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于时之乱,生民几亡,鬼神泯绝,壑无完柩,郛罔遗室,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秦、项之灾犹不克半,书契已来未之或纪也。”
范晔:“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赞曰:炎正中微,大盗移国。九县飙回,三精雾塞。人厌淫诈,神思反德。光武诞命,灵贶自甄。沈几先物,深略纬文。寻、邑百万,貔虎为群。长毂雷野,高锋彗云。英威既振,新都自焚。虔刘庸、代,纷坛梁、赵。三河未澄,四关重扰。神旌乃顾,递行天讨。金汤失险,车书共道。灵庆既启,人谋咸赞。明明庙谟,赳赳雄断。于赫有命,系隆我汉。
马援:“前到朝廷,上引见数十,每接燕语,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张纯:“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
刘庄:“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
刘杰:“帝英勇明断,折棰笞寇之言至是验矣,岂在穷兵黩武以逞哉?斯民世祀而不忘,固宜。恭惟圣朝海宇宁谧,桴鼓不惊,居者无输馈之劳,行者无征战之苦。昔之变乱服色,昼战夕糒;今其子孙饱食暖衣,耕田凿井,熙熙皞皞,不知帝力之何有,顾不胜欢。”
曹植:“夫世祖体乾灵之休德,禀贞和之纯精,通黄中之妙理,韬亚圣之懿才。其为德也,聪达而多识,仁智而明恕,重慎而周密,乐施而爱人。值阳九无妄之世,遭炎光厄会之运。殷尔雷发,赫然神举。用武略以攘暴,兴义兵以扫残。神光前驱,威风先逝。军未出于南京,莽已弊于西都。夫当此时也,九州鼎沸,四海渊涌。言帝者二三,称王者四五。咸鸱视狼顾,虎超龙骧。光武秉朱光之巨钺,震赫斯之隆怒,其荡涤凶秽,剿除丑类,若顺迅风而纵烈火,晒白日而扫朝云也。尔乃庙胜而后动众,计定而后行师。故攻无不陷之垒,战无奔北之卒。是以群下欣欣,归心圣德。…………量力则势微,论辅则力劣。卒能握乾图之休徵,应五百之显期。立不刊之遐迹,建不朽之元功。金石播其休烈,诗书载其勋懿。故曰光武其优也。”
诸葛亮:“曹子建论光武:将则难比于韩、周,谋臣则不敌良、平。时人谈者,亦以为然。吾以此言诚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诬一代之俊异。何哉?追观光武二十八将,下及马援之徒,忠贞智勇,无所不有,笃而论之,非减曩时。所以张、陈特显于前者,乃自高帝动多疏阔,故良、平得广于忠信,彭、勃得横行于外。语有‘曲突徙薪为彼人,焦头烂额为上客’,此言虽小,有似二祖之时也。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光武上将非减于韩、周,谋臣非劣于良、平,原其光武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陈、张、韩、周有焦烂之功耳。”
薛莹:“宽博容纳,计虑如神。”“十数年间,扫除群凶,清复海内,岂非天人之所辅赞哉?”“皆有冀于非望,然考其聪明仁勇,自无光武俦也。”
王泰来:“光武天锡义勇,神运机智,戡定祸乱,削平天下,海内蒙恩,德至渥也。”
司马彪:“至于光武,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凭焉。发迹于昆阳,以数千屠百万,非胆智之主,孰能堪之?”“号称中兴,虽初兴者,无以加之矣。”“中国既定,柔远以德,爱慎人命,下及至贱,武功既抗,文德术修。”
石勒:“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袁山松:“数年之间,廓清四海,虽曰中兴,与夫始创业者,庸有异乎,诚哉马生之言,固已寥廓大度,同符高祖。又等太宗之仁,兼孝宣之明,一人之体,其殆于周,故能享有神器,据乎万乘之上矣。”
李世民:“朕观古先拨乱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李靖:“独能推赤心用柔治保全功臣,贤于高祖远矣。”
司马光:“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
陈亮:“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奋寡而击众,众弱而复强,起身徒步之中甫十余年,大业以济,算计见效,光乎周宣。”
郝经:“光武复汛扫伪妄,振踣植偾,以帝王之学润色皇度,贲若草木,复垂统二百年。” “光武之兴,条理、文献遂轶西京。几于三代,笃实辉光,基命以德,温纯缜密,服天下以柔道。虽则中兴,同夫创业。” “文德轶于高帝,中兴功烈,邃古所无。於乎盛哉!” “终我四百,作成政治,保佑民命,风化之美同于先王,则其功又有大于高帝者焉。”
朱元璋:“惟汉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元璋以菲德荷天佑人助,君临天下,继承中国帝王正统,伏念列圣去世已远,神灵在天,万古长存,崇报之礼,多未举行,故于祭祀有阙。是用肇新庙宇于京师,列序圣像及历代开基帝王,每岁祀以春、秋仲月,永为常典。今礼奠之初,谨奉牲醴、庶品致祭,伏惟神鉴。尚享!”
王夫之:“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而宋太祖其次也。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光武以支庶之余,起于南阳,与其人士周旋辛苦、百战以定天下,其专用南阳人而失天下之贤儁,虽私而抑不忘故旧之道也。”“任为将师而明于治道者,古今鲜矣,而光武独多得之。”
梁启超:“汉尚气节,光武、明、章,奖厉名节,为儒学最盛时代,收孔教复苏之良果。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
黄留珠:“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两项头衔的皇帝。刘秀的“中兴”,是重建了一个新的王朝,只不过这个新的王朝仍然沿用了“汉”的称谓罢了。”
南怀瑾:“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刘秀本人兼有太学生、贵族、豪强三种身份,他的文武部署也全是这三种人。这个以南阳豪强集团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掳,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刘秀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但是他也代表着社会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他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之,他是一个对当时历史有着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西汉汉景帝后裔,东汉开国皇帝。新朝末年,一介布衣的刘秀趁势起兵,最终于公元25年于河北称帝,建立东汉。后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结束自新朝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割据局面。刘秀为人重情重义,宽容仁爱;治国知人善任,刚柔并济。在位三十三年,重振汉室雄风,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主。
汉光武帝刘秀像
说到刘秀这一辈子从落魄皇族到九五之尊,期间经历宛如电影一般精彩,简直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那就让我们从头开始说起。
公元前6年,王莽混得风生水起,春风得意时,刘秀出生了的。相传他出生时田里的谷子结了九个谷穗,可真是个好兆头。虽说是皇室后裔,但因为推恩令的执行,皇族们是一代不如一代,到刘秀父亲时也就是个乡间富人而已。
九岁时父亲去世,由叔叔抚养长大直至成人。相比于哥哥刘縯锋芒毕露,广交豪杰,刘秀只是一个喜欢读书,偏于文静的书生。19岁时参加了王莽的太学招考,成为一名光荣的太学生。那时候的刘秀做梦都没想过当皇帝,仅仅是发出“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慨。只想当个执金吾——类似禁军统领的职位一样,取个美丽的老婆——自己的梦中情人,美女阴丽华。
但命运由不得刘秀自己选择,在京城读书的时候,大街上开始有小孩唱“刘秀当为天子”。不过大家都没怀疑过刘秀这个穷学生,而是当时的国师刘歆吃了没事改名为刘秀,惹人怀疑。
按理说古代的太学生是比现在的大学生牛的,可因为王莽只管招生不管分配工作,毕业后的刘秀只能回家继续种田。回到家不久,刘秀那一身豪气的哥哥刘縯便因结交的好友犯法引火上身,刘秀也就跟着一起逃亡了。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各地起义频发。哥哥刘縯岂甘落后,召集部下起兵造反,刘秀作为哥哥最忠实的支持者自然也一起造反了。刚造反的日子是比较苦的,创业初期,没有好的装备,部下基本都是乌合之众,拖家带口的。但随着刘秀兄弟俩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队伍还是壮大起来了。后来加入当时最大的起义军——绿林军,成为其中重要的一股军事力量。
刘秀出征
随着绿林军的壮大,他们感觉需要一个正规的皇帝,打算选择一个汉朝宗室,推举为皇帝。没错,这个皇帝当然不是刘秀,也不是刘縯而是拥立刘玄为帝,史称更始皇帝。虽然有许多人看好同是皇族子弟,有威名,重情重义的刘縯,但为什么是刘玄呢?因为刘玄性格懦弱比较好控制,而刘縯呢,绿林军的高层们怕以后控制不了他。这让刘縯一派很不高兴,但是高层们也给了刘縯一个大司徒的职位,算是安慰。
绿林军拥立了新皇帝,更加合法化,让王莽非常担忧,立刻派出百万大军前来剿灭。绿林军小打小闹可以,突然间朝廷正规军来了,自己这边装备差,有些人还是拿着锄头,人数连对方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可怎么玩?许多人嚷嚷的要解散回家了,但就在这时候,我们的主人公刘秀同志,带着光芒站了出来。他不放弃,他不撤退,他要出战。
向来偏于文弱的刘秀愿意主动出战,还是激起了不少人的斗志。就这样,一场优劣明显的战争开始了。
这场战争,刘秀如有神助,一开始就有流星陨石落到王莽大军营中,到了白天又有乌云压下来。王莽的士兵们心里害怕,刘秀这是带着天兵天将来打仗了吗?还没想通,刘秀率军杀到,身先士卒连杀几人,激起所有军士的热血,绿林军如狼似虎一般冲向王莽大军。王莽这边的将士一看,这是要玩命啊,无心恋战,整体溃逃。逃跑路上淹死的,踩死的不计其数。
这就是著名的昆阳大战,刘秀的成名之作。从此,新朝武力根基已毁,三个月后王莽也死于乱军之中。
但就在刘秀一战成名,风光无限时,噩耗传来,哥哥刘縯被更始皇帝杀害。是啊!刘縯本来就受众人拥戴,也是皇族子弟,加上弟弟刘秀又立了大功,支持者更多了。这让更始皇帝有了危机感,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也为了保住自己的脑袋,刘縯必死。
刘秀怎么办?哥哥被杀,刘秀肯定恨不得把更始皇帝给剁成肉酱,可是时机未到。他忍了,回去卸下兵权,向更始皇帝认错。从此开始更加低调和谦逊,期间他终于娶到了自己从小起的梦中情人——阴丽华。在这样的安逸生活中,刘秀平稳的度过了最让更始皇帝和绿林军其他派系的怀疑,也等来了命运女神的再次眷顾。
刘秀陵
更始皇帝给了刘秀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巡阅河北等地,将其纳入统治。河边那边现在正乱着呢,群雄纷争不断,这时候去收复太难了。何况,更始皇帝连兵都没给刘秀,这简直是让刘秀去找死。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刘秀带着几个随从去往河北,连别人的城都不敢进,却引得河北无数豪杰前来投靠。带来士兵,带来粮草,还给刘秀带来第二个美女老婆。更始皇帝做梦都没想到,刘秀仅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积累的名声和昆阳大战胜利的光芒扩大了势力。接下来轻松击败河北最大势力王朗,收编十几万降军,一跃成为拥有百万大军的新势力。紧接着宣布与更始皇帝决裂,登基称帝。这时候,刘秀才三十岁,起兵造反才三年,历史上最快创业,而且创得这么大的也就只有刘秀了。
从此刘秀带着主角光环,一路收割,经过十二年的统一战争,先后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一统全国。
此后国力不断增强,人口不断增加,经济不断提高。汉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史称光武中兴、建武盛世。享年六十二岁的刘秀,于公元57年驾崩,国家安定,子女满堂,实为一个真正的人生赢家!
光武帝一生勤政节俭,为求汉室长治久安,他维护高度统一的王权,虽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经济,但同时也为以后外戚宦官交替掌权埋下了祸根。公元57年2月戊戌(公历3月29日),光武帝刘秀故去,遗诏薄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2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