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清朝末年才发生割地赔款的情况,俄国攫取中国北方的土地,英国占了香港岛,日本占了台湾,占了葡萄牙澳门,如果算上藩属国,那么领土更多。
但实际上,在清朝初年,清政府就割让了大片的土地给俄罗斯,这还是在清朝强大且打胜仗的情况下,清朝的统治者对于北方的领土真的是非常的短视,这才白白便宜了俄罗斯。
俄罗斯从最初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大公国发展成现在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它的扩张沾满了各民族的血和泪,这其中,中国最为受伤。要知道,在明朝及清朝建立之初,西伯利亚、库页岛大片的领土都属于中国,而这些土地都在清朝时期给割让出去了。
很多人要不同意了,说我们对于这些领土并没有真正的实行有效统治,不能算中国的领土,这让鲁速很火大,正是近些年来,很多名嘴都说要按照西方的那套标准来看待中国历代疆域,所以很多地方在古代就都不是中国的领土了。
这种理论简直就是数典忘祖,要知道,古代的世界并没有像现在一样是一个地球村,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一套政治军事体制。中国从秦朝开始就没有实行封建制度了,都是帝国专制制度。同样的对于领土的定义也是如此,无论是羁縻统治还是设置管理直接统治,这在古代都是中国的领土,这个就是中国定义的,所以西伯利亚库页岛这些在当时都是中国的领土。
但是康熙认为那都是苦寒之地,所以在打赢了雅克萨战争后,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似平等,实际不平等,要知道,俄罗斯一直是一个欧洲国家,你这个边界一划定,等于在法律上认同了西伯利亚很多土地都属于俄罗斯了,那本来应该属于中国。
此时的贝加尔湖还属于中国,但是俄罗斯并没有因为这个合约的签订而停止扩张的脚步,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不久,沙皇彼得一世就叫嚷:“俄国必须占领涅瓦河口、顿河口和黑龙江口”,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公然要把夺取黑龙江作为俄国“远东政策的中心”。
之后,俄罗斯继续侵略蚕食中国蒙古地区。清朝也不堪其扰,曾多次建议沙俄举行中俄中段边界谈判,均遭拒绝,因此雍正被迫于1722年4月宣布中断两国贸易。自从《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俄罗斯每年与中国贸易获得大量的财富,俄罗斯同瑞典、波斯(今伊朗)连年作战,无力再在中国边境挑起战事,因此派出使团来到北京与清政府谈判。
经过协商,清朝和俄罗斯签订了《恰克图条约》,清朝将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国土割让给俄国,从此贝加尔湖永远的离开了中国。要知道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七大湖泊,面积为3.17万平方公里,水体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其淡水储量之丰富,约占地球全部湖泊、河流淡水量的20%,相当于北美五大湖水量的总和,是世界上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
此时的清朝处于康乾盛世,可以说是国力强盛,兵强马壮的时期,面对俄罗斯的扩张侵略,清朝政府居然不经过抵抗,就直接把领土割让给沙俄,沙俄除将17世纪中叶以后侵占的中国蒙古地区划入俄国版图外,还通过划界侵占了贝加尔湖以西和唐努乌梁海以北伊聂谢河上游地区大片中国领土,除了短视和无知还能用什么来形容呢?
到今天,贝加尔湖离开中国已经接近三百年,每每看到地图和书上的贝加尔湖,鲁速都愤懑无语。
1689年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的交锋,俄国终于同意和清朝进行边界谈判,并最终签订《尼布楚条约》。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边境条约,在条约中清朝首次采用?中国?的称呼,而且对于我国而言,它有效的维护了我国疆域的完整,成功抵御了沙俄南下的脚步,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框架。
但是这份边界条约到底平不平等呢?静夜史认为是不平等的,不过这个平等不是针对清朝,而是针对沙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西伯利亚从来没有属于过中国。
今天的很多人提起西伯利亚总是痛心疾首,呼天抢地的同时,总不忘咒骂清王朝腐败无能,特别是康熙一纸《尼布楚条约》就割让了西伯利亚400万、600万、甚至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简直是罄竹难书,罪大恶极。
真的是这样吗?西伯利亚何曾属于过中国?
事实上在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前,中原王朝无论是直接统治还是羁縻统治,势力从未真正到达过外兴安岭以北地区,明朝的努尔干都司同样如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是因为地形所限。
我们知道长城以北的地区对于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原王朝已经不具备开垦的价值。所以这注定了长城以北的地区中原王朝只能采取羁縻统治的形式,而羁縻统治就必须照顾当地人口的生活方式。
东北地区和蒙古高原不同,这里的民族以渔猎为主。不过虽然生活技能比游牧民族多一些,但是他们生活的纬度同样不比蒙古高原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环境下,向南发展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式,这导致越往北人口越少。
而外兴安岭就是这些渔猎民族的最北界。以外兴安岭为分水岭,地形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倾斜。南部地形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相对温暖。而北部地形区则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干燥;而且受北极地区极地东风的影响,来自北冰洋的寒风会自北向南,一路吹到外兴安岭以北地区,这使得外兴安岭以北气候明显低于外兴安岭以南,根本就不适合渔猎民族的生存。
元朝作为发源于蒙古高原并完成中原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其最北端虽然在教科书上画到了北冰洋沿岸,但是实际统治区域也只是到达了贝加尔湖以北附近地区。
建国后,经过郭沫若等历史学者的考证,基本确定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活动北界,即北纬58度线附近,这条线西起萨彦岭,东经贝加尔湖,东到外兴安岭,构成了横亘在我国文化区和西伯利亚之间的巨大分水岭。
所以地形决定了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又决定了我国的羁縻统治区域难以越过北纬58度线继续向北推进。
因此在16世纪沙俄哥萨克到来之前,西伯利亚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统治区域。
很多人说西伯利亚,因为距离上接近我国,所以即使无人统治,也应该算作我国的领土,这是典型的强词夺理。如果这种理论成立,那么南极洲最靠近智利,智利就应该声称对南极拥有领土主权,这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既然西伯利亚不是中原王朝的传统统治区域,所以也就不是中原王朝的所谓失地,更没有割让土地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尼布楚条约》不再是清朝的割地条约,而是清朝和沙俄争夺外兴安岭周边的分赃条约。
哥萨克作为雇佣兵式的沙俄武装,在沙俄鲸吞西伯利亚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人肩负着寻找毛皮和温暖出海口的使命,不断在西伯利亚地区横冲直撞:1600年左右他们侵占了贝加尔湖西部和北部地区;1639年他们到达鄂霍次克海沿岸;1643年侵入黑龙江。
而此时的中原地区,正经历着明亡清兴的历史变局,清朝数十万八旗军队挥师入关争夺中原,对于外兴安岭周边地区无暇顾及,沙俄因此迅速侵占了黑龙江流域。
等到1685年,康熙决定对沙俄用兵,解决东北问题时,沙俄在黑龙江流域事实上已经侵占了长达40年之久。
对于沙俄而言,黑龙江是一个优良的出海通道,但是东北对于清朝而言,更是不可放弃的龙兴之地,所以康熙在东北的问题上,态度异常坚决。
但是清朝和沙俄在东北地区的力量却是非常不均衡的。
虽然沙俄人数较少,但是他们自北向南攻击,有地形倾斜助力,攻击难度较小;且气候越来越温暖,攻击动力更足,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技术上比清朝更加先进;清朝虽然距离外兴安岭比沙俄本部近,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南向北进攻需要克服后勤补给线长、气候越来越寒冷等一系列困难。特别是是当时准噶尔在西部虎视眈眈,漠北喀尔喀蒙古问题悬而未决的情况下,清朝用兵东北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而因为内外条件的严格限制,使得清朝在解决东北问题时,虽然取得了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但是难以保住胜利成果,毕竟沙俄打得起,可以随时卷土重来,但清朝却耗不起。
所以为达成签约的目的,清朝不得不做出了较大的让步和妥协。
对于清朝而言,能够和沙俄划定边界线,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当时的清朝也有借此机会一并划定贝加尔湖地区边界的打算,但沙俄予以拒绝。
《尼布楚条约》的结果是沙俄拆除雅克萨城,将兵力撤至外兴安岭以北,双方以外兴安岭作为两国边界。对于沙俄而言,这一条约将其从侵占40年的土地上赶走,是沙俄的巨大失败,条约本质是对清朝有利的。
不过清朝虽然借此将势力推进到外兴安岭以南,但是作为和沙俄的分赃条约,没有在分赃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同样也是非常失职的行为。
清朝的失职体现在当时的清朝缺乏专门的翻译人才,在没有专业翻译的情况下,康熙不得不任用传教士充当翻译。其结果就是传教士和俄国代表沆瀣一气,清朝在无形中做了冤大头。
另外,由于清朝没有专业的地图和测绘设备,使得谈判中不得不采用俄国做过手脚的地图,这使得清朝再次蒙受巨大损失。
可悲的是清朝在其后的边界谈判中,一直受制于这两个因素,这使得清朝多次赢得战场,却输在谈判桌。
1689年,清代与沙俄正在尼布楚进行了会商。会商的效果让人大跌眼镜,清代将自身贝加尔湖以东的9万多平方千米疆土割让给了沙俄。真是奇哉怪也,这是清代正在完成两轮雅克萨战争胜利以后的效果。关于这样的结果,大清觉得很一般,而沙俄却觉得天外之喜。那么,当时大清为什么要把这9万多疆土割让给沙俄呢?
其实原因有三点,一是中国的谈判人员严重缺乏国际谈判技巧又有内鬼出卖过早暴露了底线,二是清政府当时面临了沙俄和叛乱的准格尔联手夹击的风险被迫做出很大程度的让步,三是清政府闭目塞听不了解沙俄陷入国内争权受到奥斯曼帝国和瑞典王国威胁同样内忧外患的现实。
于是在尼布楚和贝加尔湖蒙古族同胞发动起义反抗沙俄殖民统治并请求清政府支援的大好形势下依旧选择妥协退让,本来中国在大幅度让步情况下提出了以勒拿河为界的主张,当时最终结果却是以外兴安岭为界并割让了毫无疑问的中国领土尼布楚地区,因此尼布楚条约是在地位平等的条件下签订的形式上平等但结果并不平等的条约,而贪婪的沙俄依旧不满足最终割占了整个外东北地区还想把中国东北也变成俄罗斯的!
综上所述,清朝对于九万多领土的放弃,说明了清代对于领土的思想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也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世界近代历史的改变。这不仅仅是实力方面的对比、现实的种种考虑,也是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小学以至于中学、大学,历史教科书上都认为,这个条约是经过平等谈判,并在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基础上取得的,因此是个平等条约。
但是。。。
一、该条约使俄国合法地获得了侵略基地和广大领土,并为中国的东北和蒙古进一步被渗透和侵略埋下了祸根。
俄国一小撮流匪不远万里前来侵略中国东北边境,中国清朝的正规军和地方武装竟然长时间内无法将其全歼或驱逐,在雅克萨之战大获全胜后又屈辱地签订和约,以土地换和平,把原属中国的土地让予敌国!它使俄国侵略者获得了合法的侵略基地,并获取了巨大的通商权利,使其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为后来中国清朝衰弱后的割地赔款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二、中国丧土失地,失去的绝不仅仅是原属于中国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地方,也不仅仅是贝加尔湖地区,而是整个西伯利亚和北冰洋及太平洋沿岸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和无尽的宝藏!
《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的领土,并为后来雍正帝效仿签订《恰克图条约》完全出让贝加尔湖地区开了个恶劣的先例!明朝在其整个历史上无法完全消灭元朝,事实上在我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留下了一个北元,这个条约连同后来的《恰克图条约》,把原属于北元的我国北方领土让给了沙俄!自西汉时期,贝加尔湖就是史籍中的北海,是苏武牧羊的地方。自那时起,我国北方各民族就在这一地区生活,虽然中国中央政府很长时间里无法有效地统治这一区域,但它在法理上早就属于了中国。《中俄尼布楚条约》使中国自筑藩篱,使我国在贝加尔湖以至于西伯利亚方向划上了休止符,中国失去了北进西伯利亚进而西进和东进的机会,永远地失去了北冰洋、北太平洋方向的出海口和无尽的宝藏!想想西伯利亚的油气和森林资源吧,还有贝加尔湖的水资源!如果你是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你会不心痛?
三、中国的一时退让使俄国人合法地获得了从欧洲直达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广袤领土,使中国的背后屹立起一个新的巨人,中国北方的地缘环境极剧恶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74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袁世凯与朝鲜:朝鲜人为何害怕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