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陕西旬邑人,唐朝名将。李世民当秦王时,他跟随其南北征战,屡立战功,被升任为左虞侯、车骑将军,李世民登基后,先后任命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干将。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后,由于李世民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形成了以他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与齐王李元吉联手,共同反对李世民。在危急关头,侯君集多次向李世民献策,最终促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
公元626年农历6月4日清晨,李世民率侯君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发动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政变,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天后,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
由于侯君集是玄武门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政变成功后,侯君集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五人并功第一。七月初七,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渊退位。第二天,李世民即帝位,是为唐太宗。九月,太宗又封侯君集为潞国公。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再赐封侯君集食邑一千户。公元630年11月,唐太宗任命侯君集为兵部尚书,统领全国军队,参与朝政决策。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开国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侯君集名列第十七位。
公元634年,吐谷浑国王伏允可汗,派兵频频袭扰唐朝边境城镇,使唐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走廊受到威胁。唐太宗决定发起征讨吐谷浑国,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李道宗为副将。侯君集建议:兵分两路,南北分进合击。李靖同意。
公元635年3月,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领南路大军,在渺无人烟地区行军2000余里,途经无水无草的破罗真谷时,只能“人龀冰、马瞰雪”,5月,在乌海追上吐谷浑国王伏允可汗,大破敌军。伏允可汗向西败走,准备渡突伦川,投奔于阗。李靖北路大军追上伏允可汗,伏允可汗侥幸脱逃,五月,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自缢身亡。吐谷浑之战大获全胜。
公元636年,侯君庥与长孙无忌等人一起都受到了世袭封赏,朝廷授予侯君集陈州刺史之职,后改封陈国公。第二年,唐太宗任命侯君集为吏部尚书,授予光禄大夫爵位。侯君集成为了管官的官,朝野仰慕。
公元640年,作为唐朝西部附属国的高昌国王麴文泰,胆大妄为,禁止西域商人通行,唐太宗征召麴文泰入朝,他却称病不来。太宗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去讨伐高昌国。侯君集率大军到达碛口,麴文泰死病,他的儿子麴智盛继位。在兵临城下的重压之下,麴智盛只好打开城门投降。但高昌国的地方武装仍对唐军进行抵抗。侯君集分兵攻占各地,很快灭掉了高昌国,俘获麴智盛及其将领官吏,立石碑纪功后返回。
侯君集刚打败高昌时,还未曾奏请朝廷,就流配抄没无罪的人,又私自拿取宝物。将士们知道以后,也竟相进行抢掠,侯君集担心自己的行为暴露,就不敢制止别人乱来。到了京师后,有人向朝廷举报,要求追究他的罪责。唐太宗下诏,将侯君集打入狱中。
副宰相岑文本认为,功臣大将不能轻易地加以治罪。于是上疏李世民,请求赦免侯君集的罪过。皇帝看了奏章,释放了侯君集。
侯君集自以为讨伐西域有功,却因贪图钱财被囚禁,心中实在不痛快。贞观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的官衔外放洛州都督,侯君集故意激怒张亮说:“你为何受到排挤?”
共2页:12下一页
早期经历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早年人比较浮夸,学弓箭学不会,还号称自己有勇武。后来加入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得以参与各项事务的谋划。被封为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
唐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矛盾激化,李建成拉拢尉迟恭不成,于是派人刺杀,失败后尉迟恭与侯君集劝谏李世民早点下决心与李建成了断, 于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率领侯君集等人诛杀李建成及李元吉。李世民即帝位后,封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后又封为右卫大将军。
贞观四年(630年),侯君集被迁为兵部尚书,开始参与朝政。李世民打算讨伐吐谷浑伏允,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命侯君集与李道宗为李靖的副手。
讨吐谷浑
贞观九年(635年)三月,李靖攻灭东突厥后,率领侯君集开始讨伐吐谷浑,大军行至鄯州,李靖在侯君集的建议下,挑选精锐,长驱直入。伏允在库山被击败后,轻军奔走沙漠。李靖与薛万钧、李大亮从北,侯君集与李道宗从南分两路长途奔袭,追击伏允。当时夏天却有霜降,山里有很多积雪,但侯君集等克服自然困难追击二千多里地,先后于逻真谷、汉哭山、星宿川、柏海等大破伏允军,斩获颇丰。侯君集一路追击到积玉山,见到河水的源头,才回师与李靖在大非川会合,班师回朝。 (详见唐击吐谷浑之战)
贞观十一年(637年),侯君集获封陈州刺史、陈国公。十二年(638年)官拜吏部尚书、光禄大夫。侯君集出身行伍,没有读过什么书,获得高官厚禄以后开始读书学习,参与官员的选拔,定制考核题目。侯君集出为武将征伐,入为大夫参与朝政,一时间享有美誉。
攻灭高昌
贞观十三年(639年),高昌王L文泰断绝西域与中原的商业往来,于是李世民征召L文泰入朝,L文泰称病不去,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契何力为葱山道副大总管。率领大军前往讨伐。L文泰听到这个消息后对国人说:“唐国距离高昌有七千余里,有沙漠两千里,冬冷夏热,没有水草,大军难以前行。若唐军强行军至高昌二十天内粮草必然吃完,那时候与唐军接战一定打败他们,所以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然而侯君集率领大军行至碛口,L文泰却已经病死,其子L智盛继承王位。
贞
《贞观之治》的侯君集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等率兵行至柳谷,探马禀报说L文泰将要安葬,高昌国人到时候聚集一处,可趁机袭击。但侯君集却认为趁其墓葬时偷袭不是问罪之师,而拒绝这么做。侯君集于是领大军前进攻略高昌城土。侯君集劝降未成后,侯君集调集攻城器械开始攻城。用推车撞击女墙,用抛车往城中砸石头,城墙上和城里的人被砸的溃烂,很快便将城池打破,掳获男女七千余人。侯君集乘胜进兵,包围高昌国都城。
高昌新王L智盛穷途末路,于是致书给侯君集说是先王对唐天子无礼,而自己刚刚继位没有什么过错,希望侯君集能手下留情。侯君集回书给L智盛说如果是真心悔过,就在军门束手投降。但L智盛却指望西突厥能派兵来援,而西突厥欲谷因为害怕唐军不敢来。此时侯君集又调集工程器械开始攻打,抛车砸出的石头让城内人无处躲避,L智盛无计可施,开城投降。侯君集于是分兵平定高昌各地,高昌国灭亡。
侯君集灭高昌后,在未奏请李世民的情况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手下将士们知道后也开始盗取金银珠宝,侯君集害怕自己做的丑事被揭发,于是不敢治将士们的罪。班师回朝后司法官将侯君集下狱,但中书郎岑文本以为侯君集是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于是上书李世民请求将侯君集释放。 而侯君集自以为立下大功却因为贪财而被囚禁,感到非常不快。
贞观十七年(643年),张亮被派往洛阳做都督,侯君集问张亮:“怎么会遭到排挤?”张亮说:“如果因为公务在外做官就是遭到排挤,那么谁才是最冤枉的?”侯君集又说:“我平定一个国家,回朝后惹得皇上大怒,怎么不是排挤?”侯君集说着还挽起袖子说道:“这样子活不下去,你能造反吗,要是可以,我和你一起造反。” 张亮将侯君集的话告诉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对张亮说:“你和侯君集都是功臣。这些话侯君集只告诉给了你一个人,到时候他死不认账,你也拿他没办法。”于是李世民将这件暂且放下,对待侯君集还是和以前一样。而后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侯君集等二十四人的画像置于凌烟阁,侯君集位列第十七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3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