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是东亚的火药桶,不只是数次战争都在这片土地上发端。19世纪末,统治朝鲜半岛的是李氏王朝,朝鲜之名是朱元璋所赐。在长期的历史中,朝鲜是中国藩属国,无论是大明朝还是大清朝。
但到了19世纪末,世界形势突变,朝鲜的父母之邦大清国都被西方人揍趴了两次,想继续闭关锁国的朝鲜是安生不了了。
尤其是刚刚明治维新的日本和最贪婪于土地面积的沙皇俄国,对朝鲜的觊觎已非一日。
1864年,朝鲜国王李昇去世,这位国王没有后嗣只能找他弟弟的儿子李熙承继王位。这小子才刚12岁,哪里能当国君,只得请他的父亲以大院君的身份摄政。大院君称西方人为洋扰,思想陈旧,又非常忌惮日本人,曾说“倭洋同祸”。法国人曾经说大院君,坚决不容许和除中国人之外的外国人通商,并且多次杀害传教士,排斥外来文化。在大院君看来,只要排斥洋化,朝鲜还有救。
到了十年后,年轻的李国王已经22了,怎么也该亲政了,况且他还娶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妃子——闵妃。闵妃有点中国的西太后的意思。
闵妃不久发动政变把公公大院君逼下了台,同时在闵妃主导下,朝鲜开始推行改革。大院君的残余势力不愿改革,双方在朝鲜朝堂上你争我夺,下层百姓也因为深受压迫,苦不堪言。对于日本对于朝鲜半岛的野心,清政府的心态非常矛盾,一方面担心日本强势崛起会吞并整个朝鲜半岛,但是但是又怕得罪日本和对朝鲜半岛同样有野心的北极熊。
清朝态度暧昧,日本人可等不了了。1876年,日本以朝鲜拒绝邦交,蔑视日本为借口,出动兵舰,胁迫朝鲜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随后朝鲜开始在政府机关中设立外交机构,隐士之国被迫向世界敞开了大门。
朝鲜从此之后开始出现一批亲日派,与传统的亲中派开始激烈斗争。
但是不管上层怎么斗争,下层民众生活苦啊。大兵们没有军饷可发,物价倒是一天天的涨上去,这些阿兵哥们越来越愤怒。可是这些阿兵哥们却只是赶跑了闵妃,大院君却趁机上位,更令人扼腕的是,阿兵哥们玩的太过火,一把火少了日本使馆,这下可把狼招来了。日本政府得知消息之后以保护使馆为由出兵朝鲜,大院君一看来了穷凶极恶的东瀛鬼,连忙央求中国政府。李鸿章随即派遣了吴长庆的庆字军赶赴朝鲜,以期平复乱局。
这是袁世凯到达朝鲜之前的局势。袁世凯此时是吴长庆手下的一名小官,但是出手不凡:淮军刚到朝鲜时,军纪涣散,清兵却时有抢劫和强奸民女的事情发生。都是自己的子弟兵,吴长庆很头疼又不好放手整治,袁世凯则表示一定要整治士兵军纪,同时把吴长庆请来,说自己处罚了几个人。
吴长庆对这位故人之子甚是欣赏,刚来到袁世凯营中,吴长庆立刻严肃了,他本想来好好训话,做做思想工作,但是袁世凯已经把几个败坏军纪的士兵直接砍了头。
吴长庆没在说什么,但是知道袁世凯这几刀下去,军中军纪肃然,袁世凯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在接下来的平乱作战中,袁世凯倒像是亡命徒,经常是冲锋在前,带着手下士兵全力冲锋,格杀敌人。
在吴长庆部队的帮助下,闵妃重新掌握了朝鲜政局。但是日本人和朝鲜国内的亲日派势力却没能赶走,这无疑留下了隐患。
不久,朝鲜开化党人发动政变,出兵占领王宫。这时的袁世凯已经是吴长庆军中的营官,有一定话语权。袁世凯断定这事儿背后肯定有日本人的黑手,于是果断下令出兵攻打汉城王宫,迅速平定了朝鲜宫中的叛乱。清国势力重新掌控朝鲜王宫,日本人和开化党的领袖被赶出汉城,吴长庆的军队留驻朝鲜,清国仍然保持着对朝鲜宗主国的地位。
这是袁世凯在朝鲜立下的第一大功勋。此役之后,23岁的袁世凯升官了,成为大清朝正五品的“同知”——也就是副市级官员,年薪80两,正式成为驻朝清军一个营的长官。之后,吴长庆奉调回国时,袁世凯累功升迁,实际上成为清政府在朝鲜的代言人。
更多>>(接下文评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74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郑成功怎么死的,郑成功死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