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晚清受慈禧太后宠爱,一时风光无限的太监是谁,大家第一个想到的非李莲英莫属。但实际上在李莲英还不知在哪个旮沓的时候,就有一太监成为慈禧太后的心腹,跟前红人,此人就是安德海。
安德海七八岁净身入宫,因为为人机灵而办事利落,很快就在咸丰帝和慈禧太后面前长了脸面。
后来咸丰帝去世,幼主继位,慈禧太后想要从八位辅政大臣手中夺权,于是就与恭亲王奕欣联合,当时安德海便担任了传递二人消息的信使的职责。
等到事情过后,安德海升任四品总管太监,成为太后红人,人称“小安子”。而这个时候,李莲英还只是看门的小太监而已。
安德海有许多太监共同的缺点,贪财贪权还贪色。成为太后红人之后,他开始不甘心只做一个听命行事的奴才,开始慢慢的插手朝政。
背后有慈禧做靠山,还搞坏了慈禧与奕?之间的关系,安德海在朝中培养党羽,结交朝臣,收受贿赂,搞得门庭若市,权倾朝野。
权有了,安德海觉得自己还缺一个拿的出手的漂亮老婆。而当时名动京城的徽班旦角马赛花,就在此时入了他的眼。
安德海公开取马赛花为妻,为此大张旗鼓,包了当时京城最大的酒楼天福堂举办婚宴,大宴宾客。
太监是残缺的男人,在早先和宫女对食都得悄悄咪咪的来。到了安德海这儿大张旗鼓,私下里很多人都鄙夷万分,认为太监娶妻是一场闹剧。
安德海不这样想,他认为此举乃光宗耀祖,涨面子的事儿。而慈禧太后也对自己的心腹宠信无度,不仅没有阻止,甚至还在安德海大婚之时,赏赐白银绸缎,以昭示恩宠。
太监娶妻,还有当朝太后赏赐祝贺,可谓千古奇闻,一时间安德海娶妻成为京城焦点热闻。安德海借着这事儿,狠狠的出了风头。
权色都有,安德海自然不可能越过钱财去。安德海在京城时,就收受了不少贿赂。就这样他不满足,盯上了外派钦差的活计。
同治八年,皇帝大婚,按照惯例喜服由江南织造局提供,朝廷派钦差大臣督办。安德海看上的正是这活,他跑到慈禧太后面前自告奋勇,请求出京办事。
清朝祖上曾留下规矩,太监不许私自出京。慈禧太后一开始也不同意,但架不住安德海花言巧语,最后真命了他前往。不过也留下嘱咐,只准他暗中行事。
安德海出了京城,可谓如鱼得水,快活极了。到了一个地方,自有懂眼色的官员上贡银两。这么一游荡,可比在京城几年得的还要多。他便忘了慈禧的嘱咐,行事张扬猖狂。
安德海招摇一路,在山东境内碰上了硬骨头,此人便是丁宝桢。丁宝桢为人正直,但头脑灵活。他不满安德海,但却没有直接杠上。
丁宝桢暗中写了一道密奏,上言“有安姓太监乘坐大船,捏称钦差,织办龙衣,船旁插有龙凤旗帜,携带男女多人,沿途招摇煽惑,居民惊骇。”
这安姓太监自然是安德海,但丁宝桢偏偏没有点明,还抓住他“假冒钦差”、“招摇撞骗”说事儿。而且这折子递上去,还是递给安德海得罪的恭亲王奕?。
奕?拿了折子,就跑去慈安太后请命,最终命丁宝桢将“安姓太监”就地斩首。太监不可出京是祖训,不管安姓太监是真钦差还是假钦差,慈禧太后都无话可说。
丁宝桢害怕夜长梦多,在旨意到达前四天,就将安德海就地斩首了。就这样,李莲英之前最受宠的太监,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大太监》安德海剧照
但是安德海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恃宠而骄,经常在宫中目中无人。安德海只是一个六品的太监,但是在宫中连小皇帝、恭亲王等人都不放在眼里。他还经常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挑拨同治和慈禧的关系,使得小皇帝经常被慈禧训斥。在同治八年时,安德海想要出宫游玩并趁机敛财,就再三请求慈禧让他出宫为同治在江南置办龙袍,并准备大婚时需要用到的东西。
慈禧同意后,安德海马上就带领一帮人前呼后拥的出京了。安德海虽然号称是钦差大臣,但是身上没有任何公文,也没有通知各个地方官员。经过山东德州时,当地的知州对这件事感到很不解,如果是钦差过境的话,为什么没有收到公文。于是就把这件事报给了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的种种行为不满,得知这件事后,马上拟好密折,特别指出安德海身为太监私自出宫这一条,这违反祖制可是大罪。不久后,就受到了军机处的密谕,密谕上的大致意思就是权权交给丁宝桢负责,将这个有罪的太监缉拿归案。于是丁宝桢派人抓住安德海后,令随从几人指正他,随后就将他就地正法了。
安德海接受太后教诲
安德海初为慈禧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因其头脑灵活,懂得变通,对慈禧的服侍又比较尽心尽力,所以深得慈禧喜爱。随着安德海在慈禧身边呆的时间越来越长,他渐渐得到了慈禧的信任,最后成为了慈禧的心腹。
咸丰帝病死热河之后,慈禧和慈安两位皇后被当时的辅政大臣们困在热河行宫之中,当时的安德海为了向慈禧表示衷心,冒着生命的危险潜出行宫,向恭亲王送信。得到消息的恭亲王,想借着奔丧的理由来和两位皇后商量政变,但被当时的辅政大臣拒绝了。后来,恭亲王又在安德海的安排下,成功入宫见到了两位皇后。第二天,慈禧成功发动辛酉政变,诛杀八大辅臣,掌握政权。
安德海可以说是慈禧成功发动政变的重要功臣,正是因为他,慈禧太后才能成功的和恭亲王联手发动政变。所以,后来的安德海在皇宫中可谓是权势滔天,得势的安德海甚至都不将恭亲王放在眼中。而慈禧为了自己的位置能够做的更稳,开始和安德海一起对付恭亲王,最后恭亲王失去实权。
这时,坊间有关慈禧和安德海的流言开始流传开来,这些流言直到安德海死后才渐渐消失。这些流言的消失与丁宝桢有着很大的关系,丁宝桢在杀死安德海之后,为了泄愤,曾将安德海扒光了衣服示众,众人看到安德海的确是真正的太监之后,流言就不攻自破了,而正是因为此慈禧才没有杀死丁宝桢。
安德海和慈禧就是简单的主仆关系,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狗和主人之间的关系。安德海死后,慈禧不但没为他报仇,还赞赏了为她辟谣的丁宝桢,所以在慈禧的眼中,安德海就是一个低贱的小太监。
安德海,慈禧身边最得宠的一个太监。安德海在慈禧的丈夫,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进行正面的活动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帮助慈禧政变成功。
由于这份功劳,安德海的恩宠一时无两,只要安德海像后来的李莲英一样,懂得低调做人,不参与政事,安德海能够带着这份恩宠,直到终老。
但安德海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斩首,为什么丁宝桢非得斩首一个在慈禧面前十分得宠的太监,他不怕得罪慈禧啊,从而影响自己的前途吗?
首先丁宝桢不是慈禧派系内的人,他的靠山是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这样就不存在得罪不得罪慈禧的问题。
但是也不能无缘无故的就将一个人斩首,还是安德海自己不注意,自己作死自己受。这也是安德海自己昏了头。
清朝祖宗家法,太监不得离开京城,违者立斩。安德海为了搜刮财富,向慈禧请求自己下江南,为慈禧的生辰采办。本应该低调行事,却高调了。安德海的队列锣鼓喧天,大造声势,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离开京城。
同时安德海向沿途官吏,大势索要财物,被人抓住机会,根据祖宗家法,斩首于山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73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史上最能吃状元李蟠简介李蟠最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