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装点一新的凌烟阁。就在这座皇宫内的小阁楼里,有着曾与他出生入死、携手造就贞观治世的24位功臣的画像。在这24位功臣之中,有一个人最令李世民痛心,他就是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侯君集。李世民之所以痛心,首先在于自己的晚年竟然出现了储君谋反一事,其次就是在太子谋反一案中,侯君集便是主谋。
早在李世民为秦王之时,侯君集就屡立战功,不断升迁。此后,在李世民兄弟自相残杀的玄武门之变中,侯君集是幕后主谋之一,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即位后,侯君集凭借着往日的功勋,先后为左卫将军、右卫大将军、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亦武亦文,为时人所赞誉。在爵位上,侯君集先封潞国公,后又封为陈国公,李世民给了这位老兄弟极高的荣誉。
侯君集能够被列为凌烟阁24功臣之一,是唐太宗对他信任的证明,也是他自己用一生的辛苦挣来的荣耀。然而,令唐太宗始料不及的就是这位曾经与自己生死与共的老兄弟竟然协同太子谋反。
其实,早在侯君集任吏部尚书后,李世民的表叔江夏王李道宗当时就曾说:“臣看侯君集这个人虽然志气很大却缺乏智慧,自恃功高,不愿居于房玄龄、李靖等人之下。陛下虽然任他为吏部尚书,他却依然不会满足。臣认为此人必将为乱。”当时的太宗万万不会相信日后侯君集会谋反,但种种迹象表明,居功自傲、耻为人下的侯君集已开始不满于现状了。这种不满,主要表现为对财物、对金钱的无穷欲望。
最终,太子谋反的消息泄露,太宗及时制止了这次叛乱行动。谋反的主谋侯君集被带到了太宗的面前。按唐律,谋反属于十恶之最,应立即处斩。临刑前,太宗对侯君集说道:“我不会将你的画像从凌烟阁中撤掉,因为你是朕的兄弟,是大唐的功臣。但由于你的过失,朕从此将不再登上凌烟阁!”侯君集听罢,终于悔悟,他拜倒在太宗脚下,嚎啕大哭,请求皇帝赦免他的妻儿,以便接续侯门香烟,说罢引颈就戮。
(作者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1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千年谜团:关于阎庄墓志的故事
下一篇: 唐太宗李世民杀侯君集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