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地图南明疆域变化图

华里士 2023-07-23 00:30:26

1644 年,李自成进入北京。此时大顺军势力已东至鲁豫,南跨荆楚,西迄秦陇,北抵燕晋,整个北方几乎皆为其所有。南明只控制了江淮、江南和西南大部分地区。而在西边的四川, 此时张献忠领导的另一支农民军正屯兵万县, 准备向成都进发。

明朝地图:1644年4月局势

明朝地图:1644年11月局势

1644 年四月二十二日,大顺军被吴三桂和秦军击败。清军占领北京后即出兵追击, 十月初三, 清军占领山西首府太原。

得知李自成被清军击败, 山东河南等地明朝官绅蜂拥而起, 大顺军在这里的政权纷纷瓦解。而清军乘虚南下,到 1644 年十一月清廷已派遣使者兵卒招抚了畿南、山东和河南北部三镇。而在西南,张献忠已攻下成都,收取了四川大部,并于 11 月称帝,建立了大西政权而此时的南明控制范围进一步缩小

明朝地图:1645年6月局势

1645 年清军占领大顺军都城西安。在击败大顺军,占领陕西后,清军即分兵三路南下江南:多铎部出潼关, 经归德向南直趋泗州、扬州, 进攻南京; 阿济格部尾随李自成已至江西九江, 派遣降清的金声桓部收取南昌, 然后顺江东下, 与多铎部会师芜湖; 另外满清收取淮安等地。

清朝大军已进入江淮地区,南明的 江北诸镇面对清朝大军望风而溃, 不降即逃。 扬州、南京纷纷陷落。弘光帝也被俘。1645年六月十四日,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即占领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等地。1645 年,明朝诸臣在福州又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开始与清朝对抗。

明朝地图:1646年10月局势

1646 年二月,清朝再派大军南征,一举击破明军防线, 攻陷绍兴、金华、定海等浙东之地。但福建的郑芝龙却是不战而降, 八月二十八日,清军追至汀州, 隆武帝被俘杀。 九月十九日, 清军进入福州, 十月,在江西的金声桓部清军攻下赣州,江西全境也落入满清之手。

在西边的四川, 张献忠于八月焚毁成都, 弃城而走。 而在西南边陲,1645 年十二月蒙自土司沙定洲掀起叛乱,夺取云南首府昆明, 世守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被迫逃往楚雄。 至来年二月, 除楚雄以西的整个云南都归附了沙定洲

1646 年十月初十,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继位监国,这时传来赣南重镇陷落的消息,朱由榔逃往广西梧州,此时 清军李成栋、佟养甲部正迅速由福建向广东推进,清军均以布帕包头,伪称明军,偷袭广州

明朝地图:1647年12月局势

1647 年一月,李成栋部清军西进占领肇庆, 在攻陷梧州后在桂林受挫后退回广东。 此时清军已北上占领韶州,渡海占领琼州。四月时,广东十府均沦陷于清军之手。

清朝派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由北京南下,径取湖南,于 1647年二月占领长沙。 此后, 孔有德又派耿仲明部北上攻常德, 尚可喜部西进取攸县。 到年底之时, 除湘西部分土司外, 湖南全境皆为清朝所得。

在西南,1647 年正月,张献忠被清军射死,清军迅速入川。 大西军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将军的率领下急速南撤,渡过长江天险,进入贵州,占领贵阳。豪格统率的清军追至遵义,因地方残破荒芜,粮草不济,只得由四川撤回北京,只在川北据有保宁一隅之地。

1647年九月,大西军与沐天波达成协议,决定“共扶明后,恢复江山。 ”至此除沙定洲仍据守蒙自、阿迷州,东川土司禄氏仍存观望外,整个云南都为大西军平定。

而在东南沿海, 鲁监国已被据守东南沿海的郑彩等人由舟山迎至厦门, 1647年七月,趁清军主力北返,鲁监国率部亲征福建,一时义军飙发,远近响应。至1648 年 6 月,南明义军已一度攻陷福建三府一州二十七县之地。

明朝地图:1648年11月局势

1647 年十二月清军攻占全州,打开广西门户,1648 年正月江西总兵金声桓在南昌宣布反清复明, 除广信、赣州二城外, 江西全省皆反清归明。清军已调大军南下镇压。三月, 甘肃回民将领米喇印、丁国栋也发起反清起义, 连克西北各州又引兵东进,攻破兰州,声势大振,清朝在甘州也被义军包围

四月十五日, 清两广提督李成栋也在广东宣布反清归明。 即领兵北攻赣州,后又中计, 在赣州城下立足未稳,便遭突击,被打得大败。在湖南战场,清军得知江西反叛退保岳阳,明军趁机反攻:先后收复常德、辰州、靖州、黎平、武冈、宝庆等地; 督师阁部何腾蛟则收复了全州, 进攻永州。

十一月,攻下永州,重占宝庆,清军不敌,弃衡州而走。 长沙府属十二州县已被忠贞营攻陷九座,长沙已成孤注。至此,明军已收复湖南大部,清兵保据长沙、岳阳而已。这年十二月, 大同总兵姜镶也在山西反清, 到莅年四、五月,山西除省会太原及平阳外都被复明义军占据,反清起义扩展到北方。

明朝地图:1649年6月局势

1649 年正月,形式逐步恶化,清军突袭湘潭,湖南宝庆、衡阳、靖州等地重新沦陷,广西门户全州也失守, 堵胤锡及忠贞营部则由湖南郴州撤入广西南宁。而在江西,清军已围困南昌半年,正月十九日城破。在西北,清军于正月攻占甘州,不久又破肃州,丁国栋等人被擒杀。

二月, 李成栋再次北上进攻赣州, 三月初,明军在信丰被清军击败,兵溃慌乱之中,李成栋也坠马溺亡。二月十五日, 继姜镶在山西反清后,王永强也在陕西榆林起事, 南下占领延安, 恢复陕北十九个州县, 秦、晋两省反清势力已联成一片。 直到 1650 年十一月,清军才平定陕北。

1649 年十一月,清朝调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三王旧部再次南下, 孔有德由湖南攻广西, 耿仲明、尚可喜经江西取广东。

明朝地图:1650年11月局势

1650 年除夕之夜,尚可喜与耿继茂部由江西偷袭广东南雄,又攻陷韶州,三月,清军围攻广州。 尚可喜见城坚难破, 先发兵招降惠、潮二州明军。六月, 郑成功垂涎潮州产量之地, 竟趁乱引兵攻打驻守此城的郝尚久,此时潮州以西的惠州已归附清朝,潮州已于南明隔绝,而又受到“友军”郑成功的攻击

共3页:123下一页

明朝的版图到底有多大?

历朝历代的版图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古代这些王朝中,版图最大的肯定是那些大一统的王朝。

那么作为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大明王朝,它的版图也非常大,当然,在明朝之前是著名的元朝,那可是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之一,明朝其实是直接继承它们的版图,不过明朝在建立之前,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战乱,在明朝成立之后,也没有办法保证原来的版图,整体领土要缩减不少,不过明朝的整体版图也算是非常大。

历史上很多版图非常大的王朝,实际领土根本没有那么大,因为很多的王朝,它们实际的控制区域是有限的,很多领土根本不是他们实际控制的,可这些领土还是挂在它们的名下,后来的王朝就不一样,这些王朝麾下的领土,都是它们实际掌控的。

明朝的领土到底有多大呢?其实明朝和传统的这些王朝一样的,都继承了汉家的十三省,基本上这是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在这基础上,明朝继续对外开拓,不仅把原来的燕云十六州给拿回来,还继续扩张。

朱元璋继位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也发动不少的战争,不过朱元璋当政初期,国家的局势不稳,为保护自己的政权,就选择封闭国境,休养生息。因此在洪武年间,其实明朝主要是立国并且巩固自己的国家,没有大规模对外扩张,后来他们又出现靖难之役,国内局势更加动荡,使得自己的疆域再度受到影响,幸好朱棣上台后,很快就稳定朝局,他也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因此就选择对外疯狂扩张,还派人下海去开拓西洋等地,永乐朝是对外扩张最频繁的时期。

明朝在这个时期,领土也不断扩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朱棣时期主要是两个扩张的地区,其中一个就是在北部,他发动对蒙古的战争,成功削弱蒙古的势力,并且夺取北方大量的领土。

另外一处,就是在西南地区,当时朱棣让张辅到安南等地作战,成功把西南地区给平定下来。在明朝巅峰时期,他们的领土总共达到997万平方公里,在原本汉地的基础上,南部直接达到安南等地,北部直接就达到外兴安岭等地,都接触到日本海。

在西部,帝国的疆域直接就达到新疆哈密等地,在东部,明朝控制海外各国,掌握了不少的海域,他们的船队能够航行到西洋。明朝在巅峰时期的领土算是很大,可他们的巅峰期算是非常短,永乐朝发展到一个巅峰,可很快它们就衰败下去,土木堡失败后,明朝的军事实力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对周边各地的控制也越来越弱,尤其是他们在处理一些边境问题的时候,不断出错,比如在处理安南地区的问题,他们就不断出错,使得这里一直都是战乱不停。

各地的动荡,使得明朝的版图不断缩减,后来明朝政府的国策就发生很大的变化,文官主导国家的政权,武将的势力遭到严重打击,他们主动放弃对外开拓,甚至还允许蒙古等外部势力侵占他们的国土,因此明朝越往后的领土越少。

虽说明朝时期他们的军事科技非常发达,军队的建设也非常出色,可那是在中前期的时候,随着后面卫所制度的衰败,再加上国内党争不断,大明的国力一天不如一天。

甚至北京都多次遭到外敌攻击,连国家的首都都是这样,更不用说其他地方,因此明朝疆域的巅峰期算是比较短的,后来就不断缩减,总得来看,土木堡之变对大明的影响实在太大,导致他们国内的军事力量一蹶不振,朝中文官势力掌握大权,想要再有什么发展就很困难了,事实证明,在文官主政的时候,朝廷的军事政策都是非常保守的,疆域也很难有什么改变。

中国明朝版图到底有多大

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明朝(1368-1644年[1]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在应天府设立南直隶。明初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国力强盛,政治清明。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后期因政治腐败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明郑结束。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范围。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于中南半岛设三宣六慰抵达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明成祖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长治久安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官方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 、“远迈汉唐。

明朝版图为什么这么小呢?

明朝版图是比较少的。明朝地图东北包括外兴安岭以北、甚至包括东西伯利亚,明朝是派空军控制的?而明朝在东北只实际控制到辽东,广大的白山黑水都不在明朝实控范围内。如果地图能开疆拓土,那么包括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内内东北亚,都会成为韩国领土!懂点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蒙古与明朝争斗了200多年,甚至有过明朝皇帝被蒙古人俘虏的丑事。只能说双方谁也没有能力征服对方,有人说蒙古却成了明朝的藩属地,是无知还是无耻?中华民族在清朝实现空前大大融合,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明朝修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长城,就是用来防御蒙古人和女真人的进攻,同时也扼杀了民族融合的可能性。清期没有修一寸长城,而是在蒙古地区修了众多庙宇,在为蒙古人找到心灵归宿的同时,也达到了软化这个强悍民族的目的。明修长城清修庙,谁的手段高明一目了然,民族融合才能带来稳固的疆土。明朝搞民族压迫和清流的高大上理论不屑于谈判和平处处高你一头,结果就是不要看那些明粉画的大明地图,明朝实际控制区,北到长城,西到玉门关,南到两广东到大海。广东海南是控制范围广西政令不出城池。四川西部和西藏不听大明政令。

建议大家看看谭琪骧老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和其它著作,我认为谭老先生的观点还是十分客观中肯的。今蒙古国和蒙古国以北和今西伯利亚大部分,属于明朝的羁縻得,明朝没有直接建立政权,而是通过当地部族间接统治,但仍然算明朝领土。朱元璋曾经说过,凡舟车可达之地,皆为中土。如果明朝人知道向北一直可以到达大海北冰洋,或许会认为这些地方都属于明朝。明朝在今海参崴已经设立了直接统治机构,这当然对海参崴周边广大土地宣示了主权,当然,主权这玩意是近代以后的概念。今爪哇新加坡一带,明朝设置了官府,实际占有了这些地方,但明朝灭亡这些也就被遗忘了,今人只能望洋兴叹。

中国历代,只要周边国家表示臣服与中土,就满足了,几乎不去干涉别国,也几乎不不主动挑起战争,所以没有有意识地迅速去同化周边国家和部族(在古代中国只要措施得当这个比现在容易得多),否则中国的领土会大得多。清朝占有领土的欲望强一些,但是拿下今哈萨克斯坦西部也停滞不前了,康熙帝还说要看历史书,过去历朝占有过哪些就打下,没占过就不去。

清朝将西伯利亚各部落收归统治,但也没有太强的欲望去探索更北面到底是啥,反而签署尼布楚条约将北方让与俄罗斯,清末更是失败,这个大家都清楚。所以统观历史,漠北西伯利亚没有归属于中国,主要是因为农耕民族缺乏领土开拓意识,其次自然条件限制了向北开拓。当然,中国运气也差,遇到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俄罗斯,这货贪婪狡诈又强大,中国不是对手,否则,中国领土延伸到北冰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求明朝时期的地图,要清晰的

明朝疆域,历史记载“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这里的吐番是指元朝的吐番宣慰司,明朝初期已经迁徙到了河州(今临夏),朱元璋设置了河州诸卫。

大碛也就是戈壁滩,是漠南和漠北的交界。意思就是明朝前期疆域北到戈壁滩、南到安南、西到临夏、东到鸭绿江。后期不断丧失领土,大概只有450万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洪武年间的明朝疆域

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但是当时内地尚未统一,北方有北元占据河西、陕西、山西、东北等地,南方还有明玉珍割据,贵州的土司还未归附,云南还有元朝的梁王镇守。

此后朱元璋不断进行北伐,1369年攻占陕西,山西和河西走廊,随后设置了山西布政使司和陕西布政使司(之后的布政使司均简称省);1369年到1373年不断北伐北元,使得蒙古势力退回漠北地区,漠南地区纳入明朝势力范围。

1370年,朱元璋消灭明玉珍的“大夏”,设置了四川省;1371年元朝辽阳行省长官刘益归顺,辽东地区纳入版图,设置辽东都司。此后,贵州土司归顺,设立了贵州都司;1382年,消灭云南梁王和大理国,设置了云南省,标志着内地基本统一。

1387年,朱元璋派遣蓝玉北伐到捕鱼儿海,明朝的势力范围到达了大呼伦贝尔一带,明朝在此设立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史称“兀良哈三卫”,归宁王统辖。

-明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7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