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严嵩八十多岁乞讨饿死的明朝宰相严嵩

历史典故 2023-07-22 18:50:12

明朝严嵩于嘉靖二十年八月八日为相,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去位,二十多年来,最大的过恶如下:其一,信用心腹赵文华,使东南倭患愈演愈烈;其二,清除异已,继杀曾铣、夏言之后,又在嘉靖三十四年杀杨继盛,使明朝首先开杀谏臣之恶侧,随后又杀沈链和王忬,命令虽然皆出皇帝“圣载”,主谋皆是严氏父子;其三,贪污纳贿,在朝内结党营私。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侵袭明境,严嵩向兵尚书丁汝夔授计说:“地近京师,如果兵败难以掩盖,一定命令诸将不要轻易与敌交战,他们饱掠后自会离去。”可见,严嵩作为相爷,在军国大事上确实没什么远计和魄力。丁尚书傻不拉叽,惟严相国所指,传令诸将勿战。本来明朝大多数军将饮食终日,皆怯于战斗,有了兵部长官的命令,都大松一口气,互相戒嘱传言:“丁尚书讲不要与敌交战。”这下可苦坏了百姓。他们饱受蒙古人烧杀抢劫,官军皆龟缩于坚城之中,不做任何御敌的行动,连姿态也不做。民间大愤。

俺答汗的蒙古军队撤走后,老百姓纷纷上万民书,矛头直指丁汝夔 畏怯无能,明廷下令逮捕他。严嵩怕老丁说出自己事先为他出主意,假意安慰道:“你别怕,我自会保你无事。”丁汝夔大傻一个,有严相爷给自己打保票,刑部鞠审时他很“配合”,没有多作辩驳。他就等相爷向皇帝说好话直接把他赦免了。

结果,不久,一帮狱卒就从狱中把他提出,老丁还以为是走个过场后就把他释放。一行人直接把他押至西市,刽子手持大刀正等着他来。直到自己被踹跪于地,丁汝夔才恍悟被相爷所卖,大叫“王八蛋严嵩误我!”话音刚落,头也随之落地。

嘉靖三十年,锦衣卫经历沈链因严嵩御寇无方,抗疏历数这位当朝阁臣“十大罪”:

“昨岁俺答犯顺,陛下奋扬神武,欲乘时北伐,此文武群臣所愿戮力者也。然制胜必先庙算,庙算必先为天下除奸邪,然后外寇可平。今大学士(严)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严)世蕃规图自便。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朝廷赏一人,(严嵩)曰:‘由我赏之’;罚一人,(严嵩)曰:‘由我罚之’。人皆伺严氏之爱恶,而不知朝廷之恩威,尚忍言哉!姑举其罪之大者言之。纳将帅之贿,以启边陲之衅,一也。受诸王馈遗,每事阴为之地,二也。揽吏部之权,虽州县小吏亦皆货取,致官方大坏,三也。索抚按之岁例,致有司递相承奉,而闾阎之财日削,四也。阴制谏官,俾不敢直言,五也。妒贤嫉能,一忤其意,必致之死,六也。纵子受财,敛怨天下,七也。运财还家,月无虚日,致道途驿骚,八也。久居政府,擅宠害政,九也。不能协谋天讨,上贻君父忧,十也。”

疏上,严嵩没怎么反应,嘉靖帝先倒恼了,认定沈链诋诬重臣,立即派人逮之于廷,当众杖责,然后罚他去保安为民。沈链进士出身,为人嫉恶如仇,与锦衣卫都督陆炳关系不错。陆炳是严嵩同党,常常带沈链参加严氏父子召集的宴饮。沈链心中憎恶严氏父子,更恨严世藩纵酒虐客强灌别人,每每箕踞坐骂,小严惟独惮惧他,从不敢对他强灌于酒。按理讲,凭借上司陆炳的关系,沈链巴结严氏父子升官很容易,但此人正直出于天性,不吐不快,最终却落个被谪为民的下场。沈链在保安“劳改”期间,当地父老知其清名,纷纷派子弟向这位先生求学。他以忠义伦常教导学生,又时时缚三个草人,分别写上严嵩、李林甫、秦桧姓名,手持弓箭射之泄恨。几年后,当地守官是严嵩心腹杨顺,为了巴结严氏父子,他向严世藩报称说:“沈链在保安当地阴结死士,击剑骑射,准备伺机刺杀大人父子。”严世藩大怒,立遣党羽巡按御史李凤毛去抓沈链,把他的名字窜入该杀的白莲教匪首名单,乘间上报。兵部下文,沈链被处死。这还不算,严氏党徒为了更使严世藩高兴,又杀沈链二子,籍此获得升迁。

明朝严嵩曾叱咤风云,为何85岁却沦落到偷吃贡品?

严嵩的老爹是个考霸,考了半辈子连个秀才都没考上。虽然功名不第,但生活还得继续啊,于是,他改行卖烧烤去了。还别说,人家考试成绩不行,但烧烤手艺贼好。

严嵩出生时,严老爹的烧烤店已经开连锁了,但他还是不开心,每晚数钱时都唉声叹气。他经常用看状元的火热眼神看儿子,小严的人生目标就这样被确定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严老爹的儿子简直就是学霸。

严嵩5岁启蒙,9岁入学,10岁中秀才,19岁中举,25岁就毕业了(中进士)。

在毕业典礼上,严老爹激动的哭了:“20年了!终于不用再给老师们送烤串了”!



严嵩打小烧烤吃太多了,可能还误吃了点老鼠肉啥的,体质很差。上班一年就累倒了,他索性请了十年病假回家养生。或许是天意,他不但成功躲过刘瑾的打击,还意外的将道家养生术修炼到八阶。

刘瑾倒台后,底子清白的严嵩被召回做官。当时嘉靖皇帝忙着修仙渡劫,夏言拿着礼部尚书的工资,却承包了老板的活。严嵩便研究如何拍这位老乡的马屁,父亲曾教育过他:没有一顿撸串解决不了的人!如果有,那就是两顿!

在撸友夏言的提携下,严嵩平步青云。

见到嘉靖后,他发现老板喜欢道家秘术,员工却只会背孔孟书。老板嫌员工境界低,员工认为老板有病。于是,拿着道家养生术八级证书的严嵩,成了老板的知音。

正常人大半夜在睡觉,嘉靖却常冒出头汲取月光精华,还随时召见严嵩讨论心得。严嵩住在二环边上,他嫌开车太慢,直接骑马上绕城高速进宫。随着二人双修年头的增长,感情好的不得了。

夏言实在看不下去了,老板如沉迷修仙,大明集团怎么办?于是他到处宣扬无神论。老板越来越觉得夏言讨厌,而道友严嵩很萌。

于是严嵩趁机打小报告:夏言发朋友圈,说老板您不是修仙,而是羞先人!

嘉靖大怒,开除了夏言,严嵩很开心。

不久,鞑靼入侵宁夏,严嵩忙着写青词给老天发邮件,天兵还没请下来,夏言推荐的曾铣就平定了叛乱。严嵩连忙派仇鸾去黑这两人,匿名造谣他们克扣军饷,抢劫母猪等等。

总归是打了胜仗,老板很开心,于是夏言又当回首辅。严嵩一见到夏言就莫名心虚,当年为拍马屁,请他去家里吃烧烤,每次买单时他都坚持AA制。这个人很刚正,关键是自己上次没能整死他。



严嵩花两年时间搞了个八卦炉,嘉靖很珍惜这炼丹的极品材料。严嵩说这些货全被夏言垄断了,就是为阻止老板升仙。嘉靖大怒,杀了夏言和曾铣。严嵩当上了内阁首辅,皇帝老大,他老二。

仇鸾以为帮大忙了,他向严嵩索要三张烧烤店的三生三世白吃卡。严嵩不愿给,仇鸾很丢脸,他实名举报严嵩和严世藩侵吞国有资产的丑事。嘉靖看完举报信就不搭理严道友了,愁得这爷俩天天喝酒撸串。

仇鸾很快病死了,嘉靖知道严嵩坏,却很怀念他的青词。最后一想,跟做神仙相比,当皇帝太微不足道了,于是他又召回严嵩双修。这次,严嵩立志为老板提供一个良好的修仙氛围。

严嵩写青词写的废寝忘食,俺答跑到北京城郊收保护费了,他都懒得管。赵贞吉找他汇报工作,严嵩淡淡的说:“你们看着弄吧,我要去给老板送青词了。”

嘉靖修炼是为成仙,严嵩陪练是为掌权。很快,越来越多的官员看不下去:大家都是打工的,凭什么你一个拍马屁的坐那装老板。

严嵩也很客气,该撤的撤,该杀的杀,一点也不手软。

沈鍊举报严嵩十大罪状,被流放到塞外喝西北风去了。沈鍊边喝西北风边骂,严世蕃就把他的名字加进白莲教花名册,凑齐一堆给杀了。

杨继盛举报严嵩十罪五奸,被打了一百廷杖,双腿都打烂了。被丢进大牢后,他天天晚上用瓷片刮腿上的腐肉,连麻药都不打,吓得狱卒绕着走,怕被他叫去帮忙。



在严嵩父子眼里,反对他们的人都是串串,就该放在火上考。小阁老严世藩不但坏还很聪明,他买通宦官来监视皇帝的举动,这个独眼龙差点把皇宫都搬回家了。这爷俩白天搂钱,晚上数钱,家产比大明国库都多。

这父子俩嚣张跋扈时忘了两件事:

一, 嘉靖皇帝虽然沉迷修仙,但智商很爆表。

二,.他们的手段再狠,也有人眼馋首辅的位子,徐阶就是其中之一。

徐阶是属王八的,特别能忍,一直忍到严嵩八十多岁快老年痴呆了。他让蓝道行去给老板跳大神,说今天会有奸臣来奏事,刚好严嵩颤巍巍的来交辞职报告。嘉靖一看,你回去还不得把咱双修的事全抖出去啊。

嘉靖觉得严嵩也享够福了,就借着蓝道行“天意不可违”的名义处理了他。

严世藩斩首,严嵩开除,家产充公。严嵩捞了一辈子钱,整了那么多人,臭了自己的名,最后全给老板搞创收了。

85岁的严嵩独自回到老家,村里人路过他家门口都要吐口水,以示尊敬。

他这把年纪干不动活,也没低保,饿急了就跑到坟地里找贡品吃,也算是无比凄惨。

这样苟活2年后,87岁的严嵩在饥寒交困中死去。死了也没人管,后来被族人匆匆挖个坑埋了,没有棺木,更没人去吊唁。这个曾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就这样走完自己的一生。

明朝权臣严嵩最后的下场如何?严嵩坏名声是怎么得来的?

严嵩的下场

严嵩的下场并不好,他是明朝有名的大奸臣。严嵩在妻子死后按旧制回乡,此时的严嵩已经八十多岁了,话已经讲不清了,他上陈的奏折多是请别人代写。皇帝对那些严嵩的周折很不满意,对他非常不满。

严嵩影视剧照

这时的严嵩还和次辅发生了矛盾。次辅知道皇帝对严嵩的不满后,买通皇帝亲近的道士。那道士对皇帝说现在有父子在朝堂上兴风作浪,正等待皇帝的发落。皇帝心有所动。不久后,皇帝的寝殿发生了大火,严嵩建议他去南宫居住。南宫曾是英宗被囚禁的地方,皇帝觉得很晦气,对严嵩愈发不满了。次辅提出修建更华丽的寝殿的建议更得皇帝的欢心。

朝堂上其他的臣子也发现了皇帝对严嵩的态度,上奏弹劾。在次辅的暗地操作下,严嵩被削去所有的官职。严嵩的儿子是个非常贪婪的人,经常用他手中的权利欺压百姓。为此,他也受到御史的弹劾。严世蕃本是守卫雷州的士官,后来却逃回了老家。严世蕃的行为被人告发,皇帝非常生气,最后判处了斩刑。严嵩受到了儿子的牵连,被削籍成为了普通百姓。严嵩的家产也被全部没收。皇帝将那些被查收的钱财一半充入国库,一半用作军饷。

年迈的严嵩最后只能在茅草屋中艰难过日,饭也经常吃不饱。两年后,严嵩孤独地去世了。严嵩死时甚至没有棺材,也没有来吊唁的人。严嵩的下场不可谓不凄惨。

严嵩坏名声是怎么得来的

严嵩被《明史》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后世流传的故事、改编的戏剧和电影里,他也一直是以奸臣的形象示人。但其实,严嵩有不少评价是错误的,而且也有许多优点。那么严嵩如此恶劣遗臭万年的名声是怎么得来的呢?

戏剧里的严嵩

首先,来自他权力斗争的对手。严嵩专权二十年,铲除了不少异己,也树立了许多政敌,比如徐阶。徐阶不仅是严嵩倒台的幕后推手,据说也是让他儿子严世蕃罪名成立而被斩首的策划者。而他想要斗倒严嵩,谋取更大的权力,就必须泼脏水。所以他们对严嵩的指责和批评,往往是有夸张和诬陷的地方。

其次,来自文人的指责和辱骂。文人需要赢得名声谋取官位,除了自己写出一首好诗、好文章之外,还有一个方式就是批评恶人来树立自己正义的形象,而严嵩是一个不错的对象。儿子啊众多骂严嵩的文人里,骂得最凶的是王世贞,他为严嵩写的传记里对他极尽指责,此外据说以严嵩儿子严世蕃为原型的小说《金瓶梅》也是出自他手。

然后,来自清朝朝廷的贬低。清朝刚建立,汉族对满族统治的反感还很深。清廷为了使汉族文人士大夫服从统治,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另一方面就是寻求与他们的相似处。为了减轻抵触,清廷就拿明朝来说事,把严嵩定性为奸臣加以贬责。

最后,来自百姓的不知情。严嵩的故事和小说在民间各种流传,然后又被改编成戏文搬上舞台,不明2真相的百姓听着故事看着戏剧,里面严嵩奸臣形象也慢慢就深入人心。

有人科普一下明朝的严嵩吗?

严嵩(1480年3月3日—1566年5月10日),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今江西省分宜县)人。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诬害夏言,再任内阁首辅,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

晚年因事激怒嘉靖帝而失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勒令致仕,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严世蕃案发,遭罢职抄家,寄食于墓舍,两年后病死,年八十七。

相关事件:

严氏父子因其贪赃枉法早就被正直之士所痛恨,不断有人站出来弹劾他们。但是,因为明世宗的偏听偏信、严嵩的奸猾狡诈,这些弹劾不但都没有奏效,那些上章弹劾他们父子的人反而往往备受打击,丢官不说,有的还搭上了身家性命。

锦衣卫沈鍊上书弹劾严嵩,世宗不但未将严嵩治罪,还认为这是沈鍊诋毁大臣,下诏将沈鍊廷杖、谪官。严氏父子并不罢休,几年后,指使党羽寻机陷害,沈鍊被斩,他的三个儿子,两个被打死,一个被发配到边疆。

被誉为明代第一直谏之臣的杨继盛也是因弹劾严嵩而获罪。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上《请诛贼臣疏》,揭露严嵩祸国殃民的真实面目。

但严嵩诬陷杨继盛与二王串通。刚愎自用的世宗最忌讳大臣们越过他和自己的儿子们结交,生怕因此而产生逼宫,遂不问疏中揭发严嵩的罪状是否属实,就降旨将杨继盛逮捕入狱。

在下狱两年多后,杨继盛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被处决。

《明朝那些事》23

没想到从开始读到现在我已经读到最后一本了,读到嘉靖皇帝的时候就隐隐有些不安,强大的明王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可以说是很聪明的嘉靖皇帝,用自己的聪明在一步步葬送这明王朝。

皇帝的制衡之术看的已经太多,嘉靖皇帝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大臣们当做自己的提线木偶,几十年来他一直坐着这样的事,却不知道有时候他不仅仅是提线者,有时候他也会变成木偶的。

要说嘉靖的皇位来路不正,也是不对。正德皇帝只顾玩,没有留下一个儿子。杨廷和根据朱元璋定的祖制找到了嘉靖的。但是没想到的是登上大位的嘉靖皇帝一直想为自己一天也没当过皇帝的老爹争取个名位,大礼仪之争开始,导致内阁首辅杨廷和致仕,嘉靖初期的大好改革断然葬送,阿谀奉承的的小人张璁等得势。

政治的斗争是残酷的,夏言虽然战胜了张璁,但是还是倒在了老奸巨猾的严氏父子手中,正直的夏言被斩首弃市,而要战胜这严氏父子,徐阶要花更长的时间。

曾经的有为好青年严嵩也是一个正直,想有所作为的人,是什么原因让他变成了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奸相,而且还把持朝政,贪赃枉法作恶多端二十多年之久,人性的转变实在是不可度之。

夏言有好几次机会都可以干掉严嵩的,但是他都错过了。事实证明脸皮厚是有好处的,严嵩的脸皮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加上还有个用心险恶的严世藩,夏言最终被干掉了。嘉靖皇帝什么都可以容忍,但是皇权,自己的地位是绝不荣侵犯的,一但有人侵犯,绝不会姑息。

成功上位的严嵩,开始了自己辉煌生涯,在长达二十几年的专权岁月里,充分说明有个好儿子有时候是多么重要,不过这对于天下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如果以严释藩为原型写出的《金瓶梅》主角西门庆算一点贡献的话,那可能是他这个好儿子唯一做出的一点贡献了。

略带有点残疾的严世蕃,的确是聪明绝顶,在他的帮助下他的老爹得到了嘉靖皇帝的无限信任。他的确有理由自豪,因为在那二十年里的确是无人能与他们父子两个争一时之长短。他的确可以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但是正义重来不会迟到的。

徐阶的隐忍,让我明白一个政治家的确是够可怕。你必须耐得住寂寞,受的了屈辱,然后等待时机,最好的时机,做好是一击致命的时机。你绝对不能着急,你很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但是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必须把握住,然后一击致命。严嵩的倒台还有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想聊聊其他人。

胡宗宪只是略有耳闻,其实挺佩服他的,在倭寇横行的岁月里,一个人在那里独撑危局,确实不容易。苦心经营的大好局面被朝廷的小人所废,导致本可以提前结束的倭乱又延续了十年。

不过他重用的人才,都为抗倭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俞大猷,戚继光都是他的手下。戚继光自然不必多说,民族英雄,流芳千古。俞大猷可以说一下,就说他的武功吧,可能算是当时的江湖武林第一了,听说还去少林踢过馆,就可以知道他的厉害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徐渭,他的聪明才智,运筹帷幄自然不必多说,但他的传奇人生让人印象深刻。在胡宗宪入狱被杀后,他选择了自杀,然而自杀了九次,也没有死,真是生命的奇迹。最后因为杀妻被判入狱,出狱后云游天下。

幸运的的是他最后遇到了李梁成,成为了李梁成儿子的老师。他教了一个好徒弟,影响了中国,朝鲜,甚至是日本很多事情。世界的奇妙往往就在于此,你不知道会在什么地方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我很佩服他。

严嵩的完蛋开始于他儿子的完蛋。我无法明白严世蕃为什么会如此嚣张。或许是二十年活的就太嚣张,一时还改不过来。被判流放,还敢私自回来,在老家横行霸道,比之前还嚣张,如果说这不是找死,我真的不知道找死该怎么做了。

严世蕃最终还是死了,死在了自己的聪明,自大上,严世蕃死了,严嵩的好日子到头了,最终徐阶没有杀死他,罢官回到老家的严嵩,八十几岁的严嵩,在街头乞讨度日,每天在世人的白眼下乞讨两年死在街头,我内心竟然不免为他感到悲凉,我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八十岁的老头,一个曾经权倾天下的人乞讨是什么样子,他会有怎样的心境。

不过她曾经害过的人,曾经的首辅夏言,还有那个正义直言的杨继盛,惨死的杨继盛终于得到了公正,我不禁想起那句很俗的话,正义有可能迟到,但重来不会缺席。

徐阶应该也算是王阳明心学的传人吧,他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忍耐了那么久终于把严嵩打败了,一招大权在握,几乎权倾天下。但是挑战总是去不断地。或许很久以后我才会明白徐阶为什么会在权利的巅峰时选择退隐,这也为以后自己有点惨的晚年埋下了伏笔,不管怎样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其实看这一段的时候,想说的应该已经说完。回过头看了看写的,总觉得自己应该详细说一说戚继光。但是可能最近看的一些历史多了(也不是历史多了,就是多看了一些评历史的短文章多了),反而自己有时候更加无法确认一些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了。

换一种说法就是,打破了我以前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认识。以前理解戚继光就是伟大的抗倭将领,名族英雄。慢慢的发现这背后还有很多没有写出来的,比如他发明的阵法,他招兵练兵的方法,还有他还是著名的畏妻,甚至于他的经济问题,因为张居正的得势而飞黄腾达,而又因为张居正的被清算而最终郁郁而终。

这些慢慢的让我产生了重大的怀疑,甚至于去了解一个人物我更多的不是在了解他的英雄事迹,更多的想了解其他在这个人物身上的故事。因为这样看起来觉得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是一个历史课本上一个被歌颂的样本。

我在努力回忆这本书带给我的印象,或许会遗漏很多,或许也会写的很乱。但我还是想写完这些,因为这对我来说,是我读书的意义所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4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