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海军有多强大,为什么能击败葡萄牙海军,

人生百味 2023-07-22 06:51:48

明朝葡萄牙海战中,明朝海军有多强大?为什么能击败葡萄牙海军?明代外战胜利不少,但要论将明一棍子打醒的,当属与葡萄牙的海战。确切说,是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八月至九月间,明朝水师血战葡萄牙舰队的屯门海战与西草湾大战!

而在讲到此战英雄事迹之前,必须先明确一个事实:这场战斗爆发时,正是明朝海军衰弱的年头。一百多年来,东南沿海承平日久,除了偶尔来窜的倭寇小船外基本没强敌。海防也就被一再削减。到了16世纪初叶时,明朝东南水师战船,缺编常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广东福建水师,更基本没大船。

就这样,当野心勃勃的葡萄牙舰队,以屯门为据点,在广东沿海烧杀抢掠时,哪怕新登基的嘉靖皇帝震怒,严令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武力反击葡萄牙舰队,战前的葡萄牙人依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其舰队军官皮雷斯的狂言说:一艘葡萄牙船可以击沉20艘明朝船。

为何狂到这地步?可以瞧瞧这支即将出战的广东水师的“家当”,主帅汪鋐一通调兵遣将,好不容易凑了几十条船,但真正的战船不到二十条,其他都是类似“哨船”之类的小船,甚至还有征用的民船,士兵大多是没怎么打过仗的民团,十足草台班子。

葡萄牙那边呢?人数看似少的多,可都是绕过大半个地球跑来的亡命徒,装备更是绝对优势:他们的战舰正是当时欧洲正宗的排桨帆船。以明朝战后的记录看,这种战船通常有四十米长,装备三十四门大小火器,比起此时明朝的“战船”,战斗力十足碾压级。因其细长造型,也被明朝人称作“蜈蚣船”。放在屯门战役上,这更是一只只战力凶残的“巨型蜈蚣”。

于是,战斗打响后,葡萄牙的“巨型蜈蚣”,一接战就叫明朝吃了大亏:不但战舰体魄比明军大得多,火力更是凶悍,战舰上的火绳枪与后装火炮,一开火就轻松压制明军战船上的火铳喷筒。更叫明军抓狂的是,它的航速更比明军战船大得多。简直是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赢。明军的第一拨攻击,就被葡萄牙人轻松吊打,连屯门岛的边儿都没摸着,稀里糊涂就败下阵来。

好在关键时刻,明军的“地下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给葡萄牙舰队打工的几名东南亚华侨,在明朝官员的劝说下愤然反正,趁夜冒死偷跑进明军军营,送来了至关重要的葡萄牙火绳枪与后装炮的铸造技术。刚被揍得满头包的汪鋐当机立断,下令明朝工匠立刻仿制。凭着此时明朝强大的手工业生产能力,果然迅速造出一批“山寨款”。

结果,刚得意了没几天的葡萄牙人吃惊发现,绝对优势的明军,竟然手持着和他们类似的火器,瞪红了眼朝屯门据点杀来。志在必得的汪鋐这次也博了命,先是三十只火船自杀式袭击,烧的葡萄牙舰队一片火海,然后五十艘明军战船玩命冲锋,靠着手里的“山寨装备”开路,终于艰难啃下了屯门,打得葡萄牙人狼狈而逃。堪称明朝与欧洲军队首次碰撞的屯门血战,就这样以惨胜告终。

但吃了亏的葡萄牙人哪肯罢休,不久后又大张旗鼓杀来,这就有了接下来的西草湾大战。比起屯门战役时吃的血亏,这次明军长进也快,使用“山寨葡萄牙火器”的战术也更成熟。结果杀气腾腾的葡萄牙舰队,一接战就陷入包围,好不容易才逃出几艘“蜈蚣船”,但部队却伤亡惨重,一艘大船被明军活捉,四十多人沦为俘虏,全在战后被明军砍了头,头颅全挂在广州城头——挑衅大明朝,就是这个下场!

虽说战果威武,但整个过程,却更叫明朝猛醒:比起绕过大半个地球杀来的这群葡萄牙人,大明朝何止是吃够了水师废弛的亏?一直吊打北方蛮族不手软的火器,更是严重落后。长期重视轻型散弹火器的明王朝,面对射程火力绝对优势的葡萄牙枪炮,结结实实吃血亏。但万幸的是,明王朝这次很记打!

更多>>(接下文评论)

明朝到底有多强?看完这些牛掰的事迹,世人恍然大悟

明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科技最先进的国家,无论是在造船、医学、化学、农业、数学、以及天文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在造船业上中国当时能够造出最长147米、宽60米的巨轮,可容纳1000名船员,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坐的船大5倍左右。

这些船实用性怎么样?我来举几个实例给你看!

1:公元1521年,屯门海战。葡萄牙人占据屯门岛长达半年之久。56岁的广东海道副使汪鋐与葡萄牙人阿尔瓦雷斯大战于屯门岛,虽然首战失利,但卷土重来的明朝军队立马打的葡萄牙军队落荒而逃,中国收回了屯门岛地区

2:公元1598年,露梁海战。中国援朝抗日战争。为了帮助朝鲜赶走倭寇,中方派出83艘船舰由陈璘、邓子龙率领,以牺牲500人的代价大破倭寇200艘船舰,不幸的是邓子龙将军和朝鲜的李舜臣将军也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

3:公元1602年,荷兰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在东方建立殖民地。1622年荷兰人占领了澎湖。明朝人用智慧袭击了荷兰战舰。1624年福建巡抚南居益开始亲自指挥军队攻击荷兰舰队,因荷兰人顽强抵抗,澎湖久攻不下,同年8月,明朝军队兵分三路开始进攻,荷兰军队不敌士气正盛的明朝军,不得不撤离澎湖。时隔两年后澎湖成功收复。

如果没有上好的船舰也不可能战胜外来的强敌,明朝的制造业已经军事实力都是值得肯定的。

医学上明朝诞生了以李时珍为代表的众多医学家。

《本草纲目》、《针灸大成》、《外科正宗》、《类经》、《温疫论》、《普济方》这些医学典籍为我们现代临床医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天文学上张仪建造了浑天仪,最早的天文望远镜也诞生在明朝,李之藻完成了《浑盖通宪图说》。

数学与物理,吴敬完成了《九章算法比类大全》、朱载完成《律吕精义》、程大位完成《算法统宗》,是最早记载使用珠算计算方法计算平方和立方、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李之藻根据欧洲人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与中国程大位的《算法统宗》重著,并完成《同文算指》

农业与种植,俞宗本完成《种树书》,解释如何种树、种树。马一龙完成《农说》,赵蛹完成《植品》,徐光启完成《农政全书》

在明朝时,中国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只可惜在后来满清的四库全书修订时,很多并没有完整的保存下来,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满清鸦片战争后,有人发现了一些明朝时期留下的武器,这些武器比当时英法联军的武器都要先进,这不得不说是件很讽刺的事情。

明朝为什么在后期衰落的情况下,还是战胜了西方海上强国?

当时的西方海上强国,指的就是荷兰。荷兰位于大西洋运航路线中心,造船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船舰超过英法两国的两倍,在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建立多个殖民地。在整个17世纪,荷兰一直都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上霸主,不但控制东西方海洋贸易,还广建殖民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当时的明朝正是“日落西山”之际,自然灾害不断,北方瘟疫流行,李自成部起义,魏忠贤扰乱朝纲,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可谓是一个不能再乱的乱摊子。那么,此时的明朝是如何战胜海上霸主“荷兰”的呢?在明末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有一人名叫郑芝龙,此人是一名气极大的海商,以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武装水师。明政府没有能力剿灭郑芝龙,便转为招安,授福建总兵。

崇祯六年,荷兰人已经在欧洲无所匹敌,便迫切想要垄断与明王朝的交易,加之他们轻而易举的就占领了台湾,于是荷兰人拦截中国商船,抓捕中国商人,炮击中国沿岸,郑芝龙率领水师自卫反击,史称“料罗湾海战”。战中,荷兰人动用了十一艘铁甲巡洋舰、59艘船只及招抚的海盗船若干。明军动用炮舰50艘,火船100艘,郑芝龙集中优势兵力,炮舰轰击荷兰军铁甲巡洋舰,火船贴身近战。结果荷兰军损失惨重,明军大胜。自此,荷兰人需要每年向郑芝龙进贡1000万法郎,才能保证荷兰商船在远东水域的安全。

古代帆船桅的数量代表船的性能,桅高桅多即帆高帆多,驶风性能好,动力大,船速、吨位也决定于它。双桅船的载重量则只能在500石以下,这一影响持续了300余年,郑和巨舰的建造技术渐渐失传,明朝中后期的战船极少有400料以上的了,400料船排水量仅为250至300吨。甚至到1820年,中国驶往东南亚的海船仍限制两桅,载重在500石以下。显而易见,中国的造船业在明未已严重地停滞和倒退。

古代帆船桅的数量代表船的性能,桅高桅多即帆高帆多,驶风性能好,动力大,船速、吨位也决定于它。双桅船的载重量则只能在500石以下,这一影响持续了300余年,郑和巨舰的建造技术渐渐失传,明朝中后期的战船极少有400料以上的了,400料船排水量仅为250至300吨。甚至到1820年,中国驶往东南亚的海船仍限制两桅,载重在500石以下。显而易见,中国的造船业在明未已严重地停滞和倒退。

明初沿海的防卫是比较周密的,海上有战船巡哨,陆上有卫所军队防守,巡检司弓兵盘查。到了嘉靖年间,战船所剩无几,军队缺额半数以上,所存士卒又都是老弱残疾不堪作战之辈,既不能防御倭寇于海上,使其不能登陆,又不能在陆上堵截围剿,将其消灭。海防形同虚设,倭寇海盗红毛夷如入无人之境,可以任意烧杀劫掠。

明初沿海的防卫是比较周密的,海上有战船巡哨,陆上有卫所军队防守,巡检司弓兵盘查。到了嘉靖年间,战船所剩无几,军队缺额半数以上,所存士卒又都是老弱残疾不堪作战之辈,既不能防御倭寇于海上,使其不能登陆,又不能在陆上堵截围剿,将其消灭。海防形同虚设,倭寇海盗红毛夷如入无人之境,可以任意烧杀劫掠。

中西第一次武装冲突的过程有多种说法,综合《广东通志》、《东莞县志》、《明史》以及外国史料的论述,可以看到这场理应明朝大军轻而易举胜利的战役并不顺利。《广东通志》记载:"檄海道副使汪_帅兵往逐,其舶人辄鼓众逆战,数发铳击败官军。寻有献计者,请乘其骄,募善水人潜凿其底,遂沉溺,有奋出者悉擒斩之,余皆遁去,遗其铳械"。

该文指明了在交战初期汪_遇到了败仗,还提出冲突后期派人潜水凿沉敌船,然后力战退敌。更重要的是记载了官军获得佛郎机铳的方式--即由敌方遗弃的。《东西洋考》因而将冲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官军力战不能退敌,第二阶段派人潜水凿沉敌船,打败了佛郎机。

概括中外多种说法,我们知道汪_率领明军击溃葡萄牙人,是经过多个回合反复战斗得来的。一开始汪_并不知道西洋火器的威力,葡萄牙人凭借手中武器据险而战,使明军在交战初期战败。之后汪_在劣势装备条件下,依靠兵力雄厚和本土作战优势改速决战为持久战,长期围困将近一年以待敌疲。

之后,明军利用台风或暴风雨的恶劣天气,在火铳威力不易发挥之际,全线出击打败了对手。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代价大而收获少的胜利,西门的四只船有三只逃出了包围。明军应该仅仅是占领了空荡荡的屯门岛而已。当时的人已经认为:"不数年间,遂启佛朗机之衅。副使汪_尽力剿捕,仅能胜之"。屯门之战使明朝认识到蜈蚣船和佛郎机铳的威力,在引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同时也为紧接着的西草湾之战取得胜利积累了战争经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5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