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一词,《辞海》释:“比喻表里不符,狡诈欺骗。”“挂羊头卖狗肉”源于《晏子春秋·内杂篇》:“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给马脯于内也。”《后汉书·百官志三》:“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这里说的虽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但那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挂牛头卖马肉者,即:说的是孔子的话,干的是强盗柳跖的勾当。
至宋时,“挂羊头卖狗肉”有了明确记载。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续景德传灯录·卷三十一·昙华禅师》:“从此卸却干戈,随分着衣吃饭,二十年来坐曲录床,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古时为何说“挂羊头卖狗肉”就是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何以证明羊肉优于狗肉?似难考证,但如果说羊肉雄踞肉食之首席,倒可从《水浒传》中看出些道道来。
林冲遭高俅迫害刺配沧州,途经柴进庄子时,巧遇柴进打猎归来。把林冲请进客厅后,柴大官人便呼庄客摆酒。书中写道:“不多时,只见数个庄客托出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柴进见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头到此,如何恁地轻意?快将进去,先把果盒酒来,随即杀羊相待,快去整治。’”看来,庄客先前是按照接待普通流配好汉惯例,那一盘肉决非羊肉,不言自明;“杀羊相待”的指令,正表明羊肉高于一切非羊肉的“肉”,招待贵宾之用也。
再有,宋江杀了阎婆惜,发配江州,在一座临街酒肆初见李逵。书中先写了李逵的吃相:辣鱼汤端来,手伸进碗里捞起鱼,连骨头一并嚼了。随即“伸手去宋江碗里捞将过来吃了,又去戴宗碗里也捞来吃了,滴滴点点淋了一桌子的汁水。”于是,宋江叫过酒保:“我这大哥想是肚饥。你可去大块肉切二斤来与他吃,少刻一发算钱还你。”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有牛肉,要肥羊尽有。”李逵听了,便把鱼汁泼向酒保,戴宗喝道:“你又做什么?”李逵应道:“叵耐这厮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吃!”凭李逵这副抢吃的德性样儿,自然被酒保打入不配吃羊肉之列;李逵的火冒三丈则反证了羊肉、特别是肥羊在肉食排名榜上的榜首地位。
耕牛
到宋代,官府加大了对耕牛的保护力度,如果有人私自杀牛,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甚至有可能会被判死刑。宋真宗曾下诏:“自今屠耕牛及盗杀牛,罪不至死者,并系狱以闻,当从重断。”《汉律》里面也明确规定了,不管牛是不是生病,还是老得不能干活了,都不能吃它。据说当时南梁的官员谢谖,就是因为在家里偷吃了牛肉被别人告发,最后被削了官职,贬成了平民。
并且牛浑身都是宝,除了在农业上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就连它的皮毛也都被政府记录在案,农民都需要一五一十的上交朝廷,做成弓箭、战靴、铠甲等等。
一旦发现有私自截留、少量的,就要挨板子,数量较大的还被判刑罚款。“牛为农本,有功于世”,这句话更加贴切的反应出牛在古时候的重要性,人们也不可能随意宰杀吃牛肉。 据说当年慈禧也是吃遍了天下的山珍海味,但唯独没有吃牛肉。
"
上诉资料足以证明,耕牛的地位,屠宰耕牛在古代是触犯法律的,吃牛肉就是对官府的挑衅,是造反的象征。
"
不过肉还是要吃的
马肉
马肉是非富即贵的家庭才吃的起的,马还是一种高贵的祭品,能够用马来进行祭祀的场合是非常庄重严肃的。刘邦在统一大汉之前,就和一帮功臣歃血为盟,宣布:如果不是姓刘的称王,就要带领全天下攻击他!在这个时刻,刘邦就杀掉了自己的白马,用这头白马的血作为发誓的祭品。
羊肉
羊肉,南北朝“风吹草低见牛羊”,就可知当时牛羊饲养的数量之多,但是牛不能吃,那只能吃羊了。
猪肉
猪肉的兴起应该要从大诗人苏轼说起,苏东坡是一位极赋浪漫色彩的诗人,即便是贬,他依然潇洒地该吃吃该喝喝,最重要的是还能为后人创造出许多名菜,比如:东坡肉。人们到现在依然为了这一道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的东坡肘子而感慨不已。之后由于明朝朝廷稳定,人口极速上增,猪由于饲养的成本更低,繁殖更快,因此在民间吃猪肉的情形越来越多。到了乾隆的时候,猪肉的需求量已经大大超出了羊肉,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肉食,没有之一。至今也是我们肉食主打担当。
鸡鸭肉
鸡、鸭肉,鸡能生鸡蛋是关键。鸡应该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畜,并且由于母鸡还能下蛋,又带给了人们不一样的食物,因此饲养的人群越来越多,不仅有专人饲养,还有专门的场所来饲养。
狗肉
狗肉,大家应该有听?说过,挂羊头卖狗肉。狗狗在古时候是最不值钱的。狗,虽然自从被人类驯化之后,不仅能够为人类看家护院,还能忠诚于人类,但是说实话,狗的肉质并不大众化,除了少数人喜欢之外,狗肉并没有什么市场。所以,不法商家想出挂羊头卖狗肉的法子,用来骗骗买羊肉的人。
观文更加请移步主页 VX
1. 激励,奋斗的文言文.有哲理的文言文. 多行不义必自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左传》 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国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楚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 国中嘱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嘱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管晏列传》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滑稽列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货殖列传》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太史公自序》 ——以上司马迁《史记》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司马迁《报任安书》 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序》 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李白《与韩荆州书》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原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业精於勤,而荒於嬉; 行成於思,而毁於随。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韩愈《进学解》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送孟东野序》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柳宗元《种树郭橐tuo驼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是灵。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欧阳修《秋声赋》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变, 麋鹿兴於左而目不瞬。 ——苏洵《心术》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 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 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凡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佞。
——苏洵《辨奸论》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前赤壁赋》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松柏生於山林,其始也,困於蓬蒿,厄於牛羊, 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苏轼《三槐堂铭》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道何亲,惟德是亲。 鬼神何灵,因人而灵。
夫蓍shi,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 人灵於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於物乎。
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 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 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
一春一秋,物故者新。 急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深谷。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 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方孝孺《深虑论》。
2. 激励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1、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3、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6、流言止于智者。--荀子7、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老子8、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9、千里之提,溃于蚁穴。--韩非子10、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1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1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孙子14、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15、远水不救近火。
--韩非子16、挂羊头卖狗肉。--晏子17、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1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19、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20、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2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2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左传2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24、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26、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吕氏春秋2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28、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31、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左传3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3、香饵之下,必有死鱼。34、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左传35、行千里者半九十。3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38、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3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40、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4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4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4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4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4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4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4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4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5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5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5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53、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5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5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5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5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58、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5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6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6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62、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6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6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6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6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6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68、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3. 激励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1、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3、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6、流言止于智者。--荀子
7、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
8、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千里之提,溃于蚁穴。--韩非子
10、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1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1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
14、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15、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
16、挂羊头卖狗肉。--晏子
1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1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19、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0、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2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左传
2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24、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26、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
2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31、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左传
3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3、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34、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左传
35、行千里者半九十。
3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
38、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3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4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4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4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4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5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5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5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53、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5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5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5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5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58、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5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6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6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62、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6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6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6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6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6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68、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4. 激励,奋斗的文言文 我最喜欢的
蒲松龄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灭吴。
还有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其实人的奋斗,确定目标是最主要的,其次就是坚持,所以,我比较喜欢蒲松龄的那句诗,对仗工整,琅琅上口。而且又是熟悉的典故。
5. 【鼓励人上进的文言文名句不要名言、谚语】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有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狗这种动物被人类驯化养殖之后最开始就是作为食物来使用的,只不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食物来源更加丰厚,所以狗的功能性被开发出来,才逐渐演变成看家护院的动物,直到现在又变成了人们饲养的宠物。
古代狗肉的地位是要高于猪肉的,比如构建在讨伐吴国之前曾经在国内颁布政策鼓励生育,生男子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就是在国家政策上每生一个男孩就奖励一条狗,而每生一个女孩就奖励一头猪,建在春秋战国时期,狗肉也是重要的肉食来源,在不少地区食用狗肉的习惯也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是历史传承之后的结果。
还有一个典故叫挂羊头卖狗肉,狗肉的地位是不如羊肉的,所以古代一些奸诈的商人,就会以狗肉来冒充羊肉出售。秦朝著名的刺客高渐离就是以屠狗为生,与现在专门宰杀猪牛羊的屠夫是同样的,古代饲养狗的人会比较多,就和现在养猪没有什么差别,狗的饲养比猪的饲养要容易一些,古人因为寄生虫的问题不太愿意食用猪肉,但是对狗肉却是没有禁忌的,只不过在国家正规的宴席上,还是喜欢以羊肉为尊,狗肉大多在民间食用的比较多。
现代人对于食用狗肉比较反感,这是因为大家已经把狗作为了宠物,而不是作为肉食来源,从情感的角度来讲,我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宠物被别人食用的现象,与传统的观念也产生了一些冲突,毕竟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让一些人对于狗肉也有独特的看法,不过历史就是历史,并不能改变狗肉在历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狗肉可以说是古代民族能够延续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时随境迁,时代不同了,我们也会转变自己的思想,不过还是不支持爱狗者与食用狗肉的人发生暴力冲突,习惯的改变需要用时间来冲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4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北宋初年的大将曹彬为何会发明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