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若论哪一段“盛世”,至今引起的争议极多,当属“康乾盛世”。但比起婆说婆有理的各种观点,有一个群体的表现,其实才更具客观性:官员。
中国封建王朝历代盛世,从西汉的“文景之治”算起,包括唐朝“贞观之治”和宋朝“咸平之治”之类的富庶时代,乃至离清朝比较近的“洪武盛世”“隆万中兴”等年代,清一色的共同点,就是高素质的官员队伍。各类名垂青史的清官能臣,都在这类时代里层出不穷。国泰民安的好时代,也正是作为中坚力量的他们,一代代傲然撑起。
所以同样的道理,关于“康乾盛世”的“强大”程度,下面这几位官员,都是很有发言权。
一:“戏精”二人组
康熙皇帝一个出名的成就,就是惩治腐败,比如关于他微服私访话题的影视剧里,常见的火热剧情,就是康熙皇帝一边微服私访一边惩办贪官。哪怕很俗的情节套路,都曾经播一遍火一遍。而放在正史里,这事也确实源于生活:康熙在位六十年间,不但多次郑重下诏,谆谆教诲官员们要清正廉洁,且多次大张旗鼓表彰各地清官。整顿吏治十分认真。
如此认真整顿,也确实整出了不少先进典型。但要论最出名的,却是一对“黄金搭档”:山西巡抚噶礼与太原知府赵凤诏。比如这位赵知府,一句名言传遍大清:“居官受贿,无异闺女失节”。俨然与腐败现象势不两立的态度。再看这位噶礼巡抚,更是成日风风火火,一心扑在政务上。多次得到康熙帝热烈表彰。这两个人凑在一起,看似十分交相辉映。
而且最难得的是,二位常年天下闻名的“好官”,相互间还十分团结,人前人后都互相夸奖。今天噶礼夸赵凤诏“操守皆好”,明天赵凤诏又夸噶礼“天下不要钱官只噶礼一人”。比起官场常见的互相倾轧来,这二人无比真挚的同僚情谊,也是一度感动康熙。赵凤诏多次被嘉奖,噶礼也官运亨通,一度官居内阁大学士。
但直到噶礼的母亲亲自跑到康熙面前喊冤,这对“好官”的猛料才揭了盖子:喊着受贿像妇女失身的赵凤诏,不但平日里贿赂不少收,还常年帮着噶礼收。而且他还是噶礼的“经纪人”,多次出面帮噶礼捞钱索贿。平日里各种互相吹捧的清正廉洁状,只是摆出样子给康熙演戏。羞愤不已的康熙,一怒将噶礼赐自尽。赵凤诏也被斩首。可此时清朝的吏治呢?以《清实录》原话:此时清官,或分内不取而巧取别项。
也就是说,这时的清朝吏治,已经是“戏精”遍地。也正是各种“戏精”们的巧立名目狠捞,才有了几年之后,初登基时的雍正帝,那句悲愤的惊呼:内外府库无不亏空——大清的钱,都快被“戏精”们捞没了。
二:羞杀大清高层的清单
康熙年间闹得欢的“戏精”们,到了雍正年间时惨遭恶治。好些贪腐官员更被拉了清单:江苏巡抚吴存礼。
吴存礼,汉军正红旗出身,康熙年间出名能捞钱的角色。且不单能捞更能送,朝野的实权部门,各级实权高官,只要听得到,就没有他送不到。就这么多年如一日连捞带送,官位也常年亨通。待到康熙皇帝驾崩时,已是油水丰厚的江苏巡抚。不料新皇帝雍正重手整顿,常年“名声在外”的吴存礼这下撞上了刀口。雍正元年三月,就被狼狈革职查办。
更多>>(接下文评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73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