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白芍30克 炒栀子9克 甘草3克 柴胡6克 贯众6克 乳香3克 没药3克 苍术9克
功能主治 : 疏肝泻火,活血止痛。治肝火内郁,心痛甚剧,苦不欲生,彻夜呼号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备注 : 方中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栀子、贯众清肝泻火;乳香、没药活血止痛;甘草、苍术和中消湿。用于肝火内郁,气滞血瘀,脾胃湿重,以致心痛甚剧者,颇为适宜。
摘录 : 《辨证录》卷二
救痛安心汤
【来源】《辨证录》卷二。
【组成】白芍30克炒栀子9克甘草3克柴胡6克贯众6克乳香3克没药3克苍术9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泻火,活血止痛。
【主治】肝火内郁,心痛甚剧,苦不欲生,彻夜呼号者。
【方论】方中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栀子、贯众清肝泻火;乳香、没药活血止痛;甘草、苍术和中消湿。用于肝火内郁,气滞血瘀,脾胃湿重,以致心痛甚剧者,颇为适宜。
提醒您:救痛安心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前 言 要学会灌溉自己的身体
第1章 跟着节气去饮食,身体越来越强壮
三十年前胃养人,三十年后人养胃
人要活得长,七分靠胃养
最好的保健品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您的身体可以一年比一年好
健康的规矩叫24节气
跟着节气去饮食,人可以年轻10岁以上
饮食有节,不时不食
唐氏饮食处方功用:好吃、祛病、防衰老、抗癌
唐氏饮食处方使用说明
第2章 祝您的身体年年春暖花开——唐氏春季饮食处方
立春晴,雨水匀──唐氏孟春饮食处方
孟春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从容应对早春大小疾病的家常美味汤──韭菜豆腐瘦肉汤
补血趁早春,一年肠胃好──猪血(鸭血)菠菜汤
初春补肝肾,气色红润显年轻──老鸭芡实松子栗子阿胶粉煲
名粥一入肚,浑身劲真足──虾仁韭菜籽紫菜粥
三月,踏青嗅花不咳嗽──鱼腥草白萝卜粥
孟春,把内寒彻底逐出体外──甲鱼羊肾百合韭菜益智仁煲
春雷一滚,清肝降火──唐氏仲春饮食处方
仲春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春季吃什么可以让您容颜常驻──旱莲草加红枣
当归补血汤,男人喝了气昂昂
春补枸杞,拥有像孩子一样黑亮有神的眼睛──杞子萸肉粥
祛火,抗癌,美颜──桂花杏仁葛粉羹
仲春喝碗安心汤,胸闷气短化乌有──黑木耳桃仁小麦汤
喷香九香虫,仲春吃了腹不痛──九香虫香椿西红柿蛋汤
情绪失常,都是季春惹的祸──唐氏季春饮食处方
季春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春天易抑郁,一粥可解烦──银耳百合糯米荆花蜜粥
谷雨阴沉沉,别让火伤身──枸杞玫瑰花海蜇皮粳米粥
要想春天心情好,海参蚕豆羹跑不了
可以当饭吃的“青春不老药”──豆芽海带炖鲫鱼
春末(季春)多排毒,全年一身轻──丹参桃仁蜂蜜饮
季春是大病初愈的大补时机──海马枸杞鸽子蛋汤
第3章 汤粥甫入肚,酷暑黯然消──唐氏夏季饮食处方
一朝春夏改,赶紧护好心──唐氏孟夏饮食处方
孟夏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常吃蘑菇,一生与癌无缘──夏日里的三种美味菌汤
微雨过,小荷翻──夏季调治糖尿病的两道“补肾粥”
有“三高”的朋友可以安然度夏
抗癌田七木耳汤,纵使千金也不换
五月脾胃毛病多,就喝扁豆胡萝卜粥
夏日有了鲫鱼杞叶汤,通气活血迎清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氏仲夏饮食处方
仲夏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薄荷花开,疲劳立消──薄荷粥
谁不想喝妈妈熬的酸梅绿豆汤
夏季送给父母喝的汤──白菜牛百叶汤
夏日炎炎,给体弱的家人做一碗补身汤──茼蒿春汤
五月端午前,要喝绿叶清痱汤──豇豆绿豆荷叶汤
比霍香正气水效果还好的莲藕煨米粥
夏天,别让骨质疏松盯上您──排骨绿豆松子仁汤
夏日的冬瓜银耳羹瘦身法
艳夏,终结湿疹的烦恼──菱角烧草菇番茄
一碗苦麦冬山楂汤,防暑抗癌度苦夏
小暑大暑养好脾,且待秋风送爽来──唐氏季夏饮食处方
季夏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西瓜粥,解暑又解馋
父母夏天睡眠不好咋办──荷莲八宝鸭汤
三伏喝碗丝瓜汤,头顶烈日身无恙──番茄丝瓜汤
青蛙呱呱叫,孩子要长苗──鸡丁马蹄荷叶西瓜盅
记忆力不好要补脾——海带冬瓜汤
今年夏天不上火──铁皮石斛苦丁莲花洋参瓜茶
第4章 一场秋雨一场凉,有情汤羹润心肠──唐氏秋季饮食处方
天凉好个秋,清心无所愁──唐氏孟秋饮食处方
孟秋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孟秋喝老鸭汤,既保肺,还让您的血管年轻
莲子心苦,因为秋燥伤人——冰糖莲子羹与四宝粥
初秋孩子爱咳嗽,多喝番茄芥菜汤
把“秋老虎”变成“纸老虎”──生津止渴水果餐
秋日紫菜南瓜汤,专保脂肪肝朋友
一日吃仨枣,白发不输红颜──核桃红枣匀酒酿
送给老慢支朋友品的猪手陈皮杏仁煲
白露秋风起,秋膘慢慢贴──唐氏仲秋饮食处方
仲秋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您会贴秋膘吗
防癌从提高免疫力开始——秋服海参胜人参
甲亢病人要多吃猪肉
脾胃虚寒,要用黄酒红枣枸杞牛肉汤来养
孩子补钙特简单——鳝鱼荸荠栗子汤
秋日防低血糖、低血压的两道“养胃羹”
秋风吹来该润肺,润肺就喝苏游凤髓汤
献给老师的金秋护嗓礼物──马蹄木耳银耳汤
树叶落,寒风来,一泓汤水暖深秋──唐氏季秋饮食处方
季秋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深秋寒意渐浓,腰腿疼痛咋办──羊肾大蒜韭菜花汤
心悸、心慌,该饮桂圆红枣猪心米汤
鲜茼蒿,消除秋郁没商量
什么方法能让您的孩子多吃饭──豆茸酿鸭梨
秋乏胃虚,喝黄花鱼汤去
人老了,可以不长老年斑 ——银耳是“穷人的燕窝”
有糖尿病的朋友,秋天要喝橄榄西洋参枸杞茶
补肾真该在秋天──山药扁豆桃仁粥
开春忙种麦,深秋忙降火──无敌祛火魔芋鲫鱼煲
第5章 寒冬无情食有情——唐氏冬季饮食处方
小雪地封严,养足精气先──唐氏孟冬饮食处方
孟冬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父母便秘,冬日多喝肉苁蓉锁阳鸡肉汤
誓将白发变黑发──核桃山药莲子心糯米粥
秋冬交际时,皮肤最易老──鸡爪阿胶汤
北风劲吹,强筋补髓──凤爪羊肉栗子汤
体弱多病,天门冬糯米粥来帮您
风湿病的冬季最佳食疗法──五加皮炖黄鱼
冬天骨刺增生疼痛,试试海带荸荠粥
秋冬季节的新妈妈要补气──北芪猪腰栗子汤
身体多积“肥”,瑞雪兆丰年──唐氏仲冬饮食处方
仲冬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喷香羊肉壮体质──白菜丝瓜羊肉汤
山药羊肚汤,调治胃病特别好
冬季里的天然润肤膏──糖酒猪皮汤
脱发严重,多吃桃仁丝瓜
“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陈皮苹果乌鸡汤
让孩子越吃越聪明──黄豆加羊肝
肝不好的人冬天吃什么好──枸杞麦冬蛋丁煲
糖尿病人的救星──甲鱼补肾汤
快调慢性腹泻,多喝栗子瘦肉汤
冬天不上火,补肾又养肺──冬瓜牛腩杏仁煲
寒冷即将过去,坚固肾气要紧──唐氏季冬饮食处方
季冬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数九寒冬,有风湿病的朋友请喝洋葱凤爪粥
冬天,给您的孩子多喝羊肉益智汤吧
大寒前后,请别忘暖手──让手脚不再冰凉的水鸭鱼肚汤
更年期应该是更幸福的时期──白鳝鱼山药汤
“逢九一只鸡,来岁好身体”──调治哮喘,冬天多吃柚子肉炖鸡
冬天,一家人喝什么粥补——黑豆红枣小米粥
老胃寒,又遇冬天怎么办——参须猪肚汤
年轻人,冬天要喝桂圆黄芪牛肉汤
冬春交接之际,别给心脏招病──参麦饮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生姜豆腐羊肉汤
第6章 又香又补,有食万事足──唐氏四季饮食通用处方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唐氏慢性病四季饮食处方
常吃香脆核桃仁,调治“三高”真简单
降血压好办,喝香菇银杏汤
调治泌尿系统疾病,芹菜小汤真见效
降糖时千万要注意保护肝肾——豌豆羊肝粥,既降糖又护肝
既便秘又腹泻,喝无花果炖猪蹄汤就好
越吃越健康的智慧——唐氏常见身心问题饮食处方
吃清汤燕窝,像鸟儿一样歌唱
水土不服有方调,补肾填精猪尾汤
仙茅炖鸡子──身体乏力的暖身汤
猪手暖脾胃,养血用当归──坐月子的营养汤
内分泌失调,请常喝银杏莲子糯米粥
后 记 感恩健康
附 录 未来12年节气养生时间速查表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术。在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形成了道教养生学,堪称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去学习道教的养生之道吧!
【关于道教你所不知的养生之道】 一、养神之道
道教和道家虽然并不相同,但道教始终以道家尤其是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作为其养生学的理论墓础、方术来源和实践规范。道家宣扬清静无为、静观玄览、含德抱一、虚心坐忘,追求内心的安宁,主张“道法白然”。道教继承这种离俗超凡的精神,发展并实践为出世的养神之道,以“清静无为,离境高坐”为其主要特征。
养神之道的上限极难确定,早在《老子》、《庄子》和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专气致柔”的养神之道。《老子》中“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等论述,原始道典《太平经》中详尽地论述了守一、潜心养的方法,认为养神乃一切养生的烤础和前提。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张欲长生不死须恬偷澹泊、涤除嗜欲,必须静寂无为,忘其形骸。魏晋时在上层社会中颇具影响的上清派,创建了较为系统的存思“丹田”之道。南北朝时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把在《灭惑论》中将“清静无为”列为道教养生的最上乘等。但最为系统地论述道教养神之道的代表作,还要首推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据《庄子·大宗师》中记载的颜回“坐忘观”而撰写的《坐忘论》一书。
《坐忘论》认为,养神之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此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阶论:(1)“信敬”。“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强调欲养生则须心诚德正。(2)“断缘”。此即要求“去物欲,简尘事”,与一切有为俗事相隔绝,除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3)“收心”。物欲之起,皆因我之知觉、感觉及思维意识的存在,欲长生则必“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老子》。
(4)“简事”。一切身外之物,皆“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唐代著名道士兼医学家孙思邀认为“多欲则志昏。”故事养生者须简断事物,欲心不起,“必清必静,无动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庄子·在肴》。(5)“真观”。收心简事之后,“日损有为,体静心闲,方能观见真理”。(6)“泰定”。收心之后,还要虚心安心。心不纳外事,也不分心于外界,即“心无所定,而无所不定”,则致“心不着物,又得不动”的静定,即能“生慧”、“自明”。
(7)“得道”。至此达到处物而不染、处动而不散、本心不起、离乎万境的道教养神之道的最佳境界。司马承祯在另一本著作《天隐子》中又将修炼的具体方法分为“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五个过程。《坐忘论》的“七阶”和《天隐子》中的“五渐”,使清静无为的养心之道趋于完美和系统,成为后世道教徒养生的共同遵经。如稍后的著名道士吴药撰《守神》篇专论此道。金代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以明心见性、清心寡欲、“澄心定义,抱元守一”为内修的“真功”。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在渴见成吉思汗时所谓“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的卫生之道,主要就是清心寡欲,固守精神”的养神之道。
二、养气之道
道教的养气之道,即所谓“气”的修炼,六朝隋唐的服气经》、《延陵君修养大略》等道书中,专指“服气”一类的养生术。道教的气、有三种不同的含义,或者说是包括三个部分,均来自于祖国医学中的精气学说。一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称为“清气”。二指先天父母雄精时的元气,称为“先天之精气”。三指通过饮食物质所生的能维持人体生命的活动的“水谷之精气”,或称“后天气”、“后天之精气”。道教徒认为人的活力之源在于体内之气,故强调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希图通过养气之道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养气之道中最基本、最贡要的是服气法,是由上清派在“行悉”功的基础上结合导引、按摩而成。道教认为,“人身一小天地”、“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吸入天地间四时之正气、日月星辰之精气,即可延年益寿。服气之道的孕育过程相当久远,在《庄子·刻意》中就记载彭祖因“吹峋呼吸、吐故纳新”而“寿至八百”。马王堆出土的“却谷食气”篇有专文论述服气。服气是在意念指导下的吐故纳新,吐故为口吐浊气,纳新为纳清气。纳新有服六戌气法、服三五七九气法等功法。
吐故气,汉以前有吹、峋、呼三种墓本方法。吹是吹出凉气;响是呵气;呼是呼出体内浊气。汉代以后发展为吹、呼、呵、嘘、洒六种方法。南北朝时道士兼医药学家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论》立此“六字气诀”日:“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啼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洒以解极。”并与五脏结合起来以治病,“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隔胀满,嘘气出之;脾胜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胸闷,嗡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服气之道要求气息均应轻缓而深长,符合《庄子·大宗师》提出的“其息深深”之度。服气之始,先行导引、按摩、叩齿、咽津;服气过程分为调气、淘气、咽气、散气、委气、闭气等诸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服气之时,“当以生气之时,勿以死气之时”(《抱朴子·释滞篇》);服气之交颇气,“善用气者,嘘水,水为之递流数步;嘘火,火为之灭,嘘虎狼,虎狼伏而不得亏起;嘘蛇地,蛇地蟠而不能去。”(抱朴子·释滞篇》)服气之道,乃道教徒常修大功,月成大果者均善此道。服气法锻炼人体内、外环境间气,而道翻更注重人体自身气的养生,由此而提出“去气”、“胎息”之道。行气乃服气之继续,是气体进入人体后的修炼。
当外气进入人体后,在主观意念的诱导下,循“小周天”、“大擂天”运行,作用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可赶疏经通络、活血行气之功,并可以此治疗疾病。《养性延命录》中即专列《服气疗病》篇以论行气治病之道。胎息法是道教养气之道的最佳境界,《庄子.大宗师》要求以踵呼吸,《抱朴子·释滞篇》则主张鼻无出入之气,“以鸿毛盖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因此功“能不以鼻口嘘吸,如人在胞胎之中”,故命名日“胎息”。道书中有关资料颇多,如《服气经》、《服气精义经》、《尹真人服元气法》、《张果先生服气法》、《墨子闭气行气法》、《赤松子服气法》、《太息经注》、《太上养生胎息气经》、《高上玉皇胎息经》等。有关功法更是不可胜数。
三、养精之道
道教主要通过“房中术”进行养精。房中术,又称“黄赤之道”、“男女合气”之术,起源于战国方士,在马王堆出土的《养生方》中即存有关房中术“七损八益”的论述(闭、泄、涡、勾、烦、绝、费为七损冶气,致沫、智时、畜气、和沫、积气、寺赢、定烦为八益,认为能去七损而用八益者,可令“状不衰”)。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汉书·艺文志》:“容成阴道二十六卷,务成子阴道三十六卷,尧舜阴道二十三卷,汤盘庚阴道二十卷,天尧杂子阴道二十五卷,天一阴道二十四卷,黄帝三王养阴方二十卷,__三家内房有子方十七卷,右房中家百八十六卷。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而为之节文。《传》日:“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房中者古所谓阴道者也,其中一部分是讲摄精固气,节欲保真、房中禁忌、正当交接方法的性卫生知识,开了世界性卫生知识之先河。它主张人们注意房事健身之道,平时宜节制性欲,否则为害非浅,甚则把纵欲比作“利刃”、“鸿毒”如有不慎,易招杀身之祸。基于上述观点,战国方士创立“房中术”,作为养生方法之一。《太平经》详尽介绍了正当交合的性卫生知识,以取类比象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受孕的条件、方法、过程以及不孕不育的病因,以宝精为养生之要,并讨论了存思符篆、八卦还精治病之法。
天师道创始人张陵将房中术列为道教徒修炼方法之一。《老子想尔注》中说“积精成神,神成仙寿”,《河上公老子注》也以“固守其精”为养生之要。《抱朴子》也说“或以补救损伤,或以攻治重病,或以采阴益阳,或以增年延寿,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之一事耳”《释滞篇》。如果不懂房中要术,“虽服名药,亦不得长生”,因而,“求志不死者,宜勤行求之”《释滞篇》,“或但知服草药,而不知还年之要术,则终无久生之理也”《极言篇》。“凡服药千种,三牲之养,而不知房中之术,亦无所益也”《微旨篇》。并载有与现存房中书《玄女经》、《素女经》同名的书籍。
房中术在正统的儒家和出世的佛教看来是淫秽之术。现存与房中术有关的《素女经》、《玉房秘诀》中,大量存有类似性爱文字的说明。因此,北魏时寇谦之在新成立的天师道中即将房中术排斥在养生方法之外。但作为节欲的养生思想,至今仍为人们常持的长寿之道。
四、养形之道
道教的养形之道相当广泛,仁要包括导引、按摩、拳术、体育和行跷等,共扣尤以引为最重要。按摩,即《内经》之所谓“按跷”者也,是运用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借鉴祖国医学中的按摩推拿,用按压、叩击、揉摩、捏推、提滚等手法作用于人休尤其是经络循行部位,“中人用以养神调气之正道”,“引血气之流通也,”作为养生之按摩分为白我按摩和他人按摩两种。导引为保持内气不衰之法:其特点是在意念的指导下,将肢体运动、呼吸运动、自我按摩密切结合起来,使四肢百骸做各种屈伸俯仰转体运动,使肢体“导气令和,引体为柔”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痰、理气止痛、养筋健骨、除劳祛烦,从而能”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
养形之道与养神之道是中国传统养生学中的两类主要内容,两者是辨证统一的道教养形之道比较恰当地处理了两者的辨证关系。养形之始,须先养神蓄精以做准备;养神之中,须做出一定的姿势和动作。养形功中,要求精神集中、专一,达到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亦动亦静,动静结合”的境界。意念、呼吸、形体运动三者的高度统一,是道教养形之道的一大特色。
五、养食之道
道教的养食之道包括食气辟谷功、外丹和鼓漱功等。道教认为,人的精神受肉体支配,而肉体则由食物作保证。为保持精神纯洁,须少食人间烟火,“止绝臭秽,体粮清肠”《抱朴子》。于是便继承了秦汉方士创建的在当时十分盛行的食气辟谷功,以少饮少食甚则不饮不食免遭食物对胃肠的栽伤。《庄子》中所谓神人“不食五谷,吸凤饮露”,乃辟谷的典范和先驱,马王堆出土的有可能是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古佚书“却谷食气”篇,亦即“食气辟谷功”。
辟谷是不吃谷物,而非不吃食物。练功者在服气的基础之上,由一日三餐减至二餐、一餐,适应一个阶段后,渐至饮水服气为主。同时,服食一些辅助食物,如石苇、白术、山药,黄精、巨胜、云芬、花生、大枣、板栗、核桃等。这些食物在祖国医学中多作药用,为补益气血之佳品,历代本草著作中多有收录,如“却芥食气”篇中Up有“却谷者食石节”的记载。《太平经》已始提侣此功的锻炼,《抱朴子》中论述更加洋尽。《抱朴子·杂应篇》日:“其服术及饵黄精,又禹余粮丸,日再服,三日,令人多气力,堪负担远行,身轻不极。”
“以甘草、防风、觅实之属许十种捣为散,先服三寸匕,乃吞石子大如雀卵十二枚,足辟百日,辄更服散,气力颜色如故也”等。汉武帝赏识的第一个方士李少君,曾会过安期生神仙,安期生授他食用大如瓜之枣。他应见汉武帝时,开口便讲“灶帝辟谷却老方”,说黄帝成仙便因于此。晋时王质在石室山中的石室巧遇仙人,仙人“以物如枣核与质,令咽其汁”,不知不觉已过了数百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据有人不完全统计,散见于道书中的辟谷方剂约百十种,皆为食疗食养之良方,现仍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家庭医学中,确有不可估及之良效,已为广大慢性病患者接受和喜欢。
六、内丹之道
唐末以后,道教养生诸派渐归内丹一途。内丹之说,始1:隋代苏玄郎,但由于为外丹和服气等所掩盖。起初,只是在胎息的基础上稍加意念引导而已,尚末显现出较其它养生方法的优越性。经过数百年的实践活动,外丹、服气和符篆均不能实现道教所追求的长生成仙的目的,于是大批有名望的道七转向演习这种早已有一定基础的内丹之术。内丹之道有相当高深和系统的理论落础,它几乎吸收了中国古代所有人体科学的学说和其它学说组织其理论体系。
内丹之道从传统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念出发,以取类比象的方法为说理方式,外究天地万物生成之源及其外显现象,比附于人体变幻莫测的生命现象,把人体比作一个外丹术中的鼎炉,以机体精气神生命三宝为内炼的药材,循行一定的经络即所谓的“大周天”和“小周天”,经过一定的逆天地—生命生成之序的步骤炼精气神返本归原,与天地融为一体,精气神凝聚而成“类如鸡子”形的“圣胎”。
圣胎又称丹珠或金丹,一旦丹成,则突破凡与圣、生与死、仙与俗之间的界限,此所谓“结金丹,九转后,自有神通”,即可“赴蟠桃,永续长生,达到夭无圆缺、人无生死、无饥无饿、无染无污、无欲无色、来去纵横如意,“寿活千岁,童颜不老年”的理想境界。五代时人陈转老祖著《无极图》、《步旨玄篇》系统阐述金丹大道。《无极图》共分五圈,完整地阐述了内丹修炼的全部过程,即得窍、炼己、和合、得药,脱胎五个阶段,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复元无极四段功夫,被后世奉为“真长生之秘诀”。
宋元以来,内丹术大为盛行。张伯端被奉为南派祖师,王(重阳)被尊为北派祖师,到清代又出现了所谓陆潜虚的东派和李涵虚的西派。北宋以后形成的北宗主张性命双修,认为“性命和合,同为一体”,“性命要两投”、“性命是阴阳”等,把兼修性命作为“结丹出神”的条件。南宗祖师张伯端则集内丹养生理论之大成,著《悟真篇》,讲求修炼内丹的方法及其妙用,“盖天仙除余丹大道,则余无他术”(《悟真篇注释》)。内丹之道,未达道教所期望成仙之目的,但确能祛疾轻身乃至延龄至百岁,起到养生长寿的作用。实际上,内丹是养神、养气、养精等养生法的高度统一,集中了其它养生方法的优点,是道教养生之道的址上乘功夫。前面提及的胎息功,后来便发展成为内丹术之一。
七、符箓之道
明清以来,_史学家们把道教简捷地分为炼养和符篆两大派。前面所述的养神、养气、养形、养食和内丹等,均属炼养派的养生之道。而作为与炼养派相提并论的符篆派,主要包括占卜、符篆、斋蘸祈镶、念咒等方术,是道教养生学中更神秘更富有道教特色的养生部分,魏晋时有龙虎山、阁皂山、茅山分传的天师、灵宝、上清之宗经篆,即所谓“三山符箓”,明以后统由正一派把持。
符原指帝王下达旨意的凭证,后来方士亦为天神有符,称为神符。神符之说,《后汉书,费长房传》中已有记载,用来“医疗众病,鞭答百鬼,及驱使社公”。《太平经》104? -107卷中所载“复方”,是现在所存的道教最早的符字,用符篆为人治病。道书中说老子授张陵符图七卷,故五斗米道以之祛邪延年。魏晋南北朝时信行及造作符图之风益盛,《抱朴子》中载有神符数十种。《道藏》中收有神符专书多种。符按其不同的目的可分为多种,延年益寿、治病祛邪是其中的两大部分。
箓有戒录和记录天神的名册两种,和符一样,均是依照天神所援信符,按篆中诸神所定职责,令其神去执行。其中有一部分即是用以驱除影响生命之邪的。禁咒是天神的语言,亦称神咒、神祝。《太平经》中宣扬对患者念神咒,便可召神为之除疾。《抱朴子。至理篇》日:“吴越有禁法之法,甚为明验。”念咒法有多种,如掐诀念咒法、请神念咒法、叩齿法、禹步法等,均为驱除恶鬼而护身之法。
上述诸法,合称“祝由”,均源白古之巫祝,而后为道教继承,共中有一部分专为养生之道而设。祝由治病养生之神效,古今往来都有直接的证据。有一部分符篆诀法与人体经络系统有关,部分咒语的心理暗示作用也很明显,有的同时运用部分药物以达祛病延年之功。更重要的是,人与自然或人与元气之间是否存有某些可以互通信息的密码呢?可以肯定,道教符篆之道确有增寿延年的作用,其原理尚待于献身此道的有志者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83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救痘煎
下一篇: 救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