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邰洞见窦宪必危(李邰观变文言文)

华里士 2023-07-22 10:12:52

后汉时李邰当汉中的户曹吏,当时朝中大臣窦宪纳娶妻妾,各地的显要都送贺仪。李邰规劝汉中太守,认为窦宪的处境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不能和他来往。但太守不听规劝。于是李邰就请求回任所,太守答应他回任所观察情况的变化。李邰来到扶风时,窦宪被封为完军侯,但就任时,被迫自杀,窦宪的党羽也都被杀,与他有交往的人都被免除官职,只有汉中不受牵连。

李邰观变文言文

1. 《识李*观虎》文言文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到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记住是翻译:尝与诸小儿游,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其他小朋友出去玩,看到了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多到都把树枝压断了.许多小孩争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李子树就长在路边但却结满了那么多果实,其果实必定是苦的。”后来别人摘来果实一尝,果然如此。

答: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善于发现。

2. 《旧唐书》李轨传的文言文翻译 翻译:李轨字处则,是凉州姑臧县人。

略知书籍,颇有智辩。其家以财富称雄于边郡,喜好周济别人,受到乡人称赞。

隋大业年间,补任鹰扬府司兵。薛举作乱于金城郡时,李轨与同郡人曹珍、关谨、梁硕、李斌贝、安仁等人商议说:“薛举残暴凶悍,其兵必来侵扰。

郡吏软弱胆怯,不足以议大事。今应同心尽力,占据河右,以观天下变化,岂能束手让妻子儿女为人所掠呢!”众人同意这个计划,议定一同举兵,然而无人敢任首领。

曹珍说:“我闻知谶书说,李氏当称王于天下。如今李轨有贤能,岂非天意吗!”于是共同降阶拜见以听命李轨。

安仁在夜间率领胡人进入内苑城中,树旗大呼,李轨集聚众人加以响应,收捕虎贲郎将谢统师、郡丞韦士政,于是自称河西大凉王,署置官属,全都依照开皇旧例。起初,突厥曷娑那可汗之弟达度阙设内附朝廷,保其部落于会宁川中,到此时自称可汗,降于李轨。

关谨等商议尽杀隋官,分其家产。李轨说:“各位既已推举本人为主,就应听我约束。

如今以义起兵,意在救乱,杀人取财是贼寇行为,怎能取得成功呢?” 便任命谢统师为太仆卿,韦士政为太府卿。时逢薛举兵前来侵犯,李轨派遣将领击败于昌松,斩首二千级,其余全被俘虏,李轨放还其众。

李斌贝说:“如今竭力奋战而俘其众,又纵还以资助敌方,不如全都坑杀为妥。” 李轨说:“不能这样做。

如天命归我,应擒其主子,此辈士卒皆为我有。不然的话,留此又有何用?”于是遣返其俘虏。

不久,攻拔张掖、敦煌、西平、木包罕等郡,尽有河西之地。武德元年(618),高祖正要谋攻薛举,派遣使者前往凉州,下达玺书慰劳结好,称李轨为从弟。

李轨大喜,派遣其弟李懋入朝。高祖拜李懋为大将军,送还凉州,下诏鸿胪少卿张俟德持节册拜李轨为凉王、凉州总管,给予羽葆鼓吹一部。

时逢李轨僭称帝号,建立纪元年号为安乐,命其子伯玉为太子,长史曹珍为尚书左仆射,攻陷河州。俟德到达后,李轨召集部下商议说:“李氏据有天下,是历运所属,已经占据京邑。

一姓不可竞立,如今除去帝号,东向接受册封,行吗?” 曹珍说“:隋亡天下,英雄竞起,称王称帝,瓜分鼎峙。唐国自保关中、雍州,大凉自处河右,何况已为天子,怎能接受别人的官爵呢?如非要以小事大,可依照萧察旧例,自称梁帝而称臣于周。”

李轨接受这个意见,便派伪尚书左丞邓晓来朝,奉上文书自称“从弟大凉皇帝”。高祖发怒说:“李轨称我为兄,这是不愿臣服啊。”

囚禁邓晓而不遣还。起初,李轨以梁硕为谋主,授职吏部尚书。

梁硕有谋略,众人怕他,梁硕见从前西域迁来的胡人种族繁盛,曾劝李轨加以提防,因而与户部尚书安仁交恶;李轨之子仲琰曾问候梁硕,梁硕不为他起身,仲琰很是反感。于是一起诬陷梁硕。

李轨不察实情,持毒于其家杀害梁硕,由此故人渐渐心怀疑惧,不为轨所用。当时有胡巫妄言“:天帝将派遣玉女从天而降。”

便招集兵士修筑楼台以候玉女降临,靡费钱财甚多。时逢年饥,以致发生人吃人之事,李轨尽其家资予以赈济,仍不足供给,便商议开仓发粮,曹珍也劝他这样做。

谢统师等人是从前的隋官,内心不附李轨,常常引进群胡结为党羽,排挤其用事旧臣,想因此事离散其众,便当廷诘难曹珍说:“百姓饿死者尽是弱而不任事的人,壮勇之士终不为此困顿。况且仓储粮食要备意外之需,岂能胡乱施惠于弱小之人呢?仆射如想附合下情,就不是为国考虑了。”

李轨说:“对。”便关仓而不发粮。

其部下更加怨恨,都想叛亡而去。那时安修仁之兄兴贵本在长安,自己上表请去凉州招慰李轨。

原文:李轨,字处则,凉州姑臧人。略知书,有智辩。

家以财雄边,好赒人急,乡党称之。隋大业中,补鹰扬府司兵。

薛举乱金城,轨与同郡曹珍、关谨、梁硕、李赟、安修仁等计曰:“举暴悍,今其兵必来。吏孱怯,无足与计者。

欲相戮力,据河右,以观天下变,庸能束手以妻子饵人哉?”众允其谋,共举兵,共降拜以听命。自称河西大凉王。

武德元年冬,轨僭称尊号,以其子伯玉为皇太子,长史曹珍为左仆射。谨等议尽杀隋官,分其产。

轨曰:“诸公既见推,当禀吾约。今军以义兴,意在救乱,杀人取财是为贼,何以求济乎?”会薛举遣兵来侵,轨遣将败之昌松,斩首二千级,悉虏其众,轨纵还之。

李赟曰:“今力战而俘,又纵以资敌,不如尽坑之。” 轨曰:“不然。

若天命归我,当禽其主,此皆我有也;不者,徒留何益?”遂遣之。未几,悉有河西。

初,轨以梁硕为谋主,授吏部尚书。硕有算略,众惮之,尝见故西域胡种族盛,劝轨备之,因与户部尚书安修仁交怨;又轨子仲琰尝候硕,硕不为起,仲琰憾之。

乃相与谮硕。轨不察,赍鸩其家杀之,繇是故人稍疑惧,不为用。

属荐饥,人相食,轨毁家赀赈之,不能给,议发仓粟,曹珍亦劝之。谢统师等故隋官,心内不附,每引结群胡排其用事臣,因是欲离沮其众,乃廷诘珍曰:“百姓饿死皆弱不足事者,壮勇士终不肯困。

且储廪以备不虞,岂宜妄散惠孱小乎?仆射苟附下,非国计。”轨曰:“善。”

乃闭粟。下益怨,多欲叛去。

会修仁兄兴贵本在长安,自表诣凉州招轨。此文出自后晋·刘昫《旧唐书·李轨传。

3. 文言文节选自《宋史.李稙传》的译文 李稙,字元直,泗州临淮人。

幼明敏笃学,两举于乡。从父中行客苏轼门,太史晁无咎见之曰:“此国士也。

“以女妻焉。靖康初,高宗以康王开大元帅府。

湖南向子諲转运京畿,时群盗四起,饷道厄绝,环视左右无足遣者。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

时高宗驻师钜野,闻东南一布衣统众而至,士气十倍,首加劳问。稙占对详敏,高宗大悦,亲赐之食,曰:“得一士如获拱璧,岂特军饷而已。

“承制授承直郎,留之幕府。稙三上表劝进:“愿蚤正大宝,以定人心,以应天意。

“三降手札奖谕。稙感激知遇,言无不尽,为汪伯彦、黄潜善所忌。

高宗既即位,为东南发运司干办公事,寻以奉议郎知潭州湘阴。县经杨么荡析,稙披荆棘,立县治,发廪粟,振困乏,专以抚摩为急。

丞相张浚督师江上,知稙才,荐为朝奉郎、鄂州通判。大盗马友、孔彦舟未平,稙请修战舰,习水战,分军马为左右翼,大破彦舟伏兵,诛马友,二盗平。

浚以破贼功上于朝,转朝奉大夫、通判荆南府。秩满,除尚书户部员外郎。

时秦桧当国,凡帅府旧僚率皆屏黜,浚亦去国。稙即丐祠奉亲,寓居长沙之醴陵十有九年,杜门不仕。

桧死,子諲以户部尚书居迩列,语及龙飞旧事,识稙姓名,除户部郎中。稙始入见,帝曰:“朕故人也。

“方有意大用,以母老,每辞,愿便养,除知桂阳军。丁母忧,归葬,哀毁庐墓,有白鹭朱草之祥。

刘锜遗之书曰:“忠臣孝子,元直兼之矣。“ 服阕,参政钱端礼荐差知琼州。

陛辞,帝慨然曰:“卿老矣,琼管远在海外。“改知徽州。

徽俗崇尚淫祠,稙首以息邪说、正人心为事,民俗为变。转朝请大夫、直秘阁,改知镇江府,迁江、淮、荆湘都大提点坑冶铸钱公事。

逾年,金人败盟,朝廷将大举,以稙漕运有才略,授直敷文阁、京西河北路计度转运使。稙措画有方,廷议倚重。

乾道元年,迁提刑江西。二年,直宝文阁、江南东路转运使兼知建康军府兼本路安抚使,主管行宫留守司事。

稙上书极言防江十策,其略曰:“保荆、襄之障,以固本根;审中军所处,以俟大举;搜选强壮,以重军势;度地险厄,以保居民;避敌所长,击其所短;金人降者宜加赏劝。“皆直指事宜,不为浮泛。

疏上,帝嘉其言,以太府卿召赴阙,有疾不克上道,遂以中奉大夫、宝文阁学士致仕,还湘。时胡安国父子家南岳下,刘锜家湘潭,相与往还讲论,言及国事,必忧形于色,始终以和议为恨。

年七十有六卒。有文集十卷,题曰《临淮集》,庐陵胡铨为之序。

谥忠襄。子五人,汝虞知桃源县,汝士朝奉大夫、知黄州,汝工知昌化军。

韩公裔,字子扆,开封人。初以三馆吏补官,掌韦贤妃阁笺奏,寻充康王府内知客。

金兵犯京,王出使,公裔从行。渡河,将官刘浩、吴湛私斗,公裔谕之乃解。

次磁州,军民戕奉使王云,随王车入州廨,公裔复谕退之。王之将南也,与公裔谋,间道潜师夜起,迟明至相,磁人无知者,自是亲爱愈笃。

及兵退,张邦昌遣人同王舅韦渊来献传国玺。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

“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元祐后诏王入承大统,府僚谓金兵尚近,宜屯彭城。公裔言:“国家肇基睢阳,王亦宜于睢阳受命。

“时前军已发,将趋彭城,会天大雷电,不能前,王异之,夜半抗声语公裔曰:“明日如睢阳,决矣。“既即帝位,公裔累迁武功大夫、贵州防御使。

后以事忤黄潜善,适帝幸维扬,公裔丐去,潜善以为避事,遂降三官,送吏部。帝幸越,念其旧劳,召复故官、干办皇城司,仍带御器械,累迁至广州观察使、提举佑神观。

公裔给事藩邸三十余年,恩宠优厚,每置酒慈宁宫,必召公裔。会修《玉牒》,元帅府事多放佚,秦桧以公裔帅府旧人,奏令修书官就质其事。

俄除保康军承宣使,桧疑其舍己而求于帝,衔之。右谏议大夫汪勃希桧意,劾罢公裔,遂与外祠,在外居住,而帝眷之不衰。

桧死,即复提举佑神观,赐第和宁门西,帝曰:“朕与东朝欲常见卿,故以自近耳。“升华容军节度使,寻致仕。

后华容军复为岳阳军,公裔遂换岳阳军节度使。高宗既内禅,尝与孝宗语其忠劳,因诏所居郡善视之。

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尉,谥恭荣,官其亲族八人。高宗赐金帛甚厚。

公裔律身稍谨,不植势,不市恩,又敢与黄潜善、秦桧异,斯亦足取云。论曰:章谊有蹇谔之节,肖胄席父祖之荫,二人多所论建,奉使不辱,亦可取矣。

陈公辅得谏臣之体,其劾蔡京、王黼之党,论吴敏、李纲之隙,是矣。然既辨安石学术之害,而不尚程颐之学,何邪?张觷斥蔡京之祸,荐杨时之贤,其趣操正矣,况平寇有术,而不自以为功乎?松年鄙秦桧而不交,知命通方,固不易得。

而曹勋崎岖兵间,稍著劳效,然金人入侵之计已决,犹曰邻国恭顺无他,何其见几之不早邪?若李稙、韩公裔早著忠荩,为天子故人,能与黄潜善、秦桧为异,闭门不出,待时而动,斯亦知所向方者哉!《宋史·李稙传》乃是《宋史》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

4. 李辚文言文节选翻译 新五代史李鏻传 【原文】 李鏻,唐宗室子也。

其伯父阳事唐,咸通间为给事中。鏻少举进士,累不中,客河朔间,自称清海军掌书记,谒定州王处直,处直不为礼。

乃易其绿衣,更为绯衣,谒常山李弘规,弘规进之赵王王镕,镕留为从事。其后张文礼弑镕自立,遣鏻聘唐庄宗于太原。

鏻为人利口敢言,乃阴为庄宗画文礼可破之策。后文礼败,庄宗以鏻为支使。

庄宗即位,拜鏻宗正卿,以李琼为少卿。献祖、懿祖墓在赵州昭庆县,唐国初建,鏻、琼上言:“献祖宣皇帝建初陵,懿祖光皇帝启运陵,请置台令。”

县中无赖子自称宗子者百馀人,宗正无谱牒,莫能考按。有民诣寺自言世为丹阳竟陵台令,厚赂宗正吏,鏻、琼不复详考,遂补为令。

民即持绛幡招置部曲,侵夺民田百馀顷,以谓陵园?需地。民诉于官,不能决,以闻。

庄宗下公卿博士,问故唐诸帝陵寝所在。公卿博士言:“丹阳在今润州,而竟陵非唐事。

鏻不学无知,不足以备九卿。”坐贬司农少卿,出为河中节度副使。

明宗即位,以鏻故人,召还,累迁户部尚书。鏻意颇希大用,尝谓冯道、赵凤曰:“唐家故事,宗室皆为宰相。

今天祚中兴,宜按旧典,鏻虽不才,尝事庄宗霸府,识今天子于籓邸,论才较业,何后众人?而久置班行,于诸君安乎?”道等恶其言。后杨溥谍者见鏻言事,鏻谓安重诲曰:“杨溥欲归国久矣,若朝廷遣使谕之,可以召也。”

重诲信之,以玉带与谍者使为信,久而无效,由是贬鏻兖州行军司马。鏻与废帝有旧,愍帝时,为兵部尚书,奉使湖南,闻废帝立,喜,以谓必用己为相。

还过荆南,谓高从诲曰:“士固有否泰,吾不为时用久矣。今新天子即位,我将用矣!”乃就从诲求宝货入献以为贺,从诲与马红装拂二、猓犭然皮一,因为鏻置酒,问其副使马承翰:“今朝廷之臣,孰有公辅之望?”承翰曰:“尚书崔居俭、左丞姚顗,其次太常卢文纪也。”

从诲笑顾左右,取进奏官报状示鏻,顗与文纪皆拜平章事矣。鏻惭失色。

还,遂献其皮、拂,废帝终不用。初,李愚自太常卿作相,而卢文纪代之,及文纪作相,鏻乃求为太常卿。

及拜命,中谢曰:“臣叨入相之资。”朝士传以为笑。

鏻事晋累迁太子太保。汉高祖即位,拜鏻司徒,居数月卒,年八十八,赠太傅。

【译文】 李鏻,是李唐王朝宗室的后代子孙。他的伯父李阳在唐做官,唐懿宗咸通年间任给事中。

李鏻年轻时考进士,多次没考中,客居于河朔一带,(后来他)自称清海军掌书记,去拜见定州的王处直,王处直没礼待他。于是他换下绿色衣服,改穿大红色衣服,去拜见常山的李弘规,李弘规把他推荐给赵王王镕,王镕留下他担任从事。

后来张文礼杀掉王镕自立为王,派李鏻到太原拜访后唐庄宗。李鏻口齿伶俐敢于说话,于是暗中为后唐庄宗谋划可以攻破张文礼的计策。

后来张文礼被打败,唐庄宗任命李鏻为支使。后唐庄宗登位,授任李鏻为宗 *** 卿,任命李琼为宗 *** 少卿。

后唐献祖、懿祖的陵墓在赵州昭庆县,后唐刚建国,李鏻、李琼建议说:“唐献祖宣皇帝的建初陵、唐懿祖光皇帝的启运陵,请求设置台令。”县中无赖自称是宗室后代的有一百多人,宗 *** 没有世系谱谍,无法查核。

有一个人到宗 *** 中自称世代任丹阳竟陵台令,重金贿赂宗 *** 官吏,李鏻、李琼也不再认真审核,就补任他为台令。这人就拿着大红色旗帜招罗部下,侵夺一百多顷民田,说这是陵园墙内的土地,老百姓向官府告状,官府不能断决,就将此事上报。

后唐庄宗下诏交给公卿博士们讨论,询问过去唐各帝王陵墓在哪里。公卿博士们说:“丹阳在现在的润州,而竟陵与唐代帝王陵墓无关。

李鏻不学无术,不配备位九卿之中。”因此被贬为司农少卿,出任河中节度副使。

后唐明宗登位,因李鏻是老朋友,召他回朝,多次迁升官至户部尚书。李鏻心中很希望受到重用,曾对冯道、赵凤说:“唐家旧例,宗室的人都任宰相。

如今皇位中兴,应当遵循旧典,我李鏻虽然无能,但曾在唐庄宗的幕府任职,在藩邸认识当今的天子,论才能功业,有什么落在众人后面?而长久置身朝班行列,各位安心吗?”冯道等人讨厌他的言语。后来为杨溥打听消息的人拜见李鏻反映情况,李鏻就对安重诲说:“杨溥想回国很久了,如果朝廷派使臣晓谕他,可以召回他。”

安重诲相信了,把玉带交给通消息的人作为凭信,(但是)很久都没有结果,因此贬李鏻为兖州行军司马。李鏻和后唐废帝(也称后唐末帝)有旧交,后唐愍帝(在位不到1年)时任兵部尚书,奉命出使湖南,听说厚唐废帝李从珂登位,很高兴,认为必定任用自己做宰相。

返回时经过荆南,对高从诲说:“士人的道路本来就有顺有厄,我不被重用很久了。如今新天子登位,我将受到重用了!”于是向高从诲索求财宝进献祝贺,高从诲给他两支红色马尾拂尘、一张长尾猿皮,并且为李鏻设宴,问他的副使马承翰:“如今朝廷的臣子,谁有宰相的声望?”马承翰说:“(首先是)尚书崔居俭,左丞姚顗,其次是太常卢文纪。”

高从诲笑着环视手下人,取来进奏官的报状给李鏻看,姚顗和卢文纪都拜为平章事了。李鏻感到很羞惭,变了脸色。

回到京城,就献上那猿皮、拂尘,后唐废帝最终没有重用他。当初,。

5. 古文《王戎》的译文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魏明帝在宣武场上砍掉老虎的爪子和牙,举行人、虎搏斗表演,任凭百姓观看。王戎当时七岁,也去看。老虎乘隙攀住栅栏大吼,吼声震天动地,围观的人全都吓得退避不迭,跌倒在地。王戎却平平静静,一动不动,一点也不害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3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