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一生传奇,年少时期,少女武媚娘却受到五个哥哥摧残,哥哥们催生一代女皇扭曲人格,当上女皇之后,武则天这样回报五个哥哥的摧残······
武媚娘改造李治的手段,实际上并非是她自己的独创。事实上,这种导致了历史发生重大改变的人格养成,最早发生在她自己的身上。
13岁那年,武媚娘的父亲死之,武媚娘被母亲带着,投奔到了亲戚家里。武媚娘在这里遇到了至少四个表哥,年龄都比她大几岁——都已经过了14岁,形成了自己的固有人格。
这四个哥哥的名字分别叫武元庆,武元爽,武惟良及武怀运,其中武元庆及武元爽是武媚娘同父异母的亲哥哥,而武惟良及武怀运,是武媚娘父亲的哥哥的儿子,总 之血浓于水——那么这四个帅哥哥是如何宠爱小表妹武媚娘的?这事不好细说,但武媚娘是如何回报他们的,这个史书上倒是详细的记载了。
武元庆,他被流放龙州,忧虑而死,实际上是活活吓死的。
武元爽,他被流放振州,史书上没有说他是吓死的,但也没有说他不是吓死的。
武惟良和武怀运这俩倒霉蛋,史书上说,武媚娘一枪俩鸟,一箭双雕,由于李治看上了武媚娘的姐姐韩国夫人的女儿魏国夫人,于是武媚娘就在肉酱里下了毒 药,让魏国夫人吃下去,结果魏国夫人死之。武媚娘将凶手定义为表哥武惟良及武怀运。于是这俩哥哥被处死。
事情还没完,武媚娘父亲的哥哥家里,生下的其实是三个儿子,除了被武媚娘杀死的武惟良及武怀运之外,还有一个大哥武怀亮。可是武怀亮早就死了,死了也不行 ——武媚娘将武怀亮的妻子善氏掳入宫中为奴,每天用荆棘刺狂抽这死了丈夫的寡女人,把善氏的背部全都抽烂,露出了根根骨头,善氏就在莫大的痛苦之中,哀嚎 着死去。
客观评价,武媚娘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政客,冷酷无情,心狠手辣,不管是儿子还是孙子,只要惹她不高兴,杀就一个字,绝不讲什么亲情温柔——但她应该不是生下来就是这样,这种酷厉寡毒,视亲人为死仇的阴毒个性,必然是形成于某一个至关紧要的契因。
太平公主为什么没能像武则天一样登上权力的巅峰呢?除去个人智慧、魄力与能力我们无法去比较,我觉得,至少有三个更重要的原因。第一,太平公主的身份不如武则天。可能有人要奇怪了,太平公主是大唐公主,父亲是皇帝,母亲是皇帝,三个哥哥都是皇帝,翻遍中国历史,也找不出比这更高贵的出身了;而武则天出身文水小姓,她的父亲也不过是个暴发户型的官员,怎么能说太平公主的身份不如武则天呢?确实,论原始出身,太平公主确实比武则天高贵,但是要论起这两个人在李唐皇室中的身份,太平公主就不如武则天了。对李唐皇室而言,武则天是媳妇,而太平公主是女儿。媳妇和女儿哪一个更重要呢?中国古代讲“女生外向”,在父权制的传统下,女儿在娘家只是客人,而媳妇才是家里的主人。人们可以允许一个妻子替丈夫持家,也可以允许一个母亲替儿子持家,但是,却很难想象女儿替父亲持家,妹妹替哥哥持家。武则天能够掌握权力,关键是她在李唐皇室拥有妻子和母亲的身份。正因为她是唐高宗李治的妻子,所以她才能够在李治生病的情况下名正言顺地辅政,也正因为她是儿子的母亲,所以她才能够在唐高宗去世之后替儿子把持家政。甚至最后她把儿子一脚踢开,自己当皇帝了,人们也还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寡妇,面对不争气的儿子无计可施,只好干脆替他把家业挑起来。只要最后她能把这份家业、这份江山还给他的儿子,人们就可以容忍这种行为,也可以接受她。但是,太平公主就不一样了。太平公主是女皇武则天的女儿,是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姑姑。而无论是女儿、妹妹还是姑姑,一旦出嫁,对娘家的发言权就有限了。这样一来,太平公主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先天的巨大矛盾之中,她之所以有势力,是因为她是大唐的公主,但是,正因为她只是大唐的公主,她就没有对大唐王朝指手画脚的真正权力。在这一点上,她不仅不如武则天,连韦皇后也不如。第二,太平公主的政治实力不如武则天。武则天在当皇帝之前,已经当了二十八年的皇后和五年的太后。她一生一直致力于培养官员,所以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政府,到处都是她安插的人手,她把这个帝国控制得很稳。而且因为她长期参政执政,用人得法,惠民有方,所以在官民之中已经树立了牢不可破的威信,人们很习惯她的统治,也很认同她的统治。太平公主就不同了。她虽然从武则天晚年就开始参政,此后势力节节攀升,直到在睿宗一朝达到巅峰;但是,睿宗当皇帝的时间只有两年,再加上当太上皇继续掌权的一年,也不过三年时间。在这三年之中,太平公主虽然势力强盛,号称“七位宰相,五出其门”,但是她所能控制的官员其实很有限,仅仅限于最高层,缺乏真正的社会基础,这样的控制是不稳定的。因此,当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消灭了追随太平公主的宰相和将军后,她也就再无还手之力了。第三,太平公主的对手远比武则天的对手强大。武则天当皇帝的对手是她的两个儿子,在他们面前,武则天有名分上的优势。中国古代讲究孝道,强调“百善孝为先”,母亲对儿子拥有莫大的权威。母亲控制儿子是顺,儿子反抗母亲就是逆。以顺取逆,焉有不成之礼!但是太平公主就不一样了。她最终的政敌是侄子李隆基。姑姑虽然也是长辈,但对侄子并没有母亲对儿子那么大的权威。即使我们承认侄子对姑姑也要讲孝道,那也是因为姑姑是父亲的妹妹,爱屋及乌。所以,李隆基在政变之前反复跟谋臣探讨,杀死太平公主是不是就意味着对父亲不孝?谋臣都说绝非如此,你干掉太平公主,恰恰是安定你父亲的位置,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顺父亲呢。这么一解释,李隆基的伦理困扰没有了,心里压力也就没有了,换言之,在名分上,传统伦理决定了武则天对儿子有绝对的权威,而太平公主对侄子则没有这样名分上的优势。再看实力。武则天称帝的两个对手,无论是李显还是李旦,从他们一生的表现来看,都只能说是个庸才,政治能力远逊于武则天。武则天对付起这两个儿子来并不费力。但是,李隆基就不同了。李隆基不仅在李唐王朝,就是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也是难得的英主,政治能力远比父亲睿宗和伯父中宗强。拿实力不如母亲的太平公主来对付实力强于李显、李旦的李隆基,当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正因为如此,太平公主虽然有政治抱负和政治能力,但是,她离皇帝的目标始终非常遥远。直到生命即将结束时,她还只是在废强立弱,在更换一个更好控制的人当皇帝这一步上下工夫,就算这一步走成了,她离皇帝的目标仍然有距离,何况连这一步都没有实现呢!
虽然这五个人都是武则天的哥哥,但却不是亲哥哥,有两个是同父异母的,还有两个是堂兄弟。而且据记载,这几个人在武则天小的时候就对她和她的姐姐、母亲很不好,经常欺负她们母女,所以武则天对这几个人都是有恨的,后来武则天掌权了,这几个人就相继被武则天用各种理由杀了。
武则天本是朝廷官员的女儿,有着幸福的童年,但是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加上武则天的母亲是其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前面还有元妻的两个儿子对她们很不友好,这就导致了她们母女三人的生活艰难了很多。不止是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为难,还有三个堂兄弟也是对她们很无礼,经常欺负的她们吃不上饭,穿的破旧的衣服,一直到武则天入宫之前过的都是这么非人的生活,长久以往,武则天对这五个兄弟肯定是心里有恨的。
后来等到武则天十四岁,为了改善自己和母亲姐姐的生活,四处投人、找人,最后进入皇宫当了宫女,然后用计让李治喜欢,被宠爱后成为了皇帝的女人,封为武昭仪。在后宫这个狼窝里,只有有本事的人才能生存,所以武则天相继和萧淑妃、王皇后相斗,在后宫成功还不够,要成为皇后还得克服朝臣的反对,但是武则天还是成功了,最终成为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武则天成为皇后后,她的母亲杨夫人和姐姐都被封为夫人,这几个兄弟也是因此水涨船高,不过这只是暂时的。
武则天一直恨这五个兄弟,怎么可能让他们好过,后来找到机会就把他们相继害死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7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