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退了突厥对太原的进犯,起兵被李渊提上了日程,他的目标是西入关中,攻下长安,为了避免突厥趁机帮助刘武周攻打太原,他卑辞厚礼稳住突厥,承诺攻城略地所得财宝都献给突厥,突厥卖给他好马。稳住突厥后,李建成和李元吉也赶到了太原汇合,李氏父子的大业就要开始了。
西河郡丞高德儒不响应李渊,而西河(今山西汾阳)又在进军长安的必经之路上,所以大军进发之前必须先拿下西河。六月初五,李渊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带兵攻打西河,当时李渊的军队还没有编制,李建成和李世民也没封号,军中就叫他们大郎和二郎,唐朝的郎相当于后世的公子。当时李建成28岁,李世民18岁,因为太年轻,李渊就派太原令温大有和他们一起参谋军事。
当时军队刚刚筹建起来,还没有经过训练,李建成和李世民怕难以治军,就先制定了军法,稍稍整顿后就出发了。兄弟二人和兵士同吃同住,同甘共苦,赶路时冲在前面。六月份民间瓜果蔬菜已经收获了,他们不像其他军队一样抢夺百姓,一定要用钱买才吃。有士兵偷瓜果的,李建成和李世民都帮他付钱,也不追究偷东西的人。路旁有乡亲父老送瓜果蔬菜和水的,他们都重谢然后分给兵士,见者有份。有人送牛肉和酒的,他们坚决不要,说这是隋朝的法律,我们义军不敢。不得不说这兄弟二人在收买人心方面比他们的父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士们看到大郎二郎这样都十分感动,士气大振。
到了西河城下,李建成和李世民没披盔甲就到城下晓喻百姓,城外的人想入城,不论男女老少,一律放进去,城内的官员百姓见到这支军队如此宽容,早就想着投靠了,只有郡丞高德儒坚决不降。六月初十,李建成和李世民下令攻城,刚架上云梯,将士们奋勇而上。还没等攀登上去,西河的一个官员就带着兵上城楼抓了高德儒送到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军营前,真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高德儒曾经把指野鸟为鸾来奉承隋炀帝,李建成李世民数落他说“你曾经假报祥瑞取悦隋炀帝,跟赵高指鹿为马没有区别,我们是义军,肯定不会放过赵高这样的人”。于是只杀了高德儒一人,其余秋毫无犯。六月十四就回到了太原,往返九日就攻下了西河,李渊为有两个能干的儿子十分高兴地说“像这样用兵,可以横行天下了”。
这是李氏父子起兵的第一战,有多少双眼睛都盯着李建成和李世民,还好兄弟二人都是人中龙凤,虽然初出茅庐,但才干非凡,礼贤下士,身先士卒。西河之战的胜利鼓舞了士气,也坚定了李氏父子挥师关中的信心。
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攻克长安,只有短短的5个月时间。隋末农民战争牵制了的隋朝统治,牵制了隋军大量兵力,使隋朝统治集团无力西顾,关中空虚,不能和新兴的李渊集团抗衡,这是总的战略形势决定的。在攻取长安的过程中,李渊父子运用战术巧妙,如与关东李密联合,拖住隋军无暇西顾,入关后立即屯兵潼关,阻住了隋朝援军。具体战术运用方面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如在攻打河东与进军长安时双管齐下,收效显著。事实证明,这种部署是成功的,长安失陷以后,隋将屈突通被俘投降了李渊。李渊进军途中减少了阻力,因而能够迅速攻占长安,奠定了唐朝基础。
隋王朝传到第二代杨广手里,便走向崩溃。隋炀帝杨广接位以后,不惜消耗大量民力和物力,大搞“建设”,又调动百万大军两次进攻高丽,无功而返,各地人民不堪重负,纷纷起来造反,形成天下大乱之势。隋炀帝率宫妃和百官南游后避驻江都,命镇守太原的唐公李渊镇压“盗匪”,李渊亦颇尽力。后来,隋炀帝因李渊抵御突厥不力而欲加罪,迫使李渊铤而走险。李渊便积极搜罗人才,身边的次子李世民“密结豪友”,加紧进行起兵前的准备。李世民的好友、晋阳县令刘文静因受瓦岗军首领李密的株连,被捕入狱。李世民趁探视之机,在狱中和刘文静拟定了起兵计划,并通过隋朝的晋阳宫副监裴寂将这个起兵计划转告给李渊。李渊蓄谋已久,当即表示同意。
李渊在太原起兵,做了许多准备工作。首先以抵御突厥南侵为名,招募军队,十天之内就有一万人应募而至。接着又清除异己,扫清起兵的障碍。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对招募军队心存疑虑,打算逮捕应募入军的逃犯长孙顺德和刘泓荃等,以便从他们口中探听招募的真实意图。李渊闻讯,即令李世民领兵埋伏太原城内,以防不测。次日,李渊召王、高二人到议事厅议事,刘文静以勾引突厥南侵之罪状告王、高二人。李渊即将王、高二人逮捕入狱。两天以后,突厥果然兵临城下。李渊命令裴寂等人做好战斗准备,并打开太原的所有城门。突厥人不知虚实,以为太原有备,在城外只停留了两天,便匆匆北撤。这次突厥入侵,太原军民都以为是王威、高君雅勾引来的,一致要求将其处死。李渊便将王、高二人斩首示众,李渊除了心腹之患。
李渊起兵,为了取得突厥的协助,李渊亲自写信给突厥始毕可汗,信中提出,如果突厥能够协助举兵起事,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战利品,将全部归突厥所有,并不惜向突厥可汗以臣自称。始毕可汗立即回信,答应出兵相助,并要李渊“自作天子”。
李渊又将在河东和长安的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和女婿柴绍等召到太原,准备起兵。李渊在太原设大将军府,自任大将军,以裴寂任长史,刘文静任司马,以李建成为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统军,以李世民为右统军大都督,统右三统军。又令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发兵五百相助。临行前,李渊叮嘱说:“请突厥出兵,只不过是制造声势而已,以防刘武周偷袭太原,如出兵过多,无法控制,只会给百姓带来祸害。”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渊亲率三万大军,沿汾水河谷南下,向关中进军。李渊大军进展迅速,经隰县、灵石等县,十日后抵达霍邑。霍邑位于鼠谷南端谷口,西邻汾水,东据霍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隋长安留守代王杨侑命隋将宋老生率两万兵屯守于此,迎击李渊。此时,霍邑一带淋雨如注,道路泥泞。李渊命军队在距霍邑五十里的贾胡堡暂时休整,并派人从太原增运一个月粮草。
七月二十日,河南瓦岗军首领李密派人送来书信,要求与李渊联合。李密此时已建号魏公,拥众十余万人,兵多将广,势力强盛,故在信中言词傲慢,目中无人。而李渊却在回书中卑词推奖,以骄其志,使其进攻洛阳,坐收渔人之利。
八月三日,天气转晴,李渊下令军队向霍邑推进。为了引诱宋老生出击,李渊率少数老弱之兵,迅速开赴霍邑城下,就在城下设置军所,调兵遣将,指手画脚,作出要立即攻城的态势,而以主力部队殿后,准备围歼宋老生军队。宋老生在城上看到太原军势单力弱,发倾城出动,发起攻击,双方一接触,李渊就向后撤退,当宋老生率隋军进入伏击圈后,李渊会合主力部队将隋军团团包围。隋军在太原兵的前后夹击之下,全部被歼,宋老生也在阵中被杀。战斗进行了仅半个时辰,李渊就占领了霍邑。接着,李渊又引军继续南下,九月上旬抵达河东城下。
河东城是山西地区的军事重镇,是隋朝连接东、西两京的咽喉要道,城高坚固,又有骁将屈突通指挥守城。因此,太原兵久攻不克。为了减少伤亡,保存实力,李渊采纳了李世民和裴寂等人的建议,亲率主力从梁山(今陕西韩城东黄河中)和龙山(今山西河津西黄河中),渡过黄河,进入关中;留少数兵力继续包围河东城,以牵制河东隋军。九月十六日,李渊率军渡过黄河以后,一面令李建成率部屯驻永丰仓(今陕西华阴东),防御潼关和河东隋军,一面派李世民率部沿渭水向长安挺进。李世民拔除了隋朝设在长安周围的军事据点,完成了对长安的包围。长安城内的隋军,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但仍负隅顽抗,作最后挣扎。李渊将军府从朝邑移至长安城东春明门外,亲自指挥攻城。经过十多天的激烈战斗,长安城被攻破,李渊率部顺利入城。李渊在查封府库,安抚百姓以后,将代王杨侑扶立为帝,改元义宁,自己入居宫城的武德殿,自称大丞相,掌握军政大权。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扬州被宇文化及缢死,李渊便废掉杨侑,在太极殿登极称帝,国号为唐,称唐高祖,改义宁二年为武德元年。以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并署百官,随才任用。至此,唐王朝正式建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0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古代缺德的取暖方法:杨国忠发明肉屏风
下一篇: 揭秘:唐朝皇帝都是怎么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