虚:
症状包括面色淡白、头晕耳鸣、疲倦乏力、手脚冰冷、怕冷、容易疲倦、气短、腰膝酸软、小便频密(夜尿多)腰酸腿痛、尿频尿急。
王月侠—廊坊中医院
中医科
医师

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12年前
我那时非常幸运,大学刚毕业然后有幸在一家医馆做临床助理工作,这个医馆里有几十个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我基本上每个中医我至少都跟他们抄过一个礼拜的方子,跟他们做很深入的交流。
后来我发现,这些老先生看病的方式跟我们这些刚刚毕业的年轻的医生看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们看病看的是一个大的格局,他们看的是这个疾病的发展的走向和趋势,看这个大势。这就像做股票一样,其实你要看的是这个大盘的走势。而不是某一个时段的局部的症状。
当时我们这些年轻的医生会问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头痛,我们会问头痛是左边痛,还是右边痛,前边痛,还是后边痛,然后判断是哪一条经脉的痛,对不对?
比如推测是肝郁气滞。然后就会问你平时容不容易生气,肝区痛不痛,还月经前乳房会不会涨,有没有痛经,等等。这都是通过书本学来的,我们会沿用这一套辩证模式去判断。
但是我见到很多老先生,他看病是这么看的。
你吃饭好不好啊?睡得好不好啊?大小便怎么样?最近心情怎么样?当然他一看也知道你心情好不好。就是这些吃喝拉撒睡。
这个东西好像看起来跟具体的症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也不能辩证辩出到底是肝还是心,是血虚还是气虚,是痰湿还是寒。但是实际上我们说中医治病,其实治的是这个人的或者说是治本的。这个本其实就是人体的基本生命状态。
所以在治疗上我们有两个思路。
第一个就是因为现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不舒服,不管是表面的还是里边的,他会有一堆症状,如果是看西医,可能会看3个科,甚至7个科。
看中医的话也可以辩出很多个证来,那我们现在的思路就是有这么多问题,可以辩出许多个证。然后针对这些证就来处理了。这就是像“打地鼠”游戏。地鼠会不定时冒出来,我们会拿橡皮槌打它,打一下,他就叫一声然后缩回。但是这么做坚持不了太久。
这是第一种治病的方式,这也是第一种调理的思路。
第二种方式就是我们只要把人体的运作状态回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人体他自己进入了正常状态之后,人体不就自己把这些症状给调理掉了吗?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却非常重要。
就是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它其实还是第二个医生。
第一个医生是这个病人本身。西医称之为免疫力,中医就叫正气。也就是说,医生是通过调动人体的正气,让正气发挥作用,然后把所有的症状都调理好。
那问题就简单了。我们也就说只要把正气提高就行了。那怎么把正确提高呢?那就是把人体这个机器运行正常就行了。这就是基本面。
所以后来我发现老先生看完这个病之后,过一个礼拜、两个礼拜或者3天病人回来了。他还是问这些问题。
您胃口好一点没有?吃完饭是不是还会打嗝?或者说胃痛会不会减轻一点?他关心的还是这些吃喝拉撒睡,还有你的精神,体力、心情,包括精神、肉体的放松度。
当所有这一些基本面在提高的时候,患者原来的病痛其实我们想都不用想,他原来肝如果是淤的肯定会好一点,心气不通的肯定会通一点。不管是膀胱经还是肾经,哪里不通的肯定会比原来通一点。这个思路看起来好像是不那么精确,但是实际上这是全面解决方案。
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也是非常古典的、经典的中医的调理思路。

不打针不吃药,中医是如何治疗椎间盘突出的?

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局部疼痛,肢体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1.常规的颈部症状会出现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度会受限。

2.若是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到了神经根,则会出现一侧或两侧手臂的放射性疼痛,较为严重的还会出现麻木、感知减退、肌肉萎缩!

3.若是压迫到了脊髓,会出现上肢手臂、躯干甚至下肢的麻木感,一些稍微精细化的手部动作将无法完成(手不听使唤)。行走不稳,会感觉在踩棉花一般轻飘无力,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常见的症状为胸背疼痛,继而出现下肢感觉障碍、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

腰椎间盘突出连带的病变是最多、最复杂的,常常会影响到腰、腿、坐骨神经、马尾神经。

1.一般病情较轻的,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纤维环外层、韧带,刺激到椎管内的神经,出现腰痛、腿痛的症状。

2.若是下半段的腰椎出现椎间盘突出,往往会呈现放射性的疼痛,从臀部向足部放射,且因为疼痛,患者往往会不自主的出现行走前倾的情况,继而引发其它的问题。

3.严重的会压迫到马尾神经,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这种情况下可谓是折磨,这类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鞍区感觉异常,如果到西医医院治疗都是要住院手术的。

4.多数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都是无法正常独立行走的

要知道,在劳动繁重的古代,椎间盘出现的情况要远远高于当代,那么古人是如何治疗椎间盘突出呢?

一般椎间盘突出可以归类为痹症、萎症、腰痛范畴,根本原因还是要归结到筋、骨、肌、经上的来治疗,常规的药物内服能难做到“直达病所”,而普通的手法按摩、针灸、药物外敷又不能渗透入里,改变病理环境,尤其一些萎症-肝肾不足型的椎间盘问题,现代医学的认知里属于是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兼并出现韧带等软组织的问题,这种顽固型、疑难型的椎间盘问题,没有高深的临床理论指导、专业的推拿手法做支撑,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中医骨伤专家、“泰茗医”中医团队医师——

对于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诊疗,他有独特的治疗理念。

主治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

熟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濒湖脉学》等名著。擅长运用经典辨证论治与脉法结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并擅用仁爱专家楼陈忠和教授的陈氏正骨整脊手法,技术全面,有15年中医临床经验。

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盆错位;胃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耳鸣,湿疹、荨麻疹、尿石症、痔疮及出血;痛经、月经不调、经期综合征;小儿感冒、咳嗽、疳积等。

这是针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手法治疗,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初诊之时,患者的颈部活动明显受限,颈部肌肉群出现痉挛、剧痛。

经过手法治疗后,患者当场便出现了好转——颈部活动范围恢复正常,痉挛现象明显减弱,后续只需将肌肉部分因长期神经压迫导致的应激反应解除便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了。

下面我们看看

韦茂亮 医师运用韦氏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实案!

视频中的患者在没有经过手法手法诊疗之前,行走状态明显异于常人,而人体自身的代偿机制会对这种异常的行走状态在人体其他部位产生代偿,延久不治难免会出现其他肢体病变!

好在韦茂亮医生及时介入,经过三次针灸推拿结合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根据后续跟踪反馈,目前已与常人无异。

韦茂亮 医生曾追随广西(国际)手法医学协会学术顾问、香港中医骨伤学员学术顾问、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副会长陈忠和教授系统学习陈氏正骨手法,而后又学习各路推拿流派之精髓,经过多年临床历练,总结出了一套实用、有效、安全的“韦氏手法”。

这是韦茂亮医生在网络直播课为近千名中医生讲述骶髂关节治疗的心得体会—— 韦茂亮主讲《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和康复》

女性痛经有效果非常好的中医验方吗?

中药内服:痛经通常可分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蕴结型、气血虚弱型和肝肾亏虚型。在临床上,医生通过辨证论治为患者调经止痛,常可获得良好疗效。

食疗药膳?痛经患者日常也可通过药膳进行调理。
1.玄胡益母草党参乌鸡汤?1.取乌鸡1只,玄胡10克,益母草20克,党参20克,枸杞10克,生姜3片,盐适量。2.将乌鸡与姜片一同焯水后,捞出乌鸡,洗净备用。3.锅中加水烧开,加入玄胡、益母草、党参煮10分钟,再加入乌鸡一起煮30分钟。4.最后放入枸杞煮3分钟,放少许盐调味。此方具有通经止痛、行气活血的功效。患者宜经前服用。
2.益母大枣汤?1.取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2.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水共煮成汤。此方具有养血止痛、温经祛瘀的功效。体寒、痛经者宜每日早、晚各服1次。
3.当归羊肉汤?1.取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0克,盐适量。2.将羊肉切块,与当归、生姜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文火炖至熟烂,加盐调味。此方具有温中散寒、养血调经的功效。
4.黄芪当归粥?1.取黄芪2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粳米100克,泽兰10克,红糖适量。2.将黄芪、当归、白芍、泽兰煎煮15分钟,去渣留汁,再放入粳米煮粥。3.粥将熟时加入适量红糖即成。此方具有补气养血、健脾止痛的功效。
5.当归红花瘦肉汤?1.取猪瘦肉250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红枣4枚,盐适量。2.将猪肉洗净、切片,将当归、红花、红枣(去核)洗净。3.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文火煮2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成。此方具有养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适合于血虚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患者。该类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经前腹痛、经行量少甚至闭经、月经时有血块、腰酸腿痛、面色苍白、心悸眩晕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882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